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时代1902-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后在北洋军坐镇娘子关的情况下,吴禄贞与阎锡山进行了一系列暗地里的交锋。最终袁世凯向更能够接受的阎锡山伸出了橄榄枝,使得阎锡山在投靠了袁世凯后在争斗中占据了上风。而失败者吴禄贞则被迫被‘放逐’晋南,山西就此被袁世凯基本降伏。

    现如今,在刘继业与同盟会之间,袁世凯又要采用他拿手的分化拉拢本事。

    “当今国家向文鹿这般忠贞为国之人实在太少了……尤其是浙江都督陈其美,我数次去电邀他入京担任总长,他却三番五次推辞不来。这种一心只有权力和自己地盘的人,最是要不得!”袁世凯恨声了两句,意有所指道:“像陈其美这样的地方都督,应该好好向文鹿学习才是。”

    刘继业对袁世凯的目的已有洞察,此刻表情凝重道:“只听大总统吩咐安排。”

    “我打算成立辖区江苏和浙江的长江巡阅使,总揽两省军政权力……思前想后,以你最为合适。”

    很明显,浙江目前是同盟会的地盘;刘继业若是接受了,就等于把浙江从同盟会手中抢夺了过去。如此一来,他与同盟会的关系也不可能会有所好转,袁世凯‘分化拉拢’的目的也就得到了。

    甚至对于袁世凯而言,最理想的局面是浙江都督陈其美铤而走险,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来。这样刘继业与同盟会将再无余地可言。而当袁世凯收拾完了同盟会后,携全国之力,还需要担心区区一个长江巡阅使么?

    袁世凯背后的目的瞒不过同样在政治上成熟起来的刘继业。问题是,他会如何选择?

第354章 会袁(中)() 
第三百五十六章会袁(中)

    长江巡阅使的位置。

    堂而皇之地控制两省之地。

    如果接受,一方面刘继业将获得名正言顺干预浙江事务的名义,甚至直接罢免陈其美换上比如蒋方震当都督都是袁世凯乐得其成的事情。

    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刘继业至少在表面上加入了袁世凯的战车,与同盟会‘联合抗袁’的主张将不再为黄兴等人所信。

    反过来讲,这个无疑也是袁世凯的一次试探。若刘继业不能表露出与同盟会决裂的态度,袁世凯如何能够信得过?但是说到底,政治这东西在互相都有所需、互相都有所求的时候,更多时候比拼的就是谈判的功力了。

    现在袁世凯开出了他的价码,一个他相信刘继业不会拒绝的价码。

    刘继业又怎会轻易遂人意。

    “安徽需并入长江巡阅使的管辖范围内。”

    袁世凯没想到刘继业会讨价还价,不过想起此人精干又实际的性格,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如果刘继业当场立即全盘接受,他袁世凯反而要疑神疑鬼了。现在既然展开了谈判,就意味着长江巡阅使是其所觊觎的。

    只要自己手中有对方想要的牌,袁世凯就好打了。

    “两省已足,若加上安徽的话、则三省之地未免过于瞩目,其余地方之都督也会因此难以安抚……”袁世凯快速进入状态,开始与刘继业就每款每项谈判起来。

    “非是此理,若长江巡阅使一职只能管辖两省,我宁愿取安徽。毕竟两江共为一体,安徽与江苏之联系远多过浙江。”刘继业看了一眼窗外的景色:“况且如果大总统觉得地方都督会因此而产生非议,则完全可将此职务退后半年再行颁布……比如半年。”

    刘继业看向袁世凯,见他眉头紧锁,脸上并无赞同之意。

    接下来二人就来来往往许多回。虽然在大方向上已经达成了一致,但是具体的许多细节却有分歧,需要慢慢一个个理过。

    在与刘继业谈判的过程中,袁世凯望着眼前极为年轻的男子,忽然产生了一种荒谬的错觉。五年前、对方还是一个需要巴结自己的中级军官,虽然年轻有为,但是在当时的朝廷中一抓也是一大把。

    然而短短五年时间,对方却已经成了能够与自己平等谈判的对象了。

    自己二十六岁的时候又在干什么?做出了怎样的成就?

    真是不知道此子未来将攀升到何等高度啊?不说别的,单单年纪这一方面,刘继业就已经完败当今中国政坛的绝大部分敌人和潜在对手了:袁世凯已经五十出头、黄兴和孙文皆四十余岁、各省大部分都督和实权人物,包括宋教仁等多在三十左右,年轻如刘继业是一个没有。

    难道,自己其实真正的大敌是这个人?

    这个想法在袁世凯的脑海中只是一闪而过,却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不管刘继业未来威胁多么巨大、潜力多么深厚,但当前袁世凯的敌人终归还是同盟会。只有解决了同盟会,袁世凯才能腾出手来解决包括刘继业在内的地方实力派。

    慢慢地,袁世凯的双目眯成了一条缝。

    “督察长江三省巡阅使。”刘继业经过长时间的谈判,已在大部分内容上与袁世凯达成了一致。他并未察觉袁世凯态度上细微的变化,而是用总结性地预言说道:“作为回报,大总统可以在徐州驻扎不超过一个混成协的兵力,江苏省的盐税之三分之二将交付中央……”

    盐税本来大部就是要收归中央财政的,刘继业只是做了个顺水人情而已。这点袁世凯也明白,因此刘继业真正实质性的条件是允许北洋军在徐州驻军。

    这点确实颇有吸引力。只要好好将徐州经营妥当,他袁世凯将不怕刘继业的江苏军沿津浦铁路北上威胁北京。不过单单只有这一点还不足以让刘继业完全控制安徽。

    谈判进入尾声,大家早就卸下面具,各方面都变得**裸起来。

    “安徽之民政长官需由中央政府任命。”袁世凯开出了他最关键的条件。只有如此,他袁世凯才能在刘继业担任长江三省巡阅使的同时对安徽进行分化拉拢参沙子,才不担心刘继业将安徽经营地铁桶一般成为第二个同盟会。

    刘继业沉思起来,对其中的利弊仔细地思考了半天。

    “……可以……但各项实施时间都必须提前议定好,但凡有变化必须提前通知对方……”

    “比如,苏北之盐税可于下个月开始上缴中央财政、安徽之民政长官任免必须等到今年十二月底国会大选之后。”

    袁世凯同样认真地思考刘继业的提议,良久后方才轻轻点头道:“可以,不过徐州之驻军交接当在两个月内完成。”

    “最终长江巡阅使之任命时间,可以定在国会大选前半个月。”

    “还有一点……”袁世凯补充了一句:“当今民国创立,海内正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此时各省再保持大量兵力就与理不通了。江苏应当起到模范效果。”

    刘继业面露难色,仔细考虑半响后艰难地说道:“国家大局,江苏将全力响应配合。根据具体情形而定……预计从今年年底开始,我江苏……正式裁军,将现有的五万五千人裁减至最终二万八千人,节省财政开支。”

    袁世凯听后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

    只要没有军队,还不是任自己摆布?

    “江苏既然裁军积极,中央也必有所表示……将给予江苏两个镇加一个混成协的编制,为国家军队一部分,军饷也可从淮北盐税中取出部分来。”既然刘继业裁军力度颇大,将近半数,袁世凯也不得不有所表示。

    最终,两人还是达成了合作协议。

    那边刘继业才与同盟会的黄兴、宋教仁、孙文和赵声先后见了面,应承下一起牵制袁世凯的协议,这边却又和袁世凯达成了共同对付同盟会的意思,并经过长时间的讨价还价后获得了总揽‘江苏、浙江军政权力’的长江巡阅使职务。所谓政治,大体就是如此没有节操。

第355章 会员(下)() 
第三百五十七章会员(下)

    议定了正事,袁世凯并未因长时间的激烈谈判而变得身心俱疲,反而在放松下来后健谈起来。在以茶代酒,彼此示意过后,袁世凯便拉着已经从小弟变成‘盟友’的刘继业来到了书院外面的丰泽园内,漫步在景色之中。

    “对面,那里就是光绪帝被软禁所在。”

    刘继业顺着袁世凯的手指望去,只见一座颇为幽静的楼宇就在不远处。

    “是瀛台?”

    “瀛台。”袁世凯点了点头,然后拍了拍自己的脑门笑道:“当初他弟弟载沣想砍下我这脑袋来,可事到如今,看是谁笑到了最后啊!?”

    刘继业附和地笑了笑,转而问道:“马上梁任甫就要归国了,当初他的老师康南海可是恶意诽谤大总统,在国外舆论界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不知大总统对此师徒二人如何……”

    袁世凯摆了摆手,毫不在意地笑道:“也不过是糊弄凡夫俗子罢了,不需在意、不需当真。国家大事企能容得寻常百姓说话?现今清帝已经退位了,他康有为已成无用之人,不管他就是!至于梁任甫……”袁世凯似笑非笑地看着刘继业。

    “文鹿与任甫不是相熟么,会不知我与任甫关系?”

    刘继业笑而不答。

    实话实说,袁世凯待人处事的老道非刘继业可比。设身处地去想,若刘继业耗费脑力与对面的人讨价还价数个小时,甚至一度激烈起来,那么哪怕最终谈成了结果虽不至于冷淡刻薄,也不会笑意连连。

    若袁世凯真的用心结交,确实能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难怪北洋众人皆愿为其效命,甚至不惜背叛朝廷。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尽管袁世凯笼络人心的手段在清末政治舞台上可谓无出其左右,炉火纯青到了大师的级别,但是他的器度也就到此为止了。

    如果时间倒退百年,袁世凯绝对会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开国皇帝;那时,面对此等旧时代的精英、顶尖人才,又同时掌握着全国强军,或许刘继业已俯首而拜了。

    靠私人恩情去笼络属下、靠权术去操弄大局、不相信甚至畏惧民众的力量、骨子里的袁世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旧式人物,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还是千百年来祖宗之法。

    这样的手段在近代化之前可谓足矣。

    可惜的是,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时代的冲击下,袁世凯旧时代的那一套手段将会逐步为历史潮流所淘汰。

    全新的组织结构、全新的科技发展、全新的社会变革,这一切的一切都将不断冲击袁世凯和他凭借旧式手段所搭建的团体。

    旧时代,身为帝王,凭借小恩小惠和私人感情,确实能够笼络和稳固手下大将的忠心,让他们愿意为己效命。然而现在已经不是帝王时代了。在新时代的冲击下,尤其是民国成立逐步开始瓦解旧社会的固有秩序时,手下将领的忠心已不是私人情感所能够笼络住的。

    像冯国璋、段祺瑞等袁世凯心腹会想,已经是民国了、凭什么我不能当一回总统?帝制时代皇权威信已经被打破,在新的权威尚未被构建之前,个人的野心将会极度膨胀并左右大多数政治人物的行为。

    再凭借旧时代的手段,袁世凯将越来越难以控制自己的团体。单凭私人恩惠将难以遏制手下将领膨胀的野心。同样,旧时代的手段在面对已经愈发开放的社会风气和愈发活跃的民众参政意愿也将变得越来越无效。旧时代的手段在发展国家方面,也将越来越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