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一品驸马-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另看笑了笑,道:“王爷不必担心,魏王也绝非愚笨之人,他焉能不知武王赵德昭的用意,想必他也想出了对付武王赵德昭的办法,王爷和魏王这次不妨合作一次,若能打消圣上立自己儿子为太子的念头,对王爷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呢。”

第329章 西北望长安() 
武王府。

    武王赵德昭这些天一直都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中。

    他的父皇要他留在京城监国,这可是再明显不过的暗示了,这是要立他为太子的节奏啊,他觉得自己必须趁这段时间做出一番功绩来才行。

    因为只有让所有的人都看出自己的本事后,他们才会认可他,才会让他顺理成章的成为太子。

    府里的花开的很美,武王赵德昭却没有时间欣赏,这些天他一直都在考虑等自己的父皇离开京城后,他应该做点什么事情,而思来想去,他觉得最应该做的,就是解决掉他父皇一直想做却迟迟因为顾虑而没有做的事情。

    民间多江湖客,江湖客往往漠视法律,他们做事单凭快意恩仇。

    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早想解决这些江湖势力,让他们像其他百姓那样安分一些,不要动不动就拔刀杀人,只是这些江湖客涉及三教九流,牵涉到的人很多,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有可能酿成民间大乱,因此赵匡胤对这些江湖客一直以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只要他们做的不过分,快意恩仇就快意恩仇吧。

    可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想对这些人进行打压。

    武王赵德昭觉得他父皇想做不敢做的事情,他可以帮忙解决掉。

    为此,他命人调查了一下京城的这些江湖势力。

    而结果令他有些吃惊。

    在京城的民间,帮派势力多如牛毛,几乎占京城人口的十分之一了,而在这些帮派势力中,最大的是在汴河负责运输的漕帮,其次便是掌管陆上一百零八派的破楼了。

    这两大势力几乎掌控了京城所有的生意,他们每年的利润大的吓人。

    武王赵德昭决定从他们下手。

    而就在他这样想的时候,夏荷告诉他,除此之外,他还应该想办法削弱晋王和魏王的在朝中的势力,对于夏荷的这个理由,武王赵德昭觉得甚善。

    如此一来,他们在监国时期的大致方针也就确定了下来。

    离赴长安的时间越来近了,赵匡胤的心却很难安定下来。

    为长安之行,也为京城的事。

    他之所以要自己的儿子赵德昭监国,的确有考验他能力的意思,如果他这次监国期间表现的不错,从长安回来后他就可也大展拳脚,把晋王和魏王的势力一个接着一个的除去,让自己的儿子安心当太子了。

    可他又很担心,晋王和魏王这两个弟弟他还是很了解的,都不是省油的灯,想要他们束手待毙那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因此赵德昭能不能在监国期间不出差错,实在很难说。

    这个时候,他突然就想起了赵普。

    赵普是最了解自己的,如果有他在的话,他就可也把赵德昭托付给赵普,以赵普的本事,绝对能够帮赵德昭在监国期间做出一番事业来的,可惜赵普知道的太多了,野心也慢慢大了起来,他害怕尾大不掉,所以只要借故让他辞职。

    这样想着,他命人去将沈义伦叫了来。

    这种情况下,他也只有把武王赵德昭托付给沈义伦了,不过说是托付,其实更多的还是限制,限制武王赵德昭做出一些不符合礼法的事情而落下话柄。

    将这些事情跟沈义伦说完后,赵匡胤觉得是时候离开京城了。

    在一个二月初,阳光暖暖,春风轻柔的上午,出行队伍浩浩荡荡的离开了汴京城向长安进发。

    因为春暖花开,景色怡人,因此这路途倒也不是那么无趣,只是赵匡胤却心事重重,终于在一个黄昏,他把柳味一个人叫道了自己的马车上。

    君臣二人在马车上坐下后,赵匡胤道:“柳爱卿,朕信得过你吗?”

    柳味听到赵匡胤突然问出这么一句话,有些吃惊,但还是连忙说道:“圣上可是有什么事情要说?”

    赵匡胤点点头:“朕去长安是要找人的,只是朕不方便找,不知你可愿帮朕?”

    “请圣上放心,臣愿意为圣上赴汤蹈火。”

    赵匡胤笑着摇摇头:“朕倒不需要你赴汤蹈火,你只要帮朕找到那个人便行了。”

    “是,不知圣上要找的那个人是谁?”

    赵匡胤从马车的箱子里拿出了一副画像,画像上的人是名女子,一个细看诸处好的女子,那女子有着浅浅的柳叶眉,淡色眉间却似乎总有一股清愁,绝艳的脸颊因为那一股清愁而令人喜不自胜。

    看到赵匡胤拿出这么一张画像,柳味心头突然一阵,他隐隐想到了什么。

    “圣上要臣找的就是这么一个人?”

    赵匡胤点点头:“正是,她叫赵京娘,当初朕什么都还不是的时候曾经跟她有过一段情缘,奈何当时兵荒马乱,我又要上阵杀敌,因为不想连累她,所以便与之不辞而别了,如今一别多年,朕才终于得到她的消息,她就在长安城,这也是朕为什么要亲去长安的原因。”

    柳味知道赵匡胤跟赵京娘的故事,因此他连忙应了下来:“请圣上放心,臣一定不辱使命,只是臣有些不解,以皇上您的实力,要找到赵京娘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吗?”

    赵匡胤笑了笑:“她身份卑微,朕若大肆派人寻找,难免被人诟病,就算朕找到她了,怕也不能待她进宫,朕……只是想知道这些年她过的好不好。”

    说完,赵匡胤忍不住叹息了一声,如今身在帝王家了,也就多了限制,限制的连自己最爱的人都不能去拥有了,光明正大的拥有。

    柳味将画像收了起来,道:“圣上放心,臣一定找到赵京娘。”

    “好,朕相信你。”

    ……

    春风轻柔,柳味被赵匡胤单独叫去的事情晋王和魏王很快就知道了,而他们知道后,都在猜测赵匡胤叫柳味去做什么,只是柳味并没有一点透露的意思,因此他们什么都没有猜到。

    晋王几番想找柳味询问,可又有所顾虑,因为赵匡胤既然单独叫了柳味,那必定是隐秘的事情,柳味若对自己说了,会不会受到赵匡胤的猜忌?

    队伍慢慢走着,离长安越来越近了。

    这天午后,阳光宁谧,队伍在向前走的时候遇到了一群迁徙的百姓,百姓并不是很多,大概百十来人左右,其中有一名老者,留着花白胡须,摸样消瘦,手里拿着个幡子,上面写着卜卦二字。

    柳味看到那名老者后,顿时来了兴致,命人将那名老者给叫了来,老者被叫到军中后,显得战战兢兢,一时间腿肚发软,说话打颤。

    赵匡胤和晋王他们都很好奇,柳味找一个占卜的人做什么,难不成他要算命?

    而在他们好奇的时候,赵匡胤多少也猜到了一点,他觉得柳味可能是要那个算命的占卜一下赵京娘在什么地方吧,不过当赵匡胤这样想的时候,却又不可信的摇了摇头,他对于这些江湖术士的话是不怎么相信的。

    不过既然是柳味要找,他又觉得必定有柳味的理由,因此并未阻止。

    柳味见到那个占卜的老者后,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李布衣,叩见大人,小人可没有犯什么事啊,大人……”

    “你不必担心,我知道你没有犯什么事,我只是想问你,你这跑江湖算卦的,口才一定不错吧……”

    “这……还行吧。”

    柳味笑了笑:“你们这些算卦的,不仅口才要好,而且也要学会察言观色,所谓的卜卦,皆不过是通过察言观色推演而来,是否?”

    “这……”

    柳味脸色突然一变:“在本官面前,你最好说实话,不然今天休想走出这里。”

    李布衣突然给柳味跪了下来:“大人说的极是,其实我们做这行也就混碗饭吃。”

    柳味对李布衣的反应很满意,点点头后,道:“好,既然你口才不错,那就跟着本官去长安吧,去到长安后,每天一贯钱,怎么样?”

    “真……真的?”李布衣有些兴奋,一天一贯钱可不是小数目啊。

    “当然是真的,不过这钱却不能随便让你拿,去到长安城后,我要你帮本官一个忙,可愿意?”

    “愿意,愿意,只要有钱,小人什么都愿意。”

    李布衣甚至不问柳味要他做什么,他就统统给答应了下来,而且还很兴奋,不做怀疑,其实这也容易理解,像他这样的人,已经到了这个岁数了,却还在到处跑,让谁也不喜欢,如果有了钱,他就可也买一块地盖个房子,安安稳稳的过完下半身了。

    所谓的跑江湖,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到处跑,而是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将李布衣同意后,柳味便命人给他安排了一下,让他跟着他们一同去长安,而就在这样安排完后,赵匡胤把柳味给叫了去,君臣两人见面后,赵匡胤有些好奇的问道:“柳爱卿找一个算卦的做什么?”

    柳味笑了笑:“当然是为了帮圣上找人啊,臣觉得,我们去找赵京娘有点麻烦,但让赵京娘来找我们就容易很多啊。”

第330章 宋世长安() 
长安繁华,不过宋朝的长安比之唐朝却是小了不少的。

    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后,赵匡胤的队伍终于来到了长安。

    长安城的城墙有些斑驳,甚至隐隐能看到一些血迹,那是这个都城发生战争的明证。

    长安城外,知府大人林则刚带着长安府衙的大小官员在此迎候,见到赵匡胤后立马全部下跪高呼万岁。

    赵匡胤点了点头:“林爱卿,可都安排好了?”

    “回圣上,行宫已经安排好了。”

    “既然都安排好了,那就进城吧。”

    队伍进城,柳味坐着高头大马走过长街,他发现长安城的格局跟汴京城的格局很不一样,这里的一切都是整齐的,街道房屋,都是一块一块的,很是四通八达,而汴京,则更显混乱一些。

    长安城显得很祥和,队伍走过长街的时候,很多百姓都站在两旁看,他们的脸上带着笑容,他们在瞻仰大宋天子的威仪。

    而在这些人群中,有一名女子眼神激动,她忍不住长大了嘴,可最终却挥了挥手,只是没有人看到她的这个举动。

    队伍很快走远了,女子的眼神露出一丝落寞来,像天上的一颗孤星。

    长安城的行宫并不算繁华,这跟赵匡胤喜欢节俭是有关系的,长安知府大人林则刚也知道这点,因此只是将行宫整理的住起来舒服,而不是看起来气派。

    赵匡胤对这样的行宫很满意。

    大家进得行宫,林则刚道:“不知道圣上准备在长安待多久,又有什么规划没有?”

    赵匡胤想了想,道:“这你就不必管了,朕来这里后,你只管做你应该做的事情,不必整天想着来讨好朕。”

    “是,是,微臣明白。”

    赵匡胤这样嘱咐了一番林则刚后,林则刚便离开了行宫,而晋王和魏王则被领去了驿馆,行宫就跟皇宫一样,除了皇帝,其他人是不能住的。

    但也有例外,比如现在的柳味。

    赵匡胤允许柳味住在行宫,因为这样他们两人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