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相思无痕-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温西被杜少珏推得向前几步,她翻身跳起来却没有逃开,而是拿着金簪指着莫玄之的后脑,但杜少珏的剑已经没有了出鞘的机会,就被莫玄之将剑横在了脖颈上,他的随从落后一步,正进而不得。

    ——“二公子!”

    桃叶骇然,双腿一软就跪坐在地。

    莫玄之冷冷道:“公主有命,请——”他是同温西说的,温西的手微微颤抖着,她看着杜少珏,杜少珏也看着她皱眉头。

    她不一定能够杀死莫玄之,但是莫玄之一定能杀了杜少珏,他的剑只要轻轻一划,杜少珏就会血溅当场。

    去就去,公主又不会吃了她,大不了另外想办法就是,温西有些愤然,将那金簪往头上随便一插,“请带路吧。”

    莫玄之便也收起剑,他没有看杜少珏,但杜少珏在他将剑拿开的那一刻,立刻抽出了剑刺向莫玄之,而他的两名随从也紧跟而上,顿时,莫玄之那柄细长的剑还不曾落鞘又如电闪般出鞘。

    温西大惊,杜少珏根本不是莫玄之的对手,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没发现这个人根本不会在乎他杜二公子的身份,真的会杀了他么!

    温西大急,她双拳紧握,牙关紧咬,面前四人缠斗之处一片刀光剑影,她毫无出手之机。

    莫玄之的剑很毒,且又快,几乎能够招招致命,他一定是杀过无数的人,眼中没有半分的犹豫,出剑出招只有杀手的本能。杜少珏却不同,他是高门公子,根本不用依靠杀人吃饭活命,他的功夫是为了他的身份修身养性锦上添花的,不过三个回合,莫玄之就一剑划开了的他的手臂,登时,裂帛之声与鲜血同时迸出。

    莫玄之还是留有余地,杜少珏痛苦地一皱眉,手中长剑落地,鲜血亦洒落一地。温西心惊,急忙冲了过去,横在莫玄之的剑前,道:“你已经伤了他了,我同你走便是,若是你杀了他,恐怕也难以和公主交代。”

    莫玄之眼眸微闪,收回剑。

    温西忙去看杜少珏的伤势,“你没事吧?”

    杜少珏的随从还不曾收起剑,但他们也知道绝不是莫玄之的对手,一人依旧十分防备地盯着莫玄之,一人上前赶紧给杜少珏包扎。

    杜少珏眼中有沮丧之色,只是同温西摇摇头。

    温西便道:“公主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我去见她,她不一定会把我怎么样的。”她说完,又去看他的手臂上的伤口,已经包扎妥当,没有再流血了,她便起身,莫玄之径直向着庭院走去。

    温西不得不跟上他,离去之前,不放心地回头看了杜少珏好几眼。

    杜少珏看着她离开的身影,拾起落地的剑,手臂的伤处传来阵阵热痛,他连连又皱了好几下眉头,那给他包扎的随从道:“公子,你的伤口不浅,还须上药,快些回去吧。”

    杜少珏却依旧站着不动,他说不清此刻的心情,只是觉得很是挫败,还有一些难以承受的无力之感,他之前十九年的人生都不曾体会到的失败的滋味几乎要将他淹没,他不是第一次与人对手而败下,但之前任何一次都没有像这次一样令他心中抽痛,他保护不了喜欢的姑娘。

    ——他是喜欢上了那个野丫头!

    杜少珏忽然明白了自己之前每次面对温西的时候那不爽与不悦从何而来,但此刻想到这里,他依旧只觉很是荒谬。地上忽有金光一闪,是温西方才头上的金簪掉落了一枚,他拾起那枚金簪,小巧精致,还没有他的巴掌长,镂刻着梅花的式样,他将金簪纳入掌中,又紧紧握起。

    沁心园的红梅林可令人销魂,尽管天气寒冷,只开了少许,但那些玲珑红珠一般的花蕾却分外的旖旎。

    舒阳公主正被人簇拥着,一身辉煌的衣衫,满头飞扬的发饰,尽管如此,温西却觉得短短半年多时光,她变得很不一样,同之前见到的那个高傲跋扈意气飞扬的公主显得内敛了许多。

    而簇拥在舒阳身侧的一群高门贵女之中,有一个一身珊瑚红衣的少女,正是渤海的小郡主海雅,海雅看见温西,先是有些讶异,继而对她眨眨眼,抿嘴笑了笑。

折辱() 
但另一个人却没有海雅这般心无城府了,素君看见温西,脸都白了,又见她身后不远不近地跟着一个一脸冷峻的男人,连拿在手中的暖手炉都咯楞一下,险些倾倒了炭灰。

    她跟着公主,不好直接过来问询,满是担忧地对着温西使眼色,温西对她摇摇头,示意她安心。但她想到方才杜少珏那伤势怕是不轻,看素君的模样,应当还不知道,他们兄妹感情很好,温西只觉对不起素君,又不免担忧起来,她不知道杜少珏竟然是个面冷心热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往日是她错待了他,若是有机会,还是要郑重谢过才是。

    “孤听太傅说,这沁心园的梅林还是当年楚令公亲手所植,往年只听人说此处乃是京都胜景,今日一见,果真似人间仙境一般了。”舒阳公主边走边道。

    一旁有一名素衣的少女,微微颔首,附和道:“先祖栽林,后人观景,皆是祖先庇佑。”

    这少女想是这沁心园的主人家,素君今日借此园宴客,这园子的主人见客人身份尊贵,也不免出面相陪,温西见她一身书卷气,不由想到了那位也是一身文雅之气即将成为陈王妃的王宜君姑娘。

    不想她不过随便一想,正巧看见了落于人群后一名少女,披着绣梅竹的斗篷,簪着碧玉簪,正是王宜君。

    素君请了王宜君,那今日这宴客的名单,想必还是“养病在家”的右相大人亲自参详的吧,那她这所谓的闺中集会,应当不是什么真正的女孩之间的手帕之交。

    杜羽说这是素君第一次宴请,京中女儿到了适婚之龄,不免也有应酬来往,而相与之人,其实与父兄家族甚至朝堂都有关联的。

    温西一一扫过那些女客们,除了海雅与王宜君,她都不认得,不,还有一个人,温西见公主身边,隔着那位素衣少女的,竟是那位方姑娘。温西不解,素君为什么要请她来这种宴会,温西与这些娇生惯养的大家小姐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舒阳公主看起来很是欢喜,她不时同相识的女孩说些她们觉得有趣的闲话,那位方姑娘甚是博学,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引得舒阳公主拍手不已。

    一群人到了设宴的花厅,依次落座,莫玄之并没有跟进来,而向着温西走过来的却是公主那名倚重的侍女易女,易女压低声音对温西道:“公主请温姑娘上前。”

    温西本不欲引人注意,她的装扮模样在这一群人中间,也显得不起眼至极,但易女这般说了,她只好跟着她从围成一圈的座椅之后走向坐在上首的公主那处。

    公主右手之下有两张摆了食盒的花几与座椅,第一张已经坐了今日作东的素君,第二张坐着位海棠色织锦袄的姑娘。

    易女指着公主身后的位置,示意温西侯在此处。

    素君见温西竟被易女作奴婢对待,立刻就站了起来,温西忙对她摇摇头,她站着也挺好的,公主让那个莫玄之来“请”她,本来就没有善待她的意思。

    素君紧紧咬唇,她的面色很不好,公主折辱温西,也是在折辱她,公主今日根本不是来同乐的,而是来搅局的,自公主进门,就没有正眼看过她,往日她还自认为世家权臣之女,时常出入宫廷,公主也都礼让几分。但终究公主为君,她不过臣女,她不能无礼,今日满堂佳客,她也不能令杜家为他人取笑。

    她只能忍了下来,她看着温西,眼中充满了愧疚。

    在温西心中,若非她实在打不过那个莫玄之,且她到了这里了,也不能令素君为难,她早就拍拍屁股走人了,这些所谓的礼节,不过狗屁,那所谓的折辱也就根本不会放在她心上,她毫不在意地对素君笑笑。

    众人正在各自落座,没有太过在意这边动静,只是左边第三席的方姑娘才看见了温西,她亦是一愣,接着见她立在炉边,似婢仆奴役般,便掩唇一笑,同自己左手位置的一名黄衣少女咬着耳朵说了句什么,那黄衣少女看了眼温西,也是噗呲一笑。

    她这一笑本不打紧,倒是教一旁的另一个姑娘听见了,那姑娘圆脸体丰,一笑起来甚是活泼,她直接问这笑的黄衣少女,“陶姐姐,你笑什么?”

    那陶姑娘便道:“原本以为杜姐姐今日作的是诗会,不想竟文武双全了起来,等下咱们作诗乏了,还有猴戏看呢。”

    她这声音不小,几乎所有人都听见了,温西自然也是,她刚才将方姑娘与陶姑娘的一番动作全看在了眼中,知道她们指得是自己,她倒是无所谓,只是没有想到这位方姑娘的心胸倒是意外的狭窄。

    但座中其他人并不识得温西,也不知道她的底细,不知道那陶姑娘这意有所指指得是什么,只是忽然想到舒阳公主平日也爱舞刀弄枪为乐,这文武双全猴戏的嘲笑话,只怕会令公主不喜,有心人皆不敢出声。那位陶姑娘话出口了才恍知失言,登时满面青白,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她见公主正眯着眼瞟她,忙出来请罪,只是她方才话语虽刻薄,却不是说的公主,这一请罪,倒是显得心虚了,这又错了一错。

    公主没有理会她,左首的海雅却忽地冷笑,“难道你竟会文武双全,我作诗不会,刀枪棍棒倒是有些拿手,不如你我比试比试?”

    陶姑娘是万万没想到还得罪了一个人,但是海雅是藩王之女,她并不在意,唯有公主根本不搭理她,令她万分惶恐。

    素君是主人,不好令她请来的客人出丑,忙出席扶起陶姑娘,挤出几分笑,道:“陶家妹妹整日口无遮拦乱开玩笑,我们女儿家难道不能能文能武么?斯颜姐姐令姑祖便是圣祖皇帝亲封女将军呢,可谓巾帼不让须眉。”

    座中另一名少女便站起身,眉宇间颇有英气,她也笑着道:“小女不过略会一二拳脚,辱没了姑祖名望。倒是陶妹妹家中文风鼎盛,那今日这诗会若不拔掉头筹,可会令翰林大人蒙羞啊。”

    座中之人没有一个是等闲之辈,那本来挑起事端的方姑娘正眼观鼻,鼻观心,坐得甚是端庄。

心结() 
舒阳公主听着她们互相讥嘲,唇边泛起一抹冷笑,她对着素君道:“我听说月前陇中张氏的二夫人设宴,请了一位粗不知礼的村妇赴宴,那妇人席间言语无忌,引人侧目。有人问张夫人为何要请此等人来,难道不怕旁人耻笑?张夫人便道,此妇婢子所生,只因家中爆发,夫列朝堂,与张侍中共事而处,她不得不往来罢了,不曾想此妇竟飘飘然,妄想与张氏结亲,她今日特意请她来,便是为了令她认清门第之别,羞而自去。素君,我平日见你识礼知礼,当得大家教养,今日竟也请了个婢子之女,难道也是与张夫人一般令她学一学自知之明么?”

    那位陶姑娘生母正是个目不识丁却貌美如花的婢女,满口村言村语,惹人耻笑。京都大族向来以诗礼传家为傲,就算妾侍亦皆有教养,陶姑娘生母之事,其父当年颇遭人取笑了一番,说他色不迷人人自谜。故而这算得陶姑娘第一个容不得旁人说起的短处,公主这般嘲笑她,那陶姑娘垂头归坐,再不肯说一言。

    素君满是尴尬,公主分明是为了羞辱陶姑娘,她自己也恼陶姑娘方才暗中取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