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深空之下-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物质资源虽然不丰富,但是精神享受方面却是增多了。

    再然后是医院里的人大幅增多!

    当然不是生病什么的,而是预约使用干细胞复激活试剂,以延长自己的寿命!

    这一项民生工程全部免费。因为报名人数实在太多,早一天晚一天也没什么关系,大家只是预约了一下时间,然后就可以开始各自工作了。

    离开地球的第七年,开始了

    于易峰正在办公室内和众人探讨新型宇宙飞船的制造计划。

    宇宙飞船,人类是有的,也就是“胜利号”飞船。它在过去是最先进的飞船,但也已经是十年前的款式了,在新材料大量出现、科技井喷的今天,这架老式飞船有点儿跟不上时代潮流。

    不过新型宇宙飞船的研究,说重要吧,它其实并不是太重要,因为人类已经有了诺亚号。目前的科技,根本造不出比诺亚号更加牛逼的飞船。

    说不重要吧,它又有点儿重要,诺亚号根本没有引擎,人类毕竟还是要发展真正的航天技术的。

    不过有个关键性问题,制造出的宇宙飞船没有办法试飞!

    诺亚号里边的空间虽然大,也不够宇宙飞船的超高速运动,一下子就会撞到边缘。

    所以了,新型宇宙飞船的研究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人手不足,给的资源也不多。

    好在这么多年磕磕绊绊的发展,也得益于量子计算机的超大计算量,这方面的终于有了一个不错的进展。

    所有的设计模型都完成了,就差试飞了!

    这还是于易峰千辛万苦从百合子给出的年终总结中发现的,否则他根本就会忽略这件事情。

    新年伊始,他就迫不及待地召集相关研究人员,开了一次小型会议。

    “第一种是战斗类小型太空梭,额定驾驶人数两人,总量20。7吨,机身材料采用超合金b系列轻型金属”

    这部分的研究,贡献最大的是一位名为罗蒙的武器学家,他原先就是俄国的战斗机研究专家。

    也就是他们的研究团队,主要负责这方面的设计工作。

    从电脑屏幕上可以看到这艘太空梭的具体模型,长约13米,宽高大概5米左右,并不是非常大,底部以及四周的离子引擎总共有十二个。

    因为宇宙中没有大气,它不需要像战斗机那样呈鹰隼形,看上去是盒式的,更加厚实稳重。

    赵耀、沈杰等士兵摩拳擦掌,一脸地兴奋,这可是战斗用的太空梭啊,盼望了好久,终于新鲜出炉了!

    四周装载的,当然是小型核弹!常规导弹在太空战中早就被淘汰了。

    许云进在旁边观察飞船参数,不停点头道:“最大速度达到每小时36万公里,真的假的?折合每秒100公里?”

    他感觉非常满意了,每秒100公里的话,从华夏飞到美国大概只要140秒,两分钟多一点,这还不快?

    于易峰却还是摇头道:“也不算快吧?每秒100公里,对比以往的飞机当然算快的了。但对于太空战来说简直慢的离谱,你们忘记了绿光人的电磁炮弹,每秒10000公里的速度,是它的一百倍!”

    总设计师罗蒙教授在旁边提示道:“舰长,我们这种载人航天器,需要考虑人的可承受加速度问题。实际上这种飞船已经超标了。”

    “一位训练有素的士兵,最高可承受的加速度在9倍的地球重力。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加速到每秒100公里,需要18。5分钟的时间!9倍的重力啊,如果是您的身体素质,或许没什么问题,但普通人类根本吃不消,顶多坚持几秒钟!”

    “每秒100公里是最高速度,以普通士兵的身体素质以及神经反应能力完全驾驭不住,每秒10公里的速度才是比较好的选择。”

    于易峰还是皱眉,每秒10公里的速度,欺负地球人倒是不错许多导弹的速度还达不到这个数字。但和真正的外星人打起来,面对接近光速的能量武器,还不是就是和蜗牛一样?

    这样的战斗载具,不就是炮灰吗?

    但人体确实拥有极限,这一点没办法克服!加速度太大,相当于一大堆重物压在身上,很容易造成血管、内脏破裂,到时候还没打起来驾驶员就先挂了。

    他情不自禁地问道:“人的肉体还是太脆弱了,看来还是无人机比较靠谱但就算无人机也得人在背后操控。每秒钟一百公里,是不是超出正常人的反应速度了?”

第214章 离子引擎() 
加速度太大的小型飞船,灵活性很高,却完全不适用于人类,只能当无人机。

    许云进顿时有些尴尬。实际上,就是他要求罗蒙教授研究这种小型太空梭的,但现在看,好像没有太大的用场。

    这种太空梭体积小,采用大量的轻型金属,并且牺牲了某些性能,从而能够实现超高的机动性。

    在他的观念里,战斗飞船就要像战斗机一样,高机动性总是越好的。

    但他忘记了,高机动性必须要高加速度才能实现,人类的身体素质又没有达标,想要机动也机动不起来。

    现在,已经不是个人英雄的时代了啊,个人肉体的力量,与机器对比,实在太渺小。

    “也不是没有用。”

    于易峰看着屏幕上的各个参数,他叹了口气道:“其实已经很不错了,它的单兵作战能力不错,造价还算便宜,如果采用无人驾驶的话,去掉维生装置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造价还能更低一些,可以批量制造。”

    “从某一方面讲,高机动性总是好的。当做无人机使用不错。”

    “还有啊,如果我们的生命科学能更进一步,就可以把人类的肉体强化,那就这种飞船就可以使用了。像什么钛骨骼、强化血管、强化内脏等等。毕竟无人机容易被电子干扰,而人类操控的话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于易峰轻声道:“或者说,完美素大量使用,也可以催生一批超级战士”

    许云进愣了愣,这倒是他没有想到的,超人类可是能瞬间承受30倍的地球重力!两人私下里讨论了一下,于易峰稍稍透露了完美素的相关进展,已经出现意志力药剂、开始动物性实验等等。

    紧接着,他又回过头道:“罗蒙先生,还有其他的机型吗?”

    罗蒙教授连忙点头:“当然有!”

    他们整个小组研究了这么多年,不可能只搞出这个只能承载两人的小型太空梭。他点开屏幕上另外一份文件,一个壮观的大模型跳了出来。

    他用手指点着说道“”“这是‘胜利号’飞船的强化版本,我将它命名为aircraft…001型,简称a…001型,它既是战斗飞船,也可以当货船。”

    “它长约30米,宽度以及高度在18米左右,采用大量的轻型金属,额定承载质量为640吨。”

    “最高速度大概在每秒三百公里,也就是光速的千分之一左右。不过整体机动性是不如小型太空梭的。想达到这个最高速度,需要六个小时的推动时间。”

    这可就是真正的宇宙飞船了,因为体积毕竟大大,携带能源多的关系,它的最大速度比小型穿梭机还要快。

    它采用最新的离子引擎,也比以往的“胜利号”飞船快得多。如果让这架飞船来往地球与月球,也就几小时,不到半天的功夫。

    “a…001应该是今后的主力机型了,我们还可以稍微改装,形成各种变种。”罗蒙博士将电脑屏幕转过来,朝向于易峰等人!

    于易峰望着屏幕上的各种参数,仔细研究了半天。包括后边的a…002,a…003等等型号,都是a…001的变种,不过他还是不太满意!

    绿光人的无人机,速度达到了光速的三十分之一,现在人类只能达到光速的千分之一,他当然是有些不满意的。

    他开口问道:“不是采用了最新的离子引擎吗?怎么只能达到这点速度?对了,绿光人的无人机到底有什么技术,有可控核聚变技术吗?它为什么飞得这么快?”

    罗蒙博士愣了愣,他解释道:“绿光人的无人机,采用的也是类似的离子引擎,不过能源方面依旧是核裂变能源虽然很奇怪,但事实就是这样”

    “原因可能是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小型化比较困难吧。”说到这里,罗蒙博士也是非常遗憾,没有核聚变,真是可惜啊。

    于易峰点头,这一点他其实已经知晓,如果真的有可控核聚变技术,科学家们早就大呼小叫了。

    不过,他丝毫不怀疑绿光文明已经实现了可控核聚变。如果一个星际文明还实现不了可控核聚变,那真是天大的笑话。

    但把可控核聚变小型化,放在一个小型无人机里,可能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技术了

    毕竟核聚变可不是核裂变那么简单的东西,如今人类还连门槛都没有摸到,顶多只能说看到了门槛。

    “绿光无人机,带来了一整套的材料技术、小型裂变能源技术、智能操作系统,以及更高效的离子引擎等等。其中最关键的还属于离子引擎了”

    罗蒙博士从电脑中翻开一堆资料,上面画了一副精致的模型图,也正是电动学专家这些年来的智慧结晶:超高速离子推动引擎!

    离子引擎,也就是等离子发动机,是电推进系统的一种,目前已经应用地相当成熟,其应用的主要介质就是等离子体。以前地球上的卫星就采用这种引擎,不过它们的推动力非常小,不像现在的这种。

    它使用洛伦兹力,让带电原子或离子加速通过磁场,来反向驱动航天器,和粒子加速器与轨道炮都是同样的原理。

    传统的化学推动与之相比,实在是太落伍了,消耗巨大的能量,带来的最终动能却不大。

    第一架登月火箭“土星5号”就是典型化学推动代表。它的第一级装有2075吨液氧煤油推进剂。

    一旦发动机点火,它可以在2分34秒内全部“喝”完这些“饮料”。

    高温气体以2900米秒的速度喷射,却仅仅够将47吨的有效载荷送上月球。

    在全部能够产生的3500吨推力中,很大一部分被用来“拖”起火箭自身和2000多吨燃料。所以它的“比冲量”并不高,只有300多秒,推进效率的非常低下。

    “离子引擎喷射等离子的速度越高,比冲也就越高,目前最新型引擎喷射的等离子,最高速度在3000千米秒,也就是光速的百分之一!比冲大约是300000秒,是传统火箭的一千倍,能量转换率高达70%!”罗蒙解释道。

    “如果引擎能够一直工作,完全能够达到更高的速度,但受限于能源问题,它的速度极限大概是2000公里秒。为了保证安全、可靠,我们将额定速度定在300公里秒。”

    于易峰默默地点头,这个极限速度其实还不错了,达到光速的一百五十分之一。

    科学家们曾经计算过,就算用强大的核聚变能源,也只能将飞船加速到光速的10%罢了,更何况小小的核裂变。

    速度越快,后边需要的动能越是海量,如果速度再高,还要涉及到相对论效应。

    人类不可能一口气吃成胖子。

    不过他倒是有些好奇了:“为什么绿光人的飞船这么快?达到光速的三十分之一?用核裂变能源几乎不可能啊?!”

第215章 引力波再启() 
面对于易峰的询问,罗蒙教授解释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