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重生之武宗记事-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蒋琮忙鞠了一躬道:“小人只不过伺候皇上罢了,哪里比得上马大人,小人自然愿意为马大人效劳。”说完忙去泡姜茶去了。
朱佑樘忙说:“这里冷。我们到里面去说吧。”马文升方跟着朱佑樘往里面去。
不同于外面的天寒地冻,养心殿西暖阁内温暖如春。朱佑樘本来应该在乾清宫办事的,张氏见今年天气越发寒冷,才叫人把养心殿西暖阁拾掇出来好让朱佑樘本来性寒的身体好过些。
“虽然陕巴逃了,但是既然他不在,也适合接下来计划的部署。”朱佑樘坐在了特制的暖椅上,感觉整个人都舒坦了起来。
“不知圣上有什么计划?”马文升见自己出了纰漏,朱佑樘还这般态度,自然明白了朱佑樘还有什么事要靠他。
“不知马爱卿对重开互市怎么看?”其实不止是朱厚照知道开放贸易,进行交流有大益处。朱佑樘自然也知道,只是以前碍于陕巴和吐鲁番人。如今陕巴不在,吐鲁番人被打败,这件事自然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弘治六年因为阿黑麻率军夜袭哈密,杀害阿木郎,朝廷才封闭嘉峪关。如今阿麻黑已经败逃,重开嘉峪关也无不可。”马文升其实也有重开互市的想法。这一次明朝大军不过一夜就攻破哈密,虽然没有救出陕巴,但是西北众部都震慑不已,重开互市也不会招来祸患。
“看军报这次夺回的多半也是一座空城,这城弃之也可惜,不如就改造成互市的地点吧。听说许进不仅在带兵上很有一套,在经济上也很不错,是也不是?”朱佑樘要重开互市自然也要找一个可靠的人。有才之人不好无缘无故发配到哈密,去开能不能成功都不好说的互市,谁都不愿意。许进正好,刚刚打了一场算是败仗的仗,发配去哈密开互市正好。
马文升知道这是许进戴罪立功的好机会,只要互市成功何愁前途无忧,答道:“是。许进乃文臣入武道,于地方治理上也很有一套。”
“那就这样吧,你下去将在哈密重开互市的事写成折子,过两天呈上来吧。”朱佑樘想了想又说,“开互市的钱也可以不由国库出。听说关闭嘉峪关后,西北商人被断了财路怨声载道,如今重开互市也是他们也能得利,这开互市的钱就让他们募捐吧。”
马文升听了朱佑樘的话,觉得不妥,“圣上,此乃国事,如何能让哪些商贾介入。”
“国事自然轮不到他们插手,但是哈密如今近似空城,修路,建屋样样都要钱,他们要在哈密做生意,自然要有所付出,不如就让他们认领这些东西吧。”这个办法也是朱佑樘从朱厚照那里听来的。朝廷如果只付出军队的费用,自然能够轻省许多。
马文升无法只能点头称是。这时蒋琮把姜茶端来了。
“最近兵部军务繁忙,朕也不留你了,你把这杯姜茶喝了就去吧。”马文升见朱佑樘一副赶人的模样,一口将姜茶饮进告辞退出去了。
其实朱佑樘也明白这样朝廷面上不好看,但是西北军务要钱,冬季雪灾也要钱,新年各国朝贺也要钱,都是要钱要钱,让朱佑樘如何不愁。而且朱佑樘明年还准备做一件大事:开海禁。
其实明朝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是两回事。清朝的闭关锁国是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而明朝的海禁主要是遏制东南沿海倭寇的侵扰。
在明朝的海禁期间,贸易主要还是通过朝贡和官办来进行,对外交往还在继续。而且从永乐到嘉靖时期,因为海防的稳固和社会的稳定,民间的交往也日渐增多。
现在是弘治年间,倭寇还未盛行,海疆还安稳,朱佑樘想要通过解除海禁,来增加财政收入。
在朝贡中,番邦只需要进贡一些不那么贵重的东西,朝廷就必须赏下几倍的财物。在这方面,朝廷完全赔钱。再说官办,在官办中垄断的大商人,官员,太监往往互相勾结,中饱私囊,朝廷能够收到的钱往往只是应收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朱佑樘算了一笔账,开了海禁,贸易增加,虽然收税难度增加,但是基数也增大,朝廷能得到的税收比例也在增加,怎么算都是挣钱的。而且开了海禁,朱佑樘自然就有理由多花钱去发展海军了。
第二十九章 弘治八年()
弘治八年在是否在哈密恢复互市的讨论中匆匆过去。京城内自然是年味渐浓,哈密城内却没有这种轻松热闹的气氛。
哈密城主府内,许进急忙将京中来的八百里加急信件打开。定睛一看却是恩师马文升的亲笔信,简略的说了让自己常驻哈密的任命,又说了朝廷准备在哈密开设互市的计划,让他先不要班师回甘肃,静等朝廷的旨意。
军师覃林超见许进变了脸色,急忙问道:“将军信中说了什么?“
许进苦笑:“青溪,咱们少不得要在哈密过年了。”青溪是覃林超的字。许进将薄薄的信纸递给他看。
他自己自然知道是什么原因,不过是自己出师不利,这相当是变相降职罢了。虽然说办好了互市还有转机,但是互市办不办得成不说,阿麻黑出逃在外,互市办起来了,他真的甘心拱手让出哈密吗?
“王龙标之诗,我唯爱塞下曲一首。整首中又有最未两句最得我心。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青溪,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也是这塞外累累白骨中的一抔黄土。”许进虽然是一位将军,但他实际上是一位文生。知道了沙场的残酷,让他更能理解古人诗句中原本模模糊糊的那些部分。
“将军,何出此言。此事大有可为。自从嘉裕关关闭后,群情激愤。关外没了茶米,关内骏马难得。那阿麻黑虽然逃了,可是我们的大军只有四千人就打得他们落花流水。阿麻黑实不可惧。”覃林超不同于许进这种正统文人,中国的文人们总觉得征服他人要的是道德是礼教,不知道对于穷人而言,其实半斗米也是可以折腰的。
“如今朝廷下了旨意要开办互市,又让大人驻扎在这里。可见朝廷重视程度,大人要是能做好了,一定是大功一件。”
覃林超在讲的是开办互市的可能性,许进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徐阁老等为首的文官一直主张的是放弃西北,把主力放在鞑靼上。而自己的恩师马文升也不主张现在开设互市。既然两方都不赞同这件事,这件事却做成了,那么到底是谁要做这件事就不言而喻。
既然是圣上的旨意……一想到这件事到底是谁的意思,许进又感觉充满了活力。
对于哈密人来说,羊,马是最重要的财产。可是每一次的战争都会让哈密人丢失这些珍贵的财产,又或者丢失最珍贵的生命。
“奶奶,阿娘,羊回来了,羊回来了。”克里木赶着属于自家的五头羊欢快地往家里跑,连自己破旧的鞋掉了也不管。
克里木的奶奶看到眼前虽然有些瘦却健壮的羊,想也不想就给了他一个耳光。“小克里木,你阿爹去了,你大哥去了,你现在是库尔班家的独苗苗。你为什么要去招惹朝廷的军队,你要是出了什么事,你要奶奶,你阿娘怎么办?!
克里木的阿爹被陕巴的部下给杀了,克里木的大哥被占领哈密的阿麻黑给杀了。克里木的奶奶用家里的三十头羊才换回了家里两个女人和小克里木的命,只留下了五只小羊羔。
没了羊的奶奶只能和阿妈一起给军大爷伺候战马才养活了三口人。像呵护孩子一样养大了五只羊羔,朝廷的军队又赶走了阿麻黑。那些人将自家的五只羊都牵走了,奶奶和阿妈都快伤心死了。
没了羊还能活,可是小克里木居然去把羊偷回来了,那些人找来了可怎么办?
小克里木被打了却不恼,依旧高兴的说道:“不是的奶奶,是他们自己把羊还回来的,在城主府那里,他们在还东西呢。他们说只要是有人能证明东西是自己的就可以领回来。我一叫,小羊就都跟我回来了。听说明天还要发杂面呢。”小克里木说的这么好听,奶奶却不信。“你一定是骗我的,哪里有这么好的事。”
“阿娘,克里木没有骗你,我刚刚就去了城主府,亲眼看见克里木把小羊带回来的。”克里木的阿娘今天陪隔壁的阿婶领回了自家的马,正好看见了克里木领羊。大家都夸克里木的羊养的好呢。
“朝廷的军队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好事?”奶奶活了五十多年,看见过无数的军队,就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
“听说要在咱们这里开设互市呢,以后整个哈密的羊马生意都要在这里呢。”克里木的阿娘开心的说,更多的生意意味着更多的有钱人和更多的工作。这样她就能把克里木喂的饱饱的了,克里木是家里唯一的男人了,一定要快快长大。
真的这样,又何止是哈密的生意呢。“克里木看好你的羊,我要去你依丽奶奶家。”库尔班家注定不会平淡一生的,现在机会来了。
又是一年元宵佳节,只是今年朱厚照却没有看灯会,而是溜进安定候府同杜若一起吃元宵。
“还是你们家的东西好吃。好吧,我己经决定原谅芝麻馅的汤园了。”朱厚照将一个樱桃馅儿的汤圆放进口中,那甜蜜的味道,那朱厚照决定忘了今天早上被张氏生灌的芝麻馅汤圆。
“你以前不是不喜欢吃汤圆吗?”杜若笑着为朱厚照再添几个各种不同口味的汤圆。
“你知道我妈的残暴行径,我能喜欢吃汤圆才怪。”朱厚照的妈妈是南方人,她的家乡有春节吃汤圆的习惯,每年过年都逼着朱厚照吃满十二个才罢休。在这一点上两个妈妈还真像。
杜若听他说着曾经两人一起经历过的那些事,忽然有种奇妙的穿梭时光的感觉,好像自己和朱厚照还在现代生活一样。“阿姨不过想讨个好寓意嘛,十二个月,月月抱元宝嘛。”在朱厚照妈妈的家乡,汤圆也叫元宝。
“其实久了没吃还挺想念的。”朱妈妈做的汤圆其实很好吃,就是量实在有点大。“说起来我妈也做过这种口味的汤圆。”
“我跟阿姨学的,吃起来怎么样,有没有继承阿姨的精髓?”在现代时朱大少爷是个厨艺白痴,他又挑嘴,杜若没有办法,只能自己亲自动手了。
“当然是我妈做的好吃,我妈做的肉汤圆是一绝啊。还有我妈的全猪宴,可惜你还要守三年的孝啊,暂时不能做了。”朱厚照对古代这种守孝方式有那么一点点的怨念。好不容易寻着了分别多年的情郎,现在居然连面也见不上。这种感觉那叫一个纠结。
“你也别一直吃这些清汤的寡水的东西,正长身体呢。”杜若尚在孝中只能吃粗茶淡饭,按严格的礼仪是不能吃大鱼大肉的。朱厚照见了几次都是豆腐青菜之类的东西。杜若回京城半年多了,愣是没长什么肉,急的朱厚照抓耳挠腮。
“其实也没什么,这些东西做的一向精致,富含维生素蛋白质营养好,味道也不差的。”杜若反而觉得这些菜很好吃,候府的菜蔬一向釆买的都是最好的,做菜费得功夫也不比寻常家常菜,比现代顶级厨师做的菜也是也不差的。
朱厚照好容易把一大碗汤圆都装进了肚子里,忽然想起了杜若的那个愤青师傅。“说实话,你不吃肉是不是因为你那个神经病师傅?”
江秉炎荐来的白安贤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