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驭夫有道-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了李老太太的屋子,清琅就闻到了一股很浓烈的汤药味,炕上坐着一位银发斑斑的老太太,穿戴很整齐干净,只是身上少了林太君的那一抹贵气,可见李家和俞家比那可是差远了!
见过礼后,李老太太便拉着女儿热泪盈眶。“你可算来了,这些日子我可是想死你们了!文举中了举人这次,你爹和你哥哥在天之灵也该安慰了!”
几句话就把李氏和吴氏都说哭了,众人也都是沉默不语,劝了几句,李老太太才不哭了,又让吴氏拿出许多果子和糖果给清琅吃,清琅勉强吃了两块,然后又闲话了几句,李老太太就忽然对清琅笑道:“琅姐,我这屋子里都是药味,你待久了肯定不习惯,现在天气也暖和了,让文举带你别处转转吧!”
一听这话,清琅就知道李老太太肯定是有话对李氏说所以支开自己,她便抬头望了望李氏,见李氏不说话,她便起身笑道:“好不容易出来一趟我也想别处走走呢!”随后,李文举和清琅退了出去。
随后吴氏又屏退了众人,屋子里一时间只剩下李老太太和她们姑嫂两个。李氏见状,不禁笑道:“母亲,你把人都打发走了,可是有话要对我说?”李氏见今日吴氏似乎也不同往日,对她热情中又客气了几分,仿佛有求于她似的!
“我是问你琅姐的婚事你可有打算了?”李老太太问。
“还没,我这一半年也没相中合适的人家!”李氏直言道。
听到这话,李老太太和吴氏对视了一眼,笑道:“琅姐今年十六了吧?文举比琅姐大三岁,今年十九了,亲事也一直没有着落。”
“母亲的意思是……”李老太太的话让李氏的心咯噔了一声。
“文举是你的亲侄儿,你看着长大的,这孩子懂事孝顺,难得又爱读书,虽然他没和我说但是他看琅姐的那个眼神啊是再明白不过的了。这事我和你嫂子都有意,只是现在咱们家的情形……也是怕委屈了琅姐,可是这次文举中了举人,他勤奋上进,以后进士也应该会考上,所以我才舔着这张老脸向你说这个话,你看看是不是以后咱们可以亲上加亲让琅姐嫁过来?”李老太太满怀希望的对李氏道。
听到这话,李氏有些无措,抬头看看站在一旁的嫂子吴氏也是眼巴巴的盯着自己。想了一下,她便道:“母亲,你知道现在侯府里还是我婆婆老太太当家,再者二老爷又是琅姐的爹,这么大的事情纵使是我愿意也一个人做不了主的!”
听到李氏并没有一口回绝,更是让李老太太吴氏婆媳两个看到了希望,吴氏便赶紧道:“姑奶奶,我和母亲的意思也不是让你立刻答应,女儿的婚事可是件大事,只是让你考虑一下,再向你们家老太太和姑老爷探探口气。你放心,琅姐可是我看着长大的,我一直喜欢,她要是嫁过来我肯定当亲女儿看待,虽说现下家里就这个情形,可是也不会委屈了琅姐的!”
“等我回去找个适当的机会和二老爷先透一下看他怎么说!”李氏最后道。
“这些年一双儿女全靠你养育,姑老爷并不怎么上心你们的事,我想只要你同意了他那里好说,只是得让你们家老太太同意罢了!”李老太太说。
听到这话,李氏默然不语,心里有些沉重,只能是把话题绕开先说点别的,脑子里却是一直都在想这突如其来的婚事。
第十二章 表哥情意()
暮春的风儿温暖轻柔,庭院中的柳枝随微风浮动,眼前有几株牡丹姹紫嫣红,一身杏黄色绣海棠花样褙子的清琅站在栏杆下亭亭玉立,她拿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身旁的李文举,见他一双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看,心中着实不自在起来。
“琅表妹,我新得了一方砚台,不如去我的书房看看?”李文举邀请道。
听到这话,清琅觉得站在这里也不是个事,所以便点了点头,然后跟着李文举去了他的书房。李文举的书房只有一间,里面倒是书案,书架和床榻一应俱全,一走进去还能闻到淡淡的墨香,可见他是一个勤奋用功的人!
“琅表妹,请坐!”李文举搬了一把椅子过来并且还殷勤的用袖子擦了擦上面的浮土。
“谢表哥!”清琅彬彬有礼的道。
坐下后,李文举便从书橱中拿出了一个木匣子,打开后从里面小心的拿出了一方砚台,看他的动作这砚台一定是很珍贵的。然后便笑着拿给清琅看。“琅表妹,这是两天前老师送给我的一方端砚,是老坑货,很不错的,我特意留着给你的!”
清琅伸手拿了过来,定睛一看,果真是一方不错的老坑端砚,只不过算不上稀有,因为砚台上没有铭,应该不是名家雕刻的,不过也能值上十几两银子,大概这在李文举的眼里就是很不错的东西了!抬眼看看李文举那灼灼发光的眼眸,清琅还是对他的心意有所打动,便笑道:“我一个小女子要这砚台做什么?还是表哥你留着用吧!”说完,便把砚台放在了书案上。
看到清琅拒绝了,李文举有些失望,然后说:“琅表妹,以前你不是很喜欢吟诗作对吗?还常常把写的诗让我给你看,这大半年怎么你也不写诗给我看了?”
听到这话,清琅心想:原来李文举和俞清琅还有这么一段往事。从贴身丫头口中得知俞清琅以前确实是很喜欢吟诗作对,不过她可是不擅长这个,就害怕人家这样问她。所以,下一刻,清琅便道:“那只不过是小时候随便闹着玩罢了,现在我大了,是要把时间多放在女红烹饪上才是!”其实说这话的时候她还是很心虚的,因为女红烹饪她现在也只是刚知道了一点皮毛而已,在齐王府的时候她可是个疯丫头,整天就喜欢出去野跑着玩,还最喜欢骑马,想想就怀念在齐王府当郡主无忧无虑的日子!
听了这个解释,李文举倒是微笑着道:“是啊,转眼你我也都大了,是不能像以前那样了!不如这砚台我就先替你保存着,反正你以后也是要到我们家里来的。”
“你说什么?”李文举的话立刻让清琅警觉了起来。什么叫以后要到他们家里来?
看到她惊讶的模样,李文举神秘的道:“你猜祖母为什么把咱们支出来?”
“当然是她们有私房话要说!”清琅不以为然的回答。
“那你知道她们说得是什么私房话?”李文举又问。
“我怎么知道!”清琅有些不耐烦了。
见她有些不悦了,李文举便赶紧的道:“祖母和母亲今日想跟姑母说说咱们两个的事!”
“咱们两个有什么事?”清琅此刻有些心虚的盯着李文举。
“当然是咱们的亲事啊!”李文举说这话的时候明显是带着欣喜的。
听到这话,清琅的脸色变得凝重了起来,急切的问道:“什么咱们的亲事?我什么时候和你有亲事了?”
见清琅不高兴了,李文举知道自己大概是造次了,所以赶紧站起来赔不是。“琅表妹,都是我不好,大概太着急了!不过……不过我是真心喜欢你的。难道这些年你就一点感觉也没有吗?”
听到他竟然向自己表白了,清琅知道此地不能久留了,所以便赶紧的站了起来,一边往外走一边说:“我去看看母亲!”
“琅表妹……”李文举喊了一句,可是清琅已经出了房门。
李文举倒是站在那里笑了笑,心情十分的愉悦,大概他认为是表妹害臊了,大姑娘一般都是这个样子!
在李家吃了午饭,清琅感觉祖母和舅母这次对她的热情更胜从前,弄得她饭都没有吃几口,大概李氏也有心事,所以草草吃过午饭后便借口家中有事离开了李家。
回程的马车上,李氏母女两个并肩而坐。见李氏沉默不语,仿佛在想什么,清琅踌躇了一下,还是直接开口问:“母亲,祖母和舅母都对你说了什么?”
闻言,李氏转头望了望女儿,回答:“你祖母和舅母想让你嫁给你表哥!”
“母亲答应了吗?”清琅紧张的问。
“没答应,也没拒绝,这事我还得想想。对了,你自己什么意思?”李氏问着女儿。
“我……不知道!”清琅支吾的回答。说实话,她是真的不知道!上一世做郡主的时候她是打心眼里喜欢霍振廷,所以便嫁给了他,可是没想到人家早就心有所属了,弄得自己过了两年多郁郁寡欢的日子最后还失足把命给搭上了!这个李文举她虽然说不上喜欢,但是倒是也不讨厌,更要紧的是他好像对自己很是心仪,以后嫁给他的话总比嫁给一个不喜欢或者不知道喜不喜欢自己的人要好太多了!
听到清琅的回答,李氏说了一句。“这件事我还需要多考虑一下!”
随后,只听到马儿奔跑的声音,再也听不到母女两个的说话声,大概都是各怀心事吧?
回到俞家之后,母女两个便各自回房。李氏换了家常衣裳,喝了一杯茶后,便把今日的事情告诉了一同前去的宋嬷嬷。宋嬷嬷听了之后,便道:“要是亲上加亲倒是不怕以后琅姐会受委屈,太太您也可以常常回去母女相见,老奴看着表少爷对琅姐也是很有心的,只是李家现在的家境就……”
闻言,李氏便叹了一口气,道:“不是我嫌贫爱富,更何况是我的娘家,实在是现在李家家境太贫寒了,你看看清环回门的时候那个寒酸样子,大太太只随便摆了两桌酒席,家里的下人们都有些看不起他们,我怎么忍心让琅姐去受这样的委屈?现在文举只是中了个举人,要是中的是进士朝廷最少也能给个差事,我让琅姐嫁过去也有个盼头!”
“老奴看表少爷倒是个刻苦读书的,说不定下次就能中了进士了。只是还要三年才可以考,到时候咱们琅姐都十九了,要是中了还算好,要是中不了不是耽误了琅姐的终身嘛!”宋嬷嬷皱着眉头道。
“我也是担心这个,虽说我这些年也积攒了些银子,我的嫁妆里的一个庄子和一个铺子倒是可以拿出一个给琅姐做嫁妆,可是那一个铺子也就是能让她们两口子吃饱饭而已,以后也帮衬不了她们多少,毕竟还有辉哥要娶妻生子呢!”李氏愁道。
“太太也可以放心,毕竟以后分家二老爷也是可以分到一些产业的!”宋嬷嬷宽慰道。
“侯府有多少产业我还不清楚吗?除了永业田和这宅子不能动以外,也就还有几个庄子几个铺子几座宅子而已,三房一分,以后还要给林姨娘的儿子分一份,还能剩下多少?再说分家之后份例银子什么的可就都没有了,以后吃的穿得也都是咱们自己拿钱了!”李氏说。
闻言,宋嬷嬷点点头,然后说:“太太,那这门婚事您打算怎么样?”
“我现在也拿不定主意,不如就先搁置一段时间,反正瑛姐的婚事还没定呢!我也再看看,先不急!毕竟是琅姐一辈子的事,我不能轻易就下了决定。”李氏想了想道。
“恩。”宋嬷嬷点头表示同意。
第十三章 王府宴会()
从李家回来,清琅的脑海里都是李文举那高高瘦瘦的模样,心里多少有些担忧,不知道李氏会不会答应这门亲事。一连过了一个月的样子李氏再也没提,宋嬷嬷偷偷告诉她说太太有些不太满意等过个一年半载的再说,她也就把心放在了肚子里。
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