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文道祖师爷-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夫子要确立诸子百家?!”

    杨子铭显得有些惊诧,他没想到殷明会在这种时候确立诸子百家,确立文道的根基。

    因为殷明乃是文道祖师,所以他可以说是整个文道的根基。

    可是他一旦确立了诸子百家,他虽然还是文道祖师。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道的根基则变成了他确立的诸子百家。

    世人信奉诸子百家,那么对殷明的尊仰也就会变得微薄,毕竟信仰这种东西是会随着心中供奉的信念转变的。

    这时,一旁的俞游忽的慢吞吞的道,“我记得夫子夫子说过”

    “道生万物,而而天地万物又复归于道,所以嗯”

    “所以夫子确立诸子百家,其实也就是也就是将道散布于天下,让天下人回归于道。”

    其实俞游没有说清楚的是,殷明在这个世界出现,那么他的一切都是由道而起。

    也就说他此时此刻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从道这里获取的。

    而他现在将这种“道”传给天下万民,确立诸子百家,让世人各自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道,其实也就是等同于将自己的“道”返还给道。

    俞游不善理论,所以说起话来,似懂非懂,令人捉摸不透。

    祝明飞闻言道,“如此甚好,夫子确立诸子百家,势必唤醒世人心中之道,到时候文道昌盛,定会超越武道!”

    杨子铭闻言看了他一眼,却是没有多言。

    只听白彦道,“哼,什么道不道的,说到底最后还是看谁的拳头大,天魔天妖可不会和你说什么道。”

    白彦弃文从武,对文道早已心肠破碎,若不是遇到殷明,恐怕他连这些理论听都不会听,更别提反驳了。

    不过他还是认定最后比拼的还是拳头大小,因为只有拳头大的人才有资格立道。

    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了殷明。

    事实上所有人都把目光转向了殷明,想听听他的意见。

    文道就算昌盛,可是文道不能没有实力奠基,要立道,拳头一定要不小。

    “所以,在确立诸子百家后,更为重要的事便是确立文道修炼。”

    “此事,才是我们文道中人的重中之重。”

第521章 佛既是道() 
天元城,天书院。

    天书院之所以会被命名为天书院,乃是因为殷明有《书》经作为书院的镇院之宝。

    而《书》经在此刻对文道中人所能起到的效用,无疑是天书般的效用,所以这才命名为天书院。

    天书院第三层乃是儒道院,此刻殷明等人便端坐于其中。

    天国,荒国,宙国,黄国风闻殷明要确立诸子百家,纷纷派遣高手前来打探,天元城一时人满为患。

    当然,这些人肯定是不会前去书院的,他们要打听的只是诸子百家各家主事人究竟是谁,以及殷明确立诸子百家之后的下一步行动。

    对于殷明,大陆八国可是都相当关切。

    于是,原本只有数万人的天元城,一时间竟热闹起来,无数人涌进城中,一度让人以为回到了古皇城时代。

    “听闻殷夫子的徒弟甘乐在黄国传道,这甘乐不会被他立为百家之主吧?”

    “那也要看甘乐在黄国传道的情况吧。”

    “我可是听说最近黄国国内不太平,也不知殷夫子如何思量的。”

    街坊中大多都是从天国来的武道高手,毕竟天国距天元城稍近,所以来的人也就更多。

    而此时,在天书院中,殷明正听着杨子铭的汇报。

    “黄国晁王屡次三番阻止甘师弟传道,最近还暗中派镇国卫袭杀甘师弟。”

    “黄国国内反对甘师弟传道的声音很大,除了晁王外,黄国丞相宇文州也是其中之一,至于其他人”

    杨子铭没有继续说下去的原因是,其他人没有反对甘乐传道的胆子。

    可是黄国的晁王与丞相既然都已经反对,那他们的态度也就变得无关紧要了。

    杨子铭顿了顿继续道,“甘师弟没有反击,很多弟子被活活烧死也未曾反抗,希望能感化黄国百姓。”

    “可是黄国的局面越发紧张,我担心甘师弟”

    杨子铭担心甘乐控制不了局面,毕竟晁王已经明言反对,而且还对甘乐的弟子大开杀戒。

    殷明闻言,略微一思索后道,“甘乐有这等感召世人的决心,看来他心中之道已然纯熟。”

    “你明日启程前往黄国,助甘乐在黄国立佛教。”

    “佛教?”

    元九诧异问到。

    殷明点点头,缓缓道,“甘乐放弃私利,感召世人,创造最彻底的圆满智慧与人格,这一点与佛道很是符合。”

    “晁王担心甘乐传道影响他的皇权本在情理之中,但甘乐杀身以成仁,虽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但局面未免会失控,到时候甘乐若是出事,乃我文道的一大损失。”

    对于殷明而言,甘乐才是重点。

    至于晁王和宇文州,他并未放在心上。

    杨子铭闻言点头,脸上布满若有所思之色,想是在思考如何助甘乐创立佛教。

    这时,殷明提醒他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

    “每一个有心向道之人,必不会独善其身的修成正果。”

    “甘乐以儒理入道,渐至佛理,除了他具备聪明智慧意外,还有他心中的誓愿,杀身成仁的普度众生。”

    “如此,佛性自然。”

    殷明并未强调空与有,因为现在与他们说空与有会显得很玄乎,毕竟在座的弟子中对佛理的认知极少,而甘乐能有普度众生的誓愿,很大程度上乃是因为他的聪慧。

    所以殷明要做的,只是提醒甘乐该如何秉持佛性。

    佛的出发点是心,阐述世间万物变化无常,是空,也是幻。

    但从空幻之中悟道,回归本心。

    这也就是殷明为何一再强调本心的原因,对于任何道,本心的作用远远高于其他任何介质。

    而道的出发点乃是自然,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切的法则都源于自然,自然就是对的,自然就是最好的。

    佛与道的结合,便形成了甘乐而今所秉持的道,不妄求,不王涛欲,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

    殷明再度解释道,“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如真道,名为得道。”

    “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他要提醒甘乐的是,佛性虽是成佛的关键,但佛道之中的佛性讲究的乃是空与有。

    真空与真有,其实也就是所谓的清静。

    说到底,要想悟透佛道,参透佛性,其本心必定要介于空与有之间,既无空,也无有。

    但这种空与有的幻别却又无法用笼统的言语老概括,只能靠甘乐自己去领悟。

    杨子铭显然还是不太明白。

    元启也道,“佛既讲究心无其心,形无其形,常应清静,那岂非与道很是相近?”

    道的得道乃是一无所得,进入了佛的圆觉之境。

    元启的意思是,所谓清静,从本质意义上来说也就是所谓的一无所得,那佛与道岂非殊途同归?

    殷明笑着道,“佛就是道,道就是佛。”

    “实仍空无一物,而这种空无一物的认知空掉了境界。”

    “换言之,佛道之所在,在乎本心之常有,亦常无,顺其自然而又不患得患失。”

    顺其自然是好的,但顺其自然难免会患得患失。

    解释空与有本身就是顺其自然,但一旦陷入太空与太有,那就会患得患失,此乃佛与道的临界点。

    殷明看向杨子铭道,“你将我的话一字一句的告诉甘乐,他懂的。”

    杨子铭闻言点头。

    召领甘乐悟佛是一回事,但感化晁王又是另外一回事。

    殷明抬眼看向书院外的晴空,心神一阵清明,他的脑海中忽的浮现出《清静经》的一些片段,而这些片段如同一个个小人般在他的脑海中腾飞。

    只见他的嘴角微翘,脸上荡起一丝涟漪,是时候著经了。

    要确立诸子百家,各家经书必不可少,既然黄国事起,那就先从黄国开始。

    于是,殷明摆手示意众弟子退下,而后孤身一人前往书院的最顶层,那里乃是殷明新的闭关之所,也是殷明感知自己内心世界的虚无之境。

第522章 集前受辱() 
黄国,帝都,乾黄城。

    高达百丈的黑耀石城墙绵延起伏,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天际。

    那高耸入云的烽火台像极了巨龙身上的利爪,探入虚空,割裂天地。

    斜阳正晚,一片巨大的阴影洒落在城外山崖之上。

    一只苍鹰盘旋落下,鎏金高塔之巅,一名年轻男子正眺望着天际斜阳。

    “甘师兄,六道集那边的弟子又被驱逐了出来。”

    木寅脸上尽是无奈,今次已经是五次被黄国皇室驱逐,再如此下去,这偌大的乾黄城,哪里还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甘乐闻声并未回头,只说了一句,“既是传道,何处传道皆是一般。”

    “可是”

    木寅急声道,“晁皇已经派人袭杀我等三次,此次六道集的弟子们只是刚刚进去便被帝都侍卫赶了出来,若”

    “若我等一味退让,岂不是任人鱼肉?”

    晁皇明面上并未表明不允许甘乐传道,毕竟殷明的名气摆在那里。

    可是明面上不说,并不代表暗地里不做。

    晁王一边明面上对甘乐传道欢迎之至,一边却三番五次袭杀甘乐。

    乾黄城中人人皆是心知肚明,甘乐传道艰矣。

    只听甘乐摆手道,“无碍,我等所传乃是劝人向善,弃恶如流之道。”

    “晁王若当真不允,便是我等没有此等福分,怪不得他人。”

    听得甘乐如此言道,木寅一双眸子之中不由闪烁点点星火。

    只是他却并未多言,只再度躬身,缓缓退下。

    甘乐极目远眺,那山峦叠章的天际渐渐被黑暗所吞噬。

    翌日,六道集。

    木寅带着一众弟子再度来到六道集牌坊之前。

    只见得牌坊之前已经围满了侍卫,行人过往虽畅通无碍,但却给人肃杀之感。

    木寅领着弟子缓缓上前,正要进入其中,不料其中一名头戴紫金盔的中年汉子横戈而出。

    “不准闲杂人等进入。”

    那中年汉子一脸鄙夷的瞧着木寅。

    木寅一听心里就来气,可仍旧压住性子,耐心问到,“却是何时新颁的法令,为何我等未曾听闻。”

    “再者,其他百姓都可以入内,为何偏偏我等是闲杂人?”

    那中年汉子并不理他,只再重复了一句,“闲杂人等,无令不得入内。”

    其身后一名年轻侍卫听到这里,忍不住笑出声来,“狗与闲杂人,当真进不得六道集啊”

    话毕,一群皇城侍卫尽皆放声大笑,整个六道集皆可闻。

    眼看此处异事,百姓当即围了上来。

    “这不是那殷夫子的弟子木寅吗?”

    “听说他们已经被赶出来好几次了,没想到还厚着脸皮要进去传道。”

    “唉,殷夫子堂堂文道祖师,座下弟子怎可如此。”

    围观百姓当街议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