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第三帝国之鹰-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军的反击引起更多的德军炮兵开火,尤其是迫击炮。

    在河岸炮声响起的瞬间,尼采上尉冲到书房门前,轻轻转动把手将房门拉开一条细小的缝隙,先是窥听了几秒钟,接着一闪身钻出房门。

    越过两间空荡荡的房间,尼采上尉来到正对河岸的房间门前。

    两个苏军士兵正贴在窗户墙边,伸着脑袋观察北面被硝烟和烟尘覆盖的住宅,嘴里还在探讨着什么。

    如果尼采上尉能够听懂俄语,他会听出两个苏军士兵嘴里说的是:“一定是维克多他们不小心暴露了,这么猛烈的炮火,维克多他们班肯定全完了。”

    “该死的德国人,我们也要小心,不要提前暴露。”

    两个士兵正说着,个子高的那个士兵眼角的余光似乎察觉了什么,忽然扭头看向房门。

    “维塔利耶,是你吗?”

    回答他的是一道寒光,一把刺刀旋转着飞向他,正钉在他的喉咙上。

    捂着脖子,高个子的苏联士兵想要喊叫,却只发出一阵杂乱无章的音符。

    身体软到前,他看到了第二道寒光。

    他的战友也享受到和他相同的待遇。

    大步冲上前,尼采上尉拽住矮个子的士兵,将他几乎倒翻出窗外的死尸拉回窗内。

    温柔地将矮个子士兵的尸体放到地板上,尼采上尉攥住刺刀的把手,狠狠地旋转了九十度。

    在尸体上蹭干净刺刀上的血迹,尼采上尉收回两把仍旧散发着血腥味的刺刀。

    将两具尸体拖到房间的角落,踢了踢地上的一挺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尼采上尉抹抹头上的汗水。

    摸了两把头上的汗水,尼采上尉脸色一变,闪身躲到屋门处的墙边。

    就听外面传来一阵喊叫声。

    不懂俄语,外面的喊叫对尼采上尉来说只不过是杂乱无章的音符。

    他只知道,有人正在接近。

    紧贴在门边的墙壁上,尼采上尉静静地计算着敌人的距离。

    就在那个身影闯进房间的一刹那,一只大手从背后绕过他的脖子,狠狠地捂在他的嘴巴上。

    没等那个苏军士兵搞清状况,冰冷的刺刀已然划破他的喉咙,温热的鲜血喷泉般喷出。

    直到那个士兵停止抽搐,尼采上尉才扶着他的尸体,将他慢慢放倒在地板上,和另外两具尸体作伴。

    确定二楼的敌人已经肃清,尼采上尉右手拎着刺刀,左手握着手枪,悄悄沿着楼梯走向一楼,

    一楼很安静,没有说话声,也没有呼噜声,应该是没有人。

    确认这栋楼房里只有这么三个苏联士兵,尼采上尉放心大胆地穿上皮靴,走到一楼窗户边,透过没有玻璃的窗户发出信号。

    很快,两个身影先后翻进窗内,不久之后,房间里又多出六个人。

    尼采上尉迅速将目标放在北面的那栋房屋上。

    那栋房屋刚刚作为吸引苏军注意力的目标,被诺贝尔上尉用炮火洗礼过,已然化为危楼,应该不会有苏军士兵驻守。

    返回河堤路,利用河堤路上的灌木做掩护,尼采上尉带着两个士兵匍匐前进,逼近到那栋房屋。

    遭受破坏专家诺贝尔上尉的毒手后,这座楼房四分之三的屋顶被掀掉,二楼正对河岸的一面墙壁几乎全部消失,一楼的墙壁上也多出一个直径接近两米的洞口,破碎的砖石堆满地面。

    踩着碎砖石,尼采上尉悄悄摸进这栋似乎随时都会倒掉的危楼,果然没有发现一个人。

    正如自己预料的那样,这栋楼已经被苏军放弃,伤员和死尸应该是被带走了。

    占据了第二个据点后,尼采上尉看看天空,此时阿格龙河两边的冷炮运动,依旧在进行。

    几乎每一秒钟,都有人影从水中冒出,紧贴到苏军控制的河岸。

    河堤路上的灌木丛边,已经藏满了全副武装的德意志士兵,足有近百人之多。

    一番手电筒信号联系之后,身后负责提供火力支援的诺贝尔上尉找到新的破坏目标,位于第一栋被占领的楼房南侧的那栋民宅。

    连番的炮火声中,那栋民宅面目全非,正对河岸的一面几乎全部坍塌。

    灰暗的夜色中,尼采上尉在第一栋被占据的楼房中,清楚地看到有两个人影冲出废墟,疯狂地逃向后方。

    诺贝尔上尉的炮火引来苏军更大规模的反击,阿格龙河两岸,炮兵开火时的火焰无时不在闪耀。

    等苏军士兵返回废墟,带走废墟里的伤员和尸体后,一个班的德军顺势占领了仅剩下半边的楼房,突击队成功拿下第三个据点。

    躲在第一栋楼房里面,尼采上尉的汗水染湿了军装,借着微弱的光线,他看看手表。

    十二点二十七分。

    下一个目标,究竟放在哪里好?

    是继续向纵深进攻,夺取建筑物,直到被苏军发现为止。

    还是继续沿着河岸行动,扩大占据河岸的面积?

    手表的秒针滴滴答答地跳动,当时间指向十二点三十分时,一场意外的发生,赶走了尼采上尉的犹豫。

    ······

    阿格龙河河岸深处,距离河边三四百米的地方,建筑物的墙角边,灌木丛中,五花八门的建筑里,到处都是苏军步兵的身影。

    步兵们端着冲锋枪、步枪和轻重机枪,炮兵们蹲在各种步兵炮、加农炮和迫击炮边,所有人都在静静等待战斗的开始。

    步兵身后更远的树林里,传出阵阵有规律的震动声,那是上百辆各式各样的轻重坦克发动机发出的鸣叫。

    车长们半个身子露在炮塔外面,东张西望,更多的却是抬头看天,等待约定好的信号。

    大街小巷的步兵群中,瓦斯基上尉抱着心爱的波波沙冲锋枪,蹲在四个传令兵中央,一边抽烟,一边打量西方的夜空。

    将香烟咬在嘴里,举起望远镜,瓦斯基上尉的视线在夜空里转来转去,很快便找到要找的目标,两架蝌蚪型的飞机。

    夜晚的光线限制了交战双方战机,尤其是战斗机的发挥,却给了德国人那种蝌蚪形状,而且能够悬停在天空中的飞机露面的机会。

    没有苏联战斗机的威胁,这些蝌蚪形状的飞机游走在德军建筑群上空,借助照明弹的光亮,严密监视苏军控制城区的动静。

    正是为了避开这两架侦察机的监视,瓦斯基和他的战友们才被迫隐蔽在这里,否则,以他的看法,他此时应该停留的位置是河岸边的建筑或者灌木丛,而不是这里。

    放下望远镜,猛吸几口香烟,瓦斯基上尉将香烟按灭在地上,嘴里轻轻说道:“还有一分钟。”

    手表的秒针飞快地转过一圈,当时间指向十二点三十分的那一刻,遥远的东方,茂盛的森林中,升起两枚耀眼的红色信号弹。

    一瞬间,连绵的闪光撕裂了黑暗的大地,各种大口径火炮喷吐出火舌,被德国空军压制了整整一天,战争之神们终于发出愤怒的吼叫。

    曳光弹划过天空,闷雷般的呼啸声紧随其后,压路机一样在苏军坦克和步兵们头顶碾过,在步兵和坦克手们兴奋的期盼中落入到德军阵地。

    十几秒钟的时间,德剧控制的阿格龙河西岸已然化作一片火海,冲天而起的硝烟和烟尘化为乌云,遮蔽了天上的星光。

    伴随着隆隆的炮声,深不可测的森林中猛然传出怪兽的吼叫,宛若有兽群暴动。

    上百辆严阵以待的坦克车内,发动机的轰鸣声同时提高了一个量级。

    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中,钢铁巨兽们冲出森林,或是沿着街道,或是一路碾压着碍事的灌木丛,浩浩荡荡地冲向河岸。

    每一条街道两边的建筑旁,苏军步兵们没有了之前的懒散,却而代之是兴奋、躁动与跃跃欲试。

    放过身后街道上驶来的坦克,端着武器,苏联步兵们排成两队,紧跟在坦克身后,一同冲向河岸。

    瓦斯基上尉夹杂在步兵队列中,一边前进,一边督促身边的部下加快脚步,不要掉队。

    不到五分钟的时间,穿过城区的街道,瓦斯基上尉终于看到目的地,那条只有二十米宽的小河。

    只要跨过这条河,德国人就完蛋了。

    但愿炮兵的同志们,能给自己留下几个活着的德国人,尤其是那个波兰总督。(未完待续。)

第472章 强渡!阿格龙河(五)() 
坦克、步兵,成群结队,犹如蚁群般穿梭在普斯托什卡城的街道上。

    几乎是一眨眼的时间,“蚁群”便蔓延到阿格龙河河边,发动决死冲锋。

    遭到苏军炮火的全面覆盖,当苏军步坦集群冲到河边时,阿格龙河西岸的残垣断壁间,德军的火力点能够开火的不到半数,火力强度也不足以压制对岸的苏军。

    苏军步兵毫不停留,义无反顾地纵身溜下河岸,跳入齐腰深的河水中,冲向阿格龙河西岸。

    他们的背后,坦克集群停在河岸上,摇晃着炮塔,对阿格龙河西岸,德军暴露的火力点一一进行点射。

    黑夜中,德军机枪火炮开火时发出的火焰,就是最好的目标指示,引导着苏军坦克将炮口指向目标。

    45毫米、76。2毫米坦克炮,还有KV…2重型坦克上更加凶残的152毫米巨炮,一刻不停地将炮弹倾泻到阿格龙河对岸,采用直瞄射击的方式,将一枚枚炮弹精确地砸到德军的火力点上。

    借着德军火力被压制住的大好时机,苏军步兵蜂拥着冲过阿格龙河仅有二十米宽的河面,西侧河岸的陡坡下,趴满了渡河成功的苏军步兵。

    见步兵一次冲锋就成功过河,留在阿格龙河东岸的部分军官按照计划,掏出信号枪对准天空。

    普斯托什卡城中北南三个方向,先后有三发绿色信号弹冲上天空。

    片刻后,阿格龙河西岸,德军阵地所遭受的炮击忽然停止,然而不到一分钟后,凌厉凶猛的炮火再次降临,只是炮弹的落点转向城市深处。

    “上去,上去,不要停在这里。”阿格龙河西岸的陡坡下,军官们见炮兵火力已经向德军阵地深处延伸,便高声喊叫着,督促部下冲上斜坡。

    黑压压的步兵们摇摆着身子,冲上斜坡,一头扎入西岸德军的阵地。

    察觉苏军炮火向纵深延伸后,更多的德军士兵冲出地下室,回归到面目全非的火力点,勇敢地阻击已经冲到眼前的苏军步兵,惨烈的巷战随即爆发。

    看到步兵已经成功过河,在阿格龙河的河岸上,两处可以涉水过河的浅滩,各有一辆KV…1坦克打头阵,开始强渡阿格龙河,支援步兵巷战的战斗。

    除了两处浅滩,另有三处地点上,留在河东岸的苏军工兵们围绕在坦克身后,麻利地从坦克车身上抬下一个个沙袋,随手扔进河流。

    他们的身后的街道和小巷中,嘎斯卡车组成的车队也冲过城区,送来一车车已经准备好的沙袋。

    在工兵们有条不紊的配合下,三条沙袋组成的桥梁,以飞一般的速度迅速向阿格龙河西岸延伸。

    正当苏军的战争机器飞速运转,疯狂地对德军阵地发出一轮轮重击时,普斯托什卡城西部,茂密的丛林中,不顾周身蚊虫的叮咬,帝国师的炮兵们将一枚枚大口径炮弹塞进炮膛。

    分布在四个集结点的四个炮兵营先后开火,炮口喷射出的气流形成一道飓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