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的无限旅程-第4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延庆干刚刚来到城前的时候,面对种师道等宋人还面有愧色,但是听到种师道的责骂,不禁激起了他心中压抑已久的怒火,当即反驳起来。
“我刘家原是跟折家、杨家一样的羌人大族,自从投了宋国之后,世代拼死与西夏相抗,家中无数儿郎战死沙场,但宋国赵家是如何对待我们的?赵家皇帝是我等武将为眼中钉,肉中刺,每每都用文官来压制我们武将。甚至每支军队的主将都是由那些不懂军事的文官担任,每逢战斗,我们胜利则文官领功,若是败了则是我等武将顶罪!”
“别人不说,单说大将狄青。他屡立战功,因功劳升任枢密使,这在大宋乃是少有之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着的名将,仍受到文官的鄙视和排挤。种师道,你可还记得,韩琦斩杀焦用的旧事么?”
见到城头上的种师道默然无语,刘延庆愤慨的继续说道:“韩琦曾言,‘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随后就将焦用斩杀,狄青怒道,‘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由此可见我武官之地位了。”
对于宋国君臣上下对待武将的苛刻态度,种师道如何不知,他只能说道:“你说的这些都是以前的旧事了,却不是你投敌叛国的理由。”
刘延庆越说气势越足,当即言道:“自古有言,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我刘家为宋国流的血已经足够多,也对得起赵家的情分,再说如今钦宗赵桓引金人入境,天下百姓惨遭屠戮,流离失所,我刘延庆归顺帝国,这也是拨乱反正,顺应天命之事!”
虽然种师道知道这是刘延庆贪生怕死,再为自己的无耻行为找借口,但是钦宗赵桓于金人结盟之举,实在是为广大宋人所不齿,他虽然上书反对过,但也无济于事。
就在种师道寻思措辞之时,刘延庆却高声喊道:“种师道,我这里有一份太上皇的亲笔圣旨,你可愿接?”
请记住本书:。九天神皇阅读网址:
第826章 战郾城名将陨落()
宋国的太上皇,也就是前任皇帝徽宗赵佶,自从被帝国擒获之后,钦宗用最快的速度将其心腹手脚彻底的从朝中斩除,不过虽然徽宗看起来权利尽失,但他在宋国的影响力还是无处不在。
以往还好,徽宗赵佶被俘后还没引起什么乱子,只是暗中劝降了一些宋国官吏,但是钦宗赵桓走了跟金国联盟的这步棋之后,赵佶的作用就重要起来了。
宋国上下如今有三种人,一种是只认钦宗赵桓为宋国正统的愚忠派,这些人虽然对他的各项决策多有劝谏,但还是对其死心塌地,代表人物就是李纲和种师道等人。
第二种人,大多数都是宋国各路州府的中下层官吏和将领,他们一方面不想背叛钦宗赵桓和他代表的宋国朝廷,一方面又对异族屠戮百姓深恶痛绝,可以说目前都处于矛盾之中。
最后一种人就是大宋的百姓,他们已经彻底对朝廷失望,所以正在向其他国家逃离。
如今刘延庆拿出了太上皇赵佶的圣旨,这就让种师道面临一个十分艰难的抉择。
按道理,赵佶现在也是宋国的太上皇,钦宗赵桓还没有能力将自己的亲父除名,但现在两军对垒,原本就被朝臣弹劾的种师道,要是真接了这道圣旨,恐怕以后麻烦多多。
“父帅,这旨意不能接!”种家长子种浩劝道。
种师道自然也知道其中关系,但他一生为人坦荡正直,要他为了自身安危而拒接宋国太上皇的旨意,却是不易。
思虑半响,种师道正要命人去接那道旨意,不想身边次子种溪弯弓搭箭,射向城下的刘延庆。
不得不说还是种溪了解自己的父亲,虽然他这一箭根本伤不到刘延庆和克雷斯等人,但已经足够了。
刘延庆见到城上箭矢射来,当即勒马回转,克雷斯等人原本也没指望种师道会遵从赵佶的旨意投降,既然如此便也作罢,直接返回军阵,开始攻城。
种师道现在驻守在郾城中的十万大军,大半来自西军,算是种家的子弟兵,常年跟西夏开战,都是身经百战的士卒,在如今的宋国算是仅剩的一支强军了。
这支军队不但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其中半数还装备了仿制的帝国火枪,战斗力绝对不弱,据城而守,就算是金国铁骑到来,他们也不会落入下风。
但是很可惜,种师道的军队现在面对的是帝国军。
无论是火枪的威力还是射程,帝国军士兵装备的都是经过数次改造的火枪,所以在这方面种师道部并没有什么优势。
郾城位于京西北路中部,数条官道由此而过,南接西平,北通临颍,东临舞阳,西至商水,属于兵家必争之地。
二十万帝国军和归降帝国的刘延庆五万宋军,这次没有打算放走种师道的部队的意思,所以数十万大军将郾城团团围住。
战斗力强大的金兵退到颖昌府,狠辣的将宋军摆在了前方,因此帝国军也就不需要担心后方的补给线了,数百门七源州帝国兵工厂最新制造出来的小型火炮,便被运送到了前线。
炮火轰鸣下,郾城并不算结实的城墙被轰击的发颤,种师道虽有十万将士,但却连帝国军的边都沾不上,只能依靠笨重的投石机反击。
在没有金国骑兵的帮助下,郾城就是一座死城,东京城内虽然还有李纲和他统帅的军队,但是钦宗赵桓是绝对不会让这些兵马离开半步的,所以种师道孤立无援。
参加围攻郾城的是帝国第二、三、四、五军团,斯巴达克斯的第一军团和林冲的御林军团大部,为了防止金兵突袭,目前已经绕行到了颖昌府附近设防。
四个帝国军团,如今每个军团的士兵都扩充为五万人,在这场战役中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最意想不到的事情是随着攻城战的持续,附近宋国百姓发生的巨大变化。
帝国军二十多万人,因为要挖掘壕沟,制造拒马、设立营帐等等杂事,所以需要到附近征用民丁。
没想到帝国士兵们谨守军规,不但不骚扰宋国百姓,还按照每日的劳动量支付薪酬或者粮食,这无疑让那些被金兵和宋兵肆虐过的宋国百姓非常意外。
帝国军主动宣传成效或者不大,但是这些百姓回去之后四处宣扬,很快就有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主动来帝国军大营找活。
一来二去之下,郾城外就出现了令人惊讶的一幕,守城的宋军没有得到宋国百姓的帮助,反而是城外的帝国军营中有大量的百姓帮忙,从这一点上就看出,如今的宋国已经民心涣散到了极点了。
经过数日不间断的炮轰,郾城的城墙和城门被轰得千疮百孔,等到达临界点之后,城墙立时坍塌了几处,但帝国军这次却并未急着冲入城中,而是继续用火炮攻击。
炮弹从破烂的城门和倒塌的城墙上射进城中,前去封堵城门和城墙缺口的宋军,一时间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被炮弹炸的血肉横飞。
用炮火扫清了敌人后,成千上万的帝国军涌入了郾城之中……
这场战斗根本没有什么悬念,而且城内宋军的抵抗也并不激烈。
目前能在巷战中战胜帝国士兵的兵种还没有出现,在发挥不出来速度优势的情况下,即便是金国的骑兵在城市中遇到帝国军,也是死路一条。
当帝国军攻占了全城后,克雷斯、利奥尼达等帝国军将领和刘延庆来到府衙中,见到的就是立于院中花树下的种师道,只不过他早已经停止了呼吸。
种师道并非是死于帝国军手中,而是自刎而死,或许他是感觉有愧于钦宗赵桓和宋国百姓,又不想做阶下之囚,所以才会做出这种选择吧。
虽然种师道是帝国之人,但对于这位宋朝的名将,不管是诸位帝国大将,还是同样来自西北的刘延庆,都对其敬佩不已。
刘延庆来到种师道靠在花树上的尸体前,唉声叹道:“种彝叔啊,你这是何必呢?想你种家数代忠心为国,但你祖上当年就被枢密使庞籍打压,其后种家上书请功,还被那些文官集体打压。就算是你,立功虽多,也屡次被赵桓免职。君既然不仁,你又何必如此愚忠啊!”
说着说着,似乎也是触动了刘延庆的伤心处,这位宋国降将越说越是动情,最后竟然在种师道身前大哭了起来。
至此,宋国七十六岁高龄的西军名将种师道,在郾城战败后自刎故去。
帝国皇帝李南得知后,命克雷斯等人为种师道准备上好棺木,待战后将其送往故乡京兆府安葬。
种师道二子也在此战中被俘,帝国军并未伤害他们,而是将其押送到帝国京都长沙。
郾城被破,种师道的十万大军除了攻防期间阵亡的三万余,剩下的六万多全部选择了投降,宋国的最后一道屏障也彻底烟消云散。
第827章 面临抉择的钦宗()
当帝**攻下郾城,宋军种师道部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后,几位金国大将连忙商议起来。
完颜宗弼性格强硬,此次来到宋国,他完全是把宋人当成打草谷的对象,麾下的兵士杀人越货也最是狠辣。
此时听到帝**将至,完颜宗弼当即高声说道:“我金国将士不能无端在宋国损耗,要我来说,我们全军向北,用最快的速度攻下宋国最富裕的东京城,带着送人的财富和女人回去。”
“不可。”完颜宗翰摇头否决道。
此次来到宋国援助的金人大将,其中最具谋略和眼光的当属完颜宗翰。
完颜宗翰,乃是国相撒改的长子,当初金国初立之时,完颜宗翰就曾向金太祖完颜阿古打,建议道:“辽主丧失德性,朝廷内外人心背离。我朝兴兵,虽然大业已定,但祸根未除,以后必然成为灾患。现在趁他们的间隙,可以攻袭擒拿。这是天赐良机,可为之事,不能错过。”
此后金国果然灭掉了强大的辽国,由此可见完颜宗翰的眼光。
完颜宗翰望着完颜宗弼不服气的模样,开口问道:“大家这段时日都跟帝**打过交道,你们认为对方的军力如何?”
差点被帝**二次擒住的完颜宗望,沉声说道:“训练有素,火器威力强大,最重要的是这些帝**队的士气极高,士卒悍不畏死。”
注意到完颜宗翰望向自己的目光,完颜宗弼虽然不服气,但也只能说道:“确实如此,帝**实在太难缠了。”
虽然帐中还有一位统兵大将郭药师,但完颜宗翰并没有理会他,而是对另外两人说道:“你们想一想,要是我们在东京城劫掠一番后便直接回国,至宋国于不顾。这样虽然我军不会出现任何损耗,也能获得不少的财富和女人,但估计宋国就会轻易被帝国占领。”
“如今的中华帝国疆域已经非常广阔,当这个国家灭掉宋国,得到了宋国的土地和子民之后,那肯定会变得更加的强大。到时候金国跟帝国接壤,我们就再难退却半步了!”
金国这次派兵南下,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听到完颜宗翰这么说,完颜宗望不解的问道:“可是如今宋国最后的两支军队,种师道身死,郾城的数万宋军和刘延庆的五万军队全部投降,我们利用宋军消耗帝国兵力的计划已经彻底失败,你还有何良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