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国公嫡女-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找出齐管事背后之人并不容易,他事先做了准备,吴昌盛带着人查起来进展不快。
这样一直到了四月初,以前在商行做事的伙计的下落还是没有一丝进展,而且周氏商行三年来的账务也查不出什么问题。
只这次以后,周氏商行的买卖是一落千里,这让周大管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其次是官府那里显然对周大管家和吴昌盛不太信任,因此只是驱散了闹事的人,但却对吴昌盛他们采取了不合作不干涉的旁观行为,还有江颂那里,只要没有人和他抢生意就可,不过他还是向周大管家和吴昌盛提供了一件消息。(。。)
第七十五章 回京()
江颂说的这个消息便是早在去年的时候齐管事的儿子一家已经搬离了本地,而且他看齐管事似乎是想干几票大的,所以才不顾后果,自毁信誉做这样的事情。
对于江颂说齐管事的话,吴昌盛和陶大管家想法基本一致。齐管事这是后路有了,打算多赚点钱退休了。至于他借着周氏商行谋私利这件事情,查出来后他会坐牢,但查不出来就只能换掉齐管事,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周大管家是三年一次查账的,上一世这件事情在周管家来时,他在店里没有受到不礼貌的对待,最终的处理结果便是以齐管事告老而结束。这一世由于吴昌盛的参与,在找寻林珺舅舅的时间上使得陶大掌柜缩短了不少的时间,因此提前到了这里给了齐管事措手不及,但是最终到现在也没能找出证据。
对于拿国公府名头来说事,齐管事则回答说是不然没法应付闹事的人。
不得已,周大管家先往兰州林珺舅父周辉那里去了信,信里的大概意思是让族里再派了管事来,至于店里伙计则待事了再辞退。
吴昌盛与此同时也往京都去了信告知林珺这里的事情,三年的接触中,他已经不再将林珺看成一个小姑娘,在他眼里,林珺极为老成。
林珺知道齐管事则是因为:上一世林珺姐弟先后被营救出来,林睿在以前跟随舅舅周蒙身边的人的帮忙下租住在梨花巷,和那人成了邻居。后来她被救出来就住在那里。有一天此人妻子来探病,便说道了齐管事一家,说她家当家的遇到了齐管事一家,具体的倒没说什么,直说齐管事一家没良心,背弃了林珺舅舅,因此林珺便只能意味不明的告诉吴昌盛齐管事不可信,让他到了这里能查到什么便写信于她。
阮氏是在四月初回到京都的,比预估的时间要晚上几日才回京,而凑巧的是当日与她一同进京的还有辽王一家。
本归宁回来气色上佳的阮氏在得知林朗和华氏亲事不成时。面色顿时阴沉了不少。可雪上加霜的事情接踵而来——倒卖库存一事早已经在她回来前被张姨娘揭了出来。
“一些小营小利你都不放过,若是你做得干净,我便不说什么,但是你这样——哎。这叫我以后我如何放心将府里交给你管着。你嫁妆也丰厚。为何这般像是急缺银子的样子?”王老夫人先是斥责一番阮氏。然后像是想起了什么,不解的问道。
“儿媳也是有苦楚的,府里这么大的摊子。儿媳的嫁妆不仅要留给儿女,还有三个庶子女,稳之只知吃喝玩乐,从来不管家用艰难,我若是不早作打算,就怕到时连怡姐儿的嫁妆也备的不体面,毕竟怡姐儿说来也是国公嫡女。”对于王老夫人的问话,阮氏先是有些惊慌,为避免被发现,她低下了头后才苦闷的说道。稳之是国公府二老爷林平的字。
“稳之只是喜欢安逸而已,比起一般子弟,他可不纨绔。你不说你约束不了我儿子,还反而抱怨!”王氏岂不知道儿子的性子,但是儿媳妇这样说,她还是生气。
当年到了林业这一辈,本和谢家说好了要定儿女亲事的。后来先夫人谢氏的儿子林业看上周家女,非要娶周氏。接着谢家女看不上她的儿子林平,最终她才选了阮氏。她为此和丈夫也不是没争吵过,可老国公当时也被谢阁老埋怨,嫌弃老国公埋汰他家女儿,弄个不成器的嫡子和她女儿成亲,至此两家有了嫌隙,才闹得到谢家和林业这一辈不怎么交往。
接着她又数落道:“不要提庶子女嫁妆,哼——你心眼小,苛待庶子女外人不知,我能不知!林婷以前穿得衣裳袖口都磨得旧了,若不是怕外人说你苛刻庶子女,我赏了她衣裳,她还不知怎么样了。”
阮氏听了王老夫人的话,她低头恨恨的咬着牙,她凭什么要对庶子女好?先是丈夫风流俗事不粘手,老夫人不说儿子不好,只说她不好,还为儿子纳了良妾。那些庶子女既然是老夫人给儿子挑得良妾,又是姨娘生的,为何她要管他们,反正她不管,老夫人也会管。
王老夫人数落着阮氏,阮氏知道再不说点什么,王氏还会数落下去,于是她忍着脾气,乖觉的抬起头对老夫人说道:“母亲,这都是媳妇的不是,媳妇以后会改的。”
总有一天,总有一天,她的儿子承了爵,她便不用再看王氏的脸色。
王老夫人虽然不喜儿媳心眼小和短视,但是这个媳妇一向听话,看她认错,加之孙子林朗的亲事对儿媳妇也有打击,她便软和了语气说道:“润清的亲事是可惜了,不过你还是如以往那样和华夫人交往便是,看在你父亲和怡姐儿舅舅的面子上,华夫人不会说什么的,至于其他的,往后再想办法。珺姐儿那里查过了,看起来是无心之言,不过实在过于巧合,以后对她看紧些,这几年我看珺姐儿不是容易对付的。”
阮氏出了老夫人院落的时候,脸色灰败,等到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她便愤愤不止的踢翻了凳子,将屋内如意桌上的东西都扫到了地上。
枫亭娘是她的陪房,看到阮氏如此,便忙关上了屋门。丫鬟们早噤若寒蝉了。
“娘,娘,是我!”阮氏屋子门关了没多久,林怡便来了她这里。
阮氏听到林怡的敲门声音,适才回来后母女俩也没怎么亲近,归宁好几个月她也想女儿呢,忙让枫亭娘帮她赶紧收拾了下,才开了门。
枫亭娘让丫鬟收拾了屋子,母女俩进了内室说话。
“外祖父的病多亏了王家舅舅找得大夫,母亲不要怪舅舅。”林怡这里说得是哥哥林朗的婚事。
“我不怪他,倒是你外祖父还是华良的恩师,即便看你外祖父面子,那华良也不该推拒这门亲事。”阮氏父亲已经经历一次病危,现在病是安稳了,可连人都认不清楚了,她自不会再告诉她父亲林朗亲事有变的。
林朗的亲事要怪就怪她们想得太理所当然,为了顾忌面子和华良的心情,没有坚持换庚帖,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也罢,赵氏女好拿捏。
“六妹妹不简单,一句话就毁掉了哥哥亲事。”林怡埋怨道。
“不管有心无意,总是她的话引起的,枉费我这些年对她不错了。不叫的狗才咬人!”阮氏心情不好,说出来的话便难听,但是她却忘了,她对林珺姐弟好,只是为了捧杀林珺姐弟。
说完话后,阮氏想起了什么,对女儿笑着说道:“母亲进京时和辽王一家同行了一段路,那辽王一双儿女,真正是风姿无双。——初十辽王女儿明珠郡主生辰,会邀请你们这些女儿家参宴。你放心吧,母亲想到法子让你六妹妹出丑了。”
“可——可来得及准备,辽王不是才入京吗?”林怡听到母亲有法子让六妹妹出丑,便觉得痛快,于是随着母亲笑了,不一会她才担心起了宴席举办不了的事情。
“去年底辽王被宣召入京时,辽王府管事就带着人快马加鞭到京都准备了,不会来不及准备的。”(。。)
第七十六章 抽签()
林怡问着阮氏的主意,阮氏这才想起今日没有见到侄女珺姐儿,于是她问道:“今日回来怎么没有见着珺姐儿迎接?”
“六妹妹被祖母禁足了有半个多月了!”林怡听了阮氏的问话,停顿了一下后才说道。
“三年前除了惩治夏竹那一回,后来珺姐儿都算安分的很,这是怎么了?”
“六妹妹趁着府里主子都在歇午饷的时候,在内外院下人住的地方,逮了一个正在内院传流言的扫地婆子就开始打板子,还将那人往死里打,边打呵斥那婆子——让那婆子说还有谁传了流言,说出来,就饶她不死——下人们谁劝她都不听,直到那婆子咬出一个传流言的,接着绑了打,串联了有三四个,直到祖母知道,才传了她问话。”林怡面色不快的说着。
她以为府里传流言的多,法不责重,六妹妹不能把那些下人怎么样,谁知她趁着人不防备,来了这么一出。
“她哪里来的使唤的人,下人们也不是珺姐儿说要绑就能绑的?”阮氏皱眉问道,她知道府里的护卫可不是能随意支使的。三年前国公林业夫妇去了后,那令牌在婆母手里。
“她用的是她手里产业铺子的伙计,不然这事情也不会让她出其不意的做成。祖母就是为此生气,说是六妹妹不将她放在眼里。事发后六妹妹在祖母跟前只反复哭诉说是府里流言愈演愈烈,她知道祖母总会管的。但那日她实在忍不住,气不过,便冲动找了人来,还说她为了护着弟弟昊哥儿,她宁可什么也不顾了!再后来睿哥儿去找了叔祖父,叔祖父赶来后听了珺姐儿哭诉,说珺姐儿性子冲动,不顾后果,是自作主张了,但是护着弟弟的心思却是没错的。因为叔祖父为六妹妹说情。祖母最后才说六妹妹自作主张,罚她禁足到佛诞日。”林怡能想到,林珺这样做了后,许多下人以后在她跟前是不敢再放肆了。
“这种做法看似简单粗暴。却达到了敲山震虎的目的。做了此事后立刻示弱表示自己冲动。看似受了责罚,却立了威。好一个阳谋!看来珺姐儿性子随了他父亲,圆滑却学了母亲。这点你学着些。”阮氏听了女儿的叙述,眉头皱的更深,她不得不承认这个侄女不再如以往那般单纯了。
“要不是有叔祖父,要不是她手里有产业,她怎么能办成这件事情。而且她那样就不算屈打成招吗,有些下人借此报私仇不也是好机会?说到底是她刷了小聪明,明明是歇午饷的时候,偏偏跑到下人住得地方来这么一出。”听到阮氏夸林珺,林怡有些委屈的抱怨着。
“好了,这都是为了你好,母亲知道你也不笨。你能想到的,珺姐儿不会想不到,不管是不是屈打成招,珺姐儿都达到了自己想要立威的目的。就算你叔祖父不来说情,你祖母还能怎么罚她?你能说她护着弟弟是错了,只能对她禁足了。”阮氏语重心张的教这女儿,不一会,她舒展了眉头,看着女儿问道:“这流言不会是你让人传的吧?”
林怡不是不明白阮氏说得道理,只是一下子被说破,她便恼羞成怒,闷闷的坐在那里不再说话。恼怒自己给了六妹妹立威的机会。
阮氏看到女儿如此,便劝了会,然后提到女儿的亲事,烦恼选秀的事情,这才将林怡的注意力引了开。
果然,第二日京都高门都收到明珠郡主初十生辰宴请的邀贴。
佛诞日四月初八一大早,申国公府正门大开,府里仆从井然有序的立在正门两旁。
这是王老夫人要带着府里女眷去京郊西山隆运寺参加浴佛斋会,要在寺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