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肆虐文娱-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晓夜无奈的抓抓头,道:“拜托,我真不是哲学家,不会做什么事情都去考虑背后的意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写诗,像你这样想的还真没有。”

    “我还以为诗人的思想会有多深刻呢。”她也耸了耸肩。

    “诗人跟哲学家又不能划上等号,我从来不考虑事情背后有什么意义,只是凭着喜好去做而已。算了,懒得跟你说。”张晓夜实在是无奈了,道:“你确定要跟着我吗?”

    她悠悠的说道:“其实我也不太清楚了,我觉得我应该去死,但又感觉跟着你再看看所谓沿途的风景好像也不错,你想我去死呢还是跟着你?”

    “得,你还是跟着我吧,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其实我也研究过佛教的教义,佛家说六道轮回,人死了还能投胎转世,你不觉得这也是在自欺欺人吗?无非也就是因为世人怕死,所以给自己找一个安慰的借口而已。”

    “要不你还是去死吧?”张晓夜耸拉着脑袋,头顶上笼罩着一片乌云。

    她适时的闭上嘴巴,看来要跟着张晓夜的想法还是很坚定,一路上再没有开口,知道张晓夜往登山包里塞满了食物和水上了公路,她才忍不住又道:“这边好像既不通往火车站,也不通往汽车站。”

    张晓夜放开地图看了看,拿出记号笔在沿途的公路山画一条线,就道:“你说得对,但我本来就不是要去车站。”

    要是有个导航就方便多了,张晓夜早已经开始怀念智能手机,后世他徒步旅行重来就没有买过地图,有部手机足以。

    “嘟嘟。”后面运货的大车传来喇叭声,张晓夜伸手握拳竖起大拇指,等车停在前面后就追了上去,道:“师傅,能不能载我们一程?”

    “上来吧,不过还有二十公里我就要转入小路,只怕跟你们不同路。”

    “没事,到时候再说。谢谢你啊师傅。”张晓夜招呼着她,先将行礼放好之后两人挤到了驾驶室里。

    一个人跑长途车很无聊,这些货车司机其实也愿意搭在乘客,这样至少可以有人聊聊天。

    她对这一切都很新奇,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体验,火车司机好像也很激动,“小伙子,你们两个是哪里人,怎么跑到这荒郊野外的地方来,旅游也不是你们这样啊?”

    “师傅,我是彩云清溪的。”张晓夜觉得还是无视她的好,免得她又意义啊虚幻啊的,搞不好这货车师傅能将她当成神经病。

    “彩云的啊,我听说你们那边很猛啊,家里养孔雀门口跑大象,毒品都是在街边摆着卖的,是不是?”

    “师傅,其实你说的这三种东西我长这么大都没有见过,电视里面看到不算的话……”

    货车司机哈哈一笑,道:“那肯定是假的了,我就说怎么可能有那么夸张,不过你们那边少数民族很多,是不是很混乱?我听说有些是很野蛮的。”

    “哪里还没有几个浑人呢,你说是吧?”

    “倒也没错。”货车司机点点头,叹了一口气就道:“我们这边其实也差不多,如果现在不是天还亮着我还真不敢顺路拉你们一程。你们自己也是,要旅游做火车做飞机都好,这样两个人在荒郊野外不安全啊。”

    张晓夜笑着点点头,道:“师傅,我也明白的。”

    “你明白,你明白就不会这样了。”货车司机哼一声就道:“你们知不知道有多少人指着公路发财?我不是说我们这些跑运输的,事实上我们这些跑车的在别人眼里就是肥羊。”

    司机点了一根烟,抽着才又说道:“我们那个地方,跟我一起跑车的原本有三个,现在已经只剩我一个人了,要不是被生活逼的我也不愿意继续干,谁知道我还能幸运几次呢。”

    “师傅,你好像也遇到过很多危险?”

    “跑车的谁不是呢。算了,越说越憋屈,不说了。”司机打开车窗,将烟头给扔了出去,可能是觉得这个话题太沉闷,接着就打开了车载收音机。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回到新闻晚高峰,让我们来接着聊刚才的话题。”

    “自公民报揭露著名作家夜破晓还只是一名高中生,而已被开除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我们节目组也一直在留意这方面的新闻。”

    “根据最新得到的消息,在夜破晓被开除的事件中,原清溪一中高三文科八班的班主任王利民已经被取消了教师资格,八班的班主任则由另外一个叫做许如是的老师暂代。”

    “同时,一中的校长也已经被免职,所有校领导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惩罚。然而事情并没有因为而平静下来,很多记者在第一时间去到了清溪一中进行采访。”

    “引用朝阳时报的报道,夜破晓平时热爱生活团结同学,他们班的学生都受到过他的鼓励……”

    “这次事件,也引起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一个如此有才华的学生,在学校里被按照成绩分到了最差的班级,在高考之前还被开除,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当下的教育体制是不是真的存在极大的弊端,考试成绩是不是真的能够代表一个人的能力?”

    ……

    这样的新闻,张晓夜都忍不住竖起耳朵听了起来,现在已经基本上跟外界脱离了,很少能够接受到资讯,根本就不清楚这事情是怎么被曝光的。

    如果不是这司机恰好打开了收音机,到现在他也不知道原来他被开除的事情已经曝光,而且听上去还是造成了极大的轰动。

    她一直没有说话,而此时也是用心的听着,同时怔怔的看着张晓夜,通过那首诗,他也已经知道张晓夜的身份了。

第九章 前所未有() 
从夜破晓还只是个高中生,然后到被开除的事件,火了一年的《三重门》还没有来得及沉寂又被各路人马翻了出来。

    张晓夜是听收音机才得知自己的身份已经曝光,然而即使是这样他也无法想象事情到底造成了多大的轰动,因为接触不到,所以根本就没有一个概念。

    《三重门》本身已经是一种现象,加上他这个高中年龄的作者,同时还被奉为是最优秀的新进诗人,一切的一切汇聚起来然后再发酵,爆发出来的能量完全就超乎想象。

    在徒步旅行的他相当于是与世隔绝,外界的纷纷扰扰都跟他没有关系,然而一中作为舆论漩涡却是一点都不平静,几乎被前来采访的记者给踏破了门槛。

    不止是记者,很多诗歌爱好者也纷纷前来,就是为了想看看张晓夜上学的地方,人太多且杂,这让一中不得不将强了守卫用来应付这些人。

    王利民被取消教师资格,校长被免职,所有校领导都受到了轻重不一的处罚,同时教育部已经提出了硬性规定,任何学校或者老师不得向学生售卖辅导教材。

    作为这次事件中反派一样的存在,一中悲催的还不止于此,被广为嘲笑的还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张晓夜这样一个人居然被分在了最差的班级不说,居然还被开除了,哪说理去。

    本来一个学校,能够走出一个如此知名的作家、诗人,应该是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甚至只要一中还存在,他们就可以一直吹嘘夜破晓是他们培养出来的。

    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很多学校都用这样的口号,作为重点高中一中也确实让所有学生都感觉到骄傲,然而他们已经没有机会以张晓夜为荣了。

    很多人都相信,如果一中提前知道张晓夜的身份,那无论如何都不至于将他给开除,事情也不至于走到这个地步,可事情就是这么巧,张晓夜才被开除没多久他们才知道这个事实。

    如果不是他们这些领导只想着息事宁人,本着将事情影响缩到最小的原则,也不至于如此。现在呢,他们几乎成了千古罪人一样,被臭骂被耻笑,而张晓夜反而因此声势又涨了几分。

    本身没有参与到事件中去,却主动帮所有人同学都承担了责任,这被年轻人认为是有情有义,而在更多人眼里,他这种做法是跟《三重门》一样,是对当下教育体制的抗争。

    本身对此就很不满,于是趁机潇洒的走人,既帮助了别人也成全了自己,一举两得。

    “从采访中我们得知,夜破晓并不只是一个盲目的热血青年,他虽然反对当下的教育体制,但也很清楚这是大势所趋,所以他从来不建议其他同学跟他一样,反而在鼓励同学用功学习,去追逐理想。”

    媒体记者对张晓夜的挖掘也是事无巨细了,八班、包括以前三班的学生几乎都接受国采访,所有任课教师也都是如此,张晓夜的父母和妹妹同样逃不过。

    幸好现在的资讯还不发达,记者的行事也还都很克制,要不然只怕会给张晓夜的家人带来困扰。如果这年头就有直播、自媒体等等,那会带来什么就真的有点难以想象了。

    除了一中之外,要说震动得最强烈的地方就属张晓夜家所在的大院,本来开了家早点铺就让人眼红,买了一堆家具之后更是惹起了一堆风言风语。

    有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如果这个人倒霉了,他们就会异常的开心,张晓夜被开除的事情传开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幸灾乐祸,在背后对他的家人指指点点。

    经过这个新闻一出,无数记者登门而来,提起张晓夜都是一片赞誉,这个事实让整个大院的人都感到难以置信,谁能想到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他居然会如此了不起。

    “晓夜那孩子啊,要说有什么不同就是跟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一样,就拿花灯来说吧,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他却可以跟我们这些老头子老太太一起唱一起跳。”

    “我就知道这孩子不是池中物,早晚有一天会出人头地的。”

    这些大爷大妈也乐呵呵的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放马后炮的也不在少数,不止是他们,大院里的人几乎都是如此,知道张晓夜出名之后,每个人似乎都对他充满了好感,夸赞起来毫不吝啬言词。

    就这样,张晓夜喜欢花灯这种地方戏曲好像也成了应试教育弊端的一种佐证,报道发出去之后很多人提出来都是津津乐道,怎么才能培养多元化人才,怎么才能像张晓夜这样多才多艺也成了教育界广泛讨论的话题。

    就连他喜欢跟大爷大妈唱花灯这种事情都被挖出来了,他能唱歌能写歌当然也不可能还藏得住,一个诗人、作家同时还精通音乐,热爱戏曲,好像真的将一般的高中生抛得太远了。

    “现在的高中生,除了考试之外还能做什么呢?让我们再看看那些多才多艺的学生,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成绩普遍不好,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了。”

    确实很多人在反思,但更多的是关注张晓夜这个当事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他被开除之后现在在干生么,以后有什么打算,这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张晓夜的父母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他去了京城,记者再问联系地址,他们也只能无奈的摆手,他们现在确实是毫无头绪,而记者的理解则成了,这是故意不想让外界知道。

    知道张晓夜是走着去京城的人并不多,作为这次事情的始作俑者,秋扇也没有透露这一点,本来他就是故意忙着父母以免他们担心的,秋扇当然也不会好心办坏事,反正已经是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