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魏武霸业-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和尚此时心里只有两个字,完了,惹了拓跋焘,不死也得脱层皮,这是所有人公认的真理。
第397章 佛门的底蕴()
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一步,拓跋焘之前的猜想一个个全部被证实,佛门的渗透果然是有组织性的,是有人指挥的。
佛教,东汉汉明帝时期传入这块土地,最开始对百姓的影响微乎其微,随后不久,黄巾起义,董卓入京,诸侯争霸,三国乱世,五胡乱华,佛教都没有太大的发展。
在历史上,佛教真正开始发展是从北魏文成帝开始,太武帝因为之前有过一次灭佛运动,最后年仅四十多岁暴毙宫中,被宦官所害,之后出现了几年的乱整,南安王等一众皇子皇孙为皇位打的不可开交,最后文成帝继位,开始有大臣说之前发生的事是因为太武帝灭佛的报应,文成帝也信以为真,开始大力扶持佛教。
孝文帝迁都,背叛祖宗改姓元之后,佛教发展更是如日中天,几个著名的石窟也是这个时候建成的。
佛教的发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南朝四百八十寺说的一点也不夸张,南北朝后期这块土地上寺庙多达上千座,僧尼更是有十几万之多,甚至更夸张的是有皇帝因为信佛,最后被和尚活活饿死,佛教在南北朝时期达到了第一个高峰。
又过了近一百年,登基之后的唐高祖李渊见佛门影响太大,决定再来一次灭佛运动,但这一次已经无法达到一百多年前太武帝的效果,只是不痛不痒的给了佛门一下。
之后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因为担心天下人的指责,又加上东征洛阳时少林寺帮过他,也开始扶持佛教发展,这也才有了后来的玄奘西行。
玄奘从天竺带回大乘佛法,又率领一众弟子在大雁塔将佛经全部翻译完成,大乘佛法开始取代之前的小乘佛法,佛教的发展从此一马平川,历代统治者都将其奉为上宾,偶尔还有几次灭佛运动,对佛门来说都是不痛不痒的,完全伤不到根基。
明朝以后,随着陈朱理学等一系列学说的深入人心,再加上从头到尾都重佛抑道的西游记的风靡,佛教一路高歌猛进,几乎成为第一大教。
拓跋焘在对佛门动手的同时,也让黑衣卫调查佛门的一切信息,作为这个时代最为恐怖的情报组织,没有什么是他们查不到的,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
剿灭沙安寺之后,拓跋焘如愿收到了黑衣卫的密报,佛门的所有信息都在这一小张纸上。
“十万僧兵,这是拓跋绍最后的倚仗吗?洛阳注定不是我的了吗?”看完密信,拓跋焘又突然像疯了一样自言自语。
佛门都是以洛阳为中心,慢慢向外渗透扩张,拓跋焘的灭佛命令也不是天衣无缝,拓跋绍利用了其中的这个漏洞,倾尽全力扶持佛门壮大,以便助他将来发动政变夺位和夺位之后对百姓的统治,不得不说拓跋绍这一次投资的非常好。
十万僧兵,还有挂在百姓们头上的万顷良田,偷偷藏起来的钱财,这些都是佛门敢跟拓跋焘明目张胆对着干的底气。
第398章 使团到来()
沙安寺的事情拓跋焘只能暂时压一下,等博览会过了再连同敦煌城的城主一起收拾,毕竟家丑不可外扬。
第二天,所有受到邀请的国家就像约好一样派了使团过来,来的人还不少,这让原本就很热闹的敦煌城一下子变的更热闹了。
并且这次拓跋焘邀请的人还不少,南陈,吐蕃,高句丽,南中。南召,新罗,百济,真腊,大食甚至波斯,罗马,倭国都邀请了,只要是地图上能找到的,已经有了独立政权,人能过去的通通发了邀请函。
整个早上,拓跋焘就带着北魏的所有官员在城门口当接待,从使团的含金量就能看出那个政权跟北魏的关系怎么样。
最先来的还是最近的南陈,领头的也算是老熟人,项胤,对此拓跋焘并不意外,刘安要能来才是真的见鬼了。
不过这个使团脾气还不小,见到拓跋焘之后冷哼一声就直接走了,看见项乾,诸葛峰等人也在北魏的武将队列中,项胤更是哼了好几声,两步并一步的走了。
紧随其后的是罗马帝国使团,带队的是凯撒的大儿子阰彼斯,和项胤的傲慢相比,阰彼斯就完全是敬畏,敬畏谁呢,当然是萧然,当年萧然是亲自带着海军打了过去,直接占领罗马王城,凯撒的老婆孩子自然成了俘虏,萧然就像是他们心中的梦魇一样可怕。
接下来的波斯,教廷,吐蕃,派过来的都只是丞相级别的人物,这些拓跋焘都不意外,波斯和他们是有大仇的,能来算不错了,吐蕃那边,松赞干布又怎么会不知道拓跋焘做梦都想抓了他,自然不会傻乎乎的过来,至于教廷,那也是深仇大恨,然后教皇又被拓跋焘的师姐重伤,也是不可能来的。
接待了一票大臣组成的使团后,拓跋焘终于迎来了第一个规格高的使团,南中使团。
北魏和南中,一个在北一个在南,从来就没有因为利益发生过战争,再加上西域之战南中还派兵过来帮过忙,于是两个政权就跟好朋友一样,关系好的不得了,使团自然也是由孟磊他老爹南中王孟奔亲自带过来的。
“南中王,久仰大名”隔着老远,拓跋焘就迎了过去,不管地盘再怎么小,孟奔也是老大,和拓跋嗣一个级别的。
“哈哈哈”孟奔大笑了几声,拍了拍拓跋焘:“拓拔元帅太客气了,和你比起来,我这个南中王有什么名声。”
孟磊和他爹孟奔是一样的,性格豪爽,肚子里憋不住话,说白了就是话糙理不糙。
事实也的确如此,从416年开始的盛乐之战,云中之战,再到后面的潼关之战,拓跋焘的威名早已经打了出去,西域一战更是让拓跋焘扬名天下,拓拔元帅这个称呼就跟现在的人民币一样,基本每个人都认识。
之后来的高句丽这些小国家,基本都是由他们的国王亲自带队过来的,他们不是被拓跋焘收拾怕了就是怕拓跋焘这个人,就怕惹他不高兴带人从海上就打过去。
第399章 震撼()
该来的使团全部来了,拓跋焘这边要参加阅兵式的部队也早已经训练完成,就等着拉出来走走了。
阅兵的场地选在敦煌城的西北方向,那里是一大片几乎看不到人的戈壁滩,视野开阔,用来阅兵很合适。
在阅兵场边缘,观众席早已经搭建好,这里是给拓跋嗣以及另外的那些外宾坐的,普通百姓的位置在旁边,就是一排临时搭建的凉棚,座位是没有的,因为时间来不及准备这些。
天刚刚亮,阅兵场外面就已经人头攒动,很多人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过去的,还有一些思想比较先进的,他们想看看自己所在的这个国家到底有多大的能力。
到了辰时,也就是现在的九点左右,阅兵式正式开始,拓跋焘办的这个还是比较有古典风味的,礼炮,国旗那些都没有,拓跋焘人懒,懒得弄,一来直接就上大家伙。
伴随着鼓声和号角声,阅兵场的一个角落烟尘大作,参与检阅的部队登场了。
最先出场的是整个北魏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支部队,玄甲骑兵,人和马全部被黑的发亮的盔甲包裹,就连马腿的步伐都整齐划一,整个方阵就像一个整体,在所有人眼前匀速通过。
紧随其后的是北魏最另外敌闻风丧胆的部队,拓跋焘的重骑兵,龙象卫,银白色的盔甲和玄甲骑兵的黑色形成鲜明的对此,步伐同样整齐划一,个人就是整体,整体就是个人,令人叹为观止。
接下来,虎豹骑,骁骑卫,柔然骑兵等依次登场,不论是气势还是身上的杀气,几乎都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只有他们盔甲的样式和颜色。
骑兵检阅完,接下来就是步兵,首先来的还是那支在三国就已经威名赫赫的陷阵营,所有人身披重甲,左手持盾,右手握刀,似乎每走一步地面都要震一下。
跟在陷阵营后面的白袍军,凤雀卫,柔然步兵等一系列兵种也跟之前的骑兵一样,有序的经过每一个观众的眼前。
基本的兵种都检阅完了,下面才是真正的重头戏,武器。
床弩,攻城车,云梯车这些只要和拓跋焘他们交过手的基本都见过,不过最后压轴登场的东西,拓跋嗣都坐不住了。
拓跋焘把在皇陵找到的那批铁浮屠战车全部悄悄拿了出来,就等着在这里亮相。
“这这是铁浮屠”拓跋嗣已经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了。
其他的那些使团也全部目光呆滞,他们已经被深深的震撼到了,纯铁打造的外壳,四周布满利刃,这样一个跟王八差不多的大家伙,在这个时代几乎无解,放出去就是无敌的存在。
唯一可以克制得或许只有床弩发射的重箭,现在这项技术只有拓跋焘,萧然和吕茵茵三个人知道全部,就连陆峰也无法再没有拓跋焘他们的帮助下自己带人把可以发射重箭的床弩做出来。
项胤等人心中突然有一种绝望的感觉,仿佛他已经看到了这些战车在钱塘横行的景象。
看着这些外宾不太对劲的脸色,拓跋焘心里只有两个字,歪瑞biu体佛,成功了,目的达到了。
第400章 和亲是不可能的()
阅兵式结束,后面的就是展览会了,这是属于商人们的时间,拓跋焘他们也没有去掺和,城里面还有一大堆破事在等着他呢。
现在他已经知道敦煌城的城主和佛门有勾结,佛门给他东西,他护着佛门在敦煌这块地上随意敛财,但关键是没有证据。
西域这边和中原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单从行政制度上就不一样,中原一带沿用的是郡县制,管事的是县令,县令上面还有郡守,郡守上面有太守,就这样一级一级的来。
但是西域就比较特殊,这里因为气候和地形的关系,基本没有像中原那边县城外围还有村庄,都是一座城一座城的分布,城外几乎是无人区,所以西域这边实行的是城主制。
每一座城都有一个城主,城主和县令差不多,负责城中的大小事务,城防则是由都护府统一负责管理。
各城城主直接听命于平阳公主,位于楼兰城的公主府是整个西域的最号行政机构,和都护府是平行的,互不干涉,都护府还是由拓跋焘直接管辖,直接跳过萧然的兵部,兵力调动全部由元帅印控制。
西域这边土地面积几乎是北魏之前的两倍还要多,有大大小小的城池上百座,平阳公主一个人管这么多难免会有纰漏,这也就有了敦煌城的这一档子事。
现在最让拓跋焘头疼的是要找到城主受贿的证据,不然没法定罪,并且拓跋焘怀疑有问题的不止敦煌城一处,很有可能几个城主一起和佛门编织了一张关系网,所以做事必须要小心谨慎。
拓跋焘这边还在头疼着,拓跋嗣又派人来叫他,能在这个时候把他叫过去,十有八九是有什么大事。
到了拓跋嗣住的地方,一进屋拓跋焘还看到不少熟人,南陈使团的项胤,步庸等人全部都在,拓跋嗣脸上看不出喜怒,倒是杜皇后脸上杀气很重。
“太子来了,几位有什么事就跟太子说,监国大权朕已经交给太子了。”看到拓跋焘进来,拓跋嗣直接把事全部丢了过去。
拓跋焘瞬间蒙了,监国大权,你什么时候给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