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时代1902-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才是厉害,一趟日本居然娶了个东洋女子、听说还是当地大族,长的漂亮又贤惠,真是有福之人啊!”刘继嗣半是开玩笑、半是认真道。
“这么羡慕,你也去东瀛就是了!去政法大学之类的学习一年半载的、即能见世面、又可抱得美人归!”
几声玩笑,两人的关系似乎重新恢复到了三年前的摸样。
第105章 建军(上)()
第一百五章建军(上)
“学生刘继业,拜见大人!”
深秋时节,树叶泛黄、凉爽的空气难得卷入江宁,如此环境中,心情难免不会变得秋高气爽。
江苏督练公所官署内,一名穿着没有肩章的陆军军服的高大青年除去军帽,毕恭毕敬地向官厅内主座上的四十余岁、身材短矮、有些龅牙,身着新式军服的新军将领拜下。
主座之人安然受了刘继业的大礼,神色并无居傲,完了颇为客客气气道:“免礼、免礼,文鹿还请起身。”
等刘继业重新站起,此人仔细打量了一番,捏着唇边的山羊胡,露出满意的笑容:“前些时候听张师爷说,力擒沙俄寇首、我大清难得的军事人才、留日高才生便在我江宁,今日一见果然一表人才!”
“徐大人谬赞了,学生不敢当。”
此人名叫徐绍桢,字固卿,广东番禺人,甲午科举人,当前的职位是苏松镇总兵,因为一直热心筹办新式军队、加上机缘巧合下,被新任两江总督周馥所器重,已被任命为即将成立的新建陆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性情温和、思想开明,大力倡导学习西方,对刘继业恭敬有礼的态度很是满意。
清廷自签订《辛丑条约》后,便决心推行新政,进行军事改革。光绪二十九年十月成立总理练兵处,并令各省成立督练公所,负责训练新军;并且裁减原有的旧军(防军、练军、绿营),剩下的精选若干营为常备、后备军及巡警营(即宪兵)。
去年,日俄战争正打得火热的时候。时任两江总督魏光焘筹备招募江南武威新军,并请在江宁先练一镇新军,然而北京新成立、负责一切新建陆军事务的练兵处未同意。
1905年二月时,袁世凯等奏请统一全国新军番号,提出“以陆军编号通国一贯,脉络相连”,并呈请将“所有常备军各镇拟即一律改为陆军各镇,以符名实而遵定制”。同年七月,署两江总督周馥奏拟在江宁先练新军一镇,建议拟名为“暂编南洋陆军第九镇,步队名为暂编第十七、十八协,第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标,马炮工程辎重各队补足后名为暂编马队炮队第九标,工程队辎重队第九营”。此项奏章终被练兵处核议照准,并予“暂编陆军第九镇”番号。
不过虽然军队的番号下来了,但是人员、兵器、场地都还在筹备中,甚至连架子也没有搭好。同时,也急缺现代军队所必需的大量接受过现代化军事教育的军官。
徐绍桢向刘继业询问了一番对方的出身、在日本的学历、以及满洲战场上的一些事迹后,很赞赏地鼓励道:“文鹿年纪轻轻,却已学业有成、又得战火锤炼,他日必为栋梁之材也!”
称呼上的变化被刘继业察觉,知道这位自己未来的顶头上司对自己还算满意,放下心来。
“我们第九镇草创未久,正是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听张师爷说,北京的兵部、江西陆军小学都招你前去赴职,被你拒绝了?”
自从刘继业回到江宁后,确实受到了几封邀请;作为当前中国各地都极缺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军事人才、加上在日俄战争中有了点名气,受到如此待遇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刘继业点头答道:“学生确实得到不少大人的厚爱,但无奈故土难舍,学生已远离家乡三载,只愿能随时尽孝于父母身边、暂时不愿再背井离乡了。”
徐绍桢认同地点了点头:“念乡之情人皆有之,难得你还兼有孝心。子曰:父母在、不远行,在这大变之世中,已是难得了!”
或许是因为对刘继业很满意,徐绍桢难得地请尚且是白身一个的对方入座,叫来茶水,如同长辈问候一般随意说话。此举让刘继业并无意外;虽然他事先做足了功课,知道这徐绍桢是开明人物、甚至可以说是属于可争取的潜在革命者。此刻与徐绍桢交谈,其无论从态度、谈吐还是思想来看,都有进步的地方,可谓清廷内的新派人士。这样人,非常适合当自己的上司……于是刘继业也投其所好,将不少新式观点、知识等一一抛出来,惹得对方频频称赞。
聊到兵制时,刘继业引经据典地历数中国历史上各个兵制的得失、更兼以西方各列强军队作为比较,尤其是募兵制的英国陆军与征兵制的法国、德国陆军对比,更是让徐绍桢大开眼见,待其说完便鼓掌笑道:“文鹿所言极是!于国家而言,募兵只可为一时之需,征兵制方为可用于千秋之举。”
原本含有面试成分在里面的见面,此刻已不知不觉演变成两人的聊天,而且徐绍桢越聊越来劲,内心在惊叹刘继业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地的同时,也愈发赞赏。直到茶水凉透了,徐绍桢才惊觉两人已经聊了一个多时辰。
“啊呀,你看我,聊的尽兴、忘乎所以,都忘了时间了。”略带歉意地笑了笑,徐绍桢这才轻咳两声,仔细琢磨了一番措辞后,正声道:“第九镇方建,正是需要文鹿这般人才的时候!方才一番考核,本官已知道文鹿你是精通征兵制利害之才!然而征兵制乃我大清所未有,如今方一施行缺乏兵员……若文鹿你能征得二千新兵,我便愿以第三十四标标统、正参领军衔与你,还望文鹿莫要拒绝啊!”
清末军制,标相当于团,编制在二千人左右。同时为了矫正历代以来重文轻武的习俗,清廷从一开始就给予新军军官极高的待遇。就拿标统(团长)而言,其对应的军衔正参领(相当于上校)等同正三品,格同一省之按察使!而协统领(旅长)的地位更是从书面上与巡抚、布政使相当!
刘继业一个区区二十岁、不过在日本留学了两年的白身青年,一举抓住了好时机,一下子便成了三品大员、一个很多混迹官场半辈子都遥望不可及的地位。这足以解释为何清末的中国人为何如此热衷于留洋、以及为何会出现小规模的从军潮。
当然,能够被拔升,一方面是因得到徐绍桢的赏识、二来确实是遇到了清廷急需军事人才的好时机,三来也是因为第九镇草创紧缺各种军官人才,而身为陆士毕业生、又真枪实弹上过满洲战场、还扬名于日本的刘继业可谓各方面都符合要求。如此,再加上银弹攻势,才是二十岁青年就成为正参领的原因。
如此机会难得,刘继业自然不可能拒绝。虽然要求征得二千兵员,而且要符合清廷颁布的新军募征标准;即士兵必须识字、军官必须通文章,但是深知中国情况的他有自信能毫无困难地完成这个任务。要知道最难招的军官他可是由一大把同学,而士兵也不是问题;只要有口饭吃,在这个远远谈不上盛世的年代自然有无数人挤破头皮都要进来……只需要进行严格筛选从中挑出精锐。
刘继业立时站起身来,也不推辞,向徐绍桢敬了个军礼,大声道:“下官留学东瀛,学习兵事,本就欲投身戎旅,报国尽忠。日俄战争中,交战双方不顾我中国主权、在中国之神圣领土互相厮杀、给中国之民众造成无数苦难,伤亡和损失……此诚因国家武备虚弱也!今下官蒙徐统制礼遇厚爱,又怎能辞却?二千兵员必能征得,请大人在此受下官一礼!”
这回,徐绍桢一脸正色地回了一个军礼。
又交代了一些关键性军务,同时定下了上差的时间,徐绍桢一反常理的亲自把刘继业送出官署,对其重视可见一斑。
出了官衙,自己的军职终于有了着落,眼见着向计划又迈近了关键一步,刘继业顿觉心情舒畅无比,恨不得高歌一曲。
回到江宁的这段时间里,刘继业把首要的精力投入在陪伴家人当中,与亲人长期的分别带来的思念和愧疚随之慢慢淡去。这一期间,刘继业基本上每日便是与父母亲团聚、与青子恩爱、与弟弟妹妹友善,似乎是趁有时间准备把落下的时间补回来。
此次拜见徐绍桢,背后自然有白银来开路;首先由父亲牵头,拜访了两江总督府内红人,张师爷并送上了八千两银子的打点,再加上自己确实各方面都颇为出色,才换来了这次会见,以及最终第三十四标标统的职务。
当然,理论上是掌握二千余人的标统,但刘继业手下一个兵、一个将也没有,一切都需要刘继业自己从头开始。不过这一点正中其下怀,可以让他放心大胆地把这只部队从一开始就烙上他刘继业的烙印。
正好可以光明正大地筛选部队的成分,使之尽可能地符合推行国家主义之需求。
自己在东京所做的一切准备,都将派上用场了!
刘继业在街上叫上一辆东洋车,上车刚准备说出比他先一步抵达江宁的王光亮的府邸时,忽然脑海中想起一个人来。权衡一番,似乎还是应该先见此人,于是向车夫说道:“去三江师范学校。”
东洋车缓缓朝另一个方向跑去。
第106章 建军(下)()
第一百六章建军(下)
东洋车停在玄武湖旁北极阁以南,数栋全新的西洋式楼宇。刘继业下车付了车费后,大步走入校园。一旁门卫看他穿着军服,小心翼翼地上来询问目的,刘继业解释道:“过来见熟人。”
“敢问……军爷的熟人是谁?”
“赵毓声,赵伯先。”刘继业淡淡地说出这个名字。
门卫恍然大悟,一拍脑门露出歉意道:“……是赵声教习吧!他前日刚刚辞退了学堂的职务,不过今日早上小人还见过他,想来应该是收拾包裹的吧……”
“既然如此,还请帮我指明其办公所在。”
门卫歉意地摇了摇头,扭头指向身后的洋楼道:“实在是不好意思啊,这个军爷得问里面的职工了。”
刘继业向门卫表示谢意,然后步入三江师范学堂的校区。这所东南投资最重、也是最为新派的学校成立时间不过才一年多,校区内的洋楼虽然已经可以使用,但是院内还是有不少地方在施工。此外草坪及树木还没有来得及栽种,因此走在校园当中显得周围空旷无比。
此刻应该还是在上课时间,校园里没有一个人,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不少人影晃动。
没想到自家结拜兄长居然辞职了啊……
不过想来彼此三年没有见面了,人生轨迹发生变化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步入崭新的西式教学楼,进去后正好看见一个穿着西式服装的黄种面孔,脑后没有辫子的中年男子捧着书本准备上楼梯,刘继业急忙叫住道:“请问赵声教习的办公室在哪里?”
男子回头看了看,脸上露出了一丝不耐得表情,然后仿佛装作没有看见一般便继续走上楼梯。
如此态度让刘继业心生不满。他皱眉望着对方傲慢的身影,暗想这日本教习在中国真是好大的脾气!哪怕在日本,也少有如此无礼之人。或许是在战场待过的缘故,刘继业并不觉得自己有必要在小人物面前忍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