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空降贞观-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那个房县丞你知道他什么背景吗?”

    “什么背景?”花婶好奇的问道。

    “他是房玄龄的儿子!”陈昭说道,“这两个人,咱们一个都惹不起。”

    花婶一惊,但随即又说道:“可您前几天不还说,这个赵县令是被人弹劾了,贬官来的石城县嘛。”

    “花婶呀,不要以为他赵县令被贬了官,咱们就可以不拿他当回事了。人家的底子,硬着呢。”陈昭耐心说道,“别的不说,就拿他带来的那一百多军兵来说吧。他来石城的头一天,某可是亲眼看到,那一百多军兵全部穿戴着武官的盔甲呢。就刚才的那位丁校尉,人家也是正八品上的官衔呢。皇帝派这么多武官跟随赵县令来石城,这是想做什么?”

    “对呀,那个姓赵的,只是来当县令的,带这么多当兵的干什么?”花婶也疑惑了。

    陈昭道:“某琢磨着,咱这石城县,很可能要变天了。唉,咱们现在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好在,这院子留了下来。”

    “对,只要有这院子在,咱们就可以再招姑娘,重新开张。”花婶说道。

    陈昭一笑,又道:“招不招姑娘,那是你的事情,某也不干涉你。可有一样,以后做事,能低调尽量低调,千万别惹到赵县令头上。”

    “这还用你说。”花婶翻了个白眼道。

    陈昭忽然一把揽住花婶的腰肢,邪魅的一笑,说道:“正好,这会儿人去屋空,也没人打搅了,咱们好好乐呵乐呵。”

    “死相!”

第435章 没人上门的县衙() 
二月十五,晴,微风。

    一大早,赵云泽就身着官服,坐到了石城县衙正堂之上。

    公案下方,左右又各置一套小几坐垫。左边坐的是孙思邈,他身前矮几上,放着诊箱,孙灵儿立于孙思邈身后侧方;右边坐的是秦安,他今日客串记案笔吏。秦安如今身上也有一个流外五等吏员的官衔。这是还在长安时赵云泽就为他争取的。

    大堂内另有八名皂隶,手持水火棍左右站堂。每一边四人。

    今日,是赵云泽开放衙门问案的第一天。孙思邈一并坐堂给百姓看病。

    在衙门正堂给百姓看病,这却不是赵云泽的首创。东汉末年,被后世尊为“医圣”的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虽然已做了官,可他仍想用医术为百姓造福。又碍于当时礼法,当官的不得随便进入民宅,张仲景就想了一个办法。每月初一和十五两日,他端坐正堂之上,大开衙门,不问政事,只为百姓看病。也因为这一举措,张仲景深受百姓拥戴。后来人们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大夫称为“坐堂医生”,就是由此典故而来。

    赵云泽就是想效仿张仲景,一边问案,也同时让孙思邈给百姓们看病。也正因为有前贤如此做过此事,所以赵云泽提出这个办法时,县衙内也没人反对。再说了,赵云泽现在就是土皇帝,又是新官刚上任,他想做什么,只要别太出格,也没人会去驳他的面子。

    昨日,主簿邓烨已经按照赵云泽的吩咐,写了告示贴到了石城县的四个城门和重要路口。赵云泽本以为,今日一开衙门,必会有百姓蜂拥而至。可是没想到,他枯坐了大半个时辰了,一个进大堂的百姓都没有。

    赵云泽一开始还坐的端端正正的,可时间一长,他的腰杆就直不起来了;孙思邈在翻看一本医书;秦安拿着一只鹅毛笔,在手里转来转去的玩;堂下衙役,已经有人打呵欠了。

    孙灵儿也站不住了,她不时跑出去看看情况。

    就在孙灵儿第四次跑出去又回来的时候,赵云泽对她说道:“灵儿,要不,你先回后院歇歇,有人来了我再派人喊你。”

    “哼!”孙灵儿对着赵云泽冷哼一声,径直走到孙思邈身后,还故意扭着头,不去看赵云泽了。

    赵云泽摇头苦笑了。自打昨日他把那八名红袖招的姑娘带回后院,安排到客房住下后,不但明月彩霞对他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连孙灵儿也在他面前闹起了小性子。

    唉,被小姑娘鄙视的滋味,不好受呀!

    堂上皂隶见到孙灵儿如此对待赵云泽,立刻有人嗤嗤偷笑起来。

    其实何止是后院那三个小姑娘鄙视赵云泽,县衙里的官吏、使役们,从昨天下午到现在,谁又不在谈论赵云泽呢。当官的把青楼女子领进后衙,还一下领回八个,这事要没人谈论才怪了呢。也因为此事,石城县衙的众官吏,对赵云泽这位新知县,没了敬畏之心。您老大人自己德行有亏,还想着管别人?

    不过对于赵云泽的身体素质,石城县衙的人是佩服的不要不要的。夜御八女乖乖隆地洞,这位爷吃什么长大的?

    赵云泽很冤,别说夜御八女了,到现在,他连那八个姑娘的手都还没碰一下呢。

    往日里,明月彩霞还服侍他洗漱更衣,今早上倒好,赵云泽的早饭都是在县衙食堂吃的。彩霞倒是也做了赵云泽的早饭,可明月却当着赵云泽的面,把那些饭菜,挨盘挨碗的又撒了一大把盐。她还对赵云泽说:“婢子们手艺不精,做的饭难合您的胃口,您还是让那两位明月彩霞给您做饭吧。”

    赵云泽除了喟叹这两个丫头被他惯坏了,也没别的招了。

    忽然,一个皂隶带着一个百姓走进了正堂。赵云泽的眼神一下亮了,他连忙端正上身,摆出一副威严的面孔。

    可那名百姓刚跨进正堂,一看堂中景象,脸上立刻现出惊容,随即转身就往外跑。

    “诶诶诶”赵云泽傻眼了。“什么情况?”他望向领着这百姓进来的那名皂隶。

    “回大人的话,他说牙疼,来找孙道长看病的。兴许是被堂威吓跑了。”那皂隶答道。

    赵云泽一愣,他也感觉牙疼了。好不容易来了个病人,还被吓跑了。就这,还想着靠孙思邈给石城县扬名?扬恶名吧。

    孙思邈抬起头,望向了赵云泽:“鹏羽,贫道还是去内堂吧。”

    赵云泽点点头道:“也好!难怪当年张仲景坐堂给百姓看病时不问政事呢,原来看病这事儿,还真就不能和问案同用一室。”

    赵云泽立即吩咐一名皂隶,将孙思邈的诊箱拿往内堂。孙思邈和孙灵儿也去往了内堂。

    “那个谁”赵云泽望向了门口那个皂隶。

    “属下彭刚。”那皂隶自报姓名道。

    “哦,彭刚呀,再有来看病的百姓,引他们去内堂。”赵云泽又吩咐了一声。

    “诺!”彭刚对赵云泽一礼,拱手退下。

    又等了约半个时辰的时间,依然没有百姓走进正堂。那些皂隶已经站的腰酸了,一个个都苦起脸来。身子也不时扭来扭去。

    站着的辛苦,坐着的也不好受,尤其还要跪坐。赵云泽已经换了好几个坐姿了,跪坐、盘腿坐,甚至直伸两腿坐着。

    “怎么回事,难道石城县如此清明,竟连个打官司的人都看不到。”赵云泽自言自语道。

    秦安想了想,说道:“大人怕是忽略了一件事。百姓们识字的人少,恐怕没几个主动看告示的。”

    赵云泽一拍脑门:“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老百姓也就对那种上面画着人像的海捕告示感兴趣。全是文字的,还真没人去上心。”

    想了想,赵云泽又吩咐秦安:“传我的命令,让县衙里闲着的人都散出去,给百姓们讲解告示的内容。”

    “诺!”秦安起身应道。说完,他就转身出了正堂。

第436章 一堂鸡毛() 
半上午时分,石城县的百姓又见到一个奇景,县衙内的官人们,忽然呼啦啦的涌出县衙,走上了街头。

    这种景象,除了秋后收赋税时能见到,平时实在难得一见。

    秦安把赵云泽的新命令向县衙的各个公房一传达,县衙内的吏员、衙役居然跑出去了一大半。大家正好在衙里闷得慌,上街溜达溜达也不错。

    于是,石城县的各个路口、四个城门处张贴告示的位置,就都多了几个县衙的官人。

    南城门处,捕班班头李魁站在告示底下,放开大嗓门大声招呼着过往的百姓:“都过来都过来,俺给你们念份告示。”

    路过的百姓一听,就都聚到了李魁身前。一个与李魁相熟的混混模样的人,笑嘻嘻的说道:“李爷,您大字识不了一箩筐,还给我们念告示?”

    “啊呸,我啐你一脸臭****!”李魁当即骂上了,“老子是不怎么识字,可这告示上都说了些什么,老子还是知道的。”

    “李爷,您老居然能从嘴里啐出****来,厉害!”那泼皮冲李魁竖起了大拇指。

    “哈哈哈哈”围观的百姓都笑了。

    李魁脸色一红,随即气恼道:“黄二狗,你特娘两天不挨揍,皮子痒了是吧?”

    “李爷,念告示!念告示!”黄二狗连忙转移话题。

    李魁也不再与他计较,清了清嗓子,两手一叉腰,大声说道:“这个新来的县太爷说了,他要大开衙门七天,你们有事的没事的,都可以去衙门里瞅瞅。有事的,县太爷替你们办事;没事的,去看县太爷办事”

    “李爷,我刚才听巡街的刘哥说,县太爷昨天从红袖招领回家八个姑娘。难道,县太爷要在大堂上跟那些姑娘办事?”黄二狗一脸猥琐的说道。

    李魁一愣,随即又开骂了:“黄二狗,你特娘****吃多了是吧,满嘴放狗屁!”

    “不是您说的,让我们去看县太爷办事嘛。”黄二狗笑嘻嘻的说道。

    “滚蛋,老子是说县太爷要给老百姓办事!”李魁又解释了一句。“噢,对了,从长安来了位孙神医,名叫孙思邈。他也在衙门里呢,你们谁有病,也可以去衙门找孙神医给看看,县太爷说,不收诊金。”

    “孙思邈也来石城了?!”当即有人惊讶的说道,“他老人家居然在县衙开诊,这可是大好事。不行,我这就去县衙,找孙神医给我看下睡觉打呼噜的病。我那新媳妇,就因为这个,都不让我挨着她睡觉了。”

    说完,这人就一溜小跑的往县衙而去。

    百姓们笑了一阵,也有人跟着这人去往了县衙。

    “没事的都互相传一下这个消息。过了这个村,可没这店了。”李魁又对着围观的百姓喊了一嗓子。“黄二狗,你小子也赶紧去县衙吧。”

    “李爷,我这几天可老实的很,又没犯事,去县衙作甚?”黄二狗心虚的说道。

    “去找孙神医治治你放狗屁的毛病。”

    黄二狗:“我回家了,俺娘该喊俺吃饭了。”

    “诶诶,二狗子等等,跟哥哥说下县太爷把红袖招的姑娘领回家的事儿。”一个男子去追黄二狗了。

    再说另一处。衙前街的一个十字路口,县衙的一名胥吏也在给百姓们念告示:“县尊大人有谕,教化子民,乃为官者之本分。本官初来石城,偶见县城百姓,因闲事纠纷者有之,家庭不睦者也有之”

    “官爷,这都什么意思啊?”一个百姓打断那吏员的话,问道。

    “呃这告示的意思就是说,县令大人有令算了,某还是说白话吧,跟你等刁民掉书袋,平白污了某的学问。”

    “诶,您这是怎么说话呢?我们怎么就成刁民了?!”

    “就是就是,你当官儿就了不起了?我们又不偷不抢的,凭什么说我们是刁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