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北宋末年-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二能摆开架势正准备迎敌,却听“嗖嗖嗖”一阵箭雨后,四名内卫还没冲上来,就被近距离给射杀了。
“卧槽,兄弟们,你们也太不讲究了吧,兄弟我还没活动开呢”二能叫苦道。
“好了,此地不可久留,马上返回”时迁觉得闹得差不多了,万一引来西夏边防军就麻烦了。
临走还对呆立在地上的野利春雪问道:“姑娘,你也快快离去台,我们也只能帮你这些了,后悔有期。”
“唐十一”野利春雪正被巨大的悲伤包裹着,这才意识到了脱了险,直到这队宋军要离去,才想起刚刚这队宋军好象提到了梅谷堡,于是自己也本能的说出了那个萦绕在心间的名字。
“什么?姑娘,你认识我们唐将军?”李二能快人快语道。一旁的时迁也是疑惑不解,不由多看了姑娘两眼,还别说,这西夏小妞长得真是象一朵花,想想唐十一那一贯的作风,认识这样的女子还真是极有可能。
“什么也别说了,既然姑娘认识唐将军,那就快点随我们回梅谷堡吧”时迁当即道。
野利春雪点点头,心想自己何止认识那小子啊,京城一别,自己朝思暮想的就是他了。只是没想到,自己第一次落难时,是他突然从天而降,现在又是他的军士救了自己。难道这一切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时迁带着野利春雪来到梅谷堡。
野利春雪也被堡外大战过后的痕迹震撼了,还好那几大堆尸体钤辖司的人检验过后,唐十一就传话给夏人让他们弄回去了。
唐十一正忙着指挥搞建设,经过这一战,意识到城防的薄弱。于是招集了大批民工和军士们一起,在梅谷堡外南北两端的谷地上建两条长廊似水泥建筑,与梅谷堡城墙相连,高约八米,中间密布射击孔口。两条水泥石块修筑的坚固水泥长廊象是从梅谷堡伸出的两条铁臂似的,这样即可对来犯之敌形成三面夹击。
在热火朝天,尘土飞扬中,时迁带着野利春雪终于找到了唐十一。
唐十一差点没认出眼前这个灰头土脸的西夏姑娘来。
“唐将军,这名西夏当时正受人追杀,我们就给救下了,她说认识你,我们就给带回来了”时迁解释道。
“追杀?”唐十一心头一颤,同样,自京城那缠绵一吻,这小美女的影子就刻在自己骨髓里。实在是做梦也没想到,她会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
时迁将事情经过一说。
唐十一认识到事情严重,将工作安排一下,马上带野利春雪进堡了。先没说什么,而是让惊魂未定的小美女先去洗刷一下,然后喝点热茶,待其情绪平稳了。唐十一才从她口中得知事情大概经过。
“我哥哥被打入了大牢,爹爹这次进京是替我去的,肯定也是凶多吉少”说到最后,野利春雪又忍不住低声抽泣起来。
唐十一最看不得小美女哭了,心想不对啊,不由问道:
“小雪,你哥哥前几天随军进攻梅谷堡,被我给放回去了啊,怎么会被投进大牢呢?”
“哼,还不是因为你放了他,朝廷因此认为他通敌,还说,还说我们野利家族暗通宋人……”野利春雪有些埋怨的看着唐十一道。
卧槽啊,自己好心办了坏事。很是不好意思道:“小雪,我当时怎么可能对你哥哥下手啊,所以就把他们全放回去了,实在是没想到这也害了他”
“我不管,事情因你而起,你要救他出来,还有我爹爹,你也要一并救出来”野利春雪突然停止抽泣,拉着唐十一的胳膊连命令带央求道。
“这”唐十一没想到这小妞突然求自己救人。这特么是好救的吗,自己对西夏人生地不熟,而且也不知道这小妞的哥哥被关在何处了啊,就算知道,也肯定是防备森严,自己若想将起救出带回来,无疑难于上青天。还有一点,自己现在是镇戎军一把,整天忙得跟二小似的,哪有时间啊。
“你不是说过,我有难的话,在任何时候你都会义无反顾的吗”看唐十一为难的表情,野利春雪撅着小嘴,抱着唐十一的胳膊追问道。现在自己心里,普天之下,恐怕只有这个小子能救爹爹和哥哥了。所以野利春雪抱着唐十一的胳膊就象抱着一颗救命稻草似的。
“我说过吗”唐十一想不起何时说过这话了,看小美女泪水涟涟的央求自己的样子,想想此事换在任何一人身上也都会这样的。
“好吧,我答应你,现在我就先派人去打探一下消息”唐十一看不得小美女难受的表情,只好同意道。
“啊,不行,你必须亲自去,现在就去,因为我怕爹爹和哥哥他们时间不多了”野利春雪听唐十一同意,惊喜不已,不过还是急迫要唐十一马上亲自己去。
唐十一想想也是,既然答应了,就当正事办吧。
“你真好,谢谢你”野利春雪感激道。自己何尝不知此行危险重重啊。想想也是,如果不是实在迫不得已,自己也不会开口求人的啊。可这小子还是答应了自己,如何让人不感动不感激。
“呵,那你打算怎么谢我啊?”唐十一看这小妞小脸变得挺快,不由问道。
“我……”野利春雪不知说什么好了,是啊,人家帮了自己如此大忙,要怎么感谢人家啊,自己现在身无分文,再说这小子好象也不缺钱啊。
“好了,看你紧张的,和你开玩笑的”唐十一说着伸手朝小美女嫩滑弹性十足的小脸上捏了一把。
(本章完)
第437章 潜入兴庆府()
野利春雪俏脸顿时红如胭脂,一颗芳心突突直跳,突然抬起头坚定道:
“我要和你一起去,京城我熟”
“不行,一会我派人送你去镇戎军,你先和诗诗她们住在一起。”唐十一断然道。
“你一定要小心,一定要回来”野利春雪低声道,没有再坚持一同前往。心想就自己这身手,还真怕拖累了人家。
唐十一派人将野利春雪送往镇戎军,又召集岳飞和杨再兴等人,将工作交待一番。就装扮成普通商旅出发了。同行的除了时迁和李二能,还有一名叫刘高的西夏通,也是哨探营的兄弟。
天黑时,四人正好赶到交界处,趁着夜色潜入了夏境,沿葫芦河谷一路向西,直到百里之外的一个叫黄河九渡的地方。渡过黄河,沿蜿蜒北流的黄河再向北行二百余里,就是西夏都城兴庆府了。
刘高设法搞来一条渡船,深夜渡河风险极大,而且唐十一对水也特么犯怵。还好现在是枯水季节,河水并不十分湍急,四人有惊无险的渡过了河。
过了河,往北一直兴庆府方向的西边不远处就是腾格里沙漠,所以这一带人烟稀少,而东边又有黄河之天险,所以这一带的防御也是真空地带。
刘东对该地区极熟,而且也不怕走迷的道,只要顺着黄河水声一路往北即可。天亮时,四人已到达了顺州城外,兴庆府已遥遥可望。四人找一隐蔽处歇息一番,趁机商讨了下接下来的行动。
李二能和刘东两人留在此地负责接应,并给两人安排了任务,设法搞到一车轿,提前等在此处。
唐十一则和时迁潜往兴庆府救人。
话说这兴庆府西临贺兰山,东临黄河,地势十分险要,是一易守难攻之攻之地。显然,西夏的防御中心和重点也是围绕兴庆府部署的。
以兴庆府为中心,西至贺兰山一带驻有精锐五万,南至灵州一带驻有精兵五万,兴庆府则有七万精兵驻守。
贺兰山、灵州、兴庆府,形成了一条三角线的防御,这是西夏兵力部署的重中之中。
想想看,西夏鼎盛时期其人口规模不过七八百万,而常备兵力却超过了五十万。而且自李元昊于公元1038年立国正式建立西夏,又曰大白高帝国,因为这个国家崇尚白色。到公元1227为成吉思汗所灭,在这190年的时间里,西夏与周边政权可谓是战火不断,西夏的历史完完全全就是一部战争史,这个神秘帝国自诞生之日起一直到悲壮的消亡,完全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之下,几乎没有过好日子。这在世界民族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而这也与西夏独特的地理位置分不开,西夏立国时,四周民族正权林立。北有大辽,西有高昌、于阗、龟兹,南有吐蕃、大理,东有大宋。而西夏都与这些政权干过不至一次。就连最后,成吉思汗先后五次对西夏用兵,前后耗时23年,才彻底将西夏征服,而一代天骄成吉思就是在最后一次征伐西夏时受伤身亡的,他也在临死前密令,将这个族群从地球上抹去。
当然,嗜杀的元人并没将数百万党项人斩尽杀绝,杀了大批死硬分子后,主要是将这个族群迁徒到了各地,如河北、河南、甚至是江南地区,慢慢的,这些流落各处的党项人慢慢被当地汉民给同化了,于是这个党项族也彻底的消失在了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元朝在划分四个民族等级时,将党项人划为第二者,即“色目人”,比第四等的汉人地位要高许多。元人如此做,也是出于对党项人忌讳,针对党项人的勇武好战和重诺守信的优良传统,党项族也成了元人征兵的一大来源。事实上,在元朝接下来的南征北伐中,有无数党项勇士活跃沙场,并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其中不乏当时的一些赫赫有名的武将。而且终元一代,朝中重臣更有不少是党项人。
元初比较著名的有湖广行省李恒,他是西夏皇族李惟忠的儿子。当时灵州大战,十万西夏铁骑在冰封的黄河上与元朝铁骑对杀,全部英勇战死,元军破城时,全城军民全站战死或自杀。当时李恒的父亲李惟忠已经在城破时自尽身亡,元军统领问年仅七岁的李恒,是想死还是想活。李恒面无惧色,竟然主动请求一死。
元人大奇,后来李恒好象被元朝一名皇子收养,长大成人后为官。
除了李恒,投元做官者还有西夏仁孝皇帝时的宰相和学者斡道冲的曾孙斡玉伦徒,此人当做到侍御使一职。中兴路兴民总管朵儿赤,其父斡扎箦,世掌西夏国史,其本人因经营西夏营田有功,曾得忽必烈的嘉奖,“宁夏府屯田成功,升其官脱儿赤”。
元朝中期,最负盛名者非乞台普济莫属,此人历经四朝,世祖、成宗、武宗、仁宗时,分别担任过中书平章、左丞相、右丞相等要职。他更是武宗海山的保育人,又是帮助武宗平叛和夺取帝位的大功臣。最后因功封庆国公、安吉王。
元朝后期,在朝为官的西夏人也占有很大比例,最著名当属余阙,此人是武威人,进士及第,曾参与宋、辽、金使的编撰。后任淮南行省右丞都元帅,奉命驻守安庆,他所率领的军队全是党项人,史称“皆夏人,人面多黎黑,善骑射”。江淮红巾军包围安庆,余阙率军战败,领全家男女老少自杀于安庆莲花塘。死后被封为夏国公。
元朝灭亡以后,西夏人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直至彻底的销声匿迹。
党项族再次走进历史舞台至渐渐被人熟知,已是数百年后,大约公元1900左右,中国西北大地,“黑水城”的突然惊天面世,才揭开了那一段尘封已经的历史,人们才知道,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还有如此一个民族存在过。
关于黑水城的发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极大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