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高门庶女-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九曦又去看这些丫鬟婆子的打扮,首饰半点不剩了,身上的衣裳也都换成了粗布制成的丧服。

    “这陛下……怎么说去就去了。”卫婆子一声感慨,兴许还有点不安,想从自家夫人这儿打听点消息,好叫自己心安。

    毕竟这一天……先是夫人出门,然后三皇子来访,老将军出门,将军带着府里的手下跟三皇子一起出去,之后便是丧钟响了,而孟将军到现在都还没回来。

    顾九曦知道她什么意思,仔细想想,这一天都是凶险至极,现在虽然好好的能坐在轿子上感慨,但是万一中间无论哪个环节稍有不慎,办丧事的怕是又要多了一家了。

    “人难免有一死,”顾九曦叹了一句,“陛下这个年纪,比太宗皇帝的寿数还长呢。”

    因为牵扯到皇帝,话不能说的太透彻,当着别人也只能用这等法子暗示了。

    卫婆子心下稍安,又道:“露瑶和听音两个都在屋里照看大姑娘,夫人一天没回来,大姑娘从下午将军出门就开始闹了。”说完还夸了几句孟德笙,“我活了这几十岁,从来没见过这么心疼孩子的爹。”

    顾九曦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虽然这茫茫天地间一片白色,但是想起孟德笙,想起两人的女儿来,顾九曦心里除了温暖就是满足了。

    轿子很快到了东院,顾九曦扶着劳累一天又酸又软的腰下来,叫住想要离开的卫婆子,道:“我知道你们这一整天的担惊受怕也很是累了,不过眼下还有一件事儿要您操劳,怕是还得连夜收拾出来。”

    卫婆子很是惊喜,这个时候不怕有事,闲下来胡思乱想才是最可怕的,“夫人吩咐。”

    顾九曦站在廊下,想了想道:“我估摸着将军带着人还得在宫里待上几天,你吩咐人准备些干净的棉衣,悄悄的送到宫门口,拖看门的小太监进去通传一声便是。”

    卫婆子越发的欣喜了,若不是记着这还是皇帝死的第一天,她怕是要笑出声来了。

    顾九曦掀起帘子来,忽然又想起来什么,皱着眉头道:“把去年将军带回来的狼皮熊皮都裁了,做成护膝背心一起送进去。”

    卫婆子脆生生道了声是,急忙召集下人,连夜将东西赶制出来,第二天天没亮,就去宫门口候着了。

    回了家,顾九曦紧张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下来,先是洗了手又洁面,又想换了衣裳才好进去内室看闺女。

    只是孟瑞懿已经一整天没有看见自己亲妈了,眼下不过听见一点点声音就手舞足蹈起来,嗯嗯啊啊好几声,但是就是不见顾九曦过来抱她,这么三两下的,她哇的一声就哭了。

    一天没见闺女了,本来就想得慌,又听见她哭,顾九曦是越发的闹心了,当下只好隔着屏风换衣裳,又时时刻刻的叫她,才将闺女哄住了。

    等到终于抱了孟瑞懿在怀里,顾九曦只觉得这一天都圆满了。当下在她小脸上蹭了蹭,听见露瑶笑道:“也没怎么费劲儿,大姑娘可乖了,知道夫人外头有要紧事儿,带着可省心了。”

    顾九曦看她一眼,道:“今儿我屋里的人每人赏个一两的银锞子。”说完又补充道:“只是陛下才没了,你们进进出出的都注意点,安生本分才是。”

    听见这话,露瑶脸上果然定了下来,又给顾九曦瞧了两眼,这才出去安排了。

    这一放松下来,顾九曦只觉得腰背一阵酸疼,抱着女儿不由得又想起来还留在宫里的将军来。

    这一天发生的事情……真的是到死也忘不了了。

    可是想着想着,顾九曦嘴角浮现出一丝微笑,从看见孟德笙出现在宫里的时候,那一瞬间,她心里涌现出来的巨大喜悦,是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忽略的。

    真好……顾九曦将女儿放到了床边,自己也躺了下去。

    等到听音端着粥进来的时候,母女两个都已经睡着了。

    听音嘴角含笑,轻手轻脚吹了蜡烛,端着碗又出去了。

    皇帝死了是大事儿,特别是对于京城里的这些功勋贵族们。像有些规定,比方多长时间之内不得摆宴席,多长时间之内不得娶嫁等等,对于地处偏远的城镇来说,只要别摆在明面上说,自己家里热闹都是没人管的。

    但是在京城里就不一样了,就比方像顾九曦的娘家,还有婆家等等,至少三个月是不得有宴席丝竹等等娱乐性活动的。

    就是苦了最近这个年了,皇帝死在年前,临近除夕也没几天了,这整个年原本该是喜庆的事情,但是因为皇帝死了,谁都不敢在外头露出笑容来,甚至连红灯笼等等喜庆的东西,在京城里也彻底看不见了。

    老将军自打从宫里出来的那一天就病了,先是伤风感冒,后来又是思虑过重,躺在床上干脆起不来身了。

    顾九曦去看过一次,只是听他训斥自己的声音还算中气十足,心知他这怕是心中羞愧,都是心病,便也不太在意回去了。

    不过府里难免还是有了流言,什么她不敬长辈,将人气病了之类的话也穿了不少。

    奈何正是皇帝大丧期间,孟德笙带着兵住在宫里已经五天了,加上那天又是原来的三皇子,现在的嗣皇帝亲自来府上请的孟德笙,长眼睛都知道他们一家人要发达了。

    除了已经跟孟德笙势同水火的孟夫人,别人都是冷眼看着。于是到了最后孟夫人虽然有心传谣言,但是府里上下没有人有这个胆子跟着她混。

    转眼便是小年夜,顾九曦早上起来叹了口气,看着空荡荡的大床上只有自己跟女儿两个,孟德笙还在宫里,不免有些失落。

    起来刚吃了早饭,就听见听音进来,道:“国公府里来人了。”

    顾九曦挑了挑眉,将女儿放在一边,这才不紧不慢的站起身来,扯了扯稍稍有点皱的衣裳,“谁来了?”

    听音一个个数了过去,“老太太屋里的钱嬷嬷,大房屋里的齐嬷嬷,二房的黄嬷嬷,还有姨娘屋里的吕嬷嬷。”

    这是都来了,顾九曦道:“带到小厅里头去,再叫人准备些粥品点心的送去,这么早就来了,怕是连早饭都没吃。”

    说完,顾九曦便出了主屋,沿着抄手游廊一路往小厅去了。

    往年这个时候该是送年礼的时候,只是今年因为皇帝死了,各家各户都不敢在这个时候出头,因此这年礼也都歇了,除了亲戚家,寻常的友人那是连走动都不敢了。

    不过照顾家这么一来就来了四个屋的人,多半还是来打探消息的。

    毕竟现在除了顾九曦,当天曾在宫里的人也就只剩下老将军了,想到这儿顾九曦忽然皱了皱眉,老将军这装病,难道也是为了躲避上门打听消息的?

    虽然还有一个能打探消息的三皇子妃,不过前天她就已经带着孩子进宫了,所以眼下这顾九曦似乎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一进去小厅,四个老嬷嬷就齐齐站了起来,老太太屋里的钱嬷嬷开口道:“临近过年了,老太太叫我们几个来看看姑娘过得好不好的。”话刚说完就假意扇了自己一巴掌,“瞧我这嘴,现在可不能叫姑娘了。”

    顾九曦明白她想说什么,无非就是暗示她姓顾,顾家是她的娘家,若是有了什么好处或者消息,别忘了顾家,顾家好,她腰杆子才能挺得住。

    顾九曦指了指椅子,“您都是祖母屋里的人了,我也是祖母屋里养出来的,您在我面前客气什么。”

    这便是应下方才钱嬷嬷说过的话了,她面上一喜,带头又坐了下来。

    顾九曦扫了一眼其余几个嬷嬷。

    钱嬷嬷道:“原先老太太想着这时候不好,就派我一人来看看便成,还有今年这年礼。”钱嬷嬷打开一个小匣子,往前推了推,里头整整齐齐摆着两层精致小巧的银锞子,看样子都是一两二两的,一个大的都没有。

    “因着上头的事儿,这送什么都不合适了,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东西还能送一送了。”

    顾九曦淡淡一笑,吩咐听音收了东西,道:“这可真是巧,我竟然同祖母想到一处去了,你去把咱们备下的银锞子也拿来。”

    听音拿着东西出去了。

    顾九曦又道:“我今儿本想也派人回去的,没想你们倒是来得早,正好一会东西你们带回去,我就不忙这一次了。”

    钱嬷嬷忙笑着接了一句,“万事都离不开一个巧字儿。”

    “几位可用了早饭了?”顾九曦看见小丫鬟已经端了东西进来,“别跟我客气,都是一家人。”

    几人也不推辞,再怎么说大冷的天过来,虽然屋里还是暖的,可是外头冰天雪地的,又是坐着马车过来,她们的马车又不像主人家出行的时候,恨不得连车厢都盖上貂皮,这一路风吹的,早就吹透了。

    当下一人端了一小碗精致的粥,慢慢喝了起来。

    不过四个人每个人心里都有事儿,顾不上烫嘴,这粥很快便吃完了。小丫鬟又上了茶水和点心。

    因为皇帝死了,这点心也都一水儿的变成白皮儿的了,真是连里头的馅料也是怎么简单怎么来。

    几人谢了顾九曦的粥,钱嬷嬷道:“老太太很是体恤我们,原本是叫我们用了午饭再出来,路上也没那么冷,只是我们几个想着许久不见您了,不如早点来的好。”

    顾九曦笑了笑,“既然来得早,不如在我这儿吃了午饭再回去,只是这会做不得什么好菜了,还得吃素。”

    几人急忙道谢,又说在家里也是一样得这么吃。

    寒暄过了一遍,顾九曦大概明白应该是只有钱嬷嬷还有她姨娘的吕嬷嬷是老太君一开始想叫过来的人。

    一个是为了打探消息,另一个就是捎带上让她也知道不管是她姨娘还是她弟弟,在顾家过得都特别好。

    吕嬷嬷还比划了自己的腰,道:“都长到这儿了,结实的我都抱不起来。”

    顾九曦略带骄傲的瞪了她一眼,“才多大的孩子,哪儿能长这么快?”

    齐嬷嬷也笑,“她一点都没夸张。前些日子我随大太太回了趟娘家,她娘家嫂嫂新得的小孙子也是这个年纪,长得可没有我们小少爷吉祥。”

    听见齐嬷嬷的重音放在娘家两个字上头,顾九曦眼睛闪了闪,专门朝她看了过去,只见齐嬷嬷先是很不合规矩的跟她对视,眼神还特别的坚定,之后才笑着将头转了过去,好像方才的对视不过是顾九曦的错觉一样。

    顾九曦明白她是来做什么的了。

    帮着大伯母的娘家来打探消息,赵氏的亲爹可是当朝首辅,当然三皇子上位之后他还是不是首辅就不一定。再者现在局势不定,能当上首辅的不说才学和能力,至少和稀泥和平衡的功夫都是一流的,但是不管是平衡还是和稀泥,都得建立在消息灵通的基础上。

    现在……顾九曦想了想当日三皇子跟皇后两个商量出来的东西。

    外头得到的消息可都是假的。

    顾九曦淡淡一笑,又去看黄嬷嬷,黄嬷嬷是二房一直带在身边的,跟孙氏一样都是平日里不怎么说话的性子,但是心里却是门儿清。

    瞧见顾九曦看她,黄嬷嬷站起身来冲她行礼,道:“二太太挺好的,二老爷也好,一家子都好。”

    顾九曦脸上的笑容灿烂了几分,“您赶紧坐下。”这一位……估计老太君看见大房也想叫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