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盛唐当驸马-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法,依旧以蒸、煮、烤、烙、烧、煎、炸为主,甚至连后世最惯用的“炒”也要到宋朝才普及开来。当他看到今日菜席后,一股思绪便从脑子里飘荡开来。他想,如若把后世的菜式搬到这个时代,必然会使这个时代的饮食文化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到时候食香楼必然会发扬光大,顾家也一定会赚的盆满钵满。想到这里,他脸上不由得露出喜悦笑容。
然后这种笑容在何伯看来却跟傻子的痴笑没什么区别。他轻轻咳了一声道:“三郎若再不吃,饭菜都冷了。”
顾元溪这才回过神来,对着何伯轻声笑道:“这烤羊肉似乎放了胡椒?”
何伯又是一怔,愕然点头回道:“不错。不过这胡椒也是贵重品。平日除非那些富有客户,普通人来店里吃烤炙羊肉一般是用豆蔻、茱萸做调料,当然这味道跟胡椒也不可同日而语。”
胡椒相传张骞通西域时便带回到中国,但并没有成功的带回胡椒的栽培方法。胡椒大规模传入中国的时间据说是在唐朝,宰相元载因为贪贿被杀抄家,便有赃物胡椒八百石。此时的唐朝,胡椒虽然已经大规模应用在调料品上,但价格还是昂贵的很。一般只有上层贵族或富豪之家才用得起,下层百姓用的还是比较少。
“胡椒贵点无妨。”顾元溪翕然笑道:“我发明出一道独特烤羊肉,这道菜本来便是要主打高端路线,客户主要是那些富贵之家,所以胡椒贵重也无妨。”
“噗嗤~”何伯听了一口汤水喷水而出,带着不可置信的眼色颤声问道:“三公子,你说你发明出一道菜?”
“不错。”顾元溪点点头道:“添加一些调味料,改变下烤炙的方法。我保证这道菜一出,保证我们食香楼财源滚滚来。”
“就是你刚才说的烤羊肉?”何伯苦笑一声,沉声道:“只是这羊肉千百年来不就是如此烤炙,自从胡椒从西域传入我大唐后,味道已经十分美味了。即便在添加一些调味料,不过也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吧。”
“身为一个大唐人。你们怎么这么没追求。”顾元溪哭笑不得。后世的中国菜花样百出,后世中国人饮食以挑剔出名,怎么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在饮食方面这么保守。
“那不知三公子需要些什么。老朽让人准备便是。”何伯无奈,不过他认为这位三公子只是一时兴起而已,折腾几下就会放弃,所以也没有阻止。虽说“君子远庖厨”,但这位三公子从来就不是什么君子,折腾个菜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求别像以前到处惹事便可。
顾元溪不知道何伯心里所想,只知道他答应帮忙,心里不禁一喜,昂首笑道:“你让人去香料店帮我买些孜然粉、八角还有桂皮便是。”
“呃?”何伯老眼一跳,疑惑不解地问道:“这八角跟桂皮倒是有,可是孜然粉是何物?”
“呃?”顾元溪收敛了笑容,“何伯没听过孜然粉?西域传入的香料。”
何伯顿时变成个苦瓜脸,“恕老朽孤陋寡闻,孜然粉这名字从未听过。”
“你们也没听过孜然粉?”顾元溪对同桌的几个伙计问道。
“没有。”几个伙计不约而同摇摇头。
“奇怪。我记得孜然粉唐朝时候就已经传入中国了。怎么会没有呢?”顾元溪沉思片刻后幽幽一叹,无奈道:“惨了,没有了这孜然粉,怎么做孜然羊肉?”
第五章 兄妹()
夕阳西下,整个长安沐浴在太阳的余辉中。此时唐朝实行宵禁制,衙门的昼漏流尽后,长安大街上的官街鼓开始敲起。此时东西两市与各坊坊门逐渐关闭,左右金吾卫的街使们依次分察六街徼巡。
顾元溪所在的顾府坐落在嘉会坊,离西市也只隔了怀远、长寿两个坊的距离而已,所以他并不需要像一些行人那样急急忙忙地回家,而是悠闲的在街上漫步。此时夕阳西下,秋风徐徐地拂送来一阵阵花木夹杂的幽香,大有那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意境。
“哎。”顾元溪长吁短叹,“我记得孜然粉这个时代已经传入中原了,怎么会没有呢?是我记错了,还是……”
回到顾府大厅,已是灯烛齐明。让他惊诧的是除了母亲陆夫人外,大哥顾元海,小妹顾元清也都坐在厅中闲谈。
“大哥、小妹。”顾元溪心头一喜,兴奋地走到厅内,大声喊道:“今日是什么日子,怎么大哥、小妹都回来了。”
“哈哈。”正坐在胡床上的四弟顾元海一股脑站了起来,兴冲冲地走到他身边给了他一个熊抱:“三弟,好几日不见了。”
“大哥。”顾元溪欣喜地笑道:“怎么今日是旬假么?怎么大哥有空回来的?”
其实唐朝官员的休假很是人性化,每年除了各种各样的假日之外,每个月十天便有一次休假,称作旬休或者旬假。并且晚上除了宿直值班外,都不必在官署办公。但顾元海所担任的职事官是从六品上的鸿胪丞。掌管外交事务的鸿胪寺最近为了吐蕃王子入朝之事而忙得不可开交,导致大哥这一个月里除了旬假外都是住在鸿胪寺内,有家无法回。
正在桌边品茗的小妹顾元清见到这位三哥过来颜色也是一亮,不过她却不紧不慢地笑道:“听说三哥今日去食香楼帮衬了?”
“呵呵。”顾元溪脸色一红,“不过是替二哥过去看看而已。何伯他们各司其职做的很好,也没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顾元清听到“二哥”两字后,脸色微微一变,长叹一声道:“刚去看望二哥,伤的真是不轻,恐怕没半个月是起不了床的。”
陆夫人轻轻抹泪道:“我可怜的二郎平日老实憨厚,怎么会惹上这桩祸事。”
顾元海重重拍了桌子,哼道:“三弟可知道那群人是什么来头,我明日便禀明长安县衙将其绳之以法。”
顾元溪苦笑不已,心道安禄山的儿子莫说是长安县衙,便是京兆府尹知道了恐怕也不敢随意插手。当下值得打脸充胖子地说道:“大哥放心,不过是群市井无赖而已,被小弟一番教训后恐怕不敢在长安待下去了。”
顾元海知道自己这个三弟平日便喜欢惹是生非、打架斗殴,当下不由得无奈道:“我说三郎,你遇事也不能总是以暴易暴。我们顾家在长安也是有头有脸,遇到这种事当然得找衙门处理。倘若总是用暴力私下解决,那还要官府作甚?以后万万不可在如此,丢了我们顾家的脸面。”
顾元溪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所谓官府不过是欺善怕恶、欺软怕硬的机构罢了。身为后世人的他最清楚不过,倘若犯人比受害者权势地位低,那他们就会装出一副秉公办事的模样;若是他们知道犯人地位比受害者高,那吃不了兜着走的反而是那些无助的受害者。所谓官府,都是为强者与上位者办事的而已。
顾元溪望着大哥,觉得他有些天真迂腐。不过顾家富甲一方,大哥身为鸿胪丞,在普通百姓面前本来就处于占尽优势的一方。只要不是碰上更有权势的人,一般不会吃什么亏,也难怪他没有认识到所谓的官府与这社会的丑恶。当下一想,也觉得可以理解大哥的想法。
“我听说三弟过几日要参加宣阳坊的赛诗会?”顾元海展颜笑道。
“噗~”顾元溪刚啜的一口茶还没咽入喉咙便喷了出来。他拭去衣服的渍水,郁闷不已道:“大哥你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一直未啃声的顾元清倏地站了起来,翘首笑道:“我听娘亲说你报了名,尚且不信。难道是真的不成?哈哈,莫非我们兄妹要同台竞技不成?”
顾元清虽是女子,却则颇具才情,平日里喜欢舞文弄墨,还与朋友一道结成诗社,彼此经常交流诗词歌赋,平日里也经常呆在诗社,偶尔才会回家。
顾元溪看到小妹的笑容里的调侃之色,却无可奈何。因为他知道:在古诗繁盛的盛唐时代,偌大的长安城里,大小诗社何止数百?小妹作为蒹葭诗社的社长,在诗社多如牛毛的帝都长安能混出一番名堂,实属难得。所以这位“长安才女”的诗词水平不容置疑。
陆夫人看得出顾元溪的脸上的尴尬,便插嘴笑道:“小囡可别你看你三哥。昨日他做的两句诗可是连林夫子都说好呢。”
她这么一说,不仅顾元清,连顾元海都是一怔。他对这个不学无术的三弟知之甚深。在斗鸡**、蹴鞠马球等游戏方面,这位三弟可谓无所不精;但若论及吟诗作对,那这用胸无点墨来形容这位三弟都算委婉了。所以他听到母亲说这位三弟竟然做出了连林夫子都夸奖不已的诗句后,霎然间目瞪口僵。兄妹两人面面相觑,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眼光。
陆夫人似乎早就预料到这两位儿女听到后会发出这种表情一般,只是淡淡一笑。事实上若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她也无法相信平日不学无术的三儿子能做出那样的诗句来。她轻咳一声:“听好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怎么样?”
“咦?”兄妹两人听后都是发出不可置信的惊叹声,随即目瞪口呆坐在位子上,片刻后不约而同鼓掌赞叹说:“好。”
“好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好~好~好!”顾元海能做到大唐从六品文官,自身才华毋庸置疑。他连说了三个“好”字,足以看出他对这诗句多么满意与震惊。
“三哥是从哪里抄袭而来的。”顾元清心里有几分怀疑。她身为长安才女,蒹葭诗社社长,自身才华与鉴赏水平极高,自然知道这诗句平易晓畅,立意深刻,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句。只是出自自家这位不同文墨的三哥之手,却是令人难以置信。
“怎么?”顾元溪郁闷地摸了摸鼻头,心想以前那位顾元溪给妹妹的印象实在太差,于是幽幽一叹。
顾元清虽然心里怀疑,但看到自家三哥失望悲伤的表情,不由得生了几分歉意。但她是诗痴,还是本着打破沙锅璺到底的心思继续问道:“我看这句只是开头,不知是一首五绝还是五律呢?三哥可有作了下文?”
第六章 赛诗会前夕()
顾元溪知道小妹还是心存怀疑,于是点点头笑道:“自然。你且听好。”
这回不仅是顾元清,连顾元海与陆夫人都放下手中茶盏,竖起耳朵准备听着。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他故意踟躇片刻,学着古人摇头晃脑的装逼样朗朗吟道:“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
吟罢,满堂阒寂无声。
“怎么样?”顾元溪露出得意的嬉笑。他知道陆游这首诗一定会对他们产生无比震撼的效果。果不其然,片刻之后,母子三人都发出爆裂般的掌声。
抛去顾元海、顾元清兄妹不言,陆夫人自己也是出身书香门第,自身文化水准也是不低。这首诗所包含的深刻寓意他们细细思索便能体会得出,正是因为能体会到这首诗的寓意,才更加震惊。
这首诗意思是: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艺高超的人在偶然间所得到的。纯白没有瑕疵,并不需要人力去刻意追求。你看古代的彝器,精巧、笨拙都不能改变。汉代离先秦时间最近,但文章的深浅已有了很大的差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