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燕王-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舜虻暮米⒁狻�

    但临安应当不会轻易放弃这些地方,毕竟广南地区也经营了数百年,虽然偏远,可在大宋已经失去北边上百州府之后,任何一州一府都会更加看重,即使经营不好,也绝不会让它丢失。

    俘虏口中再没有得到对宣威军有用的东西,于是这批俘虏便被一队人马直接送回安远,而后送回钦州城,交给知州处理。

    三营宣威军渡河,在华石镇稍作休整后,杨丛义和四将开始商讨下一步行动。

    “这一仗打的憋屈,我就用弓箭杀了两个敌人。”苏仲看着姚昶和潘诚,十分羡慕。

    “苏老二,你看我干啥,我也就射杀了一个敌人。”潘诚心里很不爽快,此战灭敌一千八百多人,而他才杀了一个,这说出去都嫌丢人。

    “你们还杀到了敌人,我呢,在这儿藏了大半天,连敌人的毛都没摸到,你们说我冤不冤?”罗聪也开始抱怨。

    “姚昶,就你闷声发大财了啊,你杀敌多少?”苏仲盯着姚昶问道。

    “也没多少,七八个吧。”姚昶不好意思的笑道。

    “这还没多少?”苏仲、罗聪一听都要跳起来了。

    “好了,都别闹,这次伏击打的轻松,那是敌人一路没遇到过抵抗,麻痹大意,这里又地势平坦,无处躲避,真要跟他们短兵相接,你们就会知道敌人有多凶悍。死都不怕,就要冲过来给你拼命。李越人擅长打丛林战,在丛林里他们行动很快,很会利用有利地形地势,但在钦州东部沿海地带,他们很难发挥出应有的战力,即使是这样,宣威军也绝不能大意,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要赶走他们,而是要全歼入侵的敌人。”杨丛义迅速将闲聊的四人注意力拉过来。

    “监军,那我们接下来怎么打?”苏仲问道。

    杨丛义拿出钦州地图铺在桌上,手指一点道:“那梭镇,我们在这儿再来一次伏击。华石镇距离那梭不远,半日路程就到,我们今天就急行军至那梭镇,明天在那梭镇西侧河流边布阵,南路敌军较多,我们这次不能奢望一次歼灭,等他们半渡之时发动攻击,先将渡河敌军歼灭,与他们在河岸形成对峙之势,而后伺机过河,从背后包抄,一口一口将他们全部吃掉。具体如何布阵,要到那梭之后我们再做商讨。你们觉得呢?”

    “听着是不错,不过我有一个要求。”

    “说。”

    “这次我要打头阵。”潘诚道。

    “先不说这个,布阵之后再说。不管是打头阵还是压后阵,都要服从整个战局安排,该让你打头阵的时候,就绝不会让你在后边看,要记住,打仗时每个人都有用处,但要用在合适的地方,不然对战斗无益。既然说到这儿,那我就多说几句,这次伏击为什么没有让战斗经验丰富、作战勇猛的苏仲、潘诚担当伏击发起人,而是让姚昶来?因为姚昶比你们更心细、遇事更冷静,能执行既定的作战计划,又能随形势做出调整,在战场上他是会动脑筋的。伏击战,主要是靠智谋,而不是勇猛。而遭遇战,两军短兵相接时,就更看重勇猛和勇气。这次伏击战,从头到尾,敌人都没有还手的能力,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得到任何预警,三百人、六百人、九百人、一千二百人、一千五百人,每一批敌军都悄无声息死的一个不剩。如果前面的伏击出了差错,敌军得到预警,停止渡河,这次伏击就会失败,甚至可能把渡河埋伏的罗聪这一营人马葬送。”杨丛义说完这些话,神情严肃。军中战将争相出战,本是好事,但若是演变成争抢功劳,打乱部署,很可能就有大乱子发生,这种事历史上可不少见。

    四人听了这话,若有所思,若有所悟。

    “好了,具体作战计划和安排,我们到那梭镇实地探查之后再详细商讨。组织行军吧,今天无比赶到那梭。”杨丛义收起地图。

    四将起身,抱拳称是。

    两刻钟后,宣威军携带粮草和军资继续向西行军。

    华石镇距离那梭镇四十里左右,一路地势平坦,路虽不宽,但没有马车,并不影响快速行军。且四十多里路程,要穿越的河流不多,仅仅数条,宽不过丈许,都有木桥相连,通行无阻。

    宣威军携带的物资较多,除了长枪、佩刀、弓弩和一壶箭之外,还要携带二十斤粮食,这粮食是他们自己的口粮,在口粮吃完之前除非有补充,否则他们就得返回安远县城或去钦州城。

    每人携带的军资在四十斤左右,所以行军速度并不是很快,半个时辰行军十里,不算累,但也不算轻松。

    在傍晚日落,天色将暗时,宣威军终于抵达那梭镇。

    在此等候的探子立即找到杨丛义,将附近的情况禀报清楚。

    从探子口中得知,那梭镇也跟华石镇一样,百姓全都闻风而逃了,在李越人来之前就成了一座空镇,但很多人并没有离开很远,而是躲在北边十里外的荒山里。

    还探知南路敌军这两天也在慢慢推进,再有两天左右就能到达那梭镇,由于有河流阻隔,附近也找不到船只,敌人很有可能被阻在那梭镇之外。

第293章 水攻之计() 
敌人还有两天才来,足够宣威军布置埋伏。

    宣威军当夜宿营那梭镇,好好休整,但有严令,不得破坏之前敌人留下来的痕迹。

    第二天一早,杨丛义便带着四将出那梭镇,直往镇西而去。

    向西穿过一条丈许宽的河流,又走一里之后,便看到一条大河横在眼前,足有二三十丈宽,水流不快,但水色深蓝,看来河水不浅,要想过此河并不简单。

    如探子所言,附近渡口确实没有发现一条船,也不知此地百姓平日里是如何渡河的。

    随后五人沿着河流,将南北东西方圆数里都实地查探了一遍。

    回到镇里,杨丛义将观察到的地形和河流具体情形在纸上画出之后,心里便有了定数。

    于是当即将他的想法告诉四将,让他们一起讨论讨论。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众人觉得计划可行,但要想杀伤更多的敌人,只凭宣威军还不行,一是人力不够,二是没有工具。

    定计之后,全体宣威军立即转移到那梭镇西北部五里之外驻扎,那是之前敌军北路部队行军之地。

    同时派遣罗聪前往北部山区,寻找本地百姓,如果能将他们全部带出来共御敌军最好,假如不能,就本地威望最高的人请出来,与他共商退敌之策,守护那梭镇。

    宣威军转移到北部地势稍高处扎营之后,全体宣威军立即开始在附近砍伐树木,运到东边一条河流低谷处。

    当天中午,罗聪便带回来一群人,其中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

    那老人一进宣威军营地,便赞不绝口,热泪盈眶,口中自语道:“官府没有忘记我们啊,朝廷还知道我们啊。”

    请老人家坐下之后,不等杨丛义开口,老家人便问道:“大人,你们真是朝廷从北方调遣来的吗?”

    杨丛义回道:“正是,我们本在临安附近的明州驻防,听说李越人入侵钦州之后,我们宣威军便被派遣来钦州驻防,奉命击退李越入侵。昨天我们在华石镇消灭敌军一千八百余人,但这次入侵的敌人不少,现在还有将近四千人正从东兴镇北上,几天之后就会达到那梭镇外。听说你们不愿背井离乡,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故土,便想把老族长请来,共商退敌大事。”

    老族长点头道:“你们在华石镇的战事,这位罗将军在路上已经给老朽将过了,真是解气,要是老朽再年轻二十年,一定跟你们一起提刀杀敌,现在老了,不顶用了。大人要怎么退敌,跟老朽怎么商议,我们那梭人能帮上什么忙呢?”

    杨丛义笑道:“老族长老当益壮,年轻时一定是一个勇士。”

    老族长谦道:“大人过奖了。还请大人说说,我们能帮上什么忙?”

    杨丛义道:“不瞒老族长,敌人来势汹汹,足足有四千人,而我们在那梭的兵力只有两千人,若跟敌人硬拼,恐怕很难取胜,所以我们打算以那梭镇为诱饵,用水攻之计消灭敌军。此计一需要那梭百姓担待,二需要那梭百姓帮忙出力。”

    老族长神色一紧,随后问道:“请大人细说。”

    “北边有一条河流从山里出来,由北向南,刚好流经那梭镇西边,而在离镇子北边两里外,有一个方圆两里的低洼处,低洼处向南不远的地方,两侧地势又有所升高,所以我们便想在这里修一个拦水坝,把河里的水蓄在低洼处,等敌军抵达那梭,开始渡河之后,便开坝放水,将敌军一举淹没。但此计很可能会损毁镇子,我们不得不与老族长商讨。”杨丛义如实将计划说与老族长听。

    老族长一听要摧毁镇子,顿时一惊。

    这个镇子已经几百年了,无数祖祖辈辈的心血都在里面,他们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最后又死在这里,若镇子被毁,他们要怎么跟祖先交代,如何后辈交代?没了这镇子,那梭老老少少数千人,以后怎么生活?

    一瞬间,许多双眼睛,许多张脸,似乎都出现在老族长眼前,他沉默了。

    这镇子若是他一个人的,他会毫不犹豫的答应,可这镇子不是他的,他只是族长而已,并不能决定那梭所有人的生死。

    “大人,老朽需要回去跟族众议一议。”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老族长思虑许久。

    朝廷从北方派军队来抵抗李越人入侵,保护他们的家园,于情于理,他们都该出手相助,但这个水攻之计他们实在难以接受。

    “老族长,我也知道此事不妥,可宣威军军力有限,不得不为此计。镇子西边两河相夹处,宽不过一里,虽然可以在此埋伏,但难以大量杀伤敌军,若将敌人放进镇子,以宣威军的军力难以将他们包围歼灭。因此若不用水攻之计,很难将敌人歼灭在那梭,敌人不退,不光那梭百姓不能正常生活,整个钦州西部都要继续活在李越人的威胁下,终日惶恐。”杨丛义不得不解释此事,为消灭敌人,而摧毁镇子,也不是他的本心,他只想消灭敌军,以绝后患,平定钦州。

    老族长沉默不语,内心还在继续争斗,镇子重要,还是消灭所有敌人重要?这是一个族长,最艰难的抉择。

    “大人,老朽想到一个更好的办法。”沉默片刻之后,老族长忽然开口。

    杨丛义原以为老族长要拒绝,一听这话,立即问道:“老族长有什么妙计?”

    老族长笑道:“老朽哪有什么妙计,大人的水攻计谋不变,只是这借用的河流要变一变。”

    “怎么变?”杨丛义心中一动。

    “镇子西边不是有条大河吗?大人何不借用这条河水,这条河大,一旦截流之后再放开,那势头,别说四千敌军,就是四万人也能全部冲走!”说起那条河,老族长有些兴奋。

    “那条大河是很大,看它有几十丈宽,附近地势又很平坦,难以拦坝截流。”杨丛义一听便摇头,他之前也想过,但实地查探之后就放弃了,此河两岸与河水高不出半丈,一眼望去,数里之地,一马平川。

    “大人有所不知,从镇子沿河往上走五里,有一个地方不足五丈宽,一旦堵起来,用不了几天就能有一片湖水,等敌人到了镇子对面,趁他们没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