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覆云乱煜-第6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儒生摇头道:“师道尊严,礼不可废。”
王云笑了笑,道:“圣人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活了两个古稀又多二十年,就不能从心所欲无所矩一回?”
老儒生直起身子,道:“老师,你去见西北王,结果如何?”
王云平淡道:“尚可。不过萧明光能否成为明主,还得再看看。”
老儒生皱了皱眉头,道:“说得不好听些,现在就是矮个里面拔将军,牧人起、萧烈、陆谦等人,早已成为定势,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若想让他们改变,比改朝换代还要艰难,只有萧煜年纪尚轻,还有几分可能。”
王云摇头道:“有哪个开国之主是庸人?聪明人多自负,虽然萧煜年纪尚轻,但是以我观之,不能说刚愎自用,却也不算是虚心纳谏之主,你若真的看好萧煜,与其从他身上着手,倒不如在他儿子身上多用些心思。”
老儒生轻声道:“老师的意思是做帝王之师?”
王云望向远方,悠悠道:“当年的张江陵便是帝王之师,也正因为这一层关系,他才能与李太后联手架空皇帝,把持朝政。不过可惜啊,张江陵还是太过急切了一些,欲速而不达,最后落得一个人亡政息。”
老儒生微微叹息。
道门有千年大计,儒门又何尝不想复兴?这些年来,儒门中人一直积极入世,为官为相,主政一方,不就是为了心中夙愿?张江陵本是最有希望成功之人,可惜最后还是功亏一篑。
老儒生轻叹道:“江陵其人,素来重功利,轻德行,萧煜对此极为推崇,此番江陵能被平反,亦是萧煜之功。再观如今,萧煜行事也的确与江陵如出一辙,怕是萧煜要做第二个张江陵。”
王云却是摇头笑道:“世吾,此言谬矣,为君者与为相者,相辅相成,为君者重功利,为相者便要重德行,为君者重德行,为相者便要重功利。萧煜推崇张江陵,未必就要做张江陵,也许他只是想要一个张江陵而已。为君者,所思所想,与我们这些做了一辈子臣子的人大不一样啊。”
孙世吾苦笑道;“遍观如今萧煜身边的徐振之和南谨仁之流,无一不是唯事功是从之人,由此观之,萧煜绝不是重德行之人。”
王云道:“即便萧煜是重德行之人,现在也不是重德行之时,天下未定,唯有事功二字,方可让天下一统。”
孙世吾拱手弯腰道:“学生受教了。”
王云摆摆手,道:“事功和德,先放到一边暂且不说,当下根本问题是,萧煜是否是让儒门中兴之人?当年武帝罢黜百家而独尊儒术,故而有我儒门八百年之昌盛,今名教势微,若想中兴,还要依仗于帝王方可。张载认为萧烈是,你认为萧煜是,当初张载是儒门魁首,所以儒门站到了萧烈这边,现在张载已经身死,你又想让儒门站到萧煜那边。”
孙世吾轻声问道:“老师觉得谁才是?”
王云直截了当道:“不知道。若是知道,我岂不就是真的圣人了?”
孙世吾叹了口气,然后抬起头来,神色坚定道:“老师,亚圣言,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所以张江陵去了,方何去了,张载也去了,唯独我以衰朽之身苟活于世,已有二十三年矣,故学生今日也要向义而行,不惜粉身碎骨。”
王云叹息,“本该是为师顶起儒门之责,无奈当年灵岩寺之变,为师不得不斩断前世因果,将儒释道彻底融汇,方才逃出那道佛偈,如今似如冷眼旁观之活死人,境界不得圆满,不得飞升,不得入世,不得轮回。如此长生,真是不要也罢。”
欢迎广大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尽在原创
:
第二百六十章 已至临仙府()
二月初十,萧煜一行人出东海入南海,进入天南之地的范围,于三日后在临仙府登岸。 w w wnbsp;。 。 c o m
临仙府,顾名思义,有临近仙家之意,这儿也是道宗的大本营之一,其意义之重不亚于江都道术坊,许多道宗俗家弟子的家人都在此处安居,千年传承累积下来,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与道宗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若是将都天峰等九峰比作京城,临仙府便是直隶,其地位不言而喻。故而道宗在此处安置了三位真人坐镇,有传闻说,若是此三人联手,依仗临仙府的阵法,可以抵御逍遥境界。虽说不知传闻是真是假,但也能看出这三位真人的修为不俗,绝非寻常天人境界。
今日萧煜在临仙府登岸,道宗中年纪最长的玄尘与临仙府的三位真人一起相迎。这倒不是说萧煜的面子已经大到了这个地步,足以让执修行界牛耳的道宗如此兴师动众,委实是萧煜一行人有五位逍遥境界的阵仗,让道宗不得不郑重对待。
几人都是旧相识,没有太多寒暄客套,一番互相见礼之后,一行人来到了位于临仙府正中位置的清虚宫。因为建在城内的缘故,清虚宫远比不上太清宫那般雄伟壮丽,大约与紫荣观相差无几,只是多了几分古朴沧桑之感。传闻当年道祖立教时,先在都天峰上建造紫宵殿,随后就在此地建了这座清虚宫,以供那些无法登上都天峰的来客停留休息之用。再到后来,道祖于都天峰紫宵殿中讲道,许多人慕名而来,有缘者登山听道,无缘又不愿离去者,就在清虚宫周围结庐而居,就此安顿下来。继而道宗昌盛,门下俗家弟子激增,其家人也随之迁移而来,同样在此安居,遂成今日之临仙府。
清虚宫内庭院深深,绿意葱葱,苍松翠柏无数,若是细细说来,每一株都大有来头,道宗历代大真人,莫不以能在清虚宫内植下一株松柏为幸事。
此番萧煜前往道宗,所行之事乃是大逆不道的逆天之举,故而无论萧煜还是道宗,都力求隐秘二字,就连慕容燕和玄尘也不知其中原委,如今萧煜已经抵达临仙府,道宗那边却还没有完全准备完毕,所以萧煜接下来几天就要现在清虚宫中略作停留,同时调养自身,为移花接木做足万全准备。
玄尘将萧煜引入清虚宫后就匆匆离开,向天尘复命去了。慕容燕也没有多做停留,不顾惊世骇俗,直接纵身飞入天际,往后建而去。好在临仙府的居民看惯了高来高往的各路高人,也没多大惊奇,只是议论了几句又有逍遥神仙造访道宗后,便又复归平静。
接着,萧煜在微尘、徐振之和南谨仁的护法下,服下一颗六金丹,整个心神沉入潜龙默渊的假死状态之中,开始闭关。
与此同时,都天峰之巅,终年无云的天幕上竟是生出乌云,隐隐有雷霆游动其中。
正在紫宵殿中清修的秋叶从入定中猛然惊醒,飘身出了殿门,抬头望去。
只见滚滚黑云在天空中形成一个巨大漩涡,如同是天魔眼眸,让人望而生畏。与漩涡中心相对应之地,正是道宗的镇魔殿。
都天峰广阔,占地极大,除了天池和道殿以及一众殿阁之外,在都天峰的西北角上还有一处独栋殿阁,单看殿阁构造,并无甚出奇之处,但在殿阁周围,没有半点道宗的仙气,反而带着一股莫名的阴气。这里便是大名鼎鼎的镇魔殿,看似独栋独立,但其中另有乾坤,补天阙、镇魔井以及其他附属殿阁都藏于其中。
对于寻常道宗弟子而言,此地是不能踏足半步的禁地,其恐怖程度不亚于阴曹地府,远甚于慎刑司。但对于道宗中的大人物来说,镇魔殿则是代表着莫大权柄,也正因如此,镇魔殿才会在二十余年间,几度易主,先是由无尘掌管,后又被青尘做了幕后主人,现如今则是由天尘亲掌。
秋叶身形飘然而动,几个起落之间已经来到镇魔殿前,不过早在有异象生出之前,镇魔殿就已经被全面封锁,即便是首徒峰主,也不得入内。
镇魔殿共有九层,地上四层,分别为宗圣阁和补天阙,地下五层则是镇魔井、斩仙台,镇魔井作为镇魔殿的核心之地,位于最深处的第九层,机关森严,阵法重重,就是逍遥境界的大高手也硬闯不得。
镇魔殿第九层,占地广阔,约有数百亩之大,高有近十丈,四周墙壁嵌有夜明珠无数,使得整个第九层大放光明,在其最中心位置有一口古井,大小与寻常人家打水的井口相差无几,但笼罩着一层玄黄之气,井壁四周贴满黄色符篆,井口之上则是镇压着一座宝塔,宝塔极高,贯穿整个镇魔殿九层,正是大名鼎鼎的镇妖塔,而古井便是当年道宗祖师张祖所开辟的镇魔井。
原本与镇魔井口严丝合缝的锁妖塔,在此时已经被移开稍许,露出镇魔井的一丝缝隙,其中有丝丝缕缕紫黑之气,沿着这道缝隙不断向外溢出。
天尘负手立在镇魔井前,脸色被紫黑之气映照得忽明忽暗,尘叶站在他身后三丈处,额头有细密冷汗渗出。
在两人四周更远处,还有近百名戴着青铜面具的灰袍人结成阵势,严阵以待。此乃镇魔殿精心培植的补天奴,传承千年不绝,空有一身元气,却无半点神通,专事诸般“苦役”。
天尘盯着那道缝隙良久,缓缓开口道:“再开一尺。”
尘叶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肃容高声道:“乾位三寸二分,坎位四寸一分,兑位六寸九分。”
尘叶话音落下,补天奴们就开始动作起来,只见遍布了整个第九层的大阵依次亮起,镇妖塔轰隆作响,向着西北方位缓缓挪去,镇魔井的井口已经露出小半,原本丝丝缕缕的紫黑之气骤然变得汹涌起来,从井口滚滚溢出。
天尘仍旧是面无表情,对于这一幕熟视无睹。不过站在他身后的尘叶脸色却变得极为难看,额头又有汗珠渗出。
就在此时,一名白发苍苍的宗圣阁长老匆匆走到天尘身后数丈处,半弯着腰,低声道:“启禀主事峰主,西北王已到临仙府。”
“知道了。”天尘的声音仍是没什么起伏,让人辨不出喜怒,“你去吧。”
老道如蒙大赦,赶忙离开这处是非之地。
天尘面无表情道:“再开一尺。”
尘叶面露难色,硬着头皮道:“主事峰主,不能再开了,否则要出大乱子的。”
天尘置若罔闻,轻声自语道:“萧煜已到,不能再拖下去了。”
说着他回头望了尘叶一眼,重复道:“无妨,再开一尺。”
尘叶被他这一眼望得心神巨震,不敢再反驳,高声道:“震位五分,坤位五分,起”
整个第九层地动山摇,锁妖塔再次移位,露出大半个镇魔井口。
镇魔井内煞气、血气、污秽之气、以及张祖留下的荡魔紫气混杂在一起,如同喷泉一般冲天而起,然后四散而落。
尘叶如临大敌,不得不向后退去。
天尘置身其中,其身四周有玄黄之气生出,竟是让这些凶煞之气不得靠近分毫。
此时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一分笑意,“差不多了。”
天尘双袖一挥。
道袍激荡起风。
将汹涌四散的紫黑之气吹散开来。
然后就见天尘的头顶有一座玲珑宝塔缓缓显现,旋转之间,有道道玄黄之气垂落。
天尘朝着井口一指,玲珑塔飞至镇魔井上空,玄黄之气瞬间大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