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盛唐当驸马-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晚辈认为,这比赛到此为止便可。”在这位剑南节度使面前,顾元溪不敢托大,举止很是恭敬。
“呃?顾公子的意思是?”章仇兼琼以为自己听错了。
“晚辈的意思是,希望这比赛到此为止。当然,如果史中郎与李校尉还想一较高下,自然也是不妨。”顾元溪不卑不亢道:“但晚辈自己,却是不想再继续比试下去了。”
此言一出,全场喧哗,众人议论纷纷。不少人毫不掩饰自己对顾元溪的轻蔑,认为顾元溪是色厉内荏,毫无男儿气概。那些押在顾元溪身上的人则是破口大骂,开什么玩笑,你退出了我们怎么办?难不成这钱白白拿去喂狗?一时,指责之声不绝于耳。
“顾公子的意思是推出比试?”章仇兼琼一时也反应不过来,不知道顾元溪这家伙在买什么关子,便有些不耐烦的指责道:“这比试也不是你想退出就退出的啊,这规则与众位贵人的感受先不谈,顾公子难道就不重视自己的名誉么?胜出,可就获得名扬天下的机会。要是退出的话,传出去恐怕令人不耻啊!”
“不然。”顾元溪一脸正色道:“晚辈认为,这弓术箭法应该用在行军打仗方面,用在为国征战方面,而不应该被亵渎。把弓术箭法当作名扬天下的资本,当作贵人戏玩的赌赛,晚辈不敢苟同。”
“这么说来,顾公子是决意退出比试了?”章仇兼琼神色不愉。
“是。”顾元溪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如今西北未平,石堡未归,吐蕃未灭。顾元溪实在没有心情将一身弓术箭法用在游玩比试上,即使天下人因此轻我、贱我、辱我,晚辈也无怨无悔。一身武艺只愿报效朝廷,为国尽忠!”
虽然顾元溪表面一脸正色,慷慨激昂,心中却是大汗:“开玩笑,刚才那是运气好。再比下去,这三脚猫功夫就真得露馅了,上天可不会永远垂青于一人身上。此时不急流勇退,到时临场失机就真是丢人丢大发了!”
“无耻。”虽然顾元溪如此惺惺作态,但万春公主李婧宸还有崔淑真却是心知肚明,心里暗骂道:“明明就想趁机退缩,偏偏还作出这副嘴脸。完全是个奸佞小人!”刚才的好感为之烟消云散。
“太不要脸了。”李适之哈哈大笑道:“张颠,你说的这位顾小郎君真是有意思的很啊。我李适之宦海沉浮,平日阅人无数,但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张旭脸色一红,片刻后才摇头苦笑道:“这个顾元溪,当真是令人看不透啊。世间规章礼法,在他眼里犹如无用之物。此人行事往往出人意表,我的确看不透他。”
“有意思,有意思。”李适之眯着眼睛道:“这位顾小郎君真是有意思的很。连我都想亲自会会他了。”
场下被这突一幕搞得忽然冷场,连章仇兼琼也愣在那里不知说些什么。许久,才缓缓叹息道:“顾公子,你可想好了?年少轻狂老夫可以理解,但切记三思而无后行啊。”
“晚辈——心意已决。”顾元溪满脸坚毅严肃的回答道:“若是要晚辈将一身武艺献身于国家,晚辈万死不辞。若是将一身才华用于无用之处,晚辈宁死不屈!”
章仇兼琼听得大汗不已,却听得顾元溪一声长叹:“一想到吐蕃未灭,晚辈实在无心将弓术箭法用在这种无用之处。请章仇大夫成全。”
言辞诚恳、轻易深长,情真意切、语重心长,望之令人潸然泪下。若不是章仇兼琼、李适之等官场老油条功力深厚,就会像那些年轻人一样被他言之凿凿的谎话所骗。
“此人,或许又是一个安禄山啊。不能放任下去。”章仇兼琼心里冷冷想到一个令他极为厌恶的人,决心将顾元溪这个孽障扼杀在摇篮中。
“哼!”章仇兼琼怒叱道:“既然顾公子如此拳拳爱国,为何不去边疆投军,为国效力呢?就是今日,不也是一个很好的报国机会。老夫倒是想知道,顾公子的理想是什么?”
顾元溪昂首抬头,一字一句吐道:“精忠报国,固所愿也。”
“太宗皇帝说过‘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诚然如此啊。”
不远处一个小席帐里,一位老者闻言愕然一叹,回头问身后两个红衣男子道:“陈卿家,杨卿家,你们看这顾元溪如何?”
第七十三章 皇帝李隆基()
“太宗皇帝说过‘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诚然如此啊。”
这位说话的老者,正是执政大唐帝国四十年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身形颀长,虽然岁月在这位登基多年的老人身上刻下了苍老的痕迹,但几十年处于权力之巅的皇帝生活使得他一举一动都散发出天下人都不具有的威严与霸气。
被他称为“陈卿家”的人,是正四品上正议大夫、门下侍郎****烈。众所周知,他是门下省的第二号人物、李隆基的宠臣。虽然有人认为他属于李林甫一党,也有人认为他是中间派人物,甚至有人认为他自成一党。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幸。
在目前朝廷的高官大吏中,****烈所受到的皇帝恩遇恐怕还要在范阳、平卢节度使安禄山,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忠嗣,御史中丞王鉷、邺郡太守王琚几个宠臣之上,仅次于右相李林甫、户部尚书裴宽、户部侍郎杨慎矜等几人。
****烈略一沉思,便开口答道:“回陛下。此人言辞慷慨激昂,弓术箭法又的确有独到之处,或许是个可造之才也说不定。”
“嗯。”李隆基不置可否,把目光转向身旁另外一位身着红衣的中年官员身上,和颜悦色的问道:“杨爱卿,你的想法如何?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这位被他称作“杨爱卿”的中年官员,并非是后来权倾朝野的杨钊杨国忠,也不是杨贵妃娘家兄弟的其中一位,而是目前极为受宠的新任户部侍郎杨慎矜。
这位杨慎矜的家族极为显赫瞩目,因为他本人是隋炀帝杨广的玄孙,曾祖父是杨广次子齐王杨暕,祖父尚衣奉御杨政道,父亲弘农郡公、太府卿杨崇礼。他本人则深沉刚毅,富有才干,是少数几个得到唐玄宗李隆基极为宠爱的臣子之一。
他年初刚从正五品上阶的中散大夫、御史中丞直接升迁到正四品下阶的通议大夫、户部侍郎。直接越过从四品上、下两阶而骤升为正四品高官,这种破格的恩宠近些年来已经十分罕见了。此外,他还充京畿采访使、知任太府出纳使、诸道铸钱使、权判御史中丞。集众多使职、权力于一身,一时风头无二。
“回陛下。”杨慎矜不假思索便拱手答道:“微臣从外甥辛景凑那边得知,这个顾元溪的确文采卓然、精通诗词。不想今日还能见到他勇武刚强的一面,想来倒是文武双全,或许可以征辟为官。”
“哦?精通诗词——”李隆基不仅是个皇帝,还是个极为爱好音乐戏曲的艺术家,他在音乐曲词方面也是天赋极佳,一听到有人也精通词曲便完全来了兴趣,他笑道:“这倒是有趣。杨卿家跟朕说一说。”
杨慎矜点点头,略微思索便沉声唱道:
“楼阴缺,栏干影卧东厢月。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暗淡灯花结。
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咦?”唐玄宗李隆基一怔,随即闻言拊掌道:“这首曲词将春闺少妇的怀远愁思描写得淋漓尽致,实在是颇见功底啊。片时春梦,江南天阔。好!好!好!想不到这顾元溪倒真是文武兼备,朕都想见见他了。”
“陛下,不可。”****烈闻言一惊,忙上前劝阻道:“陛下,我等今日微服私行,是要去拜访九仙媛的。若是在此露了踪迹,恐怕是去不成了。”
九仙媛便是唐玄宗的亲妹妹,玉真长公主李持盈,因为排行第九,故而尊称为“九仙媛”,如今正在终南山修道。
说起来,李隆基今日到此处也是偶然。他并非是故意来太乙猎场观看比试了。诚然,今日之事也算热闹非凡,但这些还入不了他的眼。他今日与****烈、杨慎矜两人是为了去往终南山与玉真长公主李持盈论道的,只是恰好这太乙山乃是终南山支脉,因此缘故稍微驻足片刻,不想恰逢其会看到史思明、李晟与顾元溪比试的一幕。
“嗯。”李隆基轻咳一声,点头笑道:“黄门说的是,倒是朕思虑了。”
****烈是门下侍郎,这个职位在唐以前称为黄门侍郎,故而李隆基以此称之。
陈、杨这两位大臣之所以今日能跟随李隆基到终南山论道,除了自身受到的宠幸之外,便是因为这两人都是道学功力深厚。
杨慎矜姑且不论,这****烈以精通道家学说闻名。他年轻时被李隆基召入禁中,讲解《老子》、《易经》,并常以神仙符瑞取悦于玄宗,可谓是朝廷官员里道学第一人。这李唐皇室自称老子后裔,故而以道教为国教,崇道之风以唐玄宗一朝为甚。
当然,唐朝皇帝的信仰也是很奇葩。虽然前期的皇帝十分崇道,如高祖、太宗、高宗、睿宗、玄宗等。但到了唐朝中后期,这自称道家苗裔的李唐皇室里,反而出了不少个佞佛的皇帝。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号称“中兴英主”的唐宪宗、以及最后一位安稳死在长安的唐懿宗,这两位皇帝都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去亲自迎接佛骨,结果亲自迎奉佛骨后不久都挂了,驾崩去见了佛祖。
故而,玄宗一朝,以道学出众而得宠的人不计其数。如今****烈不仅是门下侍郎,还是崇元馆大学士、太清太微宫使。杨慎矜则是崇玄馆大学士,太清太微宫使。这几个官职,都是属于道学的官职。天宝一朝,得宠的京官近臣都会挂上这几个虚衔。
“朕对这个顾元溪颇有好感啊。”李隆基忽然笑道:“既能作出这样的好词,又有这样高超的弓术箭法,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更难能可贵的是,此人心怀报国之意,是个忠义之士啊。”
****烈见皇帝这么一说,心道又是一个麻雀变凤凰的例子了。唐玄宗继位以来,这样的例子多的是。开元前期的毛元仲,甚至自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他****烈不就因为精通道家学说而被皇帝宠幸的吗?如今已经官至正四品门下侍郎一职,甚至皇帝李隆基已经不止一次暗示提拔他入政事堂为宰相了。
这样想来,这个顾元溪飞黄腾达也就是板上钉钉之事了,自己何必冒险去得罪一个即将得宠的新贵呢?于是他顺着李隆基的意思答道:“陛下圣明,这顾元溪才华、忠心都是可用。”
“嗯。”李隆基满意的点点头,这****烈看着就是顺眼,从来不会忤逆自己的意愿。他把眼睛放到杨慎矜身上,笑问道:“杨卿,你的意思呢?”
“臣以为,若是才能、忠心可用,那么破格提拔也不妨。”杨慎矜沉吟道:“只是这提拔力度不可太大,否则会引起朝野议论。”
杨慎矜之所以说出这句话,实则是旁边的****烈提醒了他。在他看来,这个****烈要能力没能力,要办事也不会办事。偏偏就因为会几部道家经典被皇帝宠幸而骤至高位。这种做法,在杨慎矜看来是不可取的。但既然皇帝决意提拔一个新人,他当然不会去触犯李隆基的逆鳞,但至少要把这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