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燕王-第3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笔埂!�

    沈缙家中几十年无人为官,根基已失,可以不必顾虑,但陆游不同,他爹做过临安知府,况且陆家藏书天下闻名,在江南士子心中地位不同凡响,朝中也多有故旧之人,根基颇深,再说谁知他日后不能金榜题名走上仕途,他家的面子不能不给。

    章复脑中念头闪动,马上回道:“好,那便以陆贤侄所言,再宽限三天,限期四天之内让杨丛义前来回话!”

    “多谢大人体谅,小人这就去办!”

    沈缙抱拳向三名服朱衣紫的官员施礼,而后转身出了议事厅。

    等沈缙离开,章复说道:“陆贤侄,我们此来婺州别无他事,就是有些流言要来求证。接下来的问话,你知道的如实回答,不清楚的,知道多少就说多少,听明白了吗?”

    “明白。大人有话只管问便是。”

    陆游施行站定,目视前方,毫无躲闪之意。

    “你可知选将营主帅是谁?”

    “知道,普安郡王。”

    “何时知道的?可曾见过?”

    “来到义乌选将营之后才听杨副使说起,主帅从来没在选将营露面,不曾见过。”

    “选将营里有谁见过普安郡王,你可知道?”

    “不知。据我所知,选将营里应该无人见过。选将营里除了杨副使是朝廷命官,在临安任职,小人和沈参军在临安住过一段时间,其他人常年驻守在外地,都没有机会去临安,应当不曾见过普安郡王的面。”

    “你怎知普安郡王住在临安?”

    “大人,郡王身份尊贵,皇亲国戚,不住临安住哪里?”

    “普安郡王多大年纪,你可知道?”

    “不知,未曾听说。”

    “离开临安之前,杨丛义可曾见过普安郡王?”

    “小人不知。据我所知,杨副使也只知道普安郡王之名,所知晓的也仅限与此。”

    “选将营立在这里大半年了,一直没有主帅,没人觉得奇怪吗?”

    “大人,建营之初我们就知道选将营主帅是普安郡王,郡王身份尊贵怎么可能亲自来到乌烟瘴气的军伍之中,他不过是空挂个名号而已,全营上下都是知道的。要是郡王以尊贵之躯亲入选将营,自然是全营上下的荣幸,如果郡王自始至终都没出现,在我们看来也是正常的。是以并不觉得奇怪。”

    “临安给杨丛义送过多少封信,传递过多少命令,你知道吗?”

    “多的不知道,只听说过殿前司给杨副使来过一封关于普安郡王行期的信,那还是在去年九月中旬左右,据杨副使说,殿前司来信告诉他,普安郡王可能会提前来婺州选将营,收到消息以后,全营将士便把大部分精力放到修建帅营上来,想在普安郡王来婺州之前,先将帅营建好。这是我唯一一次听说的临安来信。”

    “去年十月,从临安来了三人进入选将营,至今没有离开,可有此事?”

    “是,一位是章大人,一位李将军,一位邵将军。”

    “他三人所来何事?贤侄与他们可熟悉?”

    “选将营选拔将校是通过实战挑战之法,需要战阵经验丰富的将军分辨优劣成败,他们是殿前司派来协助选将的实战评判。章大人与两位将军在选将营里地位较高,除非他们主动找,不然我们很少去打扰,跟他们交流不多,只知姓,不知名,说不上熟悉。”

    “好了,接下里说说你在选将营里所负责的差事吧。”

    “我在选将营主要负责筹集粮草,采购建营所需的竹木砖石等物资,也招募工匠民力。”

    “贤侄半年来筹集了多少粮草、采购了多少竹木砖石,征召多少工匠民力,可有详细账目?”

    “有账目,选将营有人专管账目,进出的钱财物资都有记录。是否需要送过来,让大人过目?”

    “既有账目,便送来让左司黄大人看看。”

    “几位大人稍等。”

    陆游施礼之后,快步出了议事厅。

    刚到厅外便见沈缙回转。

    “陆兄行色匆匆,是要去哪儿?”

    “几位大人要看选将营账目,让我去取。”

    二人擦身而过,未做片刻停留。

    沈缙回到议事厅,抬手回道:“大人,小人已经派人进山寻找杨副使,如果顺利,四天之内就能回来。”

    “方才你说你在选将营负责协调各路禁军,我且问你,选将营内的各路禁军是否都有名册,入营之时是否一一查验,有无冒充?”

    “大人,选将司的选将召集令说的清楚,各路前来参加选将的禁军必须是完整的一指挥兵力,人人都要编造在册,不然取消选将资格。各路禁军在进入选将营之前,选将营就对每一路禁军仔细查验过,各军都有名册,各军将士也都登记在册。”

    “李大人,军中之事你比较熟悉,你怎么看?”

    章复一转,看向旁边的一名红衣官员。有司郎中李大人。

    李大人开口道:“既然有名册,那就把各军名册拿来。还有,各军粮草支度都应该登记造册,若有账目,一并拿来,若没有账目,便已焚毁账目论处。你可明白?”

    “小人明白,这就去取来给大人查验过目。”

    刚刚回来不久的沈缙再次离开议事厅,也去寻找名册和账目。

    等厅内无人,章复忽向另外两人道:“黄大人、李大人,这选将营给你们的感觉如何?”

    二人不知章复此问何意。

    李大人当先回道:“选将营与下官去过的所有军营都不相同,此地规划修建的很整齐,临河建校场,依山修营房,各路将士训练井然有序,士气高昂,比一些所谓的劲锐军队还要好上不少。不过总体看来,选将营里少了点军营该有的味道,少了些军中应有的气息。”

    黄大人道:“从表面上看,眼下还看不出什么来。朝廷给了这么大一笔钱款,四十多支禁军,两万多人,不可能没有问题。以下官所见,这里的问题恐怕还不小。这么大一摊子事,仅凭调入殿前司兵案几个月的小秘书,外加两个年纪轻轻的书生,他们自己就能办成眼前这等大事,两位大人信吗?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下官不信。选将营里的事情一定不简单,也许把账目看过一遍,里面有什么问题自然就显露出来了。”

    “那你们再说说,选将营能有目前这等景象,是与普安郡王的关系更大,还是跟殿前司的关系更深?”

    章复此问一出口,厅中马上沉默。

    他们三人是朝中争吵许久才定下来的按察选将营人选,本来就有互相牵制、制衡监督之意,章复是御史中丞,此问涉及普安郡王和皇帝十分信任的杨国公,自然不能随意开口,授人以柄。

第486章 伤心处() 
朝廷从临安派来按察使的消息,很快在整个选将营中传开。

    不明所以的各军将士对此议论纷纷,都不得要领。

    但很快他们就明白了,按察使此来选将营竟是针对他们,来到选将营的四十一路禁军。

    每支禁军主将无一例外,两天之内接连被传唤到帅营,朝廷派来的三名按察使高官轮番发问。

    从他们在驻地接到选将召集令问到各军参加选将的将校挑选,再问到从驻地到婺州选将营一路行程、吃喝供给,继而问到他们在选将营里的生活、训练,及时选将挑战,还有粮草领取供应问题,一条条,事无巨细,全部有随行吏员记录在册,各军主将画押按上指印,传唤才算结束。

    传唤完各军主将,而后三名按察使又随机进入各军营区,依名册随机点兵十名。

    两天忙完,三名按察使再一次监督核对选将营全部账目,但有疑问便记录在册,等杨丛义回来解释。

    第四天,杨丛义终于从山中匆匆返回选将营,来不及梳洗,只换了件干净的外衫便前来帅营拜见临安来的三名按察使。

    “下官殿前司选将司副使兼选将营副帅杨丛义见过三位按察使大人,下官久在山中,未能远迎,还请三位大人恕罪!”

    杨丛义站在章复等三名朝中官员面前,抬手施礼,十分恭敬。

    三人看着杨丛义一身怪异的衣着和风尘仆仆略显疲惫的神情,心中各有心思。

    “杨丛义,我们来选将营等你四天了,也不在乎多等你一个时辰。你蓬头垢面,破靴粘泥,是为了诉苦,还是显摆你一心为公?收起你的把戏,不必在我们面前惺惺作态!”

    章复根本不吃这一套,只看一眼,他便认定杨丛义是在诉苦做戏、装可怜,他平生最讨厌这类人,是以直接无情拆穿。

    李大人和黄大人看了看杨丛义,没有开口。

    “大人恕罪!既然大人见不得下官这般模样,容下官回营收拾干净,再来见过三位大人。”

    对方是紫衣高官,位高权重,杨丛义哪里敢反驳,说他是惺惺作态,那便是惺惺作态。

    “堂堂朝廷命官,状若沿街行乞之人,成何体统!速去换了!”

    章复转眼不看。

    杨丛义抬手应了一声,迅速离去。

    “真实岂有此理!”

    章复望向杨丛义离开的门口,面露鄙夷之色,义愤填膺。

    “大人恐怕是误会了,他这幅模样经历的风吹日晒不会少于五个月,装是装不出来的。他全身上下唯一干净的东西,应该就是那件外衫了。”

    李大人有些看不过去,不由得开口为杨丛义辩解一二。

    “哦,李大人以为杨丛义刚才不是乔装打扮?”

    章复转头看着李大人,有质疑之意。

    “大人误会了,下官也是以常理推知。下官早年做过县尉,有一年天灾连连,盗贼四起,一伙盗贼胆大包天,竟然跑到城中杀人夺货,伤数十条人命,而后跑进了深山,县衙久久不能破案,影响十分恶劣,州府便下了严令,限期三个月必须把那伙凶手捉拿归案,否则一应县官全部去职。在巨大的压力下,下官不得不亲自带捕手进山,历时两个多月,几乎跑遍了那片大山,终于找到贼巢,把他们捉拿归案。下官还记得,当日我们回到城中竟然被当做乞丐流民,回到衙门口还被值班的衙役拦住盘问许久,更别说闻讯而来的知县大人,我不开口,他根本就认不出我来。刚才那杨丛义虽不及下官当年那般狼狈不堪,但也是做假做不出来的。”

    李大人回忆起往昔,眼中泛起别样的光芒。

    “若果真如此,那就是老朽眼拙了。”

    章复虽然还有怀疑,但心里其实已经相信了大半。

    他举杯喝茶,左右司两位郎中继续查看核对杂乱的账目。

    “下官杨丛义,见过三位按察使大人!”

    大半个时辰过后,杨丛义再次前来拜会。

    只见他穿着一身清洗干净的素色衣裳,头发也梳洗整齐束于头顶,只是那一张脸,虽然刮去了胡须,依旧泛着泥土的颜色,没能洗干净。

    “杨丛义,本官等你多时了。”

    章复仔细盯着杨丛义看了又看,终于承认之前是错怪他了,但他贵为御史中丞,怎么可能给芝麻小官认错赔罪,不继续追究便是他的大幸。

    “大人恕罪,这几天山里正好有选将队伍在进行选将挑战,双方交战地点离山里临时营地较远,耽误了大人的宝贵时间,下官知罪!甘愿领受责罚!”

    杨丛义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