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燕王-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里烟花亮起,这么大的动静,石兴不可能打探不出准确的消息,一定要等到他,才能进行后续部署。
船上气氛压抑,众人站在甲板、船头心绪难平。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杨丛义还在焦急的等待。
“杨大人,要不我去岸上看看。”张柳忽然开口,船上压抑的气氛也感染到他,让他觉得很不舒服。
“不急,等天亮,等消息。”杨丛义轻松淡定的说出这八个字,让人感觉不到他有多少紧张和慌张。
“有人来了。”张柳看着黑暗的河岸忽然说道。
果然,不多时,岸边杂草丛里就传来鸟叫声。
随后就有一道人影迅速上船,一上船头就道:“不好了,戴大人被围了!”
来人正是赶来传递消息的石兴。
“为何?”杨丛义心里一惊,石头终于落地。
“不知道。戴大人所在的宅院外,半夜忽然出现一支安南军队,直接把宣威军和禁军逼进宅院,宅院已经被封锁,围了里三层外三层,进不去也出不来。”
“戴大人是否有危险?”
“不知道,那支军队并没有进攻宅院,现在只是围了起来,不让进出。”
“你迅速回城,今天务必打探清楚使节团被围原因。”
“是。”石兴应一声,迅速离去。
将近二十天得不到明确的出使行程安排,升龙也没有消息传来,今夜使节团突然被围,会不会就是安南人这些时日谋划的什么阴谋。
现在使节团只是被围,并无生命危险,安南人有什么阴谋还不明朗,宣威军不宜轻举妄动,还是需要再等待确切的消息,一切明了,才好定夺。
现在贸然冲进城里,并不妥当,况且目前宣威军满打满算只有七百人,进城估计也讨不到便宜,此事只能智取,不能强攻。先得弄清安南人的目的,才好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返回港口!”
杨丛义一声令下,五艘船再次离岸,趁着夜色回到港口,在三里之外停泊。
作为留守人员,船队绝对不能慌、不能乱,他们五艘船就是城里使节团安全的保障。
城里二十来天,毫无动静,每天好吃好喝伺候,麻痹了戴大人,也麻痹了随行的禁军和宣威军,今夜突然出手包围宅院,显然筹划了很久,如果跟升龙方向赶来的那支军队联系起来,那么使节团被围很可能就是升龙方面的意思。
大宋使节团不远万里前来安南,为什么从升龙赶来的是一支军队,而不是迎接官员与车马仪仗?
安南脱离中原统治太久了,一百多年来也无人来过安南,根本不知道现在这里是什么状况,他们派使者去临安向皇帝朝贡是真的想亲近大宋,还是打探情报,探明新朝廷对他们的态度,直到此时还是无从知晓。派人出使安南,也许是朝堂上那帮人把安南想的太好,忘了他们多次派兵侵扰大宋边境。
但既然这次来到安南,那就必须要探明安南人的想法,至于后续如何,就看朝廷的意思。但当务之急,却是如何将戴大人解救出来。若从升龙急行而来的那支军队,他们的目标真是大宋使团,那使团就凶多吉少,必须要赶在那支军队到来前,将使节团带出河静城,不然等到那支军队赶来,他们将毫无机会。
安南并不是蛮荒之地,不知礼节,离开中原也不过两百年,之前听那河静刺史李全的谈吐,应当也是知书达理之人,他不可能不知道对他国使节动手,形同宣战,既然他敢包围戴大人所在的宅院,想必也不是他个人临时决定。
但无论如何,还是要等一等,此地陌生,抹黑上岸进城,兵家大忌。
是战是谈,等到天亮,自然见分晓。
第214章 杀进城内()
其实在进入安南之前,杨从义已经对出使之事,做了最坏的打算。
此时发生此事,其实也不算突然。
当夜,杨从义随即召集属下,一边等待石兴的消息,一边对天亮之后如何应对,进行商讨安排。
天亮了,漫长的夜晚,终于过去。
两艘战船、三艘海船随即靠岸。
两队宣威军一百人即刻登岸,前往河静城内,打探使节团被围困的消息。
杨丛义告诉他们,如果一切顺利,进城之后,直接找出使节团被围困的原因,如若路上遇到阻扰,或路遇袭击,燃烟花为号,他会带领剩下的兄弟入城接应。
其余众人登岸,在港口结阵等待城内的消息。
半个时辰之后,河静城方向一支烟花响起,杨从义随即带领剩余的五百余宣威军一路直奔河静城而去。
剩余几十人宣威军,随即带领两艘战船、三艘海船,撤离海岸十里。
在船队撤离之前,杨丛义已经有安排。他们约定,若连续响起三支烟花,战船海船随即返回港口接应使节团和宣威军。若三天之内,没有三支烟花接连响起,船队立即返回广州城,向朝廷禀明使团的遭遇。
杨丛义带着宣威军,一路急行。
半个时辰之后,在城门口处见到先前的一百宣威军。
只见他们被阻挡在城外,难以进城半步,此时双方似乎正在交涉。
只听安南守城军官道:“使团在城内一切安好,只是刺史大人为天朝使团安全着想,所以加派了一些人手进行保护,请各位不必担心。”
而宣威军并不相信,执意要进入城中,一时之间双方剑拔弩张。
杨丛义带领五百余宣威军随即赶到城门口,当即质问:“昨日城内响起讯号,是我与大宋使团约好的,如遇危险便发烟花为号,昨夜烟花响起,使团必然遭遇危险,我等必须进入城内查看使团是否安全。若你们执意不让入城,我大宋天军就踏平河静城!”
那安南守城军官听了此话,没有回复,也不再言语。
河静城城关虽小,但城里城外的安南人不少,他们人多势众,况且在他们自己的地盘上,显然并不怕杨丛义的威胁,根本不把几百宣威军放在眼里。
杨丛义仔细一打量,城门口守卫的是一支约莫四五百人的安南军队,城外人虽不多,但他们把守城门,要想入城,显然并不容易,况且他们似乎已经做好准备,若此时强攻,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无奈之下,只能在城门口与安南人对峙。
但是由于不知城内消息,杨丛义心里十分焦急。若不能即刻入城,解救使节团,一旦升龙方向来的一支军队开入河静城,再想入城解救,将千难万难,甚至可以说是毫无机会。
对峙没多一会儿,六百宣威军汇合一处,直接逼近安南守军百步之内,继续跟安南人交涉。
只听杨丛义向安南人高声喊道:“你们听着,半个时辰之内,我大宋宣威军必须要知道,大宋使节戴大人及使团全体成员是否安全。若安全,请戴大人在一个时辰之内,回一封亲笔书信,要是无书信回复,大宋宣威军将亲自入城察看。若使节团出事,大宋将遣天军直入安南,为大宋使节讨个公道,为天朝讨回尊严。”
“布阵!”眼见安南人不为所动,杨丛义当即下令。
一声令下,六百余宣威军,即刻成攻击阵型布阵,又前出三十余步。
宣威军整齐的衣甲,明亮的长枪,在这晨光中,散发出阵阵杀气。
安南人一见大宋军队摆出这等正式的攻击阵势,顿时就有些慌乱。
看这模样,显然守城的安南人,并不知道城里的真实情况,他们也许只是奉命把守城门而已。
守城军官眼见如此,当即派人返回河静城。
只听那军官道:“请将军稍安勿躁。本将军已派人进城,相信不久之后就能带回天朝使节的消息。”
但杨丛义显然对此不为所动。他并不相信安南人真的是为了大宋使团的安全,所以才将他们包围起来,因为这完全没有必要。
紧张对峙一个时辰之后,城里还是没有传来消息,而石兴也没有任何好消息传来。
不能再等了,否则等升龙方向的安南军队一到,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他们都会是待宰的羔羊。
“兄弟们,戴大人就在城里,他回不来,我们都回不去,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多余的话我也不多说,跟我进城,抢回戴大人!”杨丛义回身向身后的宣威军高声喊道。
守城的安南军官一听杨丛义要进城抢人,瞬间就有些惊慌,慌忙喊道:“将军,先别急,城里马上就有消息。请再等等!”
“小小的河静城能有多大,一个时辰怕都能跑几个来回了。我天朝宣威军要进城营救天朝使节戴大人,不想多事的,就打开城门让我们进去,否则宣威军会自己打开城门,到那时,有多少死伤就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打开城门!”杨丛义提枪向前一指。
“有话好说,我再派人进城,将军稍等。”说完,那军官一招手,随即身边就有十多人跟他一起,迅速转身向城内而去。
他们刚一进城,城门又立即关闭。
不多时,忽见那守城军官站上了城头,只听他高声道:“将军,实在对不住,我接到刺史李大人的军令,要严守城门不失,城里的事情我们不管,你们就在城外安心等候吧。”
杨丛义一见那军官站上城头,便知道自己中了缓兵之计,被他们耍了,安南人根本就没有去通报过。
“杀!”高喊一声,提枪一纵上前,向城外的安南守军杀去。
监军一声令下,身先士卒,宣威军即刻杀上前去。
一场厮杀,随即在城外展开。
城下顿时杀声四起,血肉横飞。
守城安南军卒人虽多,但手握简陋的武器,如何是装备精良的宣威军对手,阵势一冲就乱。
宣威军有不少是新兵,但经过几个月严格的训练,此时手持利器,战斗力一点不弱,先是结阵冲进安南守军之中,不多时便横冲直撞,随即变成一场混战,每一枪刺出去,就有一个安南守军倒地,面对利器,他们哪里有反抗的余地。
杨丛义不避险阻,冲杀在前,一杆长枪舞得风雨不透,安南守军无一人能近身,或刺、或砸、或挑、或扫,招招毙命,连伤数人后,被冲上来的宣威军挡在了身后。
不多时,六百余宣威军仗着兵锋锐利,便将安南人防守的城门阵线打破。
躲在城门口最后的安南守军,眼见难以抵挡,当即打开城门落荒而逃,返回城内。
眼见城门大开,安南守军弃城门奔命,杨丛义高喊一声:“进城!”
带着宣威军一个冲锋,便轻易夺下城门,城头上的守城军官和守军见情况不妙,早就逃了个没影。
片刻之间,宣威军全军顺利开进清河城内。
进入城内之后,除留下一队宣威军看守城门,其余人在杨丛义带领下,随即按照石兴给他的河静城地图,直奔使团所在的宅院而去。
河静城城内的安南人,眼见衣着陌生军甲的军队在城中奔行,众人顿时为之一震,惊诧不已。显然他们并不知道城里发生了何事,惊慌之间纷纷躲避,以免冲撞了军队,遭殃丢命。
两刻钟之后,杨丛义带领五百多人,到达了一座宅院之外。
只见,那宅院里三层外三层,被安南人围了个水泄不通。
事已至此,也不能再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