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归一-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四的军粮补给由一次补充一个月的的改为一次只给七天的,就怕给多了,老十四会带兵打回去。
甘肃没什么名气很大的小吃,兰州拉面算一个,既然来了,怎么也得吃一碗,也很好吃,面好吃,牛肉更好吃,师父是道士,不吃牛肉,所以从小到大他和林清明吃到牛肉的次数并不多。
从进入甘肃到离开甘肃,也用了两天,还剩下六天。
六天已经很宽裕了,但吴中元仍然不敢懈怠,因为青海的面积很大,有山西五个大,有浙江七个大,他要去的地方很偏远,不可能再扒车,得留下足够的时间余量应付突发情况。
青海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西北了,这里还是汉族人多,然后是藏族,有一百来万,回族有八十多万,除此之外还有蒙古族和土族等一些少数民族,他此行要去的地方是玛多县,这地方怕是没几个人知道,不过说起玉树地震,知道的就多了,玛多县就在玉树的东北方向。
由于地势偏远,很少有货车去那里,不能扒车,总不能用走的,买摩托,也不买新的,去修摩托的地方买旧的,便宜,其实他并不缺钱,可能是穷日子过惯了,始终不舍得浪费。
青海很大,监控无法全部覆盖,行头可以换了,找小地方的浴池洗个澡,换上衣服,骑着摩托上路。
此时是四月十二日的傍晚时分,距四月十五还有整整三天,但吴中元却没感觉到轻松,不是因为时间,而是因为紧张。
他要去的地方是玛多县的星宿海,随着远处三座山峰越来越清晰,他也越来越紧张,此前他之所以说这里是疑似地点是因为这里的三座山峰并不是常年冰封,可能是古时候和现代的气候有差别,这三座山峰只在冬天有冰雪覆盖。
晚上八点,吴中元来到山峰近处,这三座山峰都很陡峭,是石山,上面也没什么树木,根据吴追讲述,小巫师藏身的地方就位于最左边山峰的山腰阴面儿,但是左右这种方位的表述是相对而言的,站在山的东面,最左就是南面的那个。如果站在山的西面,最左就是北面的那个。
不过根据惯例推断,吴追所说的最左应该还是指南面的这座山峰,至少有九成可能。
到得最南面山峰的山脚下,吴中元开始犯愁了,因为他只知道大体方位,至于小巫师藏身的具体位置,需要等待月圆之夜的子时,通过月光照射才能准确定位。
四月十五指的是阳历,月亮的圆缺是跟着阴历走的,今年是2014年,今年的三月十五是阳历的四月十四,也就是说需要等到两天之后的深夜才能准确找到小巫师藏身的位置。
不行,一天时间太紧张了,即便准确定位,还需要挖掘,谁知道需要挖多久?
再者,如果准确计算的话,从子时定位到次日日落最多不过十八个小时,太危险了,不能等,得先去找找试试。
大西北的晚上很冷,越往上爬,风越大,气温越低,但吴中元心里是暖的,如果顺利的话,他很快就能回家了……
。
。愿全天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果真心喜欢一个人,就勇敢的告诉ta,给ta一个选择,给自己一个机会,即便不被接受,至少不留遗憾。
第五十八章 堪舆定位()
这三座山峰都是石山,山上没有很大的树木,只有少量的灌木和野草,虽然已是春天,但这里气温很低,灌木没有发芽,野草也没有吐绿,山风吹来,更显枯败萧瑟。
既然是山,就不会很小,这三座彼此相连的山峰南北约有七八里,每座山峰的大小都差不多,范围约有两三里,而高度约在一千米左右。
山腰是个很笼统的说法,只要不是山顶和山脚,其他区域都可以算作山腰,这么大的一片区域,想要尽数找遍,难度可想而知。
耗费两个多小时进行了简单的搜寻,一无所获。
这样的结果也在吴中元的意料之中,小巫师藏身的地方应该是处密室,时隔数千年,所有的外部痕迹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了,根本无迹可寻。
自避风处略作喘息,吴中元站了起来,据吴追所说,月圆之夜的子时,月光照射的位置就是小巫师藏身的地方,今天已经是阴历十三了,也有月光,十三的月亮和十五的月亮照射的方位肯定有差别,但应该还是在大致相近的某个区域。
但起身之后,他很快又坐了下去,细想之下这条路根本就走不通,因为现在是春天,山上根本就没有积雪,既然没有积雪,自然也就无法在月亮的照射下反射月光。
这一细节对吴中元的打击很大,因为如此一来,即便等到后天晚上,也仍然无法找到小巫师的藏身之处。
越是细想,心里越绝望,但凡有点天文知识的人都知道,数千年前的月亮和现在的月亮在相同的时间所照射的位置也是有差别的,这一点可能连当年的巫师都没有想到。
吴追留下的线索不足以成为寻找的参照和依据,这条路彻底堵死了。
这可怎么办?
此处离最近的村落不过二十几里,路况也还可以,想要调台挖掘机过来也不费事,但问题是这里是黄河的源头,经常有驴友在附近转悠,不远处还有村民放牧牲畜,挖掘机在山上乱挖,肯定会被他们发现。如果他们过来询问,怎么解释?
不行,这条路也走不通。
深夜,山上很冷,吴中元也不敢寻草生火,只能自避风处坐着,一边犯愁,一边绞尽脑汁苦思冥想。
眼下还有一条不是线索的线索,那就是大巫师地宫前的那块石碑,据碑文的讲述,他最终还是找到了小巫师藏身的密室,自己究竟是怎么找到的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思维方式和思考习惯,回到过去的那个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是同一个人,那个自己与现在的自己思维方式是完全一样的,肯定有办法找到小巫师所在的密室,而且这个办法还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他最先想到的是赵颖,赵颖背后有西方势力支持,实事求是的说,西方在卫星领域的研究比国内更先进,勘探设备也更精密。只要和赵颖取得联系,就可以动用天上的卫星和先进的勘探设备寻找密室的位置,而且找到的可能性还很大。
不过与赵颖合作有很大的弊端,可能会害死她,碑文的出现给他提供了一些帮助,同时也增加了不少困扰,因为他只知道一些事情的结果,却不知道具体的发展过程,就像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给王欣然一个拥抱,又为什么会害死赵颖。
这个办法可以用,但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毕竟赵颖也不是独自一人,她背后还有西方势力,赵颖就算值得相信,她背后的势力也不值得信任,这一点跟王欣然的情况几乎是一样的。
每个人都会思考,但不同的人思考的角度,深度,宽度是有巨大差别的,很快,吴中元又想到了另外一条线索,据吴追所说,唤醒小巫师需要分三天,第一天喂下冰水,第二天喂下温水,第三天喂下热水,还要在附近生火给小巫师取暖,吴追所说的这种情况只适用于一种情况,那就是冰封解冻。
速冻技术目前各国都有研究,理论上被冻住的人是可以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解冻苏醒的,只是这个解冻的过程不能太急促,因为人体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这条线索最有用的一个点是小巫师是被冻住的,但如果只是单纯把自己冻住,小巫师没必要选择这里,因为这里离中原地区太远,在历史上有离中原更近的冰山,而且现在还在。
古代文字较少,表述难以做到精准,吴追写下的小巫师,指的可能并不是这个巫师的年纪小,而是这个巫师的法力没有地宫那个巫师的强大。但是开启虫洞是件很恐怖的事情,需要强大的能力,通过这一点来看,小巫师的年纪也不可能太小,此人修炼法术应该有好多年了。
不出意外的话,小巫师至少也应该有三四十岁了,这个年纪的人已经可以冷静思考,此人在选址冰封自己的时候应该会考虑到他来日的寻找难度,也就是说能让他少费事,绝不给他添麻烦,会想尽办法为他的寻找提供便利。
既然这样,问题就出现了,更近的地方也有冰山,小巫师为什么舍近求远跑到这里来。
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小巫师选择这里,除了这里适合冰封,还有其他的原因。
这个其他的原因无疑是对冰封之外的一种辅助,也就是说单纯的冰封并不足以支撑小巫师活下来,还需要其他的一些因素。
小巫师需要的,就是这里有的。
这里有的,就是别的地方没有的。
这里有什么是别的地方没有的?
找!
用什么找?用堪舆三十六法,师父留下的堪舆三十六法他一直带在身上,用它可以找出这里与其他地方的不同。
此事也跟拆毛衣相似,而今他已经找到了线头儿。
想要找出这里的不同,难度并不大,因为这里是黄河的源头,这就是最大的线索。
用现在的话说,水是生命之源,人活着就离不开水,两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站在堪舆的角度,水发乎地下,故带阴气,破土外涌,与阳气交,得阴阳活水,滋养万物。
地下水是属阴的,而且是纯阴,而流淌在地表的水虽然也属阴,却不是纯阴,因为有雨水的加入,有阳光的照射,已然混杂了些许阳气。
河流的源头是地下水外泄的地方,这地方的阴气最重。
冰封时人体机能是陷入停滞的,跟死亡很是相似,想要维持这种状态,的确需要阴气的辅助。
但仅仅确定这些只能解释小巫师为什么选择这里,还是无法确定密室的具体位置。
接下来还需要结合这里的山势和水流走向,找出最适合冰封沉睡的那个点,这个点就是第三座山峰背面的某个地方。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事物的存在有两种状态,一个是运动发展,一个是静止消亡,小巫师现在处于第二种状态,为了长久保持这种状态,小巫师寻找的地点就应该是阴气很重且非常稳定的那个地方。
此前他曾经帮李先生看过风水,这里的情况跟李先生祖坟的情况有些类似,李先生的祖坟位于一处废弃的采石场,北面是一座被挖了一半的山壁,南面火葬场的阴气扩散到这里,被山壁挡住,聚于下方的水潭。
这里也是这样,地下水带着阴气外涌,来到地面之后向四面扩散,西面有三座山峰,一部分阴气被挡了回来,在阻挡阴气向西扩散的同时,山峰自身也会吸收一部分,三座山峰所处位置和自身山势的不同,也决定了它们吸收阴气多寡不一。
仔细看,最北面那座山峰阴面儿坡度较大,阳面较为陡峭,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北风常年吹袭的结果,风也是气的一种,这座山峰气息波动太大。
中间那座山峰的形状就像一支竖立的矛头,北侧和南侧都很狭窄,这也是风的作用,由于它位于南北两座山峰之间,不管是南风还是北风,都无法正面吹袭,只能自其两侧吹过,千百年下来,就成了这种地势,这座山峰是三座山峰之中阴气最重的一座。
最南面这座山峰与北面那座山峰有些类似,只是反向的,但这座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