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第三帝国之鹰-第4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因为“小舅子阁下”和他的伟大的预言,对,就是“伟大的预言”。

    这个预言成为一个魔咒,压在每一个陆军高级军官心头。

    随着时间的流逝,八个星期预言事件在德国陆军军官们刻意的回避下,渐渐被冷藏,没有哪个陆军军官会主动提起。

    然而当这件事几乎被众人遗忘,在东线战争爆发仅仅半个月时,陆军司令部竟然又被“小舅子阁下”抓住了把柄。

    谢尔上将是一个正直的军人,虽然身为陆军高级将领中的一员,此时也不得不承认,陆军司令部的确是犯下了严重的错误,这个错误用“严重渎职”来形容也不为过,他想要掩饰都找不到合适的借口。

    思来想去,谢尔上将做出一个决定,利用和“小舅子阁下”并肩作战这段时间,自己一定要好好表现,用战绩来重塑陆军在“小舅子阁下”心目中的形象。

    下定决心,谢尔上将问道:“总督阁下,我们的最终的目标是列宁格勒,但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什么?配合北方集团军群歼灭西北方面军?”

    陈道点头说道:“对,我们眼前的任务就是要消灭俄国英雄库兹涅佐夫上将指挥的西北方面军,阻止他们退往后方和另一个英雄伏罗希洛夫元帅汇合。”

    谢尔上将双眼中爆出一团慑人的光芒。

    “阁下,你用英雄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库兹涅佐夫和伏罗希洛夫,他们的战斗力难道很强大?”

    陈道尴尬的挠挠头,他的思维一直沉浸在二战版的DOTA战局分析中,英雄字样不过是下意识脱口而出,至于库兹涅佐夫和伏罗希洛夫两人,到底是战五渣还是战斗力爆表,他一无所知。

    只是看到谢尔上将眼中不知何时开始熊熊燃烧的斗志之火,陈道自然而然地用出一招激将法。

    “是的,他们的战斗力极为强大,你在与他们作战的时候,一定记得不要轻敌。”

    谢尔上将眼中的斗志之火燃烧的更加旺盛,颇有发展成燎原大火的趋势。

    “阁下,谢谢您的提醒,我记住这两个名字了。”(未完待续。)

第448章 你们***为什么不早说() 
苏联西北部城市奥斯特洛夫城,一支由三十四辆嘎斯AA型卡车组成的车队自北向南穿过城市,扬起漫天的尘土,径直沿着公路向南疾驰。

    车队内正数第三辆卡车的驾驶室内,彼什科夫上士仰靠在副驾驶座上,眼睛眯成一条缝,嘴巴大张,呼哧呼哧睡得正香,驾驶员马克西姆握着方向盘,聚精会神的盯着前方的道路,努力和前方的卡车保持一个安全距离。

    坑坑洼洼的道路上,嘎斯卡车颠簸个不停,驾驶室内不时响起哐当哐当的震动声。

    “我们走到哪里了?”

    彼什科夫上士有气无力的声音传进马克西姆的耳中。

    “刚过奥斯特洛夫。”

    “最多一个小时,你会看到希尼亚亚河,过了河之后再走三公里,我们会到达格莱村,我们会在那里午休,然后掉头向西。我再睡一会,下午我来开。”

    马克西姆是第一次跑这条运输路线,听彼什科夫说完,他对接下来的行程大致有了一点印象。

    “午休之后,我们再走多久会到达‘总书记防线’?”马克西姆问道。

    “午休之后,在那条比羊肠子还要细的烂路上再跑三个小时,我们就能看见亲爱的‘总书记’了。”彼什科夫依旧用他梦呓般的声音说道。

    “不过前提是德国佬的飞机不会来骚扰我们。”彼什科夫补充一句后,脑袋一歪,再次进入梦乡。

    马克西姆翻着眼睛扫扫公路两侧的天空,还好,是个万里无云的大晴天,天上没有什么不明飞行物出现。

    接下来的行程一路平安,大约五十多分钟后,马克西姆看到一条河流横栏在前方的公路上,应该就是那条名叫希尼亚亚的河流。

    驶过河面上的桥梁,飞快转动的汽车轮子下,车队眨眼间便跑完剩下的三公里,到达那个名叫格莱的小村庄。

    嘎斯AA卡车一辆接着一辆,井然有序地停在村庄西南角的打谷场上,瞬间引起村庄中一群小孩的围观。

    村庄中驻有一个排的步兵,查看过车队的身份证明后,伙房随即开动,为车队的司机们准备午饭。

    司机们也没有闲着,纷纷抓紧时间检查车辆,他们都知道,接下来的三个小时要跑的乡间土路才是这次旅途上最大的考验,谁也不想在荒郊野地里抛锚。

    马克西姆和睡醒的彼什科夫两人跑到村里的水井旁,打了满满一桶清澈的井水,先是给自己的军用水壶灌满,接着又给卡车的水箱加满。

    忙完这一切,车队的司机们三五成群的围坐在一张张露天摆放的圆桌旁,共进并不丰盛的午餐。

    午餐过后,车队队长马斯连尼科夫上尉宣布休息半个小时,一点整准时出发。

    马克西姆和彼什科夫回到卡车驾驶室内,各自点燃一支香烟,静静地享受“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美好时光。

    “德国人已经打到总书记防线了,这说明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全丢了,战争进行的很不顺利,你认为总书记防线能挡住德国人吗?”马克西姆问道。

    “等你见到那条防线,你就不会问这种无聊的问题了。”彼什科夫的语气充满自信。

    “好吧,再过三个多小时,我要仔细看看我们的总书记防线到底是什么样子?”马克西姆说着,猛地一口吸完嘴里的香烟,随后推开车门跳出驾驶室。

    刚走到车头,马克西姆迎面看到彼什科夫。

    “我要上厕所,你跟着我干什么?”

    “我肚子痛,也要上厕所。快到出发时间了,我们要快一点,厕所离这里有点远。”彼什科夫说着掉头向村北走去。

    在格莱村北的一间公用厕所里,彼什科夫两人“脚踏黄河两岸,手拿秘密文件”,经过一番“前面机枪扫射,后面炮火连天”的努力拼杀后,各自完成了战斗任务。

    离开厕所,两人急匆匆走向打谷场,他们可不想因为迟到被“很不平易近人”的上尉同志训斥。

    刚刚走出十几米远,两人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惊恐地望着村南方向。

    “哒哒哒······”

    “轰······”

    “嗵嗵嗵······”

    五花八门的枪炮声此起彼伏,一波接着一波刺激他们脆弱的神经。

    “谁在开火?这里难道有德国人。”马克西姆说着仰头看向天空,天空依旧是那么的湛蓝与空旷,没有任何飞机的影子。

    “是德国人的陆军,他们是怎么过来的?”彼什科夫惊慌失措的喊道。

    此时村内的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四散奔逃的人影。

    劈手抓住一个跑过身边的驻军列兵,彼什科夫问道:“怎么回事?是谁在战斗?”

    列兵劈手打掉彼什科夫的手,大喊道:“德国人的坦克,在村南,赶快逃命去吧。”

    说完,列兵头也不回的掉头向北飞奔。

    “坦克······快跑。”彼什科夫高喊着掉头向北跑去,马克西姆的反应速度也不慢,紧跟在彼什科夫身后两步远的地方。

    “日······日······”迫击炮弹飞过天空时特有的破空声响起,格莱村里先后爆出四五团灰白色的硝烟。

    两人途经刚刚战斗过的公共厕所时,耳边猛然响起一声猛烈的爆炸。

    火光与硝烟中,木板钉成的简易厕所四分五裂,碎木屑和钢钉四射飞溅。

    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散发着恶臭的黄色粘稠物体,噼噼啪啪溅射到两人身上,给两人草绿色的军装上涂上一层金色。

    逃命要紧,彼什科夫二人只顾飞奔,顾不得个人卫生。

    跑过村北一户人家的正门前时,穿过大门的缝隙,彼什科夫眼角忽然瞥见院内的一样东西。

    咦,那是······彼什科夫掉头冲进院落,马克西姆却依旧闷头猛跑。

    马克西姆闷头跑出大约一百米多米,一道影子瞬间自他身体右侧闪过,拦在他身前。

    “上车。”彼什科夫挥手对马克西姆喊道。

    看清彼什科夫胯下的是自行车后,没有丝毫迟疑,马克西姆一抬腿跨坐在自行车后座上。

    片刻后,两人一车的影子飞一般远去,只留下炮火连天的格莱村。

    两个人轮番上阵,接力骑车,唯恐离格莱村的距离不够远,整整骑出接近半个小时才停下。

    站在公路中间,两人拦住一列南下的卡车车队,喘着粗气,连说带比划说明南方格莱村出现德国人的军情,车队随即原地掉头,向奥斯特洛夫城转进。

    这一转身的功夫,车队里多出两个臭气熏天的逃亡者,和那辆立下汗马功劳的自行车。

    “你不是说‘总书记防线’能挡住德国人吗?格莱村的那些德国人是从哪来的?”马克西姆忍不住质问道。

    “我怎么知道?”彼什科夫没好气的说道。

    “就连总书记都拦不住德国人,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马克西姆哀叹道。

    大约五十多分钟后,一道来自奥斯特洛夫城的无线电波飞进苏联西北方面军司令部。

    西北方面军司令员库兹涅佐夫上将看到电报后,立刻扑到地图旁,先是找到奥斯特洛夫城,随后在该城南方找到格莱村。

    “前天傍晚是拉孜镇,今天早上是格拉拜尼,刚刚又占领了格莱村。”库兹涅佐夫在地图上由南至北画出三个地名。

    “接下来应该是奥斯特洛夫,然后是普斯科夫。该死,德国中央集团军群那三个失踪的装甲军肯定是北上了,就在我们的身后,斯大林防线已经被他们绕过,十一集团军······”

    一想到十一集团军面临的险境,库兹涅佐夫上将便不寒而栗。

    斯大林防线是彼什科夫口中的“总书记防线”的正式名称,始建于1928年。

    防线全长1200公里,从苏联北部的卡累利阿地峡一直延伸到到南部的黑海沿岸。

    它是由23个庞大的筑垒地域构成,其中包括4000多个永备火力点,全部由钢筋混凝土和特殊材料做成的。

    战争爆发后,因为西方方面军防线被德军突破,西北方面军左翼暴露。

    同时,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的第四装甲集团军自西北方面军防线中央,也是第八集团军和第十一集团军的结合部穿过,攻入苏联腹地,库兹涅佐夫不得不下令西北方面军全线后撤。

    经过缜密的部署与出色的指挥,西北方面军的两个集团军有条不紊、建制整齐的后撤,先后放弃波罗的海三国,直退到撤退的目的地,斯大林防线。

    库兹涅佐夫的计划中,准备利用斯大林防线和后方提供的援军,在防御战中狠狠杀伤一批德军然后趁势反攻。

    然而刚刚撤退到斯大林防线,库兹涅佐夫上将便接到一个来自莫斯科的警告。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三个装甲军去向不明,最高统帅部命令西北方面军严密关注中部战区的局势,以防德军北上。

    刚刚接到这封充满警告味道的电报,噩耗便一个接着一个传来。

    斯大林防线的背后,陆续有城镇被不明番号的德军攻击并占领,库兹涅佐夫和手下的参谋们在地图上标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