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随身带着一个世界-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民生收到龙浩通过意念发来的消息,知道货船已经转移到了自己的空间里,安排龙浩去接收刘梦玲她们购买的其它不方便运输的大件物品之后,开着自己的二手面包车来到了秭归码头。

    看着那即将完工的船坞,心道:这龙浩把货船送过来的时间到还及时,正好趁船坞完工的时候把货船放进船坞里这些修建码头的人好好地见识一下华夏山庄的底蕴。

    ……

    三天时间,只用了三天时间,杨勇几乎动用了码头上的全部人力,以及挖掘机、自卸车和塔吊等力量,终于挖空了原本挡住江水的花岗石岩层。

    整个船坞的底部甚至比江中最深的地方还要低,这可是魏民生特意要求的,因为在魏民生的打算中,这个码头将来可是要停靠万吨巨轮的。

    现在,挡住江水的只剩下那道自己修筑的围堰,只要破开这道围堰,船坞和长江就会完全贯通。

    但是,从围堰的哪个方向开口还是有些讲究的,如果从迎水面破开的话,江水就会从内向外完全冲毁这个围堰,而从背水面破开的话,围堰之内还可能形成一个小小的港口,停一些小船是没有问题的。

    但这个围堰正好处在停靠铁船的船坞外面,所以就只有完全摧毁这一个办法了。

    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围堰的迎水端被挖开了一个缺口,汹涌的江水肆意地冲涮着岩石中填充的泥土。

    没有了泥土的支撑,一些巨石在江流中失去了根基,摇摇欲坠。

    这种弧形的应力坝有个特点,向圆心方向用力的话,土石之间的间隙会越压越紧,但如果从圆心的方向向外用力的话,土石之间的间隙就很容易被增大,从而轻易被摧毁。

    所以,开始的时候,只是缺口处的堤坝出现了崩塌,随着缺口越来越大,围堰内的水位已经和江面持平。

    而上游的江水在惯性的作用下,却不会就此停止流入围堰,于是围堰内的压力越来越大,加上这道弧形的围堰已经出现了一个缺口,失去了一端的稳定性,完全靠着自身的重力维持着自己的稳定。

    但江水的冲涮却不会停止,基础的泥土被的江水带走,只用了两个时辰的时间,这道用了三天时间修起来的围堰被江水彻底冲塌了。

    泥土被江水冲走了,只剩下一些大块的巨石,静静地趴在江底。

    这些巨石也不能就这样放在江底,这样的话,对今后的大型货船通行还是有一些影响的。

    而目前的情况只需要把靠近岸边的那些可能影响到轮船进出安全的巨石,用绳子和挖掘机把它清理出来就行。

    水里的石头在浮力的作用下,拉动起来可比陆地上轻松得多,而一旦拉到了岸边,就可以动用挖掘机来进行清理,所以这个工作也没有花费多少时间。

    而那些在水下近十米地方的巨石根本影响不了现在的行船安全,所以暂时可以不用管它。

    ;

第一九四章 铁船现世() 
虽然魏民生的船坞在水面之下都有十米多深,但目前的长江航道大部分都没有那么深,很多地方只有七八米的样子,江底还有的河沙,一些地方甚至只有五六米的样子,不经过大规模的疏通是不可能具有通行万吨巨轮的能力的。

    以目前的情况来说,3000吨级的货船不多不少,刚好。

    船坞虽然已经修好了,但那坚硬的花岗石边沿容易对货船造成伤害,所以魏民生又在那船坞的两边挂上了一些废旧轮胎。

    这些废旧轮胎对于一个没有码头港口的小县城来说,简直连垃圾都不如,一听说民生公司需要百十个,巴不得全部送给他们,免得占地方。

    用这些不值钱的东西和这个发展迅猛的公司拉上关系,说不定还能做上几笔生意,毕竟现在各行各业的竞争压力大啊。

    但这些垃圾都不如的东西对于另一个世界来说,却是顶尖的缓冲材料,就连那些木船都想法找华夏山庄买了几个绑在边上,这下再也不怕那些不是很猛烈的碰撞了。

    而在万籁俱静的时候,魏民生已经把那货船悄悄地放进了船坞。

    天还没有亮的时候,一个早起放水的工人被船坞中那巨大的身影吓得连滚带爬地回到了工棚,然后,在几个胆大的人带领下,确定了那是一艘船。

    于是,船坞中出现了一艘巨船的消息瞬间引爆了码头附近工人的热情,的人都没有了睡意,在一片惊呼声中涌向船坞周围。

    七十多米长的船身已经超过了这个时代最大的五牙楼船的长度,只不过船身两边并没有大家所期盼的划浆的小窗,上面也没有五层的木楼。

    “天啊!这船比我们的住房子大多了,这样大的船,需要多少人才划得动啊?”

    “顺水而下倒无所谓,但这样的大船想要逆流而上,得多少人拉纤才拉得上来啊。”

    一个原本就在这秭归码头摆渡的老人小心地靠近了这个在江水中微微晃动的大船,入手的冰凉让其目光一紧,禁不住惊呼:“老天,这船是铁做的?”

    “铁做的?”

    朦胧的星光下,船坞中间的巨大身影有些模糊,给人的感觉就是大。

    但那老船夫的一句话再次颠覆了大家的认知,以前倒是有些传闻,这船坞是给一艘铁船修的,但大家认知的“铁船”,最多应该就是表面蒙上一层铁皮的船而已,这已经是他们能够想像的极限。

    因为,只有木头才能够浮在水面之上,那沉重的铁可没有这个本事。

    可那老船夫刚才明明说的是“铁做的”,而不是“船上蒙了一层铁”,这可就把他们想像的极限都给颠覆了。

    “真的是铁做的船?可为什么它能够浮在水面上?”

    一个原来秭归城里的铁匠呆滞地说:“可是这么大的铁船,究竟是怎样出来的?”

    他已经想像不出该用多大的炉灶才能装得下这个巨船,又需要多少的铁匠同时来这个巨船。

    “还有后面那个两层的房子,一定是住人的地方,比山庄里的四个铁房子还要大,住上几十个人根本就没有问题。可是为什么不把上面全部修上房子呢?”

    “也许是这船实在是太沉了吧,毕竟是铁做的,你在上面再修上几层楼高的房子,也不怕把它压沉啊。”

    “你们看中间那个巨大的深坑,难道是装东西的地方?如果没有梯子的话人掉下去都爬不起来吧!”

    大家围着这艘奇怪的铁船指指点点,甚至忘掉了自己还没有吃早饭的事……

    几个杂役在杨勇的指挥下通过跳板来到货船上,把婴儿手臂粗的缆绳扔到了岸上,岸上的人连忙把它接住,上百个人帮忙一起使力,才把货船慢慢地靠到了岸边。

    在大家的努力下,费了半个多时辰才把缆绳在系船柱上固定好。

    以前在那些系船柱挖坑时,大家都有些不解,不就是系船柱吗,有必要挖这么大的一个坑,到时候还得填回来。

    结果,这些大坑还真是填回来了,只不过填回来的是用一些河沙、碎石等拌成的糊状的东西,另外还在里面埋了一些钢铁做的东西。

    这混凝土大家都已经接触过了,知道这看似稀泥一样的东西等一段时间就会变得坚硬无比,可你埋的这些东西算什么,几根和大手指头差不多粗细的铁棍,系一些小船倒还没有什么,只是能拉得住大船吗。

    再说了,这一根指头高的铁棍上面,能够缠几圈绳子啊?就算上面有些纹路,但毕竟只有指头这么长一点,轻轻一提绳子就滑出去了,能拴得住船吗?

    结果,当自卸车拉来那些所谓的“系船柱”时,把码头上的人都吓了一跳。

    这是系船柱吗?这根本就只是一个个的铁墩子好吗。

    直到那些系船柱在挖掘机的帮助下,用螺栓把底座固定在船坞边的时候,大家才明白过来,原来先前埋下的那些东西就是这个系船柱的“根”啊。

    想把这些钢铁制成的“根”给拉出来的话,一般的船还没有这个本事,那样粗的铁墩子,也几乎没有被拉断的可能。

    ;

第一九五章 披甲() 
天亮的时候,华夏山庄木材加工场的刘老木匠接到国资部的安排,全面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带着一众木匠和学徒来到了码头上,他们需要对这艘货船进行全面的改装。

    国资部下达的第一个任务是把这艘散货船的货舱上面用木板铺平,只在图纸指定的位置留下一些有栏杆的方孔,方孔下面也没有安排楼梯,铁船的两边一共留出了二十多个这样的方孔,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货舱那巨大的凹坑内用粗大的木桩和结实的钢梁纵向分成了三列,中间一列宽两米,对着安放了两组不同方向的传送带,一组向船首方向传送,一组向船尾方向传送。

    传送带的宽度只有六十厘米,两边还分别留下了一条可供人行走的通道。

    传送带的动力采用的是直流电机驱动,可以很方便地传送速度,而且,另外增加的摇柄也可以在没有电力供应的情况下转为人力驱动。

    另外两列每列宽四米,与过道之间并不是完全隔开,而是用方木做成的活动栏杆,把方木从顶部放入木桩上固定的槽钢内,可以根据方木的多少来增加和减少栏杆的高度。

    这两列空间每隔三米之间又有一个横向的活动隔断,隔断和活动栏杆原理一样,只不过这些隔断两边的槽钢要小一些,隔断材料用的不是方木而是规格一致的木板。

    这样一来,过道两边的空间把隔断搁满后,就是一个个十二平方米的小房间,可以临时住人,也可以在运送货资时对物资分类存放。

    这些隔断还有一个目的是可以在万一遇到剧烈撞击时,减小那些散放物品乱飞对那些在货舱内工作的人造成的意外伤害,而且小小的空间更容易稳住身形,防止严重的撞伤。

    毕竟这个货船是准备用来作战的,免不了与这个世界的那些大型的木船发生碰撞。

    由于货舱是个标准的长方形,有了先进的电动工具和螺栓等现代连接组件,加上传统卯榫结构便捷的优势,以及足够的人力物力,只用了两天时间,整个货船就被成了一个巨大的水上平台。

    然后,自卸车又拉来了一张张一毫米厚的薄钢板,钢板边上已经被预先钻出了一些小小的孔洞。

    虽然这钢板很薄,只有一毫米厚,但这也是没有办法,华夏山庄目前的加工设备还不具备在厚钢板上开孔的能力,焊接技术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掌握得好的,直接用螺栓固定的方式更便于更换存在损坏的部件。

    而且,铺这层钢板的目的也只是防止抛石机的石块对木制甲板的直接伤害,在钢板的作用下,受力面积会被扩大,从而降低受力点的压强,只要不能直接把钢板打穿,下面的甲板是不容易被砸坏的。

    同时,这层钢板也可以防止对方使用桐油等东西把木甲板烧毁,有备无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钢板的缝隙上使用了一种弧形的金属走线板,既可以把那些螺栓帽隐藏起来,避免船上的人摔倒时这些突出对身体造成伤害,又可以用作线路的铺设,还可以在船身剧烈晃动时给上面的人一个稳住身形的地方。

    如果甲板上没有这些弧形的金属走线板,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