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大纨绔-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辰雨还记得苏家村受灾之后,全村男女老少就在不远处的高处堤堰上,用红红绿绿的塑料布搭建出简易的“家”。整个堤堰上,红红绿绿的一片,晚上油灯一亮起来,倒是甚是好看。

    当时,苏辰雨记得因为年龄还小,根本不理解这场洪灾的损失有多惨重,每天还乐呵呵地跟苏振国几个小伙伴四处在堤堰的各家塑料布帐篷里窜来窜去。

    后来,当1998年共和国再一次遭遇那场长江大洪水的时候,他回过头来仔细了解这场91大洪灾,才知道这场洪灾的厉害程度比之98年的大洪水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苏辰雨看到这条新闻之后,马上就暴走了,直接推掉了所有事情,现在就是有个一下子赚百亿美元的机会摆在眼前,他也不会为此停留片刻。

    因为,他苏辰雨是一个中国人,现在他的祖国和家乡正在受灾,他只想回到自己的祖国——与自己的祖国、与自己的家人,共同渡过这场大洪灾。

    钟楚虹自然也看到了这条新闻,于是她决定跟着苏辰雨一起回去——自己小男人的家乡正在受灾,自己怎么也要出一份力。

    安排了一下彼得?切宁接手此事,继续与罗恩?佩雷曼周旋——只要拖住这货,别让他让公司上市就是成功。

    之后,苏辰雨又安排旗下的各大公司时刻待命,等候他的消息,随时准备向国内那边输送救灾物资。

    登上“临时征用”的公牛队专机,苏辰雨带着钟楚虹直奔香港而去,他要在香港安排好一下后续的救灾救援工作。

    当涂抹着红色公牛队标志的波音747缓缓地降落在启德机场,机场的地勤人员就看到一队豪华车队接上一对男女之后,迅速离开了机场。

    这些机场的地勤人员自认为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了,可是像这么大谱的还真是头一次见。

    一些经常关注体育财经新闻的机场人员,怎么看这架霸气十足的飞机,怎么觉得眼熟——玛德,那不是公牛队的红色牛头嘛?

    别说话,我的脑子有点反应不过来了?

    一下飞机,苏辰雨就通知苏宁地产、苏娱集团、香港苏宁电器等等苏宁系公司,尽快安排好为内地水灾输送的赈灾资金和物资。随后,他跟杰米?戴蒙通了电话,意思很简单,标准渣打…三井住有银行要成为此次救灾的“表率”。

    一刻也没停留,苏辰雨就马不停蹄地往自己的家乡奔去——东海省是这次华东大洪灾的主要受灾区之一,澎城市更是东海省受灾比较重的几个地区。

    苏辰雨走后,钟楚虹这边开始利用自己在娱乐圈的影响力,为这次水灾争取更多的救援力量——她要为自己的小男人做点什么。

    当好不容易“跋山涉水”地回到澎城时,一路上他看到的农村不再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房屋,不再是应该黄澄澄一片的麦地,不再是绿树成荫的村景。

    入眼满是一片奔流不息的混浊洪水,艰难露出水面的低矮屋顶,在洪水中无助摇曳的杨树,还有洪水中时不时漂过去的死猪死羊等家禽家畜的尸体——这不再是他那可爱的家乡。

    看着这一幅让人潸然泪下的画面,苏辰雨觉得自己要做点什么,也必须做点什么——这是一份历史责任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现在亿万财富加身的苏辰雨,必须为自己的乡人,为自己的家乡,为自己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一路走来,一路看去,苏辰雨的心越看越沉重,当回到澎城的家,他的心沉重到了极点——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压得快喘不过来气来。

    还好,在澎城的家中,苏辰雨见到了年迈的太爷爷太奶奶,两位老人都没什么事,当时见连续不断的降雨似乎有成灾之势。苏振邦就赶紧把两位老人家接到了城里,澎城市区这边的地势相对较高,所以相对来说安全一点。

    随后,水灾之势渐大,苏仲平跟石毓秀两人也让苏振邦给接了过来,之后苏仲文一家、文昭林一家、苏辰雨外公那边也搬了过来。

    还好,苏振邦这边的房子足够多,临时给各家都安排了一套住房,才不至于要“流落街头”。

    回到家之后,苏辰雨看到只有石毓秀在照顾两位老人家,于是问道:“奶奶,爷爷跟爸爸妈妈他们呢?小涵怎么也不在?”

    “你爷爷和二爷爷他们俩都去苏家村临时安置点那边了,你爸爸妈妈都去金陵那边安排救灾物资去了。”石毓秀看着许久未见的大孙子,欣喜不已,笑着说道:“小涵,这丫头去你干爸家找小璐那丫头玩去了。”

    “那我跟我爸妈通个电话之后,就去苏宁村那边看看。”

    “你这孩子,现在外面的雨还没停,你去那边干什么?刚来家,就老实呆着吧,现在外面那么乱。”石毓秀不放心地说道。

    苏辰雨笑了笑说道:“放心吧,奶奶,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可是身怀功夫,没事。”

    安抚好石毓秀,苏辰雨跟苏振邦、冯颖两人通了个电话,两人现在正在金陵那边调集救灾的物资运往澎城和一些受灾严重的地区。跟苏振邦简单地说了一点事情,在夫妻两人千叮咛万嘱咐中,苏辰雨才挂掉了电话。

    来到苏家村的安置点,看着遍布沂水堤堰的塑料布帐篷,看着眼中充满迷茫的村民,苏辰雨感觉自己的心猛地抽着疼了一下。

    这些人都是他苏辰雨最亲近的人啊,他们是自己的叔叔婶子、大爷大妈,是自己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他们是自己的父老乡亲啊。

    曾经他们脸上朴实而简单的笑容让苏辰雨觉得那是这世上最温暖的笑容,曾经他们热情而亲切的问候让苏辰雨觉得那是这世上最暖心的话语,曾经他们身上那永远充满干劲和希望的生活态度让苏辰雨觉得那是这世界最大的正能量……现在,苏辰雨在自己的这些父老乡亲脸上看到更多的是——迷茫,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这一刻,苏辰雨决定为他们做点什么……

    在苏家村的临时村委会,苏辰雨见到了自己的爷爷和二爷爷,现在在这个特殊时期,苏仲平这个老党员主动担起了一个党员应该担任的责任。

    正是因为苏仲平的坚持,在水灾还没成势之前,让苏家村村民尽快转移,所以这场水灾才没给苏家村造成太大的损失。最关键的是,苏家村的几家村办集体企业也因为早就转移了,所以才躲过了这场洪水——从而留下了东山再起的资本。

    老百姓的心里都有一杆秤,他们知道……

    因为苏仲平现在太忙,苏辰雨跟他和苏仲文几人说了几句话之后,就匆匆离开了。

    回到澎城市区之后,苏辰雨直奔田明理家,他要去看看李雨涵和田筱璐那俩丫头怎么样了?更要看看田大书记这个澎城的父母官?

    在田明理家里,于越秀自然是好一阵嘘寒问暖、疼爱有加,毕竟这么长时间没见了,现在家乡这边又出了这么大的水灾,见到苏辰雨这个儿子,倒是安心不少。

    从早等到晚,苏辰雨都没见到田大书记,也是,现在这种情况,肯定得忙到大晚上。不过天都大黑了,外面的大雨也丝毫不见减,苏辰雨还没见到田明理回来。后来才从田筱璐和李雨涵的嘴里知道——田明理已经好几天没回家了——也怪自己嘴懒,没问清楚。

    其实从水灾成势之后,田明理就很少有时间回家,最多也就是回来看看文件,除此之外,他一直都坚守在沂水大堤上——就连衣服都是田筱璐隔几天给送一次。

    吃过晚饭,苏辰雨也不理会说悄悄话的李雨涵和田筱璐,径直走进田明理的书房。

    坐在书桌前,听着窗外哗啦啦的大雨声,苏辰雨拿起田明理放在桌上的内部参考文件,看着文件上的消息,他才明白这场你、我记忆模糊的91大水灾到底有多么严重……

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洪峰来袭() 
“……由于雨期提前,降雨量大而集中,从而造成此次水灾来势凶猛、持续时间长,而且处于夏收季节之中,造成损失异常严重。本次水灾波及了全国1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不过受灾区域主要集中于淮河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其中东海省和江淮省两个省是受灾最为严重的省份……”

    “……江淮省全省受灾人口高达4800多万人,占几乎占到了全省总人口的70%,而因灾死亡的也有26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更是高达430多万公顷,各项直接经济损失失近70亿人民币。东海省全省受灾人口高达42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2%,因灾死亡高达16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00万公顷,各项直接经济损失90亿人民币……”

    看着内部参考文件上一组组看似普通的数字,苏辰雨却从中感受到了这场水灾给整个华东地区带来的灾难是多巨大。

    再想一想自己在澎城地区附近看到的一幕幕画面,想想苏家村那些父老乡亲迷茫的眼神,苏辰雨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大难兴邦,再显国人力量。

    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共产党人,我们的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身体为身后的百姓筑起了一道血肉长城。

    因为沂水主干流是绕澎城而过,沂水澎城大堤,就成了澎城市直面这场洪水的最前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一旦沂水澎城大堤决口,那么整个澎城地区将直面沂水主干流洪水的冲击——数百万人口的生命财产危如累卵。

    现在光是沂水各大支流的洪水就已经让整个彭城下面的县区受灾严重,如果沂水主干流真的在沂水大堤这边决口,那么造成的后果简直不可想象——整个澎城市将瞬间被淹没在大水中。

    血可流,人可亡,大堤不可破。

    所以在沂水大堤上,在这个面对洪灾的第一线,临时组成的澎城地区抗洪前线指挥部就驻扎这里——直面洪水。

    甚至于,因为田明理这个市委书记一直坚守在沂水大堤,整个澎城市委、市政府的办公人员也基本上搬到了这个直面洪灾的第一线来办公。

    在沂水大堤的抗灾前线指挥部里,田明理脸色沉重地抽着烟,其他的几位同志也都脸色不好地抽着烟。

    在简易帐篷中央的桌面上,摆着一份电报,一份国家防总刚刚发过来的紧急通知。

    据国家防总预测,东海北部的持续强降雨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将继续延续,沂水主干流将迎来今年入夏以来最大的一波洪峰——请沂水干流沿岸的各城市及时做好防汛抗洪准备工作。

    这条紧急通知就像一把大锤,重重地击打在所有人的心头,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身后数百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就悬于这一线了。

    狠狠地抽完最后一口烟,田明理将烟头掐灭在烟灰缸里,然后说道:“同志们,国家防总的紧急通知都看到了吧?大家都说说吧。”

    “书记,从上游发来的信息显示,这波洪峰可能比前几次来的都大得多。”市长王武平又点上一支烟,然后脸色沉重地说道:“沂水大堤虽然经过前几次洪峰来时的加固,可能还是不见得能顶得住这波大洪峰啊。咱们要不要现在就转移市区的群众,我怕到时候来不及啊。”

    澎城市委副书记马强也有些担心地说道:“是啊,现在转移还来得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