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时代1902-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叩心自问,究竟是理想重要还是生存要紧?

    依陈其美对刘继业的‘了解’,对方愿意来此与自己这个待宰之徒浪费口舌,必然是有其目的。而以二人彼此之间的痛恨,能够让刘继业愿意放自己生路的,必然也会要求自己做出极为过分的、超出底线的事情……

    刘继业眼见陈其美在极度纠结,正在天人交战中,也不打扰,只是默默地站在那里等待答案。

    一副文质彬彬模样的陈其美今年已有三十三岁,浙江吴兴人。他少时家贫,十五岁时辍学,到当地的一家当铺当学徒,供应其长兄及三弟就学之资。当铺学徒的经历一方面让陈其美养成了为人四海的手段、另一方面也让他在当铺这一行当中,耳闻目染地变得精明强干,尤其是他天生多谋多断,敢下常人下不了的决心、做常人不敢做的事情。

    所谓三十而立,陈其美便是在他三十岁的那年定下了毕生的志向。

    在上海,他这个商贾出身的年轻人接触到了大量的新式思想,尤其是西方的民族主义令他着迷。在东京,他又见识到了明治维新后民族主义的兴盛给日本带来的改变;尤其是他恰巧在日俄战争期后抵达的日本,亲眼目睹了他们这个东亚小国一举战胜了世界陆军强国沙俄!

    日本举国全民沸腾的场景,对陈其美的影响不可谓不深。

    亦让他明白,中国想要如日本一样奋起追上,重立世界之林,那么也只有走明治维新的路子!宣扬民族主义,把满清给推翻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欲达极端之目的、必先行极端之手段!

    为了革命,为了国家,为了同胞,过了而立之年的陈其美在日本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一个如同日本一样的、举国狂热、万众一心、全体国民团结在一个领袖旗下!这个领袖,陈其美找到了,就是孙文。

    只有孙文才能够拯救中国!只有孙先生的三民主义才能够让中国富强!

    为了革命,陈其美放弃了商贾的身份毅然加入了同盟会。入会后,更是为革命而努力四处奔走,并主动返回上海和浙江策划革命起义。

    为了革命,陈其美这个白面书生不惜屈身结交三道九流的各色人士,不惜与一群粗俗不堪的青帮混在一起,甚至为了革命成功而加入了青帮,成了许多读书人所不齿、社会底层的会党分子。

    为了革命,他陈其美愿意做出任何事情、付出任何代价。

    为了属于陈其美自己的‘三民主义’革命,他可以做出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可以不顾忌自身安危或道德底线——只要是最终能够达到他所想得到的革命结果,什么手段他也能使出来。

    败掉了自己的名声又如何?牺牲自己的性命又有何妨!?

    不是早已下定了决心了?一旦做出了决定就不再后悔,这才是陈英士!

    又还有什么好犹豫的?自己的一条性命更革命大业比起来,孰轻孰重难道还需要问么!?

    陈其美就这样行走在黑夜中,仰望着前方触不可及的光芒,不停地朝光芒的方向一路奔跑。

    “刘文鹿……”陈其美面容恢复了平静,居然还温和地笑了出来。

    这一刻,他已做好了为自己心中的革命理想而殉道的打算。

    “胜者王、败者寇,本人也无话可说,输了便是输了。设身处地,若是你在这里、我站在那边,我是不会给你任何生机的。”说出这话时,陈其美一直保持着能够用灿烂形容的笑容。

    轻轻地往前走了两步,陈其美将自己杂乱的头发稍微整洁了一下,将破损的眼镜摘了下来。

    “我已下了决心,无论你开出何等条件,我也不会接受。就让我安静地为革命赴死吧。”

    刘继业有些意外,在心中一直认为陈其美是个野心家,是一个将自身利益看得比什么都重的人,是一个为了个人野望不惜手段……却没有想到对方居然还有这等理想主义。

    “你尚未听到条件,就先拒绝了?”

    陈其美淡淡地摇了摇头:“无论何种条件,你刘文鹿也只是想利用我罢了。我的革命理想是不能被利用的、只有我利用别人完成革命,不能别人利用我的革命完成自己的目的。我的革命是不可背叛、不可更张、不可动摇的。”

    “那……”刘继业放缓了声音,紧紧地注视着对方的表情。

    “如果我直接将你释放了呢?”

    陈其美的瞳孔微张,原本平和的脸上浮现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

    对于一个本已决定赴死的人,忽然得知自己可以在不违背理想的条件下重获生命,这种冲击哪怕是心志坚定如陈其美一时也是消受不得!

    忽然,陈其美冷笑了一声:“刘文鹿!这时你还玩花招,又何必呢?”

    “不光你,还有你那群敢死队,我全部都放了……只有一个条件,你们任何人从此不得踏足上海。来一个我杀一个。”

    陈其美终于发现对方是认真的,心中顿觉荒谬……甚至怀疑对方的脑子是不是正常的。就这么把自己放掉?如果是别人陈其美只会嗤之以鼻认为对方懦弱无胆,但是对刘继业他却不会这么想。

    几个来回下来,陈其美深知刘继业与自己在本质上属于一类人。

    真是好笑,原本已经做出了慨然赴死的决心,对方却在这时又给出了一条生路……

    “……你为何要这么做?放了我们对你又有何好处!?”

    刘继业在陈其美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光亮,那是人本能的求生**。

    “你陈其美本就不是上海人,而是浙江人!我听说你几年前也曾潜入浙江试图发动革命……长话短说,上海本就属于我江苏,自然应该归我管辖,现在业已光复。但我的军队需要进行北伐,而且清廷重兵不日必然南下试图夺回江宁,实无力量顾及到浙江。”

    “若浙江不能为革命所掌握,我将陷入腹背受敌之状态。既然如此,你陈英士在浙江也算有些根基,我决定放你南下回家乡发动起义。”

    陈其美将信将疑,对刘继业的一番说辞只信了半成:“为了浙江光复,你愿意将我放走!?”

    “没错。”刘继业点了点头。

    “若是我拿下杭州,当上了浙江都督呢?”

    “若有这一天,也是你陈英士的运数,我将恭贺浙江光复。”

    陈其美撇了撇嘴,对刘继业这番话是半点也不信。

    对方的目的绝不仅仅是避免腹背受敌这么简单,必然有其他自己所不知道的阴谋……陈其美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忽然睁眼道:“既然刘文鹿你这么觉得,那我同意去浙江,从今往后再不踏足上海。”

    刘继业笑了出来,朝陈其美伸出了手:“以后多多关照啊!争取共同将江浙打造成革命之根基。”

    无论你刘文鹿又何算盘,我只管拿下浙江来!只要拿下了浙江,以家乡为根基,再与你刘文鹿斗上一斗!

    ################################

    半个小时后,陈其美以及被抓捕的六十多名‘敢死队’在一个队的新军押送下离开了制造局,准备登上前往浙江杭州的船只。

    制造局大门前,张小顺送刘继业离开。

    “陈其美这件事情是重中之重,我会派人过来协助你处理……具体到线人,可以交给杜月生负责。”

    “我明白!我刚才已经将他的几个手下给……”

    刘继业挥手打住了张小顺的话,严肃地看着他:“这几个人的姓名是绝对机密!任何人、包括你哥都不准透露,明白吗!?”

    张小顺慌忙点头。

    虽然猜不透刘继业放走陈其美的用意,但张小顺相信一定会比单纯的‘此刻不必过于得罪广东’、‘浙江若落入光复会手中对我们不利,若能让陈其美去与光复会争夺,我们便可安稳布局。’这两个理由要充分。

    ################################

    上海外滩码头上。

    王东拎着大包行李踏上了小火轮的甲板,刚站直就看到戴着眼镜,留着胡须的李柱中笑眯眯地伸手过来。

    “真巧啊右立!你也去杭州?”

    “燮和!?你不是带领光复军的吗!?”

    李柱中苦笑了一下:“什么光复军……我做好了工作的巡警、巡防营在江苏军入沪后都改投向了你那义兄了。我不愿见他,便带着剩下的十八名同志相伴去浙江。”

    “现在杭州还在鞑子手上,等待着我们的光复行动!”

    王东听到刘继业的名字就如同陌生人一般。

    “燮和你若打算去杭州闹革命,再兴光复军,我就相陪到底!”

    “太好了!有右立我们成功的把握就更高了!上海不行,我们在浙江再试一把!”

    王东与李柱中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第307章 赴宁() 
第三百八章赴宁

    刘继业在上海前后只住了一个晚上,将上海实际上的市政府;上海维系会的组成构造大致敲定。乐—文会长定为刘继业本人,实际负责人则是两名协理虞洽卿和刘继嗣。

    这其中刘继嗣掌管财务税收大权,虞洽卿则负责其余市政庶务。

    上海光复一役,缴获的各式清廷款项,包括上海大清银行的存款在内总共达四百八十万银元。此外还有相当规模的军火都将运往江宁。数额虽多,但是刘继业既然开张准备打天下,那是多少钱都不够的。上海作为东南财税重地,既然已经被掌控手中自然要出钱出力。

    按照刘继业最终与二人核算的结果,上海光复后基本上能够保证清朝的税率,即每月税收在三十六万银元左右。按照清廷的国税地税划分,其中有十三万银元是上缴中央的,剩余则地方留用。

    此刻革命大业为先,经过一番协商和妥协,刘继嗣和虞洽卿答应将税率提高,并通过收缴旗人财产、裁退皂隶等等争取每月收入四十二万银元,其*三十万银元运往江宁、剩下的十一万则交给上海地方支出用。

    同样,虞洽卿为了表达对军政府北伐革命的支持,准备在上海全市发起大募捐,承诺在一个月内再筹集出一笔二百六十万银元的款子。此外,江苏军政府马上将要发行的光复债券,上海也将认购一千二百万。

    如此一来,刘继业在一个月内就将从上海一地获得七百多万银元的款子,以及随后一千二百万债券,上海士绅的支持不可谓不大力、虞洽卿也确实非常厚道了;他甚至自己以个人名义承诺认购一百五十万的债券。

    而上海预计驻军一个协,协统暂定张小顺,一切军费由江宁中央支付,虞洽卿和刘继嗣并不过问。而作为交换,在上缴了税款后,上海的市政实施刘继业也承诺不多加干涉,而且上海将维持一支人数在一千二百人的巡警力量,由李平书负责领导。

    上海的绝大部分官府财产全部转移给维系会,不过江南制造局以及闸北和南市的军营则交给江宁的中央政府。

    如此最后协商下来,上海基本上处在半独立状态,除了军事和外交归江宁管辖、每月要上缴三十万银元之外,内政则效仿西方的自由市,由维系会大会自行处置。

    当然,刘继业本人在上海有着巨大影响力,又是维系会会长,而且还有大量驻军,在与上海商绅达成这种地方自治妥协的同时,亦能保持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