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大明帝国-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需要喝水的不止是人,还有马!

    不过是小半个时辰的功夫,所有的神机营骑卒都非常劳累的甩着手臂。

    千余名鞑靼汉子无一幸免,全都被揍成了猪头。

    “巴特尔大使,遵守我们的诺言吧!”朱厚照不无嘲笑的说道。

    巴特尔无奈的点了点头在文书上签了字:“愿赌服输,我们这就回去着手互市。”

    但是朱厚照并没有放过他,反而从怀中掏出了一沓字据,最上面的一张上还粘着已经发黑的血迹。

    他一张张的把字据扔在巴特尔的面前,冷冷的说道:“这是你们欠下的债,共计五十万两,打算什么时候还?”

    巴特尔尴尬的看着那一张张欠条,他知道这件事情,讷讷道:“我们已经没有钱了!”

    “那就用其他的东西来还债,我们姑娘的血不可能白流!”朱厚照大声吼道:“张译,把鞑靼人的马全部没收,衣服全部扒掉!”

    万余人一拥而上,转瞬间将毫无抵抗之力的鞑靼人扒了个精光,甚至连巴特尔身上的衣服在得到朱厚照肯定的眼神后也没有放过。

    “这就是你们眼中畏如蛇蝎的鞑靼铁骑?”朱厚照指着满山遍野的白毛猪一般的鞑靼人,对着几十号大明官员冷笑。

    说完,朱厚照打马扬鞭,扬长而去。

    (本章完)

第49章 大臣与太监的区别() 
鞑靼人很迷茫,相当的迷茫。

    浑身上下可谓是一点布条都没有,连臭烘烘的内裤都被张译等人给扒的精光。

    关键是连匹马都没留下,这几千里的路就让这样光着走回去吗?

    小王子看向草原的方向,眼睛里蓄满了泪水,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竟是如此的深爱着那片土地。

    妈妈啊,快把我,抱走吧!

    朱厚照虽然没有追究那个胆敢刺杀他的人是谁,轻松的放过了鞑靼人,但是他那恶毒的行为已经成了鞑靼使团心中的永远的梦魇。

    我一定会再回来的!鞑靼小王子对着京城吼玩这句话就光着白花花的屁屁消失在草原深处,成了一头****伤口的狼。

    内阁那边也是羞愧难当。

    一千神机营的三流骑军竟然硬碰硬的正面撞赢了鞑靼铁骑,这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的扇在这群只想求和平稳定发展的内阁大佬的脸上。

    什么为了明鞑双方和平共处,共同谋求发展,都是扯淡!在这一刻刘健等人只看到自己的软弱,可耻的软弱。

    但是内阁并不认为他们做的是错的。

    因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鞑靼人明显是充满着怒火的,从他们经常撕毁和约肆意抢夺汉人运过去互市的物资上就可以看出来。

    在所有的明廷官员们看来,内阁或许是软弱的,但是决策却是对的,太子或许是强硬的,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强硬却给国家带来了麻烦。

    孰对孰错一目了然。

    所以,有了前车之鉴,内阁在南方开海禁这件事情上明显谨慎的许多。

    签了批文却不办事儿,办事儿的人去了却一个劲儿拖,以至于朱厚照老爹都死了,开海禁的事情还是遥遥无期的没办妥。

    弘治十八年七月,以仁孝治天下的大明弘治皇帝朱佑樘驾崩。

    这一年朱厚照十四岁。

    最后一口气没有断之前,弘治皇帝将朱厚照彻底的托付给了以刘健为首的内阁成员。

    将朱厚照拉在床前,眼神中满是不舍和留念。

    老皇帝费力的抚摸着朱厚照的头,告诉他外事不决问刘健,内事不决问萧敬。

    朱厚照连连点头,泪水也止不住的想要流出来。

    床上的这个男人最然和他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是在某种程度上那种属于帝王的独特父爱在这几年的时光内彻底的感动了朱厚照。

    “父皇还有什么嘱咐,儿臣一定遵从!”朱厚照看着气息微弱的弘治皇帝认真的说道。

    弘治皇帝艰难的摇了摇头,然后就头一歪……

    “父皇!”朱厚照大叫道:“难道您真的就没有什么想说的了吗?”

    然后就看到头歪了的弘治皇帝颤颤巍巍的举起了一根手指,气若游丝地说道:“照儿……你还小……如果房事不决……不决……”

    话没说完,弘治皇帝就彻底的断了气,龙御归天。

    朱厚照心中涌出一阵浓郁的感动,没想到自己的这个老爹连这种事情都为自己记挂,连连点头道:“父皇,儿臣懂了,儿臣一定会早日打下东瀛!”

    是年,朱厚照登基,尊称弘治帝为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翌年,在刘健李东阳等人的建议之下,定年号为正德。

    ————————————————————————————————————

    终于成了大明帝国的一把手,朱厚照王霸之气外露的坐在龙椅之上看着阶下叩拜山呼的群臣,心中充满了感动。

    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太子这个位置实在是太尴尬了,所有人都会尊敬着你,然而你的话却没有一个屁的作用更大。

    现在升官儿做了皇帝,看哪个鳖孙还敢对自己说三道四指手画脚?

    然而,不过是一个月的功夫,朱厚照就发现自己错了,完全的错了。

    做太子的时候事情只要干的不那么出格,还真没几个人把眼睛定在自己身上。

    可是做了皇帝之后,几乎满朝文武数百双的眼睛全部都定在朱厚照身上,一眨都不带眨的。

    大到娶妻生子,下到拉屎撒尿,这群人都能揪出来问题,并且说出个一二三四五。

    说实话,朱厚照头都大了,皇帝,真不是那么好当的。

    南方开海禁的问题已经整整的搞了四年,虽然成果不大,但也没有惹出什么麻烦。

    那地方远在天边,问题又复杂,朱厚照统筹调度还行,至于具体操作还是需要内阁的这些阁老,做人家是一直没有消停,但是是不是在磨洋工,朱厚照就不得而知了。

    因为他现在也没空管这个,因为内阁的人不想让他管。

    正德元年四月的第一次大朝会,御史刘菁再一次的跳了出来。

    没错,就是当初那个跟着国子监祭酒一起混的那个刘菁。

    这家伙显然没有啥发展前途,混了四年连朱厚照都升官了,他还依旧是个正六品的御史。

    “启奏陛下,微臣有话要说!”朱厚照正在上面哈欠连天的打算退朝的时候,刘菁就蹦了出来。

    朱厚照连忙装出一副洗耳恭听的和蔼模样说道:“刘爱卿请说!”

    朱厚照的本意是随便客气客气,可是刘菁偏偏就当了真。

    “皇上,臣风闻日前鞑靼部落在与我朝互市之时纵兵抢掠,杀我百姓兵丁近十人……”

    “所以?”

    “所以臣以为鞑靼纵兵抢掠是因为当年皇上您定下的互市交换价格太低,这才致使鞑靼连年犯我边境,臣以为陛下需从新和鞑靼汗王商定互市条款,以安定我边疆!”

    朱厚照听到这事儿,立刻就甩锅:“刘爱卿有所不知,这个协议是当年刘阁老他们拍的板儿。”

    “非也!”刘菁很是耿直:“臣听说那是皇上您亲自下的旨,司礼监秉笔太监刘瑾送到内阁的。”

    朱厚照恼了:“卧槽,怎么都是你听说你听说,你丫的能拿出来证据么?”

    “陛下,风闻奏是是言官御史的职责所在。”刘健听到朱厚照爆了粗口,眉头皱了皱解释了一句。

    “这规则是谁定的?”朱厚照很不满意,这么不负责任的权力施与一定是个昏君干的。

    “自宋以来,便有了这条规则,方便御史言官监察百官之职。”刘健不紧不慢的说道,仿佛御史监察的百官里不包括他一样。

    朱厚照一点都不含糊,你们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别来烦老子就成,立刻就下了新帝登基的第一个旨意:“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风闻奏事这种事情以后还是不要再出现了!”

    (本章完)

第50章 疯了的居庸关守将() 
明朝的官员办事很少有直来直往的,几百年下来大约只有一个沈链,一个海瑞。

    可惜一个死得惨,一个一辈子混迹在官场边缘难有作为。

    大多数的官员办事儿都是绕了几百道弯子,剥茧抽丝之后才能知道人家的着力点在哪里。

    比如说这个刘菁,明面上参奏的是北部边疆鞑靼不守规矩,视互市如空文,希望皇帝陛下早点解决。

    实际上的目标却是将手伸向了南方开海禁的事情上,是实实在在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通过北方的问题告诉小皇帝朱厚照,如果当初按照内阁的法子来,鞑靼那边绝不会因为货物的价格低而行险,所以您的决策都是行不通的,并趁机挥击到南方。

    皇上您的岁数还小,要多听话少自己拿主意,家国大事还是需要听从我们这些老人家滴。

    可惜,这里面的门道朱厚照一点都听不懂,但是他却是从刘菁的话中猜到了一点其他的东西。

    当初那份互市章程是朱厚照弄出来的不假,但是知道这件事的也不过是内阁的几个人,以及刘瑾……

    刘瑾是个忠心的奴才,其基本利益是和朱厚照绑在一起的,朱厚照一上台,这货立刻就鸡犬升天的做了司礼监秉笔太监,没有道理会乱嚼舌根子。

    那么问题就很明显了。

    是内阁的人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刘菁,然后指使刘菁开嘴炮,然后让朱厚照彻底放弃开海禁的想法。

    北方边疆乱了,南方粮仓绝不能再乱,这是内阁刘健他们很朴素的想法。

    朱厚照龇牙咧嘴的坐在龙椅上,他已经隐隐约约的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但是一时并没有想到开海禁的问题上去。

    实际上这四年来海禁虽然一直在开,但是进展十分缓慢。大明海疆广阔无比,可是却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守卫如此广阔的海疆。

    郑和宝船的图纸被刘大夏给烧了的这回事儿朱厚照并没有忘记,没有图纸就没法造出大明的航空母舰,没有宝船就很难解决海上海盗横行的问题。

    很早以前朱厚照就开始让人着手打造大船的事务,同时内阁的人虽然办的缓慢但也不是没办事儿,所以朱厚照在开海禁的问题上是一忍再忍。

    大明的官员善于脚疼医头,但是朱厚照却是个喜欢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人。

    所以在不耐烦的听完刘菁的碎嘴子之后,朱厚照当机立断,说道:“下次那个小王子再敢这么王八蛋的事儿,立刻就派兵大嘴巴抽丫的!必要的时候朕也可以亲自出马!”

    刘菁只是这么一说,谁知道朱厚照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上来就是一顿王八拳,直接将刘菁给打沟里去了。

    天子巡边!这不是逗么?

    要是自己一番话让皇帝动了巡边的念头,那刘菁就是抽死自己也不会得到满朝文官的心疼。

    朱厚照这么随口一说,朝堂上立刻就乱了套。原本是火急火燎几乎要灭国的小王子犯边事件立刻成了疥癣之疾,群臣无不狂呼让朱厚照三思,万万不可做巡边这种危险之事。

    明英宗率领二十万大军巡边,然后就闹出了个土木堡之变,一下之葬送了包括两个内阁大臣、一公二侯四伯以及无数的参将御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