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铁血武侠-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对丁一来说,他们都是没有开化的野人,不明白压力和压强的道理,一块很大的石片都能在水面打水漂,轻功差不多的情况下,以脚掌在水里急速奔行,是掉不下去的,个别武林高手学着蜻蜓点水,用足尖在水里奔跑,那不能在水里行走就可以理解了。
长孙无岂急得扑了上去,拉住尉迟敬德马缰,大叫道:“且住,我们不追了,去武德殿请圣旨,中枢得手,天下追索,谅李元吉无处可去!宫中内侍军将颇多,如是纵马追赶,与之交手,必然大乱,得不偿失也!此时武德殿才是急所。”
尉迟敬德听着长孙无岂说得有理,丁一的武功太强,轻功太好,短时间他还真追不上,如果与宫中兵马交手,事态扩大,耽误大事,当下叫声走,当先向武德殿纵马驰去。
掖庭宫乃是宫女居住和犯罪官僚家属妇女配没人宫劳动之处,它的北部是太仓所在,南部则是内侍省,丁一对掖庭宫不熟,带着李元吉跑到掖庭宫与太极宫交汇的嘉猷门。
嘉猷门所在不是城墙,只是相当于院门,门前有几个军卒和内侍值守,看到满身鲜血,状如魔神的丁一和李元吉,当下跪地向齐王请安。
第166章 阻拦入城()
此时问讯守卒与内侍,丁一和李元吉才知道,在李世民埋伏的时候,皇上传喻,命皇城禁军与内侍各自安于值守,玄武门临湖殿附近的争斗不许参预旁观,违令者斩立决,大家只好装看不见。
李元吉大怒大悲,晃了几晃才又站稳,跪在地上双手抱头,语音悲切:“父皇薨了,父皇薨了,父皇一定被李世民这个贼子暗害了,不然不可能有这样的命令!”整个人倦成了一团,渺小可怜,突然抬头,眼中流出血泪:“皇天后土,你降个神雷劈死这个孽种吧,我李家怎么出了这么个玩意呀!”
几名守卒内侍跪在门前,瑟瑟发抖,脸色苍白,从玄武门喊杀声、奔马声不绝的时候就知道皇城出了大事,再听到李元吉这样的哭喊,更是感觉危险万分,有万劫不复之感,皇家血腥争位就不是他们能听的。
“振作,血仇要用血来洗,不是悲伤的时候!”
“对,皇城已失,我们去杀尽秦王家小!”李元吉站起身来,咬牙切齿。
几位守卒内侍抖如筛慷,更加怕得厉害,远处还有几名宫女和内侍远远悄悄观看,不敢上前。
李世民这么年轻,杀尽家小有个屁用,于事无补,丁一暗自后悔,要是在分开李世民李元吉时,狼牙槊略沉半分,现在对方早都是一具尸体了。他询问守卒皇城内状况,然后在李元吉和守门人的画图讲解之下,才知道皇城广大,北面是太极宫、掖庭宫、东宫三个皇室亲属居住的宫殿,南面则是官衙,包括太庙、将作监、鸿胪寺、太常寺、尚书省等,皇帝居太极宫,西侧是掖庭宫是宫女和内侍所在,东侧是太子所居的东宫,三个宫以院门相连,当然这皇宫内院子极多,这院门都在南北两侧靠边稍远的位置,太子等人来见皇帝大多数时候是走个圈从北门玄武门进入。当前所在的掖庭宫北为太仓,南为内侍省,丁一问道:“太仓与内侍省有多少兵力?”他寻思能否借力打力,趁着李世民忙于内事,聚敛些兵力再说。
李元吉说道:“内侍省都是宦官,太仓尽是硕鼠,这些人维持秩序尚可,难堪大用,无法决胜沙场。”李氏三兄弟都是文武双全之辈,都亲自做过统帅,上过战场,对军队素质的判断应该是值得信服的。
既然这些人无用,丁一命令几位守卒:“你等去通报内侍省和各部衙门,秦王李世民弑君夺位,请各部衙门自行决定行止!”丁一想得明白,李世民马上取得玉玺,就可以明发圣旨,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都死了,本方无处借力,局势坏得不能再坏,那就添一把火,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才好,至少为李世民夺权添一些变数。
守卒与内侍不停磕头:“小的受命守门,如是擅离职守,有杀头之罪,不能片刻离开。”头上都磕出血来,他们不想也不敢参预,能推就推,能拖就拖。
李元吉趋前一步,从一名守卒腰间抽出横刀,顺手一抹,那名守卒咽喉出现一条血线,微微渗出血珠,李元吉大吼道:“还不快去,再敢推托,全部砍死!”那守卒脸色煞白,摸着脖子不敢置信:“我还没死?”然后翻个白眼,倒地晕了过去。
几人吓得跳起身就跑,丁一叫道:“回来,把这人抬走!”几人小心地看着二人脸色,回来抬着晕倒守卒,一溜烟跑了。
李元吉对丁一惨然一笑:“只能欺负几名小卒了,走吧,我们去秦王府,凭将军的实力,一定能杀尽秦王妻小。”李元吉念念不忘李世民跟他讲过要杀尽他和李建成家的男丁,夺权失败,杀人泄愤也好,对于丁一的来历,他也不想问了,他以为丁一是长兄李建成的人,现在建成都死了,此人又一直拚死搏杀,没什么更能证明此人的忠心了。
政变夺权,怎么能够脱离中枢远走?那是取死之道!丁一寒声道:“齐王死都不怕,可敢与我再夺玄武门?”尉迟敬德带着大队人马往南边走了,玄武门在北侧,此时应该兵力空虚才对。
李元吉眼前一亮:“东宫有长林军两千八百余人,都是军中精选悍卒,可以大用,如果夺取玄武门,引军与李世民交锋,还有机会!”李元吉还不知道长林军已散去大半,此时发现还有机会,当下大喜,太极宫城,东西仅四里,引兵来攻,绝对来得及,只是李元吉有点患得患失:“玄武门守卒近千,我二人势单力簿,恐怕夺不下来!”
“不试试怎么知道,以你的身份,我的武艺,只需诛杀守将,就能夺下兵权,抢下门来!”丁一对玄武门的情况更是一无所知,但此时不拚,就没有胜机,李世民不在玄武门,李元吉的齐王身份大可借用,有很大机率成功。
李元吉大喜叫道:“丁将军,如能夺下玄武门,杀掉李世民,孤王与你共富贵,子子孙孙与国同休!”这会李元吉终于知道卖好许愿了。丁一笑笑,不置可否,他还要回家呢,要想做官,在大汉就做了。
说到就做,两人运起轻功,直奔玄武门而去。
太极宫内杀声震天,也就传播在太极宫内部,引起宫内惊惧,太极宫南边,还是一派安静详和。
一大早,皇城南边上朝的朱雀门外,数名大臣彼此揖让,准备联袂进城。
这几名大臣是裴寂、萧瑀、陈叔达、封伦、窦诞、颜师古,他们心头有疑问,今日没有朝会,却传他们几人进太极宫,说是有事相商,语焉不详,一头雾水,要知道李渊在内庭传召臣子很少,就算传召,也就一两个亲信大臣,谈论些私密之事,今天突然叫大家一起来,这事有点不同寻常。
这几人身份特别,裴寂为三公之一的司空、封伦封德彝为中书令职同宰相、陈叔达为礼部尚书、萧瑀为民部尚书、窦诞是太常卿、颜师古是起居舍人、儒学名家。就看这名单就知道有大事发生。
“且慢!”大道上翩翩然走来两人,袁天罡与李淳风大袖飘飘,丰姿过人,飘然出尘,宛然神仙中人。
几位大臣一起停步,审慎地盯着二人,看他们有何话说。
袁天罡与李淳风微微颌首,行了个礼,表情严肃,说道:“诸位听我一言,贫道夜观天象,紫微星晦暗,有客星犯冲,大不利于天子!今早,皇宫之内,血色满盈,杀气冲霄,贫道掐指算来,天子渊,太子建成,均已为秦王所害!诸位听我一言,此时实不宜入宫。”
“一派胡言,子不语怪力乱神!”颜师古半点也不信,哼了一声,当先就进了朱雀门,大步向前,没半点迟疑!
窦诞是天子李渊的女婿,李家这些人,都是他的亲戚,略微沉吟,太常卿主管天地、神、人鬼之礼,吉凶,他相信袁天罡,正因为信,他担心内廷大乱,对大家拱拱手,白了袁天罡一眼:“我先走一步!”随在颜师古身后,也离开了。
萧瑀、陈叔达二人对李世民素有好感,一向也觉得李世民有可能会有非常动作,此时不做从龙之臣,什么时候做,两人对望一眼,对袁天罡说道:“不管你说的是真是假,我等身为大唐之臣,便该做忠君之事,主上命我们今天入朝,我们就要及时出现,告辞!”二人联袂走入朱雀门。
宫中刀兵起,裴寂与封伦封德彝,这二人相信以李世民的阴毒果敢,宫中事变,必然大开杀戒,天子和太子安危难言,而对于长安城的十二卫兵马,他两也不知道谁更可信,竟是异口同声:“我回去做些准备!”转头上马,往家中跑去,随从紧跟着跑了起来。
李淳风惊问袁天罡:“如此可有用?”
袁天罡笑道:“两位文官之首不入内宫,人心有一点不服,李世民调动京中十二卫大军的速度慢上一星半点,对李元吉助益便极大,这个善缘结定了,嘿嘿!”
第167章 吮上乳()
武德殿,李世民被抬进去后,挥退士卒,叫过段志玄和杜如晦,命他二人扶着自己到里间去看看。
杜如晦掀开李渊脸上覆着的白布,李世民脸上滴出两滴泪来,小声说道:“你我父子,缘何走到这般地步,你为父不公,只知偏袒建成,今天须怪不得我!”敛容撇着左腿,单膝跪地,拜了两拜,就这两下痛得脸部抽搐,心中更恨,抽出旁侧段志玄腰间横刀,流着泪,示意杜如晦再次覆上白布,提刀在李渊脸上乱剁,白布剁得稀烂,与脸上的血肉混在一起,虽然红白分明,却都成了渣子,再也取不出来。
完事后,李世民擦了把汗,丢下横刀,坐倒在地,呼呼喘气,半柱香后,他痛苦地示意杜如晦扶他起来,满脸疲惫地命令段志玄:“把他丢出去,跟外面的尸体仍在一处!”
段志玄躬身施礼,小心地蹲下把李渊抱在怀中,走到外面,又轻轻地放在地上,眼神有些游移,有点魂不守舍。杀害一国首脑在野心的支配下勉强可以接受,但把李渊砍成这模样,又是亲儿子动手,段志玄有些难受。
不一会儿,杜如晦扶着李世民走了出来,李世民斜着半个屁股躺坐在软垫上,问杜如晦:“昨日拟定好的几位大臣什么时候能到?”
杜如晦回答道:“我估算好了时间,应该很快就能到了!”
李世民点点头:“好!中书令封德彝一到,立刻让颜师古拟定诏书,让使者出发,招门下省官员晋见,裴寂威望最高,最是忠于老头子,逼他表态,主持走完程序,把十二卫的将领作个调换,命令秦叔宝的左武卫入驻皇城!哼,秦叔宝还要置身事外,见到诏书就知道咱们成功了,他就没得推托!你看还有没有什么遗漏?”
杜如晦躬身一礼:“陛下圣明!算无遗策!”
李世民心怀大畅,放声大笑,笑了几声又嘎然而止,牵动了左腿的伤势,直吸冷气!想起点事,又吩咐道:“陛下之言,等两月再说,联现在先要当个太子!”
“是,不如快点传召太医!”杜如晦答应了,又担忧李世民的现状,提出建议。
李世民摆摆手:“别急,等皇宫中的事办完再说,不要多生事端,我还忍得住。再说宫中太医估计也看不好我的腿,得找药王孙思邈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