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临高启明-第1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盏茶的功夫,他们已经到了博铺港区。最里面的码头不能随便进去,不过港区的商业街有首长们的海产加工厂门市,即收购也销售。这里每天早上都有很便宜的水产卖,前些时间忽然开始收起了虾蟹贝壳之类。
门市部的大院有好几个门,都是24小时敞开的。戴德厚一行人从侧门进去。里面的地方很大,一进去就是个大院子。停着七八辆卸了套的四轮马车。靠着墙堆放着成叠成叠运送渔货的木盘、竹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海货的腥臭味。地上还残留着大滩的水渍和鱼鳞、鱼骨之类的垃圾。
戴德厚来到门市的收购站前,煤气灯已经关了。打着呵欠的收货员搓着手,招呼戴德厚和同伴过去码秤。
收货员背后,隐隐可以看到水产加工厂,那片建筑背后连着渔港码头,那里似乎总有归航渔船在卸货,一筐一筐渔获不停通过轨道板车送往车间里面,加工处理之后,一部分就会送到门市来卖。
“嗯……”收货员对着手里的小册子,仔细翻看着竹篓里的贝,然后又尖着鼻子嗅了嗅,才点了点头,“都是软贝,新鲜度二级,倒秤上吧。三十大斤,对不对?好,拿着。”
收货员飞快的在板夹上写了几行字,刷得一把扯下一张来递给他。
新鲜度是什么,戴德厚不明白的,但他见惯了秤砣,这二级软贝三十大斤能换到十五元流通劵,他数得很清楚,笑呵呵接过收购单――到兑换处换成了三张黄色纸票,小心贴胸放好。
拾贝是个苦差事,尤其这早潮第一班,首长们规矩又严又多,不但晨间响午各是各价,从海里捞起来也是一盏茶一个价,超过一个时辰就不要,硬的大海螺价钱不行,虾蟹之类活物虽然价更高,但是破了坏了也不值钱,反而不如这小软贝划算,而且每曰收满三百大斤就不收了,所以每曰早上几拨人轮流抢。
只不过这大早上头批的收入倒是真不错,这一个时辰比他做的临工要强多了,可惜每曰早潮没定数,也只能隔三岔五捞这么一次。
几个同伴都是儋州人,拾贝认识的,老乡互相照应下,戴德厚以前收过渔货,对儋州澄迈这一线的潮很熟,因此在几人里隐隐当个头。
“老戴,走去喝一杯?”几个同伴也很快都秤完了,热情的招呼他。
“不去了,回去早点睡,晚班还得去扛活。”戴德厚笑呵呵的回绝了,熬通宵太累。
和同伴分开后,戴德厚转去门市正门,那边已经摆上了今早归港的渔获。
虽然还是清早,来买便宜打折鱼的百姓已经不少了,有些甚至是从县城出来的,反正现在有了火车来去也方便。
和当地常见的卖鱼摊贩、小店不同,海产品加工厂在这里的门市比东门市那个直销店还大许多。原本只做批发,后来火车通了才开始零售,就好像一个专门卖鱼的集市,不但本县人喜欢来这里买,听说就连广州的客商也有跑这里来进货的――这里能够买到很多稀罕的鱼,价格也比广州本地便宜,而且这里还能提供加冰包装业务,塞满冰块装着海鲜的木箱装上大波航运的快班轮,运到广州比从黄埔打上来的鱼还要新鲜些。
门市里面分好几个区,干货区都是海产制品:海带、紫菜、鱼片、鱼干、鱼露、蚝油、虾酱、鱼丸、鱼肠之类应有尽有,都用粗纸或者小竹筐、草包之类的包好堆在货架上;鲜货区面积最大,大鲜、石斑、点蓝子、马鲛、黄鲷、带鱼、明虾、花蟹,各类常见不常见,甚至叫不出名字的鲜鱼活虾活蟹,都活蹦乱跳,养在一个个小水池里。屋顶上有根粗大的铁轴,不断的转动着,用皮带带动着一个个池子里的水车不断的翻动水花;里面最新奇的是冰鲜区,首长一年四季都有用不完的冰,鱼都码放在竹筐和木盘里,用冰沙盖着,虽然是死鱼但买回家吃一样鲜美,关键这冰鲜鱼售价只有鲜活鱼一半,早晚打折更有两三成的特价。
戴德厚不是第一次来了,他虽然和鱼打了半辈子交道,却依然逛得有些眼花缭乱。
首长们真是本事大,戴德厚心中暗暗感慨,这里有些鱼虽然常见,但有些鱼这个季节就非常罕见了,比如那带鱼冬天最喜欢躲在海深处,普通渔网捞不起来,用长线竿忙半天也就钓几条,可眼前这竹篓就有几十条,而且他从来没见这门市什么鱼卖断货过。
不过他也奇怪,为什么首长能捞那么多鱼虾,反而还要开市收购活虾贝壳之类的,自己捞不完了?
现如今临高的渔获如此便宜,让附近不少渔民没了活路,大多都只好入首长的伙:有点积蓄,有大船的参加渔业合作联社,没钱的,船小的,只好去给临高渔业公司当渔工。单干户越来越少了,戴德厚自然不知道这是临高渔业公司故意所为,只为更大限度利用渔民这种特殊的人力资源,何况这些在远海批量打捞的冰鲜鱼,成本也不高。
想想下午要去学校看女儿,戴德厚一咬牙去了鲜货区,这里价钱比外面贵一倍,通常只有县里的富户和做生意的酒楼才会来买。
戴德厚进去后,看到水池都摆着价牌,他认字,就挨着一个一个看,很多鱼的名字都和习惯的不同,比如大鲜首长们叫大黄鱼,这里的鱼其实大部分外面冰鲜区都有,只不过这里个头要大许多,都是活蹦乱跳的。
又绕了一圈,许多没见过名字的鱼,那售价戴德厚看着心惊胆战的,忙回到门口,让店员帮着选了条小点的大鲜,称好装在一个木桶里,又舀了一瓢水进去,他才心疼的掏出两张黄票子,这钱都够一家人吃一天多了,随后又去干货区用找零买了一小袋鱼片,这个女儿喜欢吃,然后买了一袋鱼丸和一罐虾酱。
这鱼丸最是划算,价钱只比米价高点,比打折杂鱼还便宜许多。他自然不知道这玩意用的红薯淀粉和各种不上等级的杂鱼打成的鱼糜,又是半机械化大批量生产,不费人工,成本自然低。
戴德厚手里提着桶,鱼片鱼丸虾酱放入背篓,迈着步子来到博铺火车站,找出月票牌递过门房查验。
上工的地方在马袅那边,这火车月票真是方便,没这个他得走几个时辰路来回,也就没可能赚这十五元流通劵了。
进到站台倒巧,很快来了一班车,早上人不太多,戴德厚上了最后一节板车,找个位置把木桶放地上,随后抱着木桶坐下。火车很快开了,他忍着困意,看向车外。
不远处就是博铺到东门市的大路,或者首长们的说法,公路。
第一百二十节 贝壳的用处()
天才刚刚大亮一会,大路上行人和运货的车已经不少了。戴德厚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来这条大路的时候,那车水马龙的热闹场面,真是惊得他眼睛都合不上,就是说书先生嘴里那些名都古城的街道,怕也比不上这临高的百博路。
没想到这样的大路首长还不满足,后来又修了这条铁路,这可真是用铁铺得路啊!一根根比胳膊还粗的铁条子铺在木头上,这种挥霍无度的感觉让戴德厚每次看着都觉得心疼――这得花多少钱啊。
大路和铁路毗邻修建,离抱甲河――首长们起了个文澜河的雅名,他还是习惯旧名。戴德厚隔着一排一排樟木桩子远望,对面的稻田分成大大的方块,更远处的莪香岭――现在叫高山岭了――坡上,一条条更大的引水渠将多召来水库的水引过来,旁边还修着一溜溜平房,那是首长们的雇农住的地方。
前些曰子秋收大忙的时候,戴德厚去做过季节短工,下过农场里的稻田,那地里满满都是等着收的稻子,沉甸甸的金骨朵看着就喜气。
首长们真是好本事,连这稻子也能弄得那么好。
戴德厚今年正好四十,他家先祖原本就是临高人,后来祖上分家,他家这一支去了儋州置地过活。虽然算不上什么大富大贵之家,也算是家境小康。他家里有几亩薄田,在儋州城里还有个小铺做点鱼虾贝的干货生意,温饱不成问题,但前几年儋州闹风灾,他家不但受灾颇重,他还意外受伤,只好借了贷,这几年一直过得紧巴巴的。
后来澳洲人到了临高,开始大家以为就是厉害点的海盗,闹闹就走,没成想不过一年澳洲人的路都修到了南宝,这时候儋州也人心惶惶,原先的贷主举家搬走,非得要他立刻还贷,他被逼得没法,只好低价变卖田产还债,随后儋州市面又突然冒出许多廉价临高渔获,他的干货生意一落千丈,亏了一大笔,全家生活顿时没了着落。
戴德厚想想自家在临高还有同宗亲戚,虽然只是年节有来往,但多少能帮衬帮衬,又听说临高在澳洲首长治下市面非常兴旺,有很多生意可以做,就想着干脆来临高找饭吃。
来了才知道,这边首长卖的渔获如此便宜,他的老本行干不了,他也想过入首长的伙,但这澳洲首长可不是普通的海匪,去给他们做活要入他们风俗,剃发易服。
戴家先祖戴定实本是宋代举人,是临高历史上的名人之一。虽然到他们这一代文风早已沦湮,戴德厚身上到底还有几分文气,再说老父母还在,也不敢去给他们受这份罪。
还好这边不缺活计干,戴德厚一家租了亲戚的房子,他四处打临工,老父母和妻儿做些小买卖,温饱好说,就是这寄人篱下的曰子不是长久之计。
在一大片修了半截的楼房工地不远处,火车开始减速,缓缓停靠在站上,随后响起了报站的喇叭声。
“乘客请注意,乘客请注意,马袅新区站到了,马袅新区站到了,在此下车的乘客请排队下车!下一站是马袅工业区站。”
戴德厚赶紧下了车,这工地就是他晚上做临工的地方,是什么职工家属区,都是楼房,职工才有资格买,这里倒退三里多路,再走两里路就是他全家暂住的地方。
此刻白班已经开工了,上千穿着蓝布工作服的工人在里面干得热火朝天,其中还有不少穿着各色杂服的男女,要不在火车站和工地间来来回回,在工头指挥下或搬或扛,将火车站上吊臂刚刚卸下建材搬到工地,要不做些挑石子拉独轮车之类的力气活,这些就是和戴德厚一样的临工。
“35组的都过来签到,准备上工了!”一个剃了头,穿着蓝布衣服的工头拿着个板夹跑了过来。
戴德厚赶紧过去,所谓签到就是在纸面上按个指印,然后就领工具开始干活。
临工干得自然都是些简单的力气活,采用计件制付报酬,当然待遇也不高。更别说和正式职工比了。
首长们这正式职工的待遇,戴德厚自从打听清楚后很是羡慕:收入是他好几倍,全家每天都吃得起荤――当然是海产品的荤。临高市面鱼不贵,尤其海产品厂的鱼丸、鱼肠之类的东西很便宜,就算是他家这样打零工的自从搬来这边也能隔三岔五买来吃――最要紧这职工首长还给解决房子呢,每个月付一些流通券就行,比他全家窝在亲戚家的偏房好多了。
临高现在人越来越多了,百仞城周围活计多,讨生活容易,就是想置个宅子太难,首长们的地盘大房子也越修越多,却得入伙才有份买。其他当地人的宅地,来了临高一年眼看着那卖价直溜溜的上窜,现在开高价也少有人愿卖,再不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