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金枝庶叶-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是奴婢无能,没能完成王妃的吩咐。奴婢觉得那杨家姑娘虽然才貌双全,却不是举世无双。况且王妃娶儿媳妇,自然是品行要佳,德行要好。人家都说挑媳妇看岳母,依奴婢看,杨姑娘也未必有外面传扬的那般端庄温婉。”

    王妃听见这话一皱眉,问道:“怎么?杨夫人不同意这门亲事?”

    本来这大户人家找媳妇儿都要事先相看相看,拐弯抹角透透对方母亲的态度,若是姑娘相中了,两家都有这个意思,这才找媒人上门。中间一搭桥,一桩好事就成了。

    只是这次王妃有些心急,来不及相看本人,就看看画像。况且对方不过是个小小的从二品侍郎,跟她们家结亲算是高攀了。若不是玦儿眼下不是世子,她岂会把标准降低?

    “岂止是不同意……奴婢一直在游说,嘴皮子都磨破了,不同意就算了还说了些不在行的话……得,奴婢也不学了,免得王妃听见动怒。那些话真是够气人,即便是奴婢听了都想跳脚。”王媒婆半吞半吐的说着,还一直觑着王妃的脸色。

    这不说比说了还厉害,王妃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奴婢还一直说,别看现在郝先锋不是世子,却是前途无忧。满都城数数,外姓王爷,皇亲国戚,一品大员家的适龄待嫁姑娘搁到一块,没有一百也有几十。若是放在以前,还不是由着王妃随便挑选?现如今轮到他们杨家,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杨夫人还不知道惜福。”

    这话正戳中王妃的痛处,若是被那些真正的世家拒绝还不丢人,偏生对方不过是个从二品的官员。杨老爷虽然官职不低,可家族里没什么根基,若是没有什么人提拔扶持,估计这官是做到头了。眼下王府伸出橄榄枝,人家连考虑都没考虑就拒绝了,还说了不少难听话,真是看他们王府好欺负不成!

    “难不成她们杨府的姑娘是九天仙女,我们王府就娶不得了?”王妃火冒三丈,让王媒婆先回去,这件事暂时搁下不提。

    转过天,王妃收拾一番就进宫去了。她先去给太后娘娘请安,碰巧皇后娘娘也在。她笑着说相中了杨大人家的嫡出姑娘,就怕眼下玦儿配不上人家,委屈了人家姑娘,所以想请太后娘娘做个保山。

    王妃跟当今皇上并不是同一母妃多生,想当年,王妃的亲娘本是太后娘娘身边的宫女。生下王妃之后,那宫女不等册封就产后血崩去了。太后可怜王妃一出生就没了亲娘,便养在身边,待她比亲生还要好。

    郝连玦算是太后娘娘的外孙子,打小就常出入后宫,深得太后喜欢。郝连玦去西北苦寒之地,太后是牵肠挂肚,跟皇上提及了两次却无果。眼下涉及到他的婚事,太后自然是上心。

    “不过是个小小户部侍郎家的姑娘,用得着这般看重吗?”太后心里为郝连玦可惜,若不是那孩子冲动丢了世子的封号,何至于娶个侍郎的姑娘?

    王妃听了笑着回道:“太后娘娘心疼玦儿臣妾知道,只是给杨家姑娘脸面就是给玦儿脸面!这婚事一定要办得热热闹闹,也帮玦儿冲冲晦气!”

    “嗯。”太后闻听点点头,“这事好办,不过哀家要先过过眼,看看杨家姑娘值不值!明个儿哀家就宣她们母女进宫一趟。”

    王妃听见这话不由得高兴,有太后娘娘出马,这婚事是一定成了。她回去着手准备婚事,虽然心中对杨夫人有意见,却不曾有半点马虎。到底是自己儿子娶媳妇,不周是打王府的脸!

    第二天,太后果然把杨夫人母女传进宫去。不出半日就有消息传出来,太后为杨姑娘做媒,对方正是郝连玦。太后办事还真是麻利,连吉日都帮着选好了,这个月二十六。

    杨夫人百般不愿意,却不敢忤逆太后的意思。两家交换庚帖,下聘礼,准备嫁妆。两家加紧忙活,终于在二十六之前全部准备停当。

    平南王府和杨府结亲,这可是都城最近最大的事情,所有百姓都津津乐道。

    幼仪听见这消息先是吃了一惊,随即淡定下来。那郝连玦也十七了,倒是到了该娶妻的年纪。只是那等清冷到有些无情,心思又深不可测的男子,什么样的姑娘才能跟他心心相印呢?

第一百零一回 接连病倒() 
金老爷叫郝连玦一声“贤侄”,如今贤侄成亲,他岂有不去恭喜的道理?金老爷命封氏备下一份厚礼,一大早便往王府去了。封氏思忖再三,终究是没好意思前去,毕竟人家王妃连她是谁都不清楚,攀高枝也得要点脸皮。

    金老爷兴致冲冲去了,可轿子在前一条街就动弹不得了。轿夫一打听,堵在这里的都是往王府喝喜酒的。嗬,这得收多少礼啊。

    虽说郝连玦不是世子,可到底是王爷的儿子,这婚事还是太后娘娘做得保山。最关键的是宫里面的态度,让驻守边关的将领趁回都城办公事的时候成亲,大禹从开国开始还是独一份!这让众人摸到了皇上对郝连玦的态度,随着二皇子回宫,似乎前一阵子的风波彻底过去了。

    眼见平南王府再次得到圣眷,前来贺喜的人自然就多了。

    金老爷见半天不挪动一步,只好下来步行。到了王府,就见管家模样的人正在招呼来宾把礼品送到门房登记造册。眼见太师太保被请进去,远远的瞧见内阁大学士下了轿子,看得金老爷有些激动。这么多位高权重的大人,他还是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的接触。

    他上了台阶,跟管家报上名讳官阶,那管家让他进门房竟没了下文。眼见管家蹬蹬下了台阶迎着大学士去,到了近前又是作揖又是赔笑脸,跟对着他迥然是两个人。这可眼气不得,谁让自己只是个小小的五品光禄寺少卿。

    金老爷带了小厮进了门房,把贺礼放下,扭身竟瞧见平日里相好的同僚。说起这位大人不是旁人,正是通政司参议李大人。李大人跟平南王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是拐弯抹角的亲戚。

    李大人的妹子嫁到睿亲王府中做小妾,生养了一位小郡主,深得王爷、王妃喜爱。而这睿亲王跟皇上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也是平南王妃的兄长。前一阵子,李大人的独女李月娥进宫选秀,被皇后娘娘相中做了太子的庶妃。

    别看两个人都是五品官,可这上下高低却分明。金老爷看见熟人心里稍微踏实些,结伴进了王府。

    王府摆的是流水席,按照官职和亲疏程度安排桌子。两个人刚好一桌,还有几个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僚。至于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倒是隔得远远的,连话都曾说着一句。

    不仅如此,还连新郎的面都没见着,金老爷吃罢酒就悻悻的回去了。

    第二天一去衙门,金老爷就听见个让人震惊的消息。昨个儿王府新娶的新娘杨子晴竟然死了,还是在新房上吊而亡!这么大的丑闻本该捂住,只是杨家的陪嫁丫头跑回去,杨家一大早就带着家丁杀到王府,把杨子晴的尸首抬了回去。

    杨家好好的姑娘不明不白上吊自杀,还是在成亲的晚上,这事自然不能轻松的了结。杨大人把郝连玦和平南王以及王妃一起告到了大理寺,说她们迫害逼死自己的女儿。杨大人还进宫向皇上告御状,没曾想皇上病着并未召见。

    难怪这一阵子不见皇上亲自上朝,都是太子在打理朝事,原来皇上一直病着。群臣各种猜测,太子赶忙安抚众臣,说皇上只是偶感风寒,再过几日便能上朝处理朝政了。

    这可真是多事之秋,一时之间都城的大街小巷流言四起。各大世家禁闭门庭,就连出入的下人都个个闭紧嘴巴,生怕会惹上不必要的是非。

    金老爷更是暗道倒霉,这刚刚攀扯上平南王府,没想到就出了人命官司,还真是晦气!

    幼仪心中更是疑惑,想不明白一个新娘子为何要在新房上吊。细想来,无非有几种可能。一是像杨家所言,王府的人对她逼迫折磨,她承受不住才上吊自杀;二是像戏折子上写得那样,杨姑娘有私定终身的对象,不得已嫁给郝连玦所以才上吊自杀;三是她根本不是自杀,而是有人杀了她再伪装成自杀的模样。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让幼仪觉得人心可怕。

    大理寺接了案子,自然要向两家人调查取证,断断续续有些消息传扬出来。众人这才知道,原来杨家并不愿意把自己姑娘嫁过去。而王妃在杨夫人拒绝之后怀恨在心,竟然进宫请太后娘娘帮忙,生生把杨家压制住了。难不成是王妃始终记恨,把杨子晴娶回来又折磨致死?

    这个案子太过瞩目,牵扯的又都是权贵,大理寺不敢轻易下结论。杨家三天两头去王府闹,搞得王府鸡飞狗跳,王妃更是头疼得厉害。

    她挖空心思都想不明白,自己新娶回来的儿媳妇怎么就上吊死了?虽说之前因为结亲的事,她心中气恼杨夫人。不过在准备婚事的过程中,她跟杨夫人当面沟通过,这才知道是王媒婆从中搞鬼,激化两个人的矛盾。原本就都是为了子女好,既然婚事已定,自然要往一起说合。所以这桩婚事虽说前面有些磨牙,可后面却极其的顺利。

    王妃并没有记仇,更没有想要折磨儿媳妇的想法。平南王父母早亡,她嫁过来就从未侍候过婆婆,着实过得挺舒坦。她不是心思歹毒之人,自然也没想过要在儿媳妇面前立牙子。她唯一的希望便是看见儿子、媳妇琴瑟和鸣,早日让她抱上孙子。

    下聘那日可是十里红妆,太后、皇后娘娘都有赏赐,给足了杨家面子。虽说郝连玦不是世子,但是这婚礼却着实风光。杨家那边十分满意,喜宴之上个个喜气洋洋。酒席散去已经是深夜,众人简单收拾便各自回房间安歇,岂料一大早就被凄厉的叫声惊醒。待众人奔去尖叫的地方,赫然看见新房的门打开着,新娘穿着大红的嫁衣悬于房梁之上!

    身披红衣而亡,而且是自杀,这可是要化作厉鬼的!王府上下人心惶惶,王妃找了和尚、道士分别作了法事,却还是整夜整夜的失眠多梦,时不时就从噩梦中惊醒。

    平南王见了不由得痛骂郝连玦,说他是不孝的儿子,成了亲也让父母双亲如此操心!郝连玦听见闷声不语,拔腿就往外走,一连几天不见人影。

    不出三日,大理寺竟然结案了,结果更是让整个都城的人都大吃了一惊。

    原来,杨子晴身边有个陪嫁丫头名叫颖儿。她打小就在杨子晴身边侍候,感情不同一般主仆。杨子晴这次把她带进王府,也有让她做小妾的意思。岂料这丫头在家里有个相好的表亲,两个人暗通款曲已久,还珠胎暗结!成亲这日,颖儿露出端倪,杨子晴追问她不得不承认。杨子晴此时还是个黄花大姑娘,听见这样的腌臜事情慌了手脚,又不敢声张恐怕丢了杨家和王府的脸面。

    杨子晴思量再三,决定暂时瞒住,只等三天回门那日悄悄禀明母亲再做定夺。谁知颖儿那丫头明白此事一旦败露便没有活路,因而趁着新房无人之时苦苦哀求主子。她见杨子晴打定主意要将此事禀告杨夫人,不顾念半点主仆情分,便动了歹念。她用花瓶砸死了杨子晴,又把她吊在房梁之上伪装成自杀,自己则溜回房间睡觉

    有人要问,这郝连玦不入洞房去了哪里?尸体怎么早上才被丫头发现?据他自己的口供,他先在府中喝喜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