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痞臣-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办法不是没有,但异常艰难,而且是否可为,也尚不得知……”徐乙看着他们的表情,暗暗觉得好笑,见关子卖得差不多了,这才叹声答道。
“究竟是什么办法?徐乙不妨明言。”张之洞有些憋不住了,急急问道。
徐乙先走到门口看了看外面,再把门牢牢关上,这才回到桌前,压低声音,把自己一直以来琢磨着怎么学习洋人,解商开禁等事中挑选出一二,细细讲了出来。
“徐乙!你……你这是要效仿古之商殃,实行变法?”曾国藩越听越心惊,失声问道。
“谈不上变法,只能说变革而已。”徐乙微笑着看着曾国藩,纠正道。
“变革?可就算是变革,也是违禁之言啊!我朝早有规矩,祖宗之制不可轻变,今天的话要让御史知道,非得参你一个大逆不道的罪名不可啊!”曾国藩怎么都没想到,平日里不着风声的徐乙居然会有这个想法,而且从徐乙的那些话里,曾国藩听出徐乙早就对变革的事有所准备了,要不然也无法解释的这么透彻和详细。
虽然说,曾国藩从心里也觉得现在国家的确是到了应该变革的地步,但是作为朝庭大员,儒宗世家,他远远没有徐乙的这种魄力。
不仅是曾国藩,就连沈翰宇和江忠源也露出了惊愕的表情,出于好心,和曾国藩一起劝起徐乙,要他小心慎言。
“有什么好慎言的?徐乙的话我觉得非常对!”就在所有人在为徐乙的“变革之言”担心的时候,张之洞却冷哼一声,站了起来。
“变革!我看是非变不可!”张之洞毫不顾及他人的目光,有些激动地说道:“方才我就说过,如今天下,就如当年的春秋战国,而徐乙的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你们应该不会有异议吧?既然没有异议,那么你们就应该知道强秦是靠什么灭掉六国的?要没有当初的商殃变法,秦国如何会有如此的实力?而我大清如今已到了生死存 亡的关头,难道这种时候,不去效仿当年的强秦,反而要去学那亡国的六国不成?我觉得非但要变革,还要变法!国不变则不强!这祖宗之制虽然是祖定的,可别忘记!我们也是后人的祖宗……”
温馨呼唤:《大痞臣》正在冲击新书鲜花榜、票票榜,兄弟姐妹们,请把你们手中的鲜花和推荐票,大把大把洒过来吧!九月份我们只差五朵鲜花就可以进入前十五名,这个月我们要加油了哦!
第一百五十八章 雄才大略——求鲜花,祝大家节日快乐!()
这石破天惊的一番话,吓得几个人目瞪口呆,尤其是曾国藩,顾不得什么士子之礼,扑上去就要捂张之洞的嘴,脸上的惊慌失措,显于颜色。
“哈哈哈!”张之洞自幼习武,手脚哪里是曾国藩能比的?轻轻一闪就躲了过去,瞧着吓的变了颜色的几人,忍不住大笑起来。
“孝达!孝达!请轻声!慎言!”曾国藩神色慌乱地向窗外看去,急的跺着脚求道。
“好…好…好!我说伯函啊!你当了几年官,胆子倒是越当越小了……”张之洞似笑非笑地瞧着曾国藩,故意摇了摇头。
“孝达!”曾国藩脸上怒色一现,有些火了。徐乙瞧着不好,连忙上前又劝又拉,这才让他平静了下来。
“徐贤弟,孝达兄啊!你们的话,我难道就不知道有理么?可是……这变……变革哪里是我们几人能谈的?当今圣上虽是明主,但断然不会同意如此变革,何况满朝文武,天下士子,又有几个会赞同的?”
“伯函兄的话不无道理……”徐乙见张之洞眉目一紧,知道他要出言反驳,连忙抢先一步说道:“其实伯函所说的也正是小弟所虑啊!一蹴而就,实施变革,在当今不能说不可能,但难度非常之大,而且步步艰险,搞不好就是前功尽弃。要知道当年先秦变法,也是艰难险阻才得成功,到头来商君还落得五马分尸的下场,而我大清不论幅员、人口都远远超出先秦百倍,效仿商君变法,更是困难重重。所以我才提出变革而非变法,其意就是如此。而且,这变革也不能急于求成,必须一步步地来,在不影响朝局、百姓生机和国力的情况下,先简后繁,以易入手,步步为营,等到积少成多,汇零为整的时候,才能水到渠成!”
徐乙的这几句话,是他考虑了很长时间才琢磨出来的,今天借着这个机会,第一次在外人前说出了口。当他话刚一说完,所有人都先愣了楞,仔细想后,不由得又点了点头。
“徐贤弟的话有理,但不知徐贤弟所说的先简后繁,积少成多,汇零为整之言,具体又该如何实施呢?”
听张之洞出言询问,而曾国藩、江忠源、沈翰宇也用同样的表情看着自己的时候,徐乙笑了。
“其实,我大清已经在做了,只不过各位不知道罢了……”
“已经在做了?怎么会?”曾国藩惊讶非常,他瞧着徐乙,脸上的表情似乎在看一个陌生人。作为当朝二品大员,国家发生了什么事他会不知道?他怎么从来没有觉得国家在做过徐乙所指的那些事情?
“伯函兄别急,听小弟解释。”徐乙胸有成竹地向他点点头,再看了周围也疑惑不解的三人一眼,微笑着说道:“英、美、法的三国合约,五处通商口岸通商,这大家都知道吧?其实这事在我看来,既是坏事,也是好事……”
“丧权辱国,怎么能说是好事?”沈翰宇疑惑不解地问道,而其余三人却有些若有所思。
“丧权辱国,当然是坏事,可这五处通商口岸通商却不一定不是好事!”徐乙耐心地解释道:“五处通商口岸通商,等于列强打开了我们国门,但反过来看,也让我们向外看到了世界。就如林公所言,当今之辈绝不能拘束眼前,必当放眼望世界!可如今,又有几人能有林公如此眼界,如此胸怀?国门紧闭,与外隔绝,虽能让外人看不清我们,但也让我们成了瞎子!但是,五处通商口岸通商一开,就大不一样了,以北至南,五处通商口岸虽然不多,但影响到的省份、人口足足,占我大清一半之强。只要借着这个机会,善加引导,以开民智,推波助澜,借机而为,等几年之后,顺势再行变革,就不会像如今之难了。”
“好个推波助澜!借机而为!徐兄弟果然是雄才大略!”张之洞头一个赞同徐乙的话,兴奋地脸都红了。
曾国藩想了想,先点了点头,过会又摇了摇头。
“虽说五处通商口岸有徐乙所言的如此功效,但鸦片流毒于世,五处通商口岸一开将更为甚之。如人人吸食鸦片,不出十年国家无再用可兵,就算大开民智又将如何?”
“伯函兄说的不错,当今鸦片流毒,危害无穷。但是,不开五处通商口岸难道我们就挡得住鸦片进来吗?”徐乙目光炯炯地看着各人,继续说道:“不能!如要彻底解决鸦片流毒,在国力没有达到能与洋人抗衡的时候,完全不可能的!几年前林公在羊城的失败、南京条约的签订都已经证实了这点,所以当务之急,不仅是禁烟,更得变革!只有大力推行新政,改变国力,再尽量延迟鸦片对国民的危害,才是解决之道!”
“延迟鸦片对国民的危害?这话何解?难道徐乙兄有拒鸦片与国门之外的主意?”江忠源心忧天下,忍不住出言问道。
“我哪里来这本事!”徐乙笑着摇头说道:“拒鸦片与国门之外,在无法与洋人抗衡的情况下,完全是不可能的!但是,大家别忘记,我们虽暂时管不了洋人,但能管住千万子民啊!禁烟不只代表着对外,还代表着对内,只要能极力限制百姓吸食,一样可以达到目的。”
曾国藩摇了摇头,说道:“徐乙这话虽然有理,但不切实际。禁烟在我朝早有法度,可吸食者还是屡屡不绝,更别谈如今五处通商口岸的开放,鸦片横行的局面了,想做到徐乙所说的,比登天还难!”
张之洞也赞同地说道:“禁烟之法,如同虚设,寻常百姓哪里懂得鸦片的危害?更加上如今朝野上下,吸食鸦片之人多不胜数,难道能靠着这些人去禁烟么?”
曾国藩,张之洞的这些话说的没错,徐乙又哪里会不知道?但他们却误会了徐乙的意思,以徐乙的想法,是尽量把鸦片的流毒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拖延时间,学习洋人的先进技术来壮大自己,等有实力和列强抗衡的时候,再一蹴而就,彻底解决鸦片的问题。
再说了,中国千年以来,变革无不以上而下,没有皇帝的支持,这些话只不过是空言罢了。所以徐乙说这些话的目的并不是要让他们完全赞同自己的观念,而是先去影响他们,把他们的思维渐渐向自己的主张靠拢,以图将来施政后,引为臂助。
还有一点,徐乙没有说出来,那就是他暗地里扶持六阿哥奕訢的事。道光皇帝年事已高,加上几年前战争的失败,割地赔款的屈辱,让道光整日忧心忡忡,变老了许多。在徐乙看来,以道光的气色来看,估计活不了几年了,等道光一死,新皇继位,到那时候君臣一心,一扫朝庭的颓废暮气,才是变革的真正时机。
当然,这些话徐乙虽然与各人交好,却万万不能说的。所以,听到众人异议反驳的时候,徐乙只淡淡一笑,却没有多做解释。
自徐乙在 曾府初会张之洞后,就打定了刻意结交此人的心意,张之洞本非安分之人,每天让他呆在屋里无所事事,也憋得慌。正巧碰上徐乙怀着结交的心,三天二头来找他,也恰合他的心意。而且,徐乙的思想与张之洞的政见又相似,双方在许多看法、观点上基本是一致的,再加上徐乙才华出众,又和自己一样同是林则徐所看重的人,所以相处几次后,张之洞觉得徐乙这人十分合自己脾味,一来二去,居然结成了好友。
趁热打铁,徐乙见张之洞在曾府住的不是很习惯,索性让他搬到了自己府上。每日里空闲的时候,两个人不是在书房里谈古说今,就是一起结伴出游,看得曾国藩连连摇头,笑骂他们为“狐朋狗友”碰上一起“臭味相投”。
温馨呼唤:《大痞臣》正在冲击新书鲜花榜、票票榜,兄弟姐妹们,请把你们手中的鲜花和推荐票,大把大把洒过来吧!九月份我们只差五朵鲜花就可以进入前十五名,这个月我们要加油了哦!
第一百五十九章 订婚——求鲜花,祝大家节日快乐!()
八月下旬,张之洞告辞返回湘省,送走了张之洞,徐乙在户部处理了一些公务,忽然赵虎来报——古府的管家来请徐乙过府一趟,说是有要事相商!
徐乙心中不禁有疑,前天他在三笑楼设宴,安排家母与古善元夫妇见过面,当时古善元并没有提起过什么事情,这次……
准岳父召见,徐乙自然备下了厚礼,前往古府。上了茶点,古善元开门见山地问道:“徐贤侄,上次听你母亲说,你已经满十九岁了吧?”
徐乙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是二月生人,已经满十九岁了!”
“古月比你小半岁,你们俩都到了结婚的年龄,准备年底把你们俩的婚事办了,不过现在你们俩先把婚订了吧?”
“什么?”
“爹?”
古善元话声刚落,徐乙和古月都是惊呼出声。
“怎么?不愿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