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名扬三国-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继低着头,不回答。

    袁术挥挥手,按住袁继的侍从抓住他的头发把他的头拉起来。袁术又问了一遍:“说,有没有同谋?”

    “我要杀你,要同谋何用?”

    “你不要以为朕不敢把你怎么样?”袁术蹲下来在袁继耳边说,“你跟朕没有半点关系,朕丝毫不会怜惜你。”

    袁继笑了,笑声越来越大,越来越狂放。“我和你什么关系?有什么关系?没有关系,你就杀了我吧。”

    袁术大怒,从腰间拔出长剑,做出要劈的动作,袁续的父亲急忙跪拜,大声喊道:“陛下呀,剑下留情。”

    袁术停下动作,回头看去。袁续的父亲几乎带着哽咽的腔调求情:“他一定是冲动,望陛下原谅他呀。子不教,父之过,若是陛下一定要治谁的死罪,就让老夫顶吧。”

    “父亲?”袁继和袁续一起喊了出来。真没想到,一直不喜欢袁继的父亲,在这个时刻竟然愿意为袁继顶罪。

    李丰走到近处,向袁术说道:“陛下,今日是大喜之日,不宜见血,可暂时收押父子二人,严加审讯,查出同谋。”

    杨弘也说道:“李大人所言极是。”

    袁术点点头,下令:“把他们父子二人押会寿春,严加审问,还有谁图谋不轨。”

    说着,他看了一眼袁续,又扫视会场。罢了,袁术在侍从的簇拥下,离开了会场。父亲和大哥在经过袁续身前时,都看了看袁续。

    名扬一直在旁边看完前后经过,这事情显然没有结束。袁续再想刺杀是千难万难,而袁术显然是知道袁续的计划。袁续要逃跑也不容易,更何况父兄都在袁术手上。袁术到底知道多少,袁潞是不是叛徒,都未可知。

    说不定,名扬自己也暴露了。

    本首发于看惘

    :

第一七六章 箭在弦上 不得不发() 
宴席不欢而散,每个人的心里都惴惴不安。 袁氏各族的家长立刻叫过自己的儿子问他有没有参与谋反,都回答道:“没有。”尽管至少每家都有一人参与了袁续的计划。

    袁氏宗亲们回到自己的营地,过了这一晚,就要随袁术回寿春去了。这个晚上并不安稳,除了大家心中不安以外,军队也将营地团团围住,戒备森严。

    名扬随着队伍回营,护卫队营地内外并没有什么变化,看来自己没有太大的危险。

    晚上,士兵们和衣而睡,辛苦了一天,大伙儿躺下就睡着了,鼾声此起彼伏。名扬仔细整理了一下思路:袁续在最初召集袁氏公子形成反袁术组织时,他没有告知成员名扬的存在,甚至没有告知他们李丰的作用。知道名扬和李丰身份的只有袁潞和袁汶。如果是他们两人中的一个泄露了消息,那么名扬和李丰也应该会暴露。如果是他们之外的袁氏公子做了叛徒,那么今天这个局面就好解释了。只有行动暴露,名扬和李丰都没有遇到危险。袁继刺杀袁术应该是意料之外的事件,刚好破坏了袁续的行动。不排除袁继是故意这么做,为了保护自己的弟弟。

    但是名扬想起当时袁潞的表情,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袁术班师,袁氏各族回到寿春后,立刻被重兵软禁在各自家中。袁续更不必说,简直就是囚禁。名扬脱离了淮南军,回到寿春,但找不到任何办法联系到袁续,心中非常焦急。

    名扬接到了从许昌传来的曹操的命令。曹军已经跨越豫州与扬州的边境,向寿春出发。曹操命令名扬立刻策动淮南军的倒戈以及孙策军的内应,准备迎接曹军。

    名扬得到曹操的命令,心知没有时间管袁续了,便立刻赶回庐江,召集各营校尉,进行军事部署。赵云和任永早早就就来到名扬身边,其他军官陆陆续续从各营赶来中军大帐。在等待的过程中,名扬接到了从庐江西北境传来的军报,于禁带领一万人马进入蕲春郡,要求皇甫昙开关迎接朝廷大军进入。目前正僵持着,皇甫昙派人来向纪如意询问。

    过不了多时,纪如意派人来找名扬,请他到郡守府商量。名扬把部署嘱咐给赵云,让他先行给军官们下达命令,自己立刻赶往庐江城郡守府。

    曹军直接进军蕲春和庐江在纪如意的意料之外,如果抵抗曹军,曹军可能发动进攻,蕲春和庐江的军队很难打赢。如果放曹军进来,再想请他们出去就困难了。纪如意无法抉择,自然十分着急。

    名扬有考虑过这种情况。他也觉得十分棘手,但已经有了暂时应对的办法。他料定曹军的真正目标是控制庐江,因为名扬在庐江有庞大的产业,曹操害怕他拥兵自立,必须迅速占领庐江以绝后患。名扬请蕲春来的使者回去,要皇甫昙开关放曹军过境,曹军必不停留,若是曹军留下官吏接收兵民粮册,就与他敷衍了事,尽量拖延。等时机成熟,两面夹击,击退曹军。

    蕲春使者便即离开,不多做停留。纪如意皱紧眉头,忧心忡忡。

    “难道我们还是逃不过一战?”

    名扬笑道:“哪有保境安民不流血牺牲了,天下大乱,没有世外桃源。”

    “可不可以和曹操谈判?”

    “不可以。”名扬坚决否决了纪如意谈判的念头,这个时候,纪如意不能动摇。

    纪如意苦笑道:“那我们有胜算吗?”

    名扬说:“有我在,一定赢。”

    纪如意只笑没说话。两人沉默片刻,纪如意对名扬说道:“胡当家,那就有劳你了。”

    。

    庐江军两万六千人,有一万人驻守各个重要县城及关口,一万六千作战主力中赵云领八千人到庐江北境驻扎,防备淮南军或其他军队入境,名扬带八千人来到庐江西北境等待于禁率领的曹军,任永跟随在名扬左右。

    蕲春郡郡守皇甫昙收到纪如意的回话后,犹豫了起来,在思索了一晚上之后,下令开关放曹军进入蕲春,于禁马不停蹄,带领一万人马进入蕲春城,接收了防务。

    淮南北境曹军已经和淮南军短兵相接,初一交战,淮南军就吃了一个败仗,淮南军无法抵挡曹军骑兵冲击,向后溃退。好在纪灵及时稳住局势,才使得淮南军有序地撤往淮水南岸,想要据河防守。淮南军一撤,边境上的孙策军也趁势撤往淮水南岸,曹军和孙策军心照不宣,一方不抵抗另一方也不追击。

    曹军追击到北岸,也安营下寨。曹仁派人到后方,向曹操询问是否渡河作战,曹操要曹仁待命。

    曹操召集谋士商议,并非是商议渡不渡河,而是商议如何减小伤亡,速战速决。

    程昱说:“既然金名扬已经有所筹谋,就再催促金名扬快些行事。”

    曹操又问郭嘉:“奉孝何意?”

    郭嘉说道:“我赞同仲德,让金名扬快快行事。我军暂时不动。”

    曹操笑道:“难得你们二人意见一致,那好,就命令金名扬快快行事,拿下寿春,为我军开路。”

    他停顿了一下,又下了第二道命令:“命令于禁速速接管庐江。”

    曹操的命令传到名扬手中,名扬放下信,走到地图前。如今曹仁与纪灵隔淮水对峙,徐晃在淮南东部与张勋交战,寿春附近仍有十余万大军,周瑜已经率军撤到淮水以南,就在纪灵的侧翼,孙策的主力部队还在长江南岸待命,于禁的一万人在蕲春,进入庐江境内只需要一日时间。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名扬导演的一场大戏马上就要开演了。名扬精心设计了每一个环节,只要某一点触发,就如同触发多米诺骨牌,淮南局势将翻天覆地。

    名扬回到案前,提笔写了给曹操的回:“属下遵命,待见淮水南岸孙策军后撤,即可渡江。孙策和李丰将在寿春迎接丞相,属下在庐江迎接于禁将军。”

    名扬将信交给了前来传令的曹军传令兵,又将他送出大营。名扬转身回到大帐,又写了两封信,派人分别送给孙策和李丰,告知他们时机成熟,准备行事。

    。

    这一夜气温下降,晚上淮水表面雾气朦胧。有一艘曹军小船从北岸偷偷划到南岸,这里是孙策军周瑜所部的营地,现在空无一人。曹军侦察兵迅速回到北岸,报告了情况,曹仁立刻指挥部队从这片空地渡了河,绕道纪灵大营的背后发动进攻。纪灵所部猝不及防,伤亡惨重,纪灵收拾了两万残兵向南撤退。

    纪灵一边撤退一边向寿春求援。袁术见曹军来势汹汹,一时慌了神,不停翻看纪灵的求援信,拿不定主意。杨弘提醒袁术:“陛下,我们还有二十万大军,张勋还有五万人马在东境,元气未伤,可先派五万人马助纪灵死守北关,然后加强寿春的城防,以静制动,拖到曹军粮尽,即可退敌。”

    李丰出列,补充道:“还可命孙策出兵从背后袭击曹军。而且孙策也有五万人马尚在长江南岸,以备不时之需。”

    杨弘听后,也随声附和:“正是,让孙策军先行进攻曹军,以消耗曹军,拖延时间,让我军能够巩固阵地,死守寿春。”

    袁术这才稍微安定,说道:“那就去办吧。”

    杨弘和李丰一同出了议事厅,杨弘急着去调兵,走得稍快有些。李丰拖在后面,大声叫住杨弘。

    杨弘回头,问道:“李司徒,有什么事情?”

    “丞相,五万人未免少了点,如今曹军势大,纪灵所部新败,军心不稳,不如多派兵马,守住北关,也强过被曹军攻破北关直逼都城啊。”

    杨弘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但是朝会上只说了五万人马,现在改有些困难。

    “圣上那里,我如何解释?”

    “现在圣上哪有心思管你调出五万人还是十万人,守住寿春事大。”

    “是啊是啊。”杨弘和李丰相视一笑,“多谢李司徒提醒。”

    本首发于看辋

    :

第一七七章 遥相呼应 共破曹军() 
杨弘调了十万人马前往北关助战,纪灵有地势之利,又占据人数优势,挡住曹仁的前进道路。 双方战事胶着,各不相让。

    淮南东部徐晃战胜张勋,乘胜追击,直逼寿春东南方要塞红橘林。寿春的十万守军,袁术说什么也不肯再调出,杨弘也一时没了主意。

    李丰建议袁术:“孙将军的江东军主力正在长江南岸待命,何不调来救援寿春?”

    杨弘不同意:“陛下,孙策居心叵测,还得防着他。”

    袁术不以为然:“伯符是真心归顺于朕,朕知道的。再说,不叫江东军来,你能搬来其他救兵?”

    杨弘哑口无言。袁术亲自下令,让江东军入淮南作战,抵御徐晃。

    入淮南作战的江东军如猛龙过江,气势汹汹地直奔寿春而去。孙策给徐晃写了一封信,说:“如今袁术信任我军,我军将先行夺取寿春,等待朝廷大军。”

    徐晃知道江东军是“友军”,但曹操早来信,要他们切不可信任孙策。既然孙策明说要夺取寿春,徐晃也不敢停留,加快行军速度前往寿春,怕事情有变。

    再说曹仁听说徐晃击败张勋,已向寿春进发,怕徐晃抢了头功,心里着急。此时孙策派来信使,向曹仁献计,指出寿春东部有一条道路从湖泽中穿过,可绕过北关抵达寿春,愿意派人引导。曹仁大喜,立刻分兵,一路留守北关,自己亲率一路随信使进入湖泽之地,沿小路向寿春进发。

    孙策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