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帝国-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不容易抬到城下的云梯被炸毁,橹盾也被炸烂,侥幸逃脱火枪和火炮打击的建奴,成片地倒在了手榴弹的爆炸之中。而很快,城头上的箭矢也射了下来,手榴弹也继续成堆往下扔,原本庆幸自己运气好的建奴,大部被炸死炸伤在护城河两岸。
尚可喜的爱将班尔富,侥幸躲过了火炮和火枪的射击,率一群亲兵冲到城下,但举着橹盾的亲兵很快就被城头上扔下来的手榴弹炸翻了一大片。
班尔富被炸断了一条腿,两名亲兵马上冲上去,举起手中残制的橹盾,但再次扔下的手榴弹又在他们身这炸响,两名亲兵连同他们手中的橹盾都被炸成碎片,班尔富也被炸的血肉模糊,一命呜呼。
尚可喜手下的两员得力大将,他们用手中的战刀屠杀了无数的同胞,并因此获得了主子的赞赏,但这次,他们手中的战刀连挥出的机会都没有,甚至都没与对手接触,就倒在了大明官军的火器打击之下。他们是死不瞑目,无论是谁,都没想过,他们最终的结局会是这样。
死的太窝囊,根本没机会发挥他们的骑射水平,他们当然死不瞑目。
但任何一个建奴都不会料到,在曹越主导下,火器的发展将驰上快车道,旧有的作战模式将被时代淘汰,没有与时俱进的建奴,也只能在惨重的伤亡中接受教训,并慢慢认识到火器的巨大威力,并开始尝试这种新式的作战方式。
但现在,他们只能以原来的方式迎接这场血腥而又残酷的战争。
尚可喜在一群手持橹盾的亲卫护卫下,一直在战场上督战。当然他不会冲杀在最前面,他和他的亲卫一直躲在佛郎机炮的射程范围之外,他们认为,这个方向,并没有明军的红衣大炮,只要佛朗机炮打不到,就是安全的地方。
尚可喜不敢冲到很前面,怕被城头上明军的火炮打伤或者打死,但又不敢撤的太后面,免得被暴怒的多铎一刀砍掉脑袋。他虽然贵为智顺王,但在建奴国内的地位与多铎这个亲王的差距可不是一点两点,女真一名贝勒或者贝子,地位都远在他们之上,可以说他们只不过是地位低下的狗奴才。
战场上,如果他作战不力,多铎完全可以把他当替罪羊杀掉,而且谁也不会为他鸣不平。在投降满清后,尚可喜已经变成了超级滑头,因此他在亲眼看到多铎下令射杀了几千溃逃的兵马后,再不敢怯战,而是一个劲地命令自己的麾下人马,往大同城头方向冲击。
虽然说尚可喜知道,在明军火枪还能发射,火炮还不停轰击的时候,他所领的汉军镶蓝旗军士,只能充当炮灰,不可能攻上大同城头,但他却只能忍痛下令军士们继续往前送死。这是他和他麾下将士的命,在决定投降满清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没办法反抗。
不过现在的尚可喜有些后悔,最知道明军还有此等战斗力,他决不会轻易投降满清,他是因为看到大明大厦将倾,抵挡不住建奴的攻击,自己的家人又大部被建奴虏掠,这才决定投降的。
尚可喜麾下原本有近五万汉军,但后来被多尔衮强行要去一万余人马,送给差不多全军覆灭的耿仲明,现在手下只有不到四万人马。而战斗开始后,一半多的人马又被多尔衮要去,攻打东门去了。如今尚可喜能指挥人马只有一万八千余人,两轮攻击已经差不多全部填上去了。
两波冲击下来,两位得力的大将应该都命丧战场,冲击的近万人马也折损大半。这让尚可喜非常心痛,没有了兵,他连给建奴当狗的机会都没有。保存实力的重要性他非常清楚,但他却没有选择的权力。他心里非常恼怒,但无计可施,只能命令麾下的人马不要命的攻击,他希望能通过不顾伤亡的攻击,攻上大同城头。只要有一部分人马攻上大同城头,这仗就好打了。
正在尚可喜暴怒,不停地命令后续人马持续不断冲击的时候,布置在西门城头的的三门红衣大炮开火了。一枚炮弹正好打在了尚可喜的附近,一堆亲卫在剧烈爆炸声中发出连连的惨叫,被炸上了半空,尚可喜也被的气流掀下了战马,一阵剧痛传来,他就昏迷了过去。他的一条腿,被高速飞出的弹片截断了一半,喷涌而出的鲜血,瞬间染红了地面。
被吓坏的亲卫们赶紧扑过来救援,手忙脚乱地替尚可喜包扎。一名亲兵头目马上翻身上马,快速往回奔跑,他要将尚可喜被炸重伤,很可能身亡的消息告诉多铎。
大同城内的红衣大炮,大部布置在北门方向,但位置非常重要的西门和和东门,也分别布置了三门和两门,因为火炮不多,赵亮又想打建奴一个措手不及,因此一直没下令用红衣大炮射击。直到看到建奴在遭受惨重损失后,非但没有退却,而且集结的兵力越来越多,这才下令红衣大炮射击。
却没想到,阴差阳错一炮将尚可喜这个大汉奸炸成重伤,让建奴的前攻人马失去了指挥!
第一百零八章 局势大乱()
尚可喜被炮击重伤的消息马上就被惊恐的护卫传开了。
尚可喜被炸成重伤,许尔显、班尔富又阵亡,攻城的汉军失去了指挥,顿时大乱。
再没有人敢往西门方向冲,遭受惨重打击的汉军,不顾一切地往回跑。汉军的溃败,也将跟进攻击、同样受到重创的朝鲜军及蒙古八旗冲的乱七八糟,最终导致了殿后跟进的女真八旗的混乱。
指挥女真骑兵跟进攻击的萨哈廉,在亲自斩杀了多名溃败的汉军后,依然控制不住局势,他所领的几千女真骑兵被不顾一切逃命的汉军及朝鲜军冲的一团乱,最终也只能杀开一条血路后,退回阵前。
多铎接到了班尔富及许尔显阵亡的消息,不由的大为恼怒,一再下令尚可喜不得退却,即使汉军全部打光了,也要攻上城头去。
但马上尚可喜被炮击重伤的消息传了过来,这让多铎更加愤怒,不过他也马上知道,尚可喜的受伤,很可能会让汉军崩溃,因此也立即下了暂时停止攻击,全军后撤的命令。
只不过他的命令还是迟了一步,尚可喜被炮击重伤的消息传开后,猛烈的火枪、火炮射击及到处弥漫的硝烟,还有惨不忍睹的同伴死伤已经让汉军崩溃,随即朝鲜人和蒙古兵也跟着败逃,连萨哈廉也控制不住。
一次玩命的攻击就这样草草收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连一名军士都没冲上城头,这让多铎大怒。他亲自带着护卫冲上前去,连续斩杀了多名溃败的汉军,并再次下令,射杀胆敢不战而光的汉军及朝鲜人。近两千不顾一切逃命的汉军朝鲜及朝鲜军,最终又死在了女真人的手下。
其他的汉军还有朝鲜人,及得到多铎优厚相待的蒙古人,在收住阵势后,不敢再退,但又不愿意往前冲,最终只能缩在距离城墙一定距离,火枪打不到的地方,女真弓箭射不到之处待命。
多铎已经下令暂时停止攻击,他清楚即使强令汉军及朝鲜人,还有蒙古人强攻,除了付出巨大的伤亡外,不会有什么效果。要发动再次攻击,必须要整顿兵马,重新列阵。
这时候,重伤的尚可喜被抬到了多铎面前。
在被炸成重伤的时候,尚可喜昏了过去。亲卫们抬着他往回撤,准备找军中医官救治的路上,他又被痛醒过来,在抬床上一个劲地惨叫并怒骂,连多铎来到他面前都没发现。
此时的尚可喜已经失去了理智,重伤的身体最主要的感觉就是剧痛,情绪及身体机能都不受大脑的控制了,一边哀嚎一边乱骂,把多尔衮和多铎都骂了进去,说如果不是多尔衮和多铎不把汉军汉人,今天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他也不会受伤。
闻听尚可喜胡言乱语,因为战事进展不顺利而大为恼怒的多铎,更加的怒不可遏,终于忍不住,拔出了战刀,恶狠狠地砍向了担床上的尚可喜。尚可喜的脑袋,就这样硬生生地被多铎砍了下来,直飞出去老远。鲜血到处喷溅,多铎身上也淋了一身。
抬着尚可喜的那几名亲兵被吓瘫了,扑通一声坐在地上,不知所措。
尚可喜的卫队还有数千人,他们都跟着受伤的主人撤下来,数千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家主人被多铎砍了脑袋。这突然的剧变让很多人呆在了那里,但马上就有人反应过来,他们暴怒了。
其实许多人跟着尚可喜投降满清建奴,并不说就忠于建奴,他们只是忠于尚可喜而已。尚可喜的命令他们愿意遵守,即使让他们杀自己的同胞也是一样。但他们却难以容忍建奴杀了他们的主人。
暴乱瞬间展开,尚可喜的卫队长怒吼着冲向多铎,要为尚可喜报仇。很快其他人都反应过来,全都举起了战刀,冲多铎杀过去。
多铎的卫队反应也很快,一部人马护着多铎退下的同时,其他人马上冲上前来阻拦。双方很快就杀在了一起,不顾一切地砍杀着对方,到处是人昂马翻的场景。
汉军战斗力虽然不如女真人,甚至不如蒙古八旗,但尚可喜的卫队是汉军八旗中最精锐的人马之一,他们的战斗力不比寻常的女真人差,又是极端愤怒暴发之下的冲动,几乎所有人都是豁出动的架势,人数又不少,多铎的卫队虽然同样精锐,但一下子没办法控制住局面。
原本建奴列阵的地方,顿时变成了战场,原本站在同一战壕里的各族建奴,开始了大规模的血拼。这血拼必须引起连锁反应,溃败下来的其他尚可喜所领的残部,也加入了战团,杀成一团。
损失惨重的朝鲜人也趁机作乱,此时所有人差不多都失去了理智,刚才惨烈的战场情况,已经让许多人崩溃或者接近崩溃,如今的他们,除了逃命,就是跟从。其他人做什么,他们会不加考虑地跟着做什么,比如逃跑,比如清除自己逃跑路上的障碍等。看到同伴死命与人拼杀,同样受到威胁的他们中的部,也不顾一切地冲杀起来,试图冲出这片死亡区域。
局势一团乱,多铎的卫队差点顶不住,直到附近的蒙古八旗及其他女真八旗赶过来增援,才把局势控制住,蒙古人和女真人。
尚可喜的几千卫队,全部被杀,没有一人逃脱,归属多铎其他的残余汉军,也是大部被杀。但女真人和蒙古人也付出了惨得的代价,至少有两千余人死在垂死挣扎的汉军手下。
还好,城内的明军不知情况,不然趁乱冲杀出来,那就有好戏看了。
内乱让多铎所领的人马进一步元气大伤,他再也没能力发动攻击,只得鸣金收兵,喝令残余的人马退回到营地,列好阵防止明军的机会反扑,同时派人将这边情况报告给多尔衮。
多铎这边攻击受阻,还发生了内乱,多尔衮那边的情况倒是比他这边稍好一点。
多尔衮在接到多铎送过来情况通报的时候,正在发动第三波大规模的攻击。
第一百零九章 备受打击的多尔衮()
(感谢我爱炒菠菜书友和老朋友剑少年华的打赏)
多尔衮亲自指挥人北门战事正打的激烈。
第一波、第二波攻击都无功而返,至少有五千以上的军士死在了明军的火炮和火枪射击下,但多尔衮也发现了一个让人惊喜的现在,那就是明军的火枪射击密集明显比前面稀疏了。
不只火枪射击密集稀了,明军射击的距离也不再似刚开始时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