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深空之下-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铀矿区,不仅有温度,还有少量的能量供应。离开了这片区域,失去了能量补给,这些微生物会渐渐死亡。”

    “在恶劣的环境下,它们进化出了快速繁殖的能力。人类就像没有抵抗能力的肥羊,几乎成为它们繁殖的温床,已有的人体免疫系统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

    写完这些,一名助手“咚咚咚”跑了过来,手中拿来一堆资料,“博士,三百多名病人的资料已经准备好了。”

    “好的,你先统计一下,再汇报给我。”

    中田村晃了晃脑袋,他感觉喉咙有点痒,有点头疼,应该是有发病的症状了。他立马在笔记本上记载道:“2小时11分,头晕症状轻,体温37。6,意识还算清醒。”

    紧接着,他用小刀刮了一点矿物材料,放到显微镜下,仔细观察。

    “我认为,这些微生物至少有成千上百种,致病的或许只是其中几类。光学显微镜下,可以清楚地看一个普通细胞被杀死的过程,我猜的没错,这些微生物的进攻过程和病毒比较类似。”

    “但是,我们已有的干扰素对它们基本无效。说明它们的构造与已知的所有病毒都不同。”(干扰素,一种广谱抗病毒剂)

    “博士,我统计了一下,发低烧的病人已经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但是,发高烧的病人反倒更好一些,为什么?奇怪”那位助手有些疑惑地说道。

    发高烧比发低烧好?为什么?为什么呢?同样是昏迷啊

    “为什么呢?”中田村喃喃自语道。

    他站起身子,来回迈步,好像有什么东西被自己疏忽了。

    这时,一个想法闪电一般击中了中田村的脑海,他突然跳了起来,“是的,温度!一定是温度!这些火星生命长时间待在寒冷的环境,那么,它们抗热的能力一定是非常差的!”

    一定是这样的!

    这个想法一出来,中田村就一阵激动,他有一种预感,自己是对的,一定是对的。

    一个普通细胞,几十分钟就被病毒完全入侵。为什么人类能坚挺这么久?至今还没有出现死亡个例,一定是温度!

    人体37摄氏度的体温,对于这些病毒来说,并不能非常适应。而发高烧上升到40度,火星病毒的这种适应能力就更弱了。

    是高温在保护人类啊!

    “快!进行温度试验!”中田村激动地喊道

    4个小时后,中田村受到感染,陷入了昏迷状态。但他却留下了一条宝贵的信息,这些火星微生物,极为惧怕高温!

    它们极为抗寒,能在零下六十度的环境中生存,零摄氏度是它们最为活跃的温度,但到了20摄氏度度,活性普遍下降50%,环境温度40度时,活性下降90%以上!

    是高体温拯救了人类啊!

    究其原因,还是生物自然选择的缘故。生命的自然选择,不仅适用于地球,而且适用于火星。

    地球上有一种盲鱼,因为长期生活在洞*里,常年没有光线,它们的眼睛便慢慢退化掉了,但它们的听觉、嗅觉以及触觉却异常灵敏。

    位于大西洋的马德拉岛上有550种甲虫,其中200种翅膀很不发达,不能飞行。在29个本地特有的昆虫属中,有23个属全部翅膀退化。这些甲虫在大风吹刮时躲藏起来,等到风和日丽时才出来。

    偶尔落到海岛上的昆虫,由于翅膀退化不能飞行,因此不会被风吹到海里而被保存下来。而会飞的昆虫,反而被大风吹进了海里

    在地球的南北极地区、冰窖、终年积雪的高山、深海和冻土地区,生活着一些嗜冷微生物。专性嗜冷菌能在20c以下的环境中生活,高于20c却难以生存。

    这就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火星生命,长期处于寒冷的环境,它们的抗寒能力大大增强,但是,它们的抗热能力几乎没有!

    因为它们根本不需要抗热能力,所以这种能力也就没有进化出来。

    这也就给了人类一种杀死病毒的方法:高温!根据中田村的研究,只要到达60摄氏度,所有的微生物活性几乎降到了零。

    所以,整个实验室热空调开到最大,几乎用高温灼烧了一遍。

    发烧的病人也不去管了,发低烧的,反而要吃点药,让他们发高烧,只要不超过41度就行。人类能够长久承受的高温,也就是41度左右!

    41度,如今成为了人类的保护神!

    “怎么样?”于易峰处理好飞船内部的事请,匆匆忙忙赶到火星基地,“有成果了吗?”

    “中田村博士已经昏迷了,现在接任他工的是生物学家康斯坦丁先生。”一位科学家回答道,“中田村博士已经有了很大的发现,这些病毒的耐高温能力很差,让病人发高烧能够有效缓解病情。

    现在,康斯坦丁博士正在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病毒”

    于易峰点点头,焦急地握了握拳头,来回踱步。

    他的助手百合子也过来了,她也不像以往那么淡定了。因为她的父亲便是罗曼博士,现在还在病房里昏迷着,也不知道情况到底怎么样虽然不是亲生父亲,她还是有些焦急。

    于易峰长叹一口气,一直让人发高烧也只是延缓,治标不治本啊。

    虽然说到了60摄氏度就能杀死病毒,但是六十度啊,人也死了吧人类发烧到44度,就差不多是极限了。

    “能不能快点”于易峰一开口,就知道这个要求实在不合情理,但他真的忍不住,他急啊。

    火星基地,生化实验室里,进行一次高温消毒后,目前的科研人手已经扩充到了30人。

    “蛋白质成分化验结果出来了,天呐,它们的细胞壁普遍有含有金属元素,竟然包含大量铅元素和铜元素难道是有机金属外壳吗?”一位科学家惊叫道。

    “文澜博士,病毒的外层不叫细胞壁,叫做衣壳”

    “哎,不要计较这么多,这还不一定是病毒呢我认为,正是因为这种金属外壳,它们才能有效吸收核辐射。否则,这些病毒内部的dna早就被中子流打穿了。如果我们有这种抗辐射材料,啧啧”

    “是的,我听说,这片铀矿的浓度很高,说不定还有钚、氡等强辐射的元素。因为这些金属外壳的存在,它们的抗辐射能力很强,但耐热性却更差了。”

    “好了,大家不要多说。我们还是要找到一种既适用于人体,又能杀死它们的药物我们的时间依然有限。”一名科学家发话道。

    众人点点头,继续开始工作。

    虽然实验室被高温消毒过,但是受感染的危险性仍然存在。他们要与病人接触,取得第一手资料,要做生物试验,还要观察活性标本,一不小心就会受到感染,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抓紧时间啊

第65章 前仆后继() 
三天后。

    “来自火星病毒的挑战仍在继续,受到感染的人员上升到411名。其中89名是后续的医学研究者”

    一位女性记者正在电视机上播报新闻,不经意间透出一丝焦虑。在她身后便是火星基地,医护人员、医学研究者在里边来来往往。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目前的研究进展。”

    “首先,生物学家罗曼博士发现了来自铀矿区的火星微生物,罗曼发现,它们和地球生命类似,也是由dna以及蛋白质组成的羰基生物。它们的个体极小,难以用光学显微镜看到。”

    “在罗曼博士昏迷后,病毒学家中田村带领第一批研究人员,对未知的火星生命发起了挑战。他们发现,火星生物耐高温的能力普遍很差,由此,高温成为了人类最好的防护手段

    如果想从火星进入诺亚号飞船,必须经过一个100度的高温室进行消毒,大家放心,我们的宇航服能承受两百摄氏度以上的高温”

    女记者在屏幕上播出几张高温消毒的图片,然后继续说道。

    “再接下来,生物学家康斯坦丁分离出了七种致病病毒。其中一种的危害性最大,称为火星丝状病毒,它能释放一种成为未知的神经毒素,导致人昏迷”

    “康斯坦丁博士的研究小组发现,火星生命普遍具有一种特殊的基因,这种基因能产生带金属元素的衣壳。有了这层衣壳,火星病毒普遍抗辐射、抗寒冷也因为这层衣壳的缘故,普通消毒剂的效果不大。”

    “它们比地球病毒复杂,但是又比细菌简单,是一类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生物。”

    画面一转,康斯坦丁教授受到感染,也陷入了昏迷当中,第三批研究人员毅然走进了实验室。

    “紧接着,疫苗专家朗逸飞在一名轻症状的病人体内发现了天然抗体,一种变异的白细胞,简称a…2细胞,它能对火星病毒的有机金属衣壳产生抗体抗原反应”

    “目前,以艾力森为首的第四批科学家正在对病毒的基因序列进行检测期间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这位女记者可能不太专业,她说到最后,情绪有点失控,隐隐有了一点梗咽,眼睛也红红的。

    但是,她还是坚持将这篇报道给念完了。

    短短的几句新闻,说起来只用了几分钟,但是却耗费了科学家们大量的心血与精力,甚至生命!

    这些科学家们,正以血肉之躯,为人类铸成一道城墙!

    前方的人倒下,后方的人接力上去,即使倒在病魔的手中,也无怨无悔。

    这是大无畏的奉献精神,是一种伟大的牺牲精神。他们,正在以自己的生命,为所有人展现出了人类最坚强、最勇敢的一面。

    这是最值得尊敬的品质,人类,从不缺乏这种品质。

    1957年,著名的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博士被毒蛇咬伤,在确定无法得到有效救治后,他毅然决定,将死前的中毒症状记录下来,以供后来人参考

    物理学家居里夫人,不顾放射性元素的伤害,投身镭和钋的提炼和研究,最后罹患癌症,为科学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中世纪的布鲁诺,为了捍卫“日心说”,被教廷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科学家利赫曼,为了探索闪电的奥秘,被雷劈死

    阿基米德,无视罗马入侵者的屠刀,继续从事科学研究,被杀

    历史上,曾经出现太多太多这样的科学家,为科学奉献出自己的生命,有人笑他们傻,有人说他们白痴,有人说他们书呆子,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这其实是一种牺牲精神,为了科学而牺牲自己的一切。

    你可以笑他们痴,但不能笑他们傻。

    因为现在,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成批量地出现了。一个人不够,十个人,一百个人呢!

    难道他们都是傻子吗?这些智商顶尖的科学家是傻子?

    没有这些傻子,聪明人还有今天吗?

    傻的人死去了,他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聪明人还活着,但他们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他们不知道为何而活着,活着的意义在哪里。

    这场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接力赛,当接力棒交给后来人的时候,他们将会倒下。

    但他们义无反顾,他们相信,后来人能比他们更进一步,即使后来人也倒下了,还有后来人能够站出来,一直接力下去!

    这种现象,给所有人带来无以伦比的震撼以及惭愧。

    曾有人为以往的懦弱而羞愧,也有人为从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