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新篇-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此外臣以为战事既然是从藏、印边界而起地,那我们可以在边界上采取更为积极的行动,来迫使英国人把注意力转移到印度方向上,”诸葛不亮听出皇帝的口气中似乎对于主动出击有了一些松动,当下也兴奋起来,说实话总参制订一个被动的军事计划也是憋了一肚子气,“皇上,既然我们在陆地上的军力要强过英、法,我们就应该越过边界,打到印度或者是印度支那去,以此来迫使英、法不敢放手攻击我沿海。 ”
“皇上,臣以为葛总参谋长说的有道理,据臣所知英国人向来重视印度的稳定,这次出兵西藏也是为了为实现他们保卫印度的总体战略,如果我军能够在藏、印边界获胜,并且攻入印度境内,那英国人会担心印度百姓再次起义,这绝对不是英国人所能接受地,为此英国人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我军继续深入,那远道而来的三万联军也许就不得不投入到西边了。 ”刘丽川接口道,“而且臣还以为法人这次出兵其实决心不大,无非是想借着英国人的手捞点好处罢了,臣以为对于英、法两国,皇上还应该分别对待,也就是先集中主力于藏、印方向,而在越北采取守势,只要英国人撑不住了,那法国人也不会扛到底的。 ”
王财笑了笑,这不就是他以前一直说的“你打你的,我打我地,各打各的”吗?既然自己在海上力量不如英、法,那就应该把英、法联军逼到自己占优势的陆地上来,正要称赞一下刘丽川,却突然听到葛海华冷冷的说道:“臣以为事情未必会这么好,据臣所知英国人在印度有十几万的军队,这里面虽然大部分是印度土人组成,但毕竟也是装备了洋枪洋炮的,如果要实现刚才葛、刘两位大们的战略意图,那就必须要在印度把英国人打痛,只有这样才能逼迫英、法联军增援印北,可是各位大人有没有想过,我们现在的主力不是在关外,就是在北疆,一线的十几万人马在南边的几乎没有,现在北疆倪守道将军那里正在与维族叛军激烈交战,所能调动地主力只有关外地部队,这些部队赶回关内,从营口登船到北海港再长途跋涉到西藏亚东,几万人马最快也要三、四个月才能调动完毕,更何况从云南、四川进入西藏的道路极为难走,请问各位,等咱们地部队调动完毕,说不定英国人已经打到京师城下了!”
殿内的众人都是一惊,顿时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他们知道葛海华说的一点都不错,就算水师能够成功的迟滞联军水师,但花了近半年时间从北到南奔波而来的陆军主力赶到战场后到有多少战斗力也确实令人担心,更何况这种大规模的军事调动想要做到保密那几乎不可能,等这边好不容赶到亚东,那边的英印军队早就是准备就绪,等着你来了。
“那依你之见,应该如何呢?”王财皱了一下眉头看了看葛海华。
“皇上,依臣之见,刚才刘大人所说的没有错,我们不能被洋人牵着鼻子走,洋人优于我者在于他们的机动力,利用海船兵舰,往来如飞,如果我们以守为守,坐着等他们来的话,那就必然是处处设防,而处处受制,这也正是臣此前对于皇上以守为守策略所不理解的地方,既然现在皇上决心放下包袱,以攻为守,那臣认为除了调动水师迟滞夷舰以外,我军必须先于洋人在亚东展开攻击,迫使洋人不敢放胆东进,现在的问题不是派什么部队去亚东,也不是在亚东我们要打多大规模,而是我们必须在洋人援军赶到之前打响反击战,哪怕是仅仅是一个营的兵力,我们也要打过边界去,正如我刚才所说的,此刻等关外主力赶回根本来不及,而在西南我们只有两支部队从装备与战斗力上与印英敌军尚可一拼,”说着葛海华犹豫的看了一眼皇上,咬了咬牙道,“两湖的湘军与云南的石总督的旧部,云南方向要应付法国人可能的攻击,因此不能动,臣请皇上调动两湖湘军四个军,两湖湘军沿长江溯江而上,从四川进入西藏,只要天公作美,两个月以内定能赶到亚东,在他们赶到之前,前期进入西藏的170师完全可以对三千英军展开反击,这样一边打,一边将关外的主力调回,我们就可以迫使英、法联军在海上航行三个月后不得不投入印度战场,东南沿海压力顿时减轻,除此之外,关外的主力也不能尽数南下,臣一直很奇怪这次英、法联手,为什么俄国人会悄无声息?臣以为应当防备俄军借我主力南下之机而有所异动。 ”
葛海华说完,殿内众人都沉默着仔细分析这位总参谋长刚才所说的,坐在龙榻上的皇帝也在心中飞快的盘算着,到不是说葛海华的计策不好,只是调动曾国藩看家的两万湘军不知道这位湖南省长舍不舍得,再说自己突然来这一手,很容易让别人认为皇帝这又是在借刀杀人,事实上也正是为了避免世人拿这个来说三道四,王财在装备、物资补充上对湘军也是一视同仁的,此刻中原地区也确实只有湘军可以放到亚东去,打败了,拼光了曾国藩的家底,王财也有些不好意思,打胜了呢,出去时的两万湘军,回来时只怕就不止这个数了。
第202章:决策湘乡
第202章:决策湘乡
第202章:决策湘乡
“皇上,现在英军已经离港出发,请皇上早下决心,多争取一分时间,我军便可从容一分啊!”葛海华忍不住进言道。
“这事涉及湘军,我就不得不和曾国藩商量一下,再说你有没有想过一点,湘军确实强悍,但是西藏地处高原,还是比较冷的,他们上去能不能适应?会不会枪都没放就会躺下了?这样不是送他们去死吗?”王财还是下不了决心。
“皇上,臣刚才也说了,现在不是考虑派什么部队上,而中原地区我们无兵可派,各省驻军大多是二线装备,人员不齐且武器低劣,如果派他们去,不更是送死吗?哪怕湘军入藏都打光了,也可以为我们调回关外主力争取时间,臣以为值此国家荣辱、民族存亡于一线时,各方都应该摒弃派系偏见,相信曾大人是能够体谅皇上苦心的。 ”葛海华涨红了脸苦苦相劝。
王财皱着眉头环视了一下殿内的众位大臣:“你们都同意总参的意见吗?”
“臣等附议!”朝臣们想了半天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比较好。
王财想了想高声道:“你说的对,值此国家荣辱,民族存亡的时刻,全国上下都应该摒弃派系之争,同心协力抵御外辱,传旨辎务司,给湘军调拨装备、物资,特别是保暖一些的新军装,我亲自给曾国藩写信。 相信他一定会理解朝廷的苦心,”说着王财顿了顿又说道,“湘军在内战中滚了十几年,实在是令人痛心地事情,我期待着他们为国家,为民族再显湘人英勇果敢之风!”年轻的皇帝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看着殿内不安的大臣。 王财突然想起了一句话:你固然可以去回到过去,带去先进的技术与知识。 但历史有着他自己强大的恢复能力,无论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大的偏差,最后都得回到其应走地轨道上。 这次英、法联军发动的侵华战争像极了历史书上地第二次鸦片战争,只是战争的原因不是鸦片,而换成了西藏——难道中国真的摆脱不了国土沦丧的耻辱吗?
御前军事会议之后,整个帝国都行动了起来,在关外防御沙俄的十几万帝国精锐马上分兵两路。 除了180、181、182、184四个关外子弟组成的陆军精锐师以外,十三只新军全部入关回防,同时为了防止俄军借机生事,总参特别把左二军、新十一、十二与原先驻防京师的新九、十共五个精锐军部署在京、津地区,这三万人马一方面可以守卫京畿重地,另一方面如果关外事变,这三万人马也可以立刻出关增援。 此外新一、二、三、四、五全部从营口乘坐轮船招商局地商船出海,走水路经云南入藏。 而新六、七、八军以及淮军新十三、十四军两部沿运河南下,增援天京守军,巩卫江南半壁。 如果曾国藩的湘军能够入藏,那帝国政府将第一批投入西藏的军队将有九支新军和一个川军师,共计七万余人,这么大的军事调动以及部队入藏后物资消耗补给都是帝国从来没有遇到的大问题。 如果从云南、四川靠人背马驼的办法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效率极低,要保证七万大军作战的弹药与粮秣,那得动用多少人畜运输?这对一向体恤民力的帝国皇帝来说是不能接受地,辎务司研究了半天,最后决定粮秣全部由西藏噶厦政府解决,而江南各兵工厂的弹药武器则由长江水师及征集的民船沿长江而上经过金沙江入藏,再由噶厦政府征集畜力运往前线。
同时王财也意识到这次对英作战必须要动员全国力量,不但要让老百姓坚决的站在帝国政府这一边,还要让他们也能为国家出力。 因此朝廷一面下达全国动员令。 一面通告沿海各省,鼓励活跃在东南亚海面的中国海盗主动袭击英国商船、兵舰(但仅限于英国船支。 攻击第三国船支者仍将依律法办),还宣布凡是能够击沉英国兵舰的中国海盗都可以从帝国政府领到相应地赏金,并且可以在战争终止前,所有从英国商船上掠夺的货物帝国政府都将允许在国内合法销售。 这里面刻意回避了法国海船,是由于听取了刘丽川的建议,刘丽川认为这次法国参战更多的是存着趁火打劫的意思,没有必要把法国给逼急了,同时做出这个扩大海上私掠战的决定就意味着帝国政府将与英国政府彻底分出胜负才肯罢手了。
挂着湖南省长虚衔,隐居在湘乡县荷叶塘曾国藩其实早就料到王财会来求他出兵相助,自两湖归制之后,被整编的湘军虽然名意上由帝国总参节制,但实际上这支部队从上到下都是曾国藩的旧部,也是曾国藩防止王财统一两湖秋后算帐的定心丸,因此部队的任何调动湘军军官都会派专人请示曾国藩,得到他地许可后才行事。 曾国藩虽然带着家族隐居湘乡,但始终于心帝国地大政国策,对于王财在东北亚与北疆的用兵方略以及帝国政府在内政上地种种措施,他始终认为大体上不错的,但是对于王财过分信任洋人这一点,他始终有些放心不下,左宗棠在赴北疆任职时曾给他写信求教治理边疆的良策,曾国藩就在给他的回信中说出了对西藏的担忧,只是左宗棠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毕竟他不需要对西藏负责,这次英军在西藏挑起事端果然印证了他之前的担忧,从朝廷向英国人发出外交照会的那一刻起,曾国藩就料到王财一定会调动湘军入藏抗英。
在这个问题上曾国藩也很犹豫,毕竟这两万人的部队是湘军最后的骨血,放到千里之外高原不说又是和英国人打仗,虽然两湖归制以来王财一视同仁的给湘军补充了很多装备,但是这毕竟湘军战史上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如果两万湘军子弟全部阵亡异乡,那自己如何面对两湖的父老乡亲?曾国藩始终取舍不下,他更希望王财不要跟他开这个口,只是天不遂人愿,皇帝的亲笔信最终还是被交到了他的手上。
王财这篇半白半文的亲笔信到也写得颇有文彩,从民族大义写到做人的道理,从湘军精神写到国民责任,洋洋洒洒近千字,直把曾国藩看得晕头转向,云里雾里,不过通篇读完之后到也明白这位年轻皇帝的意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