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的无限旅程-第4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了。

    徽宗赵佶面对如此困境,过于心焦愁虑,忽然气塞不省,坠御床下。

    按照后世的说法,赵佶因为情绪过于激动,所以患了中风偏瘫之症,半边身子麻木难动,连话都说不出来。

    这一病反倒让徽宗赵佶做出了选择,最终他决定顺应大势,引咎辞职,将皇位禅让给皇太子赵桓。

    赵佶这样做,以来可以平息金人的怒火,而来也可以将这个烂摊子交给皇太子赵桓处理。

    躺在御床上,口不能言的赵佶,举起左臂向诸多近臣索求纸笔,随后用左手在纸上写道:“我已无半边也,如何了得大事?””

    宣和殿中的白时中、蔡攸、童贯、张邦昌等大臣见此文字,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答话,顿时全部默然无语。

    宋徽宗见此,连忙又写道:“诸公以为如何?”

    这些宰执近臣们还是沉默不语。宋徽宗左右看了看见都无回应,只好无奈的继续书道:“皇太子赵桓可即皇帝位,予以教主道君退处龙德宫”。

    接着又写道:“吴敏朕自拔擢,今日不负朕,可呼来作禅位诏。”

    太宰白时中反对禅位,他坚持认为不可这样做,故久不受诏。宋徽宗屡次用左手在纸尾处书写:“少宰主之。”无奈之下,白时中乃受诏。于是,“召皇太子及三衙并召敏。”

    吴敏承命,携带已经拟好的禅位诏书走了进来。宋徽宗以手指着吴敏身后,说:“自此可称予。”

    禅位诏书全文如下:

    “朕以不德,获奉宗庙,赖天地之灵,方内乂安,二十有六年。恭惟累圣付托之重,夙夜祇惧,靡遑康宁,乃忧勤感疾,虑壅万机。断自朕心,以决大计。皇子桓聪明之质,日就月将,孝友温文,闻于天下。主鬯十载,练达圣经。宜从春宫,付以社稷。天人之望,非朕敢私。皇太子桓可即皇帝位,凡军国庶务,一听裁决,予当以道君号退居旧宫。予体道为心,释此重负,大器有托,实所欣然。尚赖文武忠良同德协心,永底予治。”

    宋徽宗看了看诏书,用左手在诏书的结尾处写上:“依此,甚慰怀。”

    不久,皇太子赵恒来到宋徽宗御榻前,“恸哭不受命”。童贯与李邦彦急忙将御衣穿在赵恒身上,赵恒“举体自扑不敢受”。

    皇太子赵桓性格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基本上跟他父亲赵佶一般无二,但他毕竟也知道此时接受帝位,必然要面对金人的逼迫诘难,因此执意拒绝。

    宋太祖赵匡胤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大宋帝国,在徽宗赵佶二十五年的统治之下,已经由一座锦绣江山,变成了名副其实破船漏屋,而且此时此刻,这一破船漏屋正在遭遇暴风骤雨,也就难怪这对父子互相推脱了。

    宋徽宗见状,心中怒意难当,用左手书写道:“汝不受,则不孝矣。”

    赵桓也不傻,当即回答说:“臣若受之,是不孝矣。”

    宋徽宗无法,赵桓生母王皇后早已去世,他只好下令召郑皇后过来劝说。

    郑皇后奉诏来至宣和殿,她劝赵恒受诏继位,说:“官家老矣,吾夫妇欲以身讬汝也。”

    赵桓还是极力推辞,宋徽宗只好命内侍扶拥太子去福宁殿即位。

    据说赵恒固不肯行,内侍扶拥甚力,太子与力争,几至气绝。既苏,又前拥至福宁殿西,宰执迎贺,遂拥至福宁殿。”

    当时,日已薄暮,百官都已在垂拱殿上集合。

    宰相白时中说:“不候上即位,先出宣诏,时中请任此事。”于是,白时中出来宣诏说:“群臣愿见新天子!”

    在徽宗赵佶和群臣的逼迫下,皇太子赵桓无力拒绝,只好即了皇位,是为宋钦宗。

    赵佶好不容易把烫屁股的皇位让了出去,自己退到了龙德宫中居住,但谁又能想到,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出乎了他的预料。

    南方大宋敌国派来的三万远征军竟然在黄河岸边,将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率领的七万金兵和三万郭药师的联合部队击败。

    如此一来,东京城就保住了,宋国面对的敌人,就只剩下被太原城拖住的完颜宗翰率领的西路军,而拥有种师道、李纲和刘延庆麾下数十万大军的赵佶,有些后悔了。

    得到中华帝国远征军击败金国东路军的消息后,刚刚被迫成为大宋皇帝的钦宗赵桓,却一扫愁容,喜出望外的笑了起来。

第770章 流着鲜血的皇位() 
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上,自从有了皇帝制度,对皇位的争夺就从来没有休止过。

    其中有与外人相争的,不过更多的是与自家人争。

    不管是至亲的父子、母子、叔侄、兄弟,都为了这个至高无上的权利宝座,无所不用其极。

    当然,历朝历代之中也有皇帝主动让出皇位的,但是那些争夺皇位的人,争夺的是由皇权带来的巨大利益,而那些让出皇位的,更多的却是在推脱一国之主的责任。

    自从秦始皇统一华夏以后,便开创了皇帝制度,把帝王的权力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可是他没有想到自己那么快就会死亡,也就没有来得及安排由谁来接他的班,中国的皇位争夺战也由此拉开序幕。

    胡亥开始并没有准备争夺皇位,因为在他上面至少还有他的哥哥扶苏。

    那时虽然没有明确嫡长子继位制,但至少也应该由秦始皇指定接班人。而秦始皇却突然死了,这个巨大的制度漏洞,就为赵高这样的野心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通过游说胡亥和李斯,最终把胡亥扶上了皇位。

    胡亥当上皇帝以后,最担心的并不是能不能治理好国家,而是怕他的兄弟争夺他的皇位。于是,他利用自己的权力,把他的兄弟全部处死了。

    随后建立的汉王朝,虽然没有上演胡亥那样的皇位争夺战,但对皇权的争夺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汉惠帝即位后,大权却一直在母亲吕后手里,对于任何想要触动手中权利的人,吕后这个能把韩信都杀掉的女人,可是绝对不会留情,不管他是谁!

    王莽由于是皇太后王政君的侄子,所以在朝廷才能得到重用。可是,随着王莽权力的逐渐增大,他也就渐渐不安分了。终于有一天,向他姑姑要了玉玺,自己当皇帝了。

    提到历史,不得不说两位皇帝,那就是秦皇汉武。

    秦皇就不必说了,他虽然想让自己建立的国家延绵万代,却仅仅二世而亡。

    汉武帝被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

    在汉武帝在位时期,汉军马踏匈奴,收取河西,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以临翰海;威服西域三十六国,置城郭都护,西越葱岭,攻灭康居车师大宛诸国;东并朝鲜、南诛百越,又灭西南诸夷如滇国、夜郎,犁庭扫穴,置以郡县;

    汉武帝为华夏民族收复了秦末大乱丢失的宁夏、浙江、两广、贵州诸地,并将甘肃、云南、福建、西域、内蒙诸地收入中国版图,进而征服外蒙、朝鲜、越南和中亚各国……

    在汉武帝在位期间,中国的领土疆域扩大了整整一倍,汉人之所以在两千余年皆称之为汉人,便是因为汉武大帝刘彻,而非汉王朝建立者刘邦。

    就是这样英明神武的汉武帝,晚年却多病多疑。

    太子刘据被人诬告藏大量人偶于府中,刘据无奈之下起兵,最后兵败自杀。其后,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汉昭帝),因为刘弗陵还年幼,怕钩弋夫人效仿吕氏专权,武帝遂杀钩弋夫人,任命霍光等人辅政。

    不得不说,做这种事情最有名的还是汉朝末年那位曹丞相。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曹操打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旗号来扩充自己的势力。

    在曹操眼里,汉献帝除了有皇帝的名分,别的什么也没有,他自然不会把皇帝放在眼里。曹操既然说他是一心一意维护东汉王朝,也不好反悔,反正皇帝所能做的,他也都能做,因此也就没有打算把汉献帝废掉。

    曹丕对汉献帝就没有那么客气了,反正汉献帝说什么也不算,曹丕做什么事还碍手碍脚,所以就干脆一脚把汉献帝踢开了。抢夺人家的皇位,好象也不是什么太好的名声。于是,在曹丕的一手导演下,便上演了一出禅让皇位的闹剧。让一次还不行,必须三番五次让,好象汉献帝逼曹丕当皇帝似的。

    只是命运非常神奇,也很有戏剧性了,因为不久之后司马炎就又逼迫曹丕的子孙让位了。

    夺了帝位的司马家族也没什么建树,反倒为后来的五胡十六国埋下了伏笔。

    北周宣帝病死后,委任杨坚为总知中外兵马事,扶持年幼的北周静帝宇文阐,以大丞相身份辅政。

    不久后,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是为隋文帝,国号隋,北周覆亡。

    当然,杨坚绝对不会留下前朝的皇帝不管,随即派人害死失去了皇位的北周静帝宇文阐,宇文阐终年九岁。

    隋文帝晚年颇受诸子的困扰。先是软禁三子秦王杨俊;接着将长子太子杨勇贬为庶人,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后有将四子蜀王杨秀贬为庶人。不久后隋文帝驾崩,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

    隋末唐起,但李家为了争夺皇位,自然也免不了腥风血雨。

    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治下海内升平四夷宾服,贞观之治被誉为垂风万代。

    然而帝者无亲,霸者无情,尸山血海铺就漫漫帝王路,从来不止是敌人的,也包括自己血亲骨肉的。兄不兄、弟不弟、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俱在一场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

    事后,担心自己安危的皇帝李渊,只能拱手让出军政大权给予秦王李世民,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下诏曰:“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为帝,次年改元贞观。

    再后来,就是后周的重臣赵匡胤夺了孤儿寡母的江山,他实在不想他的子孙再这样失去皇位,就导演了一场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虽然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按理来说其位应该传给其儿子,可他的弟弟赵光义和烛影斧声的疑案,让赵光义登基继位一事充满疑点。

    时间到了今时,在徽宗赵佶知晓金国两路大军马上就要兵临东京城之时,病重的他选择将帝位禅让给了不情愿接受的太子赵桓,可是当危机解除之后,病情好转的赵佶后悔了。

第771章 暗流涌动的东京() 
皇帝这个宝座就像爱情一样,不是你想拿来就拿来,想丢弃就丢弃的东西。

    徽宗赵佶心中出现悔意之后,马上暗中召集忠于自己的近臣,悄悄的商议此事,想要找个办法将皇位拿回来。

    刚刚继位的钦宗赵桓虽然懦弱无能,无才无智,但他终究不是一个傻子,如今迫在眉睫的危机已经消失,想要他交出皇位那也是难上加难。

    除此之外,朝廷中那些拥有从龙之功,已经彻底倒向了钦宗的文臣武将们,也不希望赵佶重新再掌大权。

    不管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