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商纣王-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秦更加的高大,大王、不,是始皇帝陛下更加的威严。

    一股无法形容的荣誉感,油然而生。

    就仿佛帝子受前世中,自己老板如果拿到了首富名称,员工也会与有荣焉。

    从古到今,名号二字,都是异常的重要。

    说完此事,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军政了。

    顿时,气氛更加浓重。

    先从政务开始,由大到小。

    基本都是内阁大臣、还有六部大夫、和十二位上卿发言议论,其他官员听着。

    军方是这不管他们的事,军政分离,军不管政、政不管军,谁也不敢违反。

    而其他的文官,却是不够资格发言议论。

    当然,虽然不能发言,但这对他们而言,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听着商鞅等人的议论,可以加深他们对朝政的理解。

    更可以让他们体悟商鞅等人的思想、甚至可以说是道。

    这对文官来说,绝对是难得的机会,快相当于听商鞅等人讲道了。

    所以没有一位不认真听的,甚至是如获至宝。

    连军方之人,都认真听着,多了解些朝政绝不是坏事。

    而且万道之中,很多都是相同的,也许就会有收获呢?

    官员不足的措施、办法。

    文字等事物不同的办法。

    还有那条政策是不是可以修改的问题。

    天下各国,风俗习惯不同,思想、对事物的认知也不一样,如何做?

    对各地的百姓,是否应该区别对待,

    等等的东西,任何一条,都牵扯着无数东西。

    要不是都乃修炼之人,这种商讨,绝对是一件无比漫长的事情。

    就算如此,也发了足足五天时间,才将关于政务的大体国策,都给确定了下来。

    (第三章,一万字,减去正常的六千字,剩下的补18号少的四千字。)

    ………………

第二百四十一章 朕、乃嬴政(1)() 
五天时间,所有大臣全部在四海归一殿中,没有一位离去。

    每一刻,都是不断的商议。

    五天时间商议完政务后,便是军务了。

    相比较而言,军务要简单直接一些。

    两天时间,一切商议便已经完成。

    而也就是在四海归一殿中,进行着一次史无前例的朝会之时,在那遥远的六国故地。

    一些人,也在蠢蠢欲动。

    楚国一处地方。

    “大将军,如今秦国重臣强者都已经赶回咸阳,这正是我们的机会啊!只要毁了秦国众军,就能大大打击秦国气焰。”吴起身边,一人有些兴奋和仇恨地说道。

    其他几人也都是纷纷点头,现在以秦国在楚国还有六国故地的力量,他们绝对有能力来一次大破坏。

    吴起面色颇为凝重,看着咸阳方向,摇了摇头。

    另一处地方。

    屈原摇头,神色肃然道:“秦国敢将所有重臣强者召回咸阳,自然是有底气的。”

    身前众人不解。

    “你们可知当初秦齐边境的一战?”屈原沉声道。

    另一深山之中。

    十几道气质儒雅、正气的身影肃立。

    一人沉声道:“当日之战,嬴政从函谷关赶到秦齐边境,只用了不到一盏茶的时间。

    以秦国在这边的布置,我们如果不动用诸子层次的力量,是对其造不成大破坏的,还会暴露我们的位置。

    而动用诸子层次的力量,必定会惊动秦国气运之力,以那位的速度,赶来绝不会用多长时间·····”

    一座深山中的城池中。

    一位老者叹息:“就算六国朋友全部出手,又能对秦国造成多少破坏?

    而那时,我们的位置就会全部暴露,等待我们的,便是无休止的追杀。

    会有多少人因此而死?

    到时反秦联盟,定会再次受到严重打击。”

    “可难道就这么放弃了这次好机会?”一人有些不甘道。

    楚国一处地方。

    吴起再次摇头,意味深长道:“谁又知道这不是秦国故意的一次引鱼上钩?我们不能再败了!

    秦国损失的起,我们却损失不起啊!”

    浩瀚的神州大地中,很多人蠢蠢欲动,但在这段时间中、最终动手的,都只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人。

    随即就被当地守军,还有黑冰台配合着剿灭了。

    这也让很多人松了口气,果然,秦国早就做好了准备,就等着他们跳出来。

    咸阳城。

    七天时间,这一次定下大秦基本国策的朝会、终于完毕。

    除了二十几位重臣之外,百官开始散去。

    而随着他们的散去,一道道朝会上的消息,也开始向四面八方散去。

    尤其是始皇帝三个字,疯狂的传遍开来。

    这三个字仿佛拥有无穷魔力一般,在无数人心里生根发芽。

    一股无形的震慑力,无与伦比,疯狂的使越来越多的人,敬畏、震撼、膜拜。

    暂不提外界掀起的疯狂,四海归一殿中,百官退去,只有二十几人。

    帝子受率先开口道:“九鼎镇守天下,象征着神州归属,如今九鼎失一,朕欲重新炼制一传承之物,众卿以为如何?”

    商鞅白起等人神色凝重,九鼎作为神州归属的象征、已经无数年,当初秦国灭周,欲将九鼎迁至咸阳。

    可没想到了半途,九鼎之一落入泗水之中、消失不见。

    此事,自是不能公开提及。

    众人思索一二,纷纷赞同。

    大秦如今最基本的国策,就是郡县制,不复以往的分封制。

    从今以后,就会是一个新的天地。

    重新炼制一象征着神州归属的传承之物,很合适。

    “启禀陛下,臣以为当年楚国绝世宝玉和氏璧,最为合适不过。”张仪率先说道。

    “和氏璧如今虽在我大秦手中,但用他国之物,会不会有所不妥?”樗里子有些皱眉道。

    “天下都已是我大秦的,又哪来的他国之物?”张仪带着些许傲然道。

    樗里子不说什么了,身为最纯正的秦国人,他只是本能的有些不愿罢了。

    毕竟当年因为和氏璧,也闹出了不少事情,让其很是出名。

    但同样,他也是大秦王室、不,应该说是大秦皇室了。

    身为大秦皇室中人,他又不得不消除他国之见,毕竟如今这天下都已经是他大秦赢氏的了。

    都是自己的东西,这份偏见、亲疏远离,就不能表现的太明显了。

    其他人仔细一想,和氏璧倒的确是最合适的选择。

    “好,朕会亲自将其炼制成镇国玉玺,成为朕大秦的象征。”帝子受开口定下了此事。

    随后,就是一些长远的打算商议。

    这些也是最好不要轻易公开的事情,所以只能拿到现在商议。

    一个多时辰眨眼过去,帝子受语气中多了一抹激昂:“八天后,五月一日,朕率领百官祭祀天地,正式宣布、朕大秦帝国一统四海。”

    “喏!”商鞅等二十多人,轰然行礼应道。

    帝子受一挥大袖,起身离去。

    商鞅等人也快速各自散去,开始忙碌起来。

    大致的国策都已经定下,现在该他们具体去实施了。

    当然,现在更重要的,是五月一日的祭祀天地、昭告天地。

    只有办完了此事,大秦帝国、始皇帝等名称,方才能在所有人心中更加的名正言顺、更加的崇高、至高无上。

    不要看只是一个仪式,意义却重大无比。

    否则帝子受也不会等到重臣都回到咸阳后的现在才举行。

    光看当消息散开之后,热闹非凡的关中之地,就可以看出一二了。

    当知道祭祀天地之事,加上始皇帝等名称的出现。

    很多人纷纷向咸阳赶去,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重要祭祀,是正式向天下宣布、大秦帝国诞生的重大场合。

    对大秦感情无比深厚的秦人,绝不希望自己会错过。

    当然,能赶路去咸阳的、终究是极少数。

    可那份热闹、亢奋、火热膜拜的气氛,却是丝毫不减。

    “始皇帝!”

    “哈哈哈,霸气,也只有这三个字、方能配得上陛下了!”

    “可惜!我大秦一统四海、宣告天地的场合,我却不能亲眼见证,太可惜了!”

    “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古往今来、也只有陛下才配得上!”

    ………

    ………

    关中之地,到处都是一片欢声庆祝,而其他地方,因时间问题,暂时还没有听到这些消息。

    外界热闹,秦皇宫中,帝子受也在忙碌。

    炼制和氏璧、处理政务,等等事情皆是非常忙碌。

    和氏璧乃当年在楚国发现的、一块绝世的宝物,天地无数年蕴育、方才生成。

    其中蕴含着无穷的力量,是这方世界中,炼制法宝的顶级宝物。

    法器、法宝、灵宝、后天灵宝、先天灵宝。

    在这方世界,只有很少一部分金仙强者,才拥有灵宝层次的法宝。

    比如吕不韦的吕氏春秋,白起的杀神剑。

    都是灵宝层次,只是品阶可能不一样。

    下、中、上、巅峰。

    一般同层次的法宝中,皆会存在的四个品阶。

    这方世界中,绝大部分都是下品灵宝,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也不过中品灵宝。

    大秦自然也有一些灵宝,最高的,是巅峰品阶的。

    只是帝子受不用罢了。

    将和氏璧炼制成镇国玉玺,看似难,其实并不难。

    只需要稍稍炼制一番,让其与大秦气运之力相连,就可以了。

    随后,就是依靠大秦气运之力慢慢改造提升和氏璧。

    这就是帝道法宝的简单,只要材质可以,充足的气运之力会慢慢提升其品阶。

    所以并不精于炼器的帝子受,方才会独自炼制和氏璧。

    忙碌中,八天时间一眨而过。

    五月一日。

    晴空万里,一直非常热闹的咸阳城,忽然间、有些安静下来。

    安静的气氛中,又有着一股压抑的亢奋、火热气息,好像每个人都在忍耐着。

    一道道身影已经走出了家门,目光紧紧望着那巍峨耸立的秦皇宫方向,等待着什么。

    秦皇宫,四海归一殿前,那宽阔的广场之上,一座高达九十九丈的祭台竖立。

    大秦文武两千多名官员,肃然的从宫外走进,在祭台前方站立。

    祭台周围,有许多将士护卫。

    气氛极为肃穆。

    每个人,都在等着。

    忽然,又是一群人向广场而来,这群人中,除了护卫的将士之外,其余数百人个个看上去都是颇为不凡。

    有王者之风的,有大将铁血之气的,有气质渊博的、有贵气四溢的等等等等。

    只不过此时,这些人的眼中,大部分是麻木而绝望或仇恨的,只有少数,保持着平静,静静走着。

    大秦众多官员立刻认出了这些人,很多官员都面色有些诧异,他们也来了!

    不过眨眼,就是感到一种自豪、骄傲。

    来了正好,让他们这些六国和诸子百家的手下败将看看,我大秦是何等强大。

    没错,这数百人,正是六国以及一些小国、还有诸子百家里,被大秦俘虏的君王、高层、王室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