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宠后-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一码事归一码事,她心里想要,与别人赠与那是不一样的!

    如今姜蕙见她穷,送步摇给她,那是一种羞辱。

    金荷恨得差点哭起来,只不敢闹翻,把步摇往外推:“阿爹说无功不受禄,我,我不能要的。”

    见她这般吃瘪,姜蕙心里快意。

    当年她求到金家,金家今非昔比,金荷一身华贵,她是如何做的?扔了一锭银子在她脚下。

    那天大雨滂沱,谁人救她与宝儿?

    姜蕙抓住金步摇,硬是往金荷头上一插,笑道:“真好看呀,真配!”

    金荷死死抓住衣角,脸色都白了。

    姜瑜忙道:“阿蕙,你这般可不妥。”她一边把步摇拔下来,一边安慰金荷,“阿蕙性子直率了一些,你莫往心里去,她是喜欢你呢,才送这个。”

    姜蕙道:“是啊,这么漂亮的,为何金姑娘不喜欢?”

    看似她转不过弯儿,姜瑜也不好说,她虽与姜蕙从小长大,可自打父亲做了县令之后,他们就随父亲离开了鄠县,其实也是隔了好几年才又见到姜蕙的。

    她只当姜蕙太过简单,不懂人情世故。

    金荷好不容易才露出一丝笑:“不是不喜欢,就是不能要的,二姑娘,我要送你银簪子,难道你会要?”

    她还当真把银簪子拔下来。

    姜蕙一把拿了:“你真心送,我自然要了,这簪子瞧着不错啊。”

    她直接就把簪子插在头上。

    金荷一下又白了脸,她本想将姜蕙一下,谁料到这人当真厚脸皮,银簪子虽然不值钱,可做工很好的,是她最喜欢的一件首饰了。

    可她又不能与姜蕙闹起来,自家哥哥还想娶姜瑜。

    她勉强一笑:“你喜欢就送你好了。”

    谁料姜蕙又拿下来:“算了,到底是银的,我还是惯戴金的,便不是金的,也得有宝石的,这等银簪子,我在鄠县都不戴。”

    一席话说得金荷心里直翻滚。

    她拳头在袖中捏紧了,指甲都差点戳到肉里。

    姜瑜见二人有些闹僵,又想道歉,金荷笑道:“无妨,二姑娘天真单纯,其实也挺好的。”

    姜蕙一挑眉,心道真厉害,都这样了还不翻脸。

    姜琼性子大大咧咧,一点儿没看出来,笑着道:“过几日是清明节,咱们也能出去玩儿了,阿荷你早点来。对了,带些腌肉过来,你娘做得腌肉真好,比咱们家厨子还厉害,咱们拿去烤来吃。”

    姜瑜皱眉:“怎么好麻烦金夫人啊。”

    好歹那也是县丞太太。

    金荷却道:“无妨的,你们喜欢吃,我娘也高兴。”又看姜瑜,“瑜姐姐要吃什么,我们那儿有条河,今年莲藕又长了好多,你要吃糖糯米藕吗?”

    “还用问,姐姐最爱吃这个,不过做起来顶麻烦。”姜琼道。

    “不算麻烦,反正咱们家本来也要做的,我叫阿娘多放点儿糖,家中还有干桂花呢,撒一些更香。”

    姜瑜握住她的手:“总是送咱们吃的,多不好意思,旁的都咱们准备罢。”

    正当说着,几个小丫环端来点心茶水,其中一个人道:“太太说了,叫姑娘们别光顾着在屋里,出去走走,今儿天也好。”

    姜琼笑道:“那快出去,我待长了也觉得闷。”

    姜蕙原本不想去,这金荷她越看越虚伪,偏偏姜瑜不知她的真面目,不过人总是如此,不然为何又有日久见人心这句话?

    别说这金荷也确实厉害,刚才她屡次打击,她都能忍住。

    真是个成大器的。

    她怎么也得多观察观察,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她便同她们一起去了。

    在园子里,也就赏赏花,斗斗花草,姜蕙无甚兴趣,倚在栏杆上观鱼,扔一把饲料进去,鱼儿都围上来,很是热闹。

    时间消磨过去,很快就到午时。

    众人去往厅堂。

    金荷一见到母亲金太太,拉着她假装去如厕,一头就扑到她怀里抽泣起来。

    金太太吓一跳,眼见四处无人,忙问:“怎么了,可是谁欺负你?你与阿瑜,阿琼不是挺好的吗?”

    她伸手拍金荷的后背,轻声安抚。

    金荷哭得会儿,从袖子里拿了帕子擦眼睛,嘟嘴道:“是那个二姑娘,真真讨厌,一来就送我金步摇,阿娘没见她的眼神呢,多看不起人。”

    金太太脸色一沉,半响又笑起来:“阿荷,她不是从鄠县来的吗,鄠县这种地方,小姑娘不懂礼数,你与她计较什么?我一向叫你与那两个姑娘亲近亲近,便是这个道理,她们可是有女夫子教的,那一个大房的姑娘,乡野出来的,你别理会她,寻常见到打声招呼便罢了。”

    听母亲教诲,金荷嗯了一声,又嘟嘴道:“可女儿还是气的很呢。”

    金太太笑起来:“为娘如何教你的?小不忍,则乱大谋,咱们家如今这境况,你也不是不知,为娘早与你说过了。”

    “娘是说瑜姐姐的嫁妆……”金荷道,又觉失口,忙点头,“我知道了,娘,等哥哥以后考上进士,咱们家便什么都不缺的。”

    母女两个说得会儿方才回去。

    用完饭,姜蕙从花池绕回自己住处,姜家几代都是地主,钱财富足,故而在宋州买的院子也够大,她一人独占一处小院。

    谁料将将走到花池,就见一个年轻公子迎面走来,穿了身花团袍,眉目端正,甚是斯文,见到她,显是一愣。

    姜蕙皱了皱眉,这不是金家公子金佑安吗?

    怎会来这儿?

    她满心的不屑。

    上辈子姜瑜嫁到金家,不过才半月,姜家就遭逢大难,可金家并不曾被牵连,那时她走投入路,求到金家,却知姜瑜不久前悬梁自尽。

    又见金荷披金戴银,满面得意,金佑安却是满面憔悴,好似为姜瑜的死很是伤心。

    可那又如何,作为丈夫,他总是没能护住妻子!

    也不知姜瑜是真自尽,还是被人逼的。

    姜蕙假装没看见他,转身就走。

    金佑安在身后道:“你是姜二姑娘罢?刚才见过令兄,你们真有几分相像,请问二姑娘,令兄现在何处?原本有个小厮带路,竟不知去哪儿了。”

第004章() 
姜蕙不由起了疑心。

    怎会是来找她哥哥?

    “那你为何不与我哥哥一起走?”

    她转过身来,眉目如画,非言辞能形容,金佑安看的一眼,更是吃惊,他原以为姜瑜已是很漂亮了,可没想到她这堂妹这般出色。

    他定一定神道:“本是一起的,不过姜夫人叫了令兄与阿照去,我也不知,后来便有个小小厮来领路。”

    姜蕙听他这么说,也想不出个所以然,便道:“兴许在书房罢,你去看看再说。”

    她转身走了。

    金佑安只得往书房去。

    到得晚上,姜蕙去姜辞那儿,姜辞正在看书,案上一盏油灯,光色甚暗,她上去抢了姜辞的书道:“哥哥,早说了晚上不要看书了,怎得不听?到时眼睛坏了,可莫要我领着你走路。”

    姜辞挑嘴笑起来:“嘴真毒,咒我呢?不看就不看。”

    姜蕙把书放一边问:“今儿我遇到金公子,可真是来找你的?”

    “是啊,原本我们三个一起说话,后来二婶叫我与阿照过去,问入春了可要添置什么,便与金公子分开了,怎么?”

    姜蕙摇摇头:“也无甚。”

    “无甚就好了。”姜辞道,“这么晚快些去睡,莫还走来走去的,路上着凉,别又生病了。”

    她早前得了风寒,一病数日,便是在那时,她重生回来,故而家人总念叨,要她小心身体。

    姜蕙笑道:“好。”转过身又叮嘱,“哥哥也早些睡,莫看书了。”

    姜辞便吹了油灯给她看。

    她这才笑盈盈走了。

    等到姜蕙一走,姜辞又点上油灯,什么眼睛坏了,学子们个个都念书,哪个不勤奋,他现在依仗二叔能入应天书院,自然要更加刻苦些。

    以后考上举人做了官,他们大房也不至于还要寄人篱下。

    这油灯一直亮到深夜。

    第二日,胡氏来与老太太请安,满口抱怨:“这金公子就儿媳来看,不是个安分的,昨儿硬是偷偷跑去见阿蕙,想必知道她生得漂亮。”

    老太太正当吃饭,闻言筷子差些掉了:“你别胡说,金公子我瞧着很是老实的。”

    “怎么胡说,娘,不信问阿蕙呢。”

    胡氏心道,要是姜蕙不承认,那是心里有鬼,反正总是有人见到的,正好也一并收拾一下她,省得以后还出来多嘴。

    老太太便去叫姜蕙。

    姜蕙今日又起得晚,连打了两个呵欠,走到上房时,脸色还有困意,老太太叫她坐,询问道:“你昨儿见到金公子了?”

    姜蕙一怔。

    大早上的居然问她这个问题?

    她转眸看了一眼胡氏,胡氏也正盯着她。

    她忽然就想到那年姜瑜出嫁,胡氏好似有些不快,听闻金公子骑马来了,她才勉强扯些笑意,当初阿娘还问阿爹呢。

    是了,她那时小,不曾想那么多,如今回头再看,已是明白胡氏的心。

    “祖母,是遇到金公子的。”姜蕙眉头一皱,很是不悦道,“说是找哥哥,我就奇怪了,找哥哥怎么找到花池来的,还总看着我,我心想男女授受不亲,连忙就走了。”

    老太太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会看错人,心烦意乱道:“好了,你们都回去罢。”

    胡氏面上隐有笑意,与姜蕙出去。

    姜蕙道:“二婶,这金公子看着真不像好人呢。”

    这话实在太投胡氏的意,她一下子对姜蕙又有几分好感,笑着道:“阿蕙,这话到外头莫乱说。”

    意思在家中说是可以的。

    姜蕙好笑,金公子那事儿显然出自胡氏之手,不过为大计着想,她便不计较了。

    胡氏拍拍她的手:“阿蕙,缺什么一定要记得告诉二婶啊。”

    “好。”姜蕙笑眯眯道,“对了,二婶,上回瑜姐姐与金姑娘约好了一起踏春,还叫她早些,像是要一起去的,金姑娘还要带腌肉跟糯米藕来呢。”

    胡氏皱一皱眉,对金家如此讨好更是反感了。

    等到清明后,家家户户都要出去游玩,姜家自不例外,胡氏提早几日就准备了一应物什,她做事很是周到,故而老太太也信任,全部交托与她,只是钱财还不曾松手。

    这叫胡氏很有怨念。

    一大早,姜蕙还在睡呢,金桂就把她叫醒:“姑娘,该起来了。”

    她睁开眼睛,窗外一片黑,立时又躺倒下去。

    金桂急道:“二太太说今日人多,最好早些出去,省得一会儿在城门口挤,姑娘,快别睡了啊。”

    姜蕙困得很,她昨日似又做了好些梦,头晕脑胀的,可胡氏为避开金家,弄那么早,她怎么也得配合下。

    她现在跟胡氏可是一条心的!

    见她终于起来,金桂拿来裙衫,姜蕙眼见红的红,绿的绿,皱眉道:“总是清明节呢,穿那么艳,你给我把那柳黄色双绣虫鸟的襦衣拿来,还有那条钿花裙。”

    金桂依言给她拿来穿上,笑道:“还是姑娘自己选的好。”

    那是,想她在曹大姑那儿学得东西,全是打扮的,怎能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