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第三帝国之鹰-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600多门大炮先后开火,152毫米榴弹炮、122毫米榴弹炮,120毫米重型迫击炮,将雨点般的炮弹倾泻到匈牙利的国土上。

    无数的炮弹旋转着飞过天空,带着一股狂风冰雹般落下,所有被侦察兵识别出来的阵地、工事和哨所都惨遭覆盖,就连藏在地下的雷区也不例外。

    震撼人心的炮击中,井然有序的木桩东倒西歪地倒在地上,或是被冲击波连根拔起抛上天空,上面拉扯着的铁丝网被轰断,扭曲,变成一团麻花。

    雷区的地面瞬间变成月球表面,刚刚发芽的嫩草和泥土喷泉般腾空而起,里面还夹带着致命的弹片。

    长达二十分钟的炮击场面蔚为壮观,被数以吨的钢铁砸到头上,匈牙利边防军士兵大多还在梦乡中就被送入地狱。

    炮击还没有停止,二百多公里的苏匈边境线上,十二和三十七集团军一次性派出十二个步兵师,每个步兵师都得到一个独立的坦克营做支援。

    担任主攻的九十七和九十九步兵师,各在一个KV1型坦克营的引导下,冲向匈牙利。

    两个主攻师的战线上,六十辆KV…1吱吱嘎嘎地冲在前面。

    数以千计的红军士兵端着上了枪刺的莫辛纳甘步枪和波波沙冲锋枪跟在后面,高喊着冲向敌人。

    宏亮的“乌拉”声瞬间压过枪炮声,刷着草绿色涂装的坦克群,穿着草绿色军装的士兵化成一道绿色旋风,将沿途遇到的一切绞杀成碎片。

    残余的铁丝网被KV…1坦克履带无情地撞断,还拽倒两边摇摇欲坠的木桩。

    KV…1肆无忌惮地顶着匈牙利军队的机枪子弹,用76。2毫米火炮将残存的碉堡和火力点打爆。

    步兵潮跟着冲到敌人的战壕,波波沙冲锋枪子弹将顽抗的敌人打成筛子,一些匈牙利边防军士兵更是嚎叫着被尖细的枪刺刺穿身躯。

    苏联红军排山倒海的攻势冲垮了毫无防备的敌军防线,轻而易举地拿下战争的首场胜利。

    对前线传来的胜利消息,基尔波诺斯上将的反应和身边的政委瓦舒金形成鲜明对比。

    他冷淡地说道:“让44、58和60山地师保持跟进,一旦前沿部队推进到山口,就要看他们的表现了。”

    瓦舒金指着手表说道:“我们全线突破匈牙利人的边境,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匈牙利人毫无防备,我们肯定能一口气冲过山区,一直冲到德布勒森再冲进罗马尼亚,和南方方面军会师。”

    基尔波诺斯不想和瓦舒金多说话,只是附和着说道:“胜利肯定属于我们。”

    基尔波诺斯上将为即将爆发的山地战而忧心时,乌克兰南部,苏联与罗马尼亚边境上的战事同样进行的异常顺利。

    与险要的喀尔巴阡山不同,南方方面军司令秋列涅夫面对的仅仅是一条普鲁特河。

    地形不同决定打法不同。

    四点十五分,伴随着一阵刺耳的诡异呼啸声,南方方面军第九集团军的阵地上,苏联NKVD(内务人民委员会)部队上尉,维勒安。修奈泽尔(书友MACSAD…网警扮演),率先跳出普鲁特河东岸一堆灌木丛。

    “跟我来。”修奈泽尔高喊着冲向对面的铁路桥,在他身后,五十多个身影敏捷地跃出草丛跟着他向铁路桥冲去。

    他们的头顶上,足有两千枚喀秋莎火箭弹拖着夺目的尾焰越过边境,修奈泽尔上尉视线扫过处,普鲁特河对岸瞬间变成火海。

    顾不得欣赏火箭弹的表演,修奈泽尔踏上铁路,猫着腰向桥对面发起冲刺。

    五十多名战士排成两排,作着同样的动作。

    这座铁路桥有近三百米长,冲过它就是罗马尼亚。

    沿着铁轨再前进十三公里,就会到达罗马尼亚东北部重镇雅西。

    雅西古城历来是罗马尼亚乃至东欧的文化艺术中心,其悠久的文化传统赢得“罗马尼亚文化摇篮”的美誉。

    然而苏联总参谋部更看重的是雅西作为铁路枢纽的价值。

    为了夺取这座价值无可估量的铁路桥和雅西古城,经过斯大林批准,红军总参谋部特意派出更加老练的NKVD部队来执行这个艰巨的任务。

    修奈泽尔上尉冲锋的时候,时刻关注着桥对岸的动静。

    冲到大桥三分之一的地方,他看到对面桥头左侧闪出火光,左手边的护栏上叮叮当当响起刺耳的金属撞击声,还有细微的火光。

    修奈泽尔上尉卧倒在桥面上,端起手中的SVT…40半自动步枪,透过桥梁护栏的缝隙向对岸敌人的火力点开火。

    他身后的突击队员也架起轻机枪向对岸扫射。

    一连打出半个弹匣五发子弹,看到对岸火力点爆出火球,修奈泽尔才停止开火,扭头扫了一眼身后的河岸。

    他们来了,速度真快。

    看到河岸桥头不知何时出现的十几辆BT…7型坦克,修奈泽尔赞叹道。

    打爆了对岸的火力点,BT…7型坦克随即掉头开上大桥,带着一道旋风在修奈泽尔身边驶过,冲向大桥的另一端。

    一辆、两辆、三辆。。。。。。

    看到坦克车队在身边驶过,修奈泽尔精神大振,跳起身跟着坦克大队再次发起冲刺,一鼓作气冲过大桥。

    越过一座坍塌的罗马尼亚哨所,修奈泽尔躲到大桥左边,一处罗马尼亚军队的沙包掩体后面,摸出腰间的信号枪。

    随即,两发白色信号弹腾空而起。

    半个小时后,修奈泽尔看到数不清地T…34坦克搭载着步兵驶过大桥,后面还跟着一些长着方方正正大脑袋的KV…2坦克。

    我的任务胜利完成,下面就看这些第九机械化军的同志表演了。

    在铁路桥下游,大约五公里之外。

    十二集团军159步兵师的战士,划着橡皮艇和冲锋舟,昂首挺胸地向对岸划去。

    他们不需要担心来自对岸的枪弹,刚刚出现在对岸的罗马尼亚人,已经被身后重机枪和迫击炮撕成碎片,幸存的也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

    冲过河岸,突击营迅速挖掘战壕,构筑阵地,准备防御罗马尼亚军的反攻。

    他们的身后,河的对岸,工兵们则忙着开始搭建浮桥。

    雅西附近铁路桥和浮桥处的战斗,仅仅是凌晨战斗的一个缩影。

    一个多小时的战斗,普鲁特河上的夺桥战几乎全部以苏军胜利告终,不仅是公路和铁路桥,苏联红军还在河面上搭建了七道浮桥。

    数不清的KV系列、T系列和BT系列坦克搭载着步兵涌入罗马尼亚。

    遥远的莫斯科,接到来自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司令部的捷报,斯大林默不作声地摸出烟斗,对总参谋部成员发布战争感言。

    “战争已经开始,虽然是在没有递交战书的情况下,但是我不会为此感到羞愧。我们不宣而战,总比让敌人冲进我们的国土,杀死我们的人民、强暴我们的女人,抢夺我们富饶的土地要好的多。只要我们能够打赢这场战争,没有人会指责我们,因为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

    斯大林发布战争感言时,西南方面军正在和他真正的敌人——喀尔巴阡山作战。

    而南方方面军也遇到他们真正的敌人,罗马尼亚野战部队,以及站在罗马尼亚军队身后强力的盟友,德国陆军第十一集团军。

    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日,巴尔干火药桶再次被引爆。(未完待续。)

第332章 第一轮交手(40月票加更)() 
当苏联红军的地面部队不顾罗马尼亚边防军的抵抗,疯狂地强度普鲁特河时。

    天空中,一支由40架米格…3战斗机,80架PE…2轰炸机组成的机群,借助阴暗的光线作掩护,悄悄越过罗马尼亚的东北部边境,向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飞去。

    飞过边境线时,四千米高空中的飞行员们低下头去,可以清晰地看到地面上此起彼伏的电光,那是炮兵群集体开火的杰作。

    半个小时的飞行中,天色越来越亮,视野也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放过近在咫尺的罗马尼亚首都,机群向布加勒斯特北方飞去。

    普洛耶什蒂位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以北56公里的地方,在欧洲以拥有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的油田而闻名。

    这里厂区宽达9。65公里,烟囱林立,并列着12座独立的炼油厂,年产量超过六百万吨,是德国、意大利在欧洲大陆最重要的石油进口地。

    苏军机群的目的正是摧毁这个油田,削弱轴心国的战争潜力。

    没等机群飞临油田上空,油田上空响起凄厉的防空警报,德国援建的雷达站早已发觉这个不怀好意的机群。

    德国第二独立高炮团的高射炮手们跑向各自的岗位,36门88毫米高射炮、72门四联装博福斯40毫米高炮的炮口指向天空,高炮手们屏气凝神,静静地等待敌机的出现。

    油田南部,布加勒斯特西北郊区的米切尔机场上,36架ME…109战斗机紧急起飞,随后,罗马尼亚空军19架IAR…80战斗机也加入迎战的队伍。

    米格3战斗机的驾驶员迅速调转机头,冲向油田的护卫者,七十多架战斗机在天空中互相追逐、翻滚、撕咬。

    第一次参加实战的苏军战斗机飞行员与敌机打的热火朝天时,却不知道自己已经中了德罗联军的圈套。

    德国空军和罗马尼亚空军的战斗机占据数量上的优势,而且在战斗前早已达成共识。

    ME…109战斗机负责引开苏军护航的战斗机,IAR…80战斗机则负责攻击轰炸机群。

    眼见敌人中了圈套,被德军战机引开,罗马尼亚战斗机飞行员驾驶战机,恶鹰般扑向来自苏联的“鸽群”。

    利用高速和高度上的优势,罗马尼亚战斗机自苏联机群后上方俯冲而下,7。92毫米机枪弹暴雨般洒向PE…2轰炸机群。

    苏联机群也不甘心静待死亡的降临,用后座机枪向敌机还击。

    三国混战的机群中,不时有飞机身上发出铝桶被锤子敲过的声音,随后带着满身弹孔拖着黑烟摔向地面。

    有的战机驾驶舱直接被子弹敲出无数弹孔,驾驶员爆头后的鲜血染红了座舱盖,尸体伴随着失去控制的战机一同撞到地上,化为一堆残骸。

    在罗马尼亚空军战斗机的打击下,八十架PE…2轰炸机飞到油田上空时仅剩下五十四架,余下的大部分带伤。

    88毫米高射炮随即开火,高爆弹在天空中爆出无数朵黑灰色的硝烟。

    迎着地面上密集的炮火,不顾身后敌机的追杀,苏联的轰炸机飞行员们仍旧顽强地发起俯冲,向炼油厂扑去。

    俯冲过程中,五十四架轰炸机里又有三架被地面炮火击落,其余五十一架顺利扔下携带的五十公斤和二百五十公斤炸弹,随后又疯狂地在炼油厂上空盘旋,在三十米,甚至是二十米的高度飞过,用自卫机枪扫射炼油厂设备和高炮阵地。

    大火与黑烟出现在炼油厂,随后随风而起,弥漫在炼油厂上方。

    当苏联机群离去时,一百二十架飞机只飞回去五十二架,而且大多带伤。

    苏联机群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战损只带给油田区轻微的伤害,十二座炼油厂只有一座受到比较严重的伤害,其余十一座油厂中有三座受损轻微,稍加修复即可重新运转,其他八座毫发无损。

    正当油田区的职工、救火队员和士兵集体参加救火时,刺耳的警报声再次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