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草根皇帝-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相哭笑不得:“我的老领导啊,你这不是坑我么?这么大的案子哪里是我能管得了的啊。”

    丙吉道:“我倒不这么看。管不了跟没态度是两码事。大司农,你已经是中两千石的大干部了,要知道在中央干,凡事必须有个态度,不要妄想着‘左右逢源’,两边都不得罪,那样只能让两边都先干掉你”

    魏相道:“我知道了,谢谢老领导指点。”

    丙吉道:“那么,对于这封举报信,你怎么看呢?”

    魏相冷静下来,整了整思绪,肯定地说道:“诬告的可能性大。”

    丙吉道:“何以见得?”

    魏相道:“这种事儿如果是真的,那很好调查,宫里的医疗都有专人专案,说是团伙作案,谁有这么大本事?所以很可能是诬告,既然是‘凭空捏造’的,那么最好说成‘团伙作案’,不点名是谁,你就查去吧。”

    丙吉道:“那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魏相道:“太简单了。孝武皇帝一朝,很多官员是怎么升迁上来的?就是靠诬告。连当朝大司马大将军都遇到过,何况别人。人为了自已的‘荣华富贵’,啥事干不出来?”

    丙吉道:“嗯。那么你认为,我是应该查呢,还是不查。”

    魏相道:“查。第一个知道这事儿的人如果不查,很可能被别人认为是同伙,更何况‘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丙吉道:“好。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我为啥把这封举报信拿给你看?”

    这个问题可有点难度了。魏相琢磨了好半天,还是放弃:“老领导。我不明白。你告诉我呗?”

    丙吉道:“呵呵!你想的挺美!啥事都等着我告诉呢?自己个儿没事琢磨去吧。你前几个问题回答得很好,有了做九卿的资格了。将来要更上层楼,就要好好琢磨了。老一辈人付出血泪代价换来的经验教训,你自己不想动脑筋,别人告诉你了,也没啥用。”

    事实上,日后负责调查此案的丙吉第一个选择告诉魏相,是在保护他。

    道理其实也简单,但魏相这样浅资历的中央干部没有经历过,自然就不知道。

    老实说丙吉心里太清楚这信十有九成是诬告了。他是啥出身?牢头。而且还是当年因为表现出色,从地方征调到中央来查戾太子谋反案的最牛牢头。宫廷和朝廷里的诬告最可怕的不是事实本身,而且一旦要开始查案,就难免查出些与本案无关但却很关键的信息来,而这才是幕后黑手最希望看到的。

    举个例子吧:张三和李四都来竞聘同一个领导岗位,张三能力、威望、人脉和后台背景都相对差些,但他不淡定,他想搞掉李四拿到这个官,那怎么办呢?很简单,写一封检举信,告发李四贪污腐败,都够枪毙的了。然而他不能直接告发人家贪污,因为李四后台硬威望高,告了人家贪污,人家有防备就会做好准备,万一告不倒,自己要倒霉不说,以后也别想再因为贪污告倒人家了,那就等于给李四增加了政治资本。

    于是张三只能写诬告信,告李四在男女作风上有问题,然后人家调查李四,趁着李四忙着藏自己的小三小四小五,检查团“无意”间查到了李四贪污,还很严重,结果嘛自然是只能处理掉他以平民愤了。最后张三顺利地坐上了位子。

    这一招在官场上屡见不鲜。远从孝武朝的戾太子案,最早先告发的也不是太子,结果“顺藤摸瓜“的就查到太子身上,让他丢了小命。近到当朝大司农田延年的死,不也是查先帝陵的亏空,最后弄出个贪污弊案么?

    所以检举信一出,丙吉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有人阴谋夺别人的位子。而他是想保魏相的。自己毕竟是霍光的人,对当今皇帝有拥立之功,况且信是给自己的,怎么着也不像是冲着自己来,那么为了魏相不吃亏,最好的办法是拉他入伙,就近保护起来。

    丙吉这么做也是出于一片公心。第一,魏相有能力,田延年那么多年的亏空被他上任后半年扭转,而且现在还能保障十五万大军出征,换了别人不行;第二,魏相是从地方提拔上来的,没背景没后台,他不会对任何人有额外的忠心,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忠于皇帝陛下、忠于大汉;第三,魏相还年轻,霍光、张安世、赵充国甚至丙吉自己都已经老了,在这个世界上活不了多长时间,将来的大汉江山,还是要靠韩增、魏相这样的少壮派”中流砥柱“。有时候年轻确实是种资本……

    所以后世史家评论丙吉时,最愿意说的就是八个字:忠厚善良、”老成谋国“。没错,丙吉的脑袋里面想到的,很多时候都是”江山社稷“、天下苍生。

    当然了,这番用心丙吉并没对魏相挑明。他是个低调的人,连救了当今皇帝陛下的命这么大的功劳都没提(要不然早”封侯拜相“了,何苦还在光禄大夫、关内侯的位子上苦巴巴熬资格),自然也不会告诉魏相让他领情了。

    直到魏相做到了丞相的位子上,他才明白了老上级、恩师的良苦用心。魏相也是个霸道的主儿,但孝宣朝他对谁”言听计从“?一是皇帝陛下,二就是丙吉。而后来也的确发生过一场针对他的诬告事件,想要把他搞下台,得亏有丙吉的悉心调教,魏相从容应对,保住了位子,也揭穿了反贼,当然,这是后话。

    回过头来说眼前:皇帝陛下”一意孤行“想要修陵,他现在脑子有问题,没人劝得了他,丙吉却”胸有成竹“。因为他完全有把握这封信一交出去,皇帝陛下的全部注意力就会转移到为挚爱的妻子报仇,什么修皇后陵,什么国库,什么汉朝与匈奴的”生死存亡“之战,都会顾不得了。所以魏相发愁的事儿,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呵。

第二百六十七章 傲视天下() 
可惜的是,俗话说的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还是万万没想到,那百分之一的可能就成真了。这不是诬告,更不是什么政治阴谋。最可怕的是案子一旦查起来,就会让大汉皇朝“天翻地覆”……

    好饭不管早晚,丙吉找准时机进宫,把检举信交给了皇帝陛下。果不其然,刘病已的眼神立刻就不一样了,原来“迷迷糊糊”像丢了魂一样,突然在霎那间精光暴现。

    “启奏陛下,拿到这封信的时候,臣与大司农都在,觉得事情严重,不敢做主,就来给陛下圣裁。”

    丙吉这话撒了一半谎。他特意拽上魏相的原因,前面也说过了。没想到皇帝陛下把检举信攥成了团儿,冷冷地说了一句:“不用。朕亲自来审!”

    丙吉愣了:“可是陛下,这种事情——”

    可皇帝陛下没等他把后面大半截话说完,直接堵上了:“朕来审。你和大司农做个人证好了。”

    这套路根本还是民间的。刘病已没干皇帝陛下之前是个游侠,审案的活儿他也熟,不同的是以前审的最多是“偷鸡摸狗”、“红杏出墙”,如今审的却是谋杀案,自己还是苦主。其实丙吉提的对,审案子内有少府、外有廷尉啊,更何况你是被害人家属。可那时候哪管得了这些啊。

    最后丙吉也没过多反对。毕竟他的目标达成了:自己和魏相进了专案组,不容易成为集火的目标;皇帝陛下忙着找凶手,顾不得、也不可能急着把含冤而死的爱妻草草埋入土,这就大大缓解了国库压力。

    不过他还是没料到一点,那就是皇帝陛下审案子的水平实在是有够高的。他直接把那天所有出入皇后寝宫(淳于衍当时在家里,暂时躺过一劫)的人叫到了一间屋子里。二话没说,直接当着众人的面儿,叫卫士把伺候皇后的贴身儿宫女给宰了!

    小宫女儿在大喊冤枉声中脑袋搬家,这下子把所有人都镇住了,跪在地上筛糠一样抖着,也甭管是不是因此抖掉了毛。

    丙吉也差点被镇住了。这种情况他自然要劝谏:您这不是滥杀无辜么!当然他说的比较委婉。可惜皇帝陛下根本听不进去。刘病已说了一句话,估计打从即位起就没说过这么硬气的话……“昌邑王(指刘贺)即位三十天就办了一千件错事,你们还能包容他;朕即位至今错这么一次,你就忍不了么!”

    丙吉吓得不行,连忙跪在地上行礼:“微臣不敢,微臣不敢……”

    不知道为什么,丙吉也跪下了。此刻他心里悲喜交集。悲的是皇帝陛下还是太年轻,一旦冲动起来,也就不那么圣明了。僭越礼法和朝廷制度不说,要是落下个滥杀无辜的话柄,之前苦心积攒的良好形象也就泡了汤。

    喜的是从他周身上下散发出来的气势上,丙吉依稀找到了当年孝武皇帝纵横捭阖、傲视天下的霸气……

    其实刘病已这事儿办的确实不地道:万一这封检举信就是那良心未眠的小宫女写的呢?但那已经无关大局。皇帝陛下心里早就有下一步。

    皇帝陛下发问了:“你们知道她为啥死的么?”

    哪有人敢回答啊!于是皇帝陛下自问自答:“有人检举说皇后是被人谋害的。她知道了却没检举,那就是同谋,该死;要是不知道,那就是笨死的,总之要死。你们也一样。从现在起,每个人单独关一间牢房,说出来啥线索,就没事儿;要是扛着不说,只要有别人说了,那你们其余的就是谋害皇后的同党,全族老小拉出去杀了;要是证词有不一样的地方,被我发现是诬告,同样全族老小受到诛连。现在开始,拉下去关!”

    这哪得了啊!于是乎立刻有人嘴快说出来了:“陛下!我知道。”

    刘病已好奇的道“你知道什么!”

    一个待女也招供了:“皇后临死前说的是‘我吃了以后不舒服,浑身冒虚汗,药里是不是有毒?’”

    刘病已拍手道:“好!还知道别的么?”

    待女道:“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刘病已道:“你可以走了,多领一个月薪水,回掖庭好好活着吧。”

    另一个待女道:“陛下,我也想说这个,可说慢了。”

    刘病已道:“那我不管,进牢房想点别的什么吧!要是最后死了,下辈子记得嘴快点。全都关起来!光禄大夫、大司农,你们俩去做牢头,要是走漏半点风声,自己想该咋办吧!”

    丙吉心说我的皇帝陛下啊,你玩的也太深了!但是无奈,圣旨就是圣旨,当天牢房里可热闹了,中央部长级牢头一来就来了俩,犯人们“争先恐后”的开始说话。

    因为他们不说不行:如果干脆不说,那到最后就是死;如果自己知道的被别人抢先说了,那就只好编瞎话随便说点啥;如果干脆啥都不知道,那也得编瞎话;关键是人越多越不好编瞎话啊,又没办法串供集体忽悠皇帝陛下,最后张三咬李四、李四咬王大麻子,大家都是死。所以没办法,只有抢着说话,还得抢着说实话。

    总之用这招审犯人是损透了。而且刘病已这辈子只要遇到案子,他就这么审。弄到最后,大家都不敢轻易犯案。这虽然有滥杀无辜的昏君嫌疑,但在当时诬告盛行、大臣人人自危不说实话的年代里,也确实只有这损招能收拾这烂局面。

    因此说,哪里有什么万世明君啊,皇帝陛下是人做的,人都是猴子变的,但凡是动物就有优点有缺点,凡事不能太过强求。

    刘病已等人正在追查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