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美梦成珍馐-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闺女成亲。若是过了十八,尤其拖到二十,就属于标梅已过,算是老姑婆一枚。不但容易遭周边邻里的诟病,还会被要求交双倍人头税。
在天启朝这边,种田自然是要交税的。田税是一年到头的收成抽三成,也就是说每一百斤完全晒干的稻谷里头三十斤是要上交给官家的。若是佃了那些个地主富绅的地,自然还得从收成里头挪出佃地的稻谷。一般佃地的租金在一到两成间,像七叔祖这样上等良田只收一成地租的并不多,所以每年七叔祖家的地总是第一时间被附近少田地的人家给抢着佃光了。倘若不愿意上交稻谷,用银两折价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是按所谓的收购价,基本也就是市场价的两倍折算银两。所以多数庄户人家还是更愿意用稻谷。
除了交田税外,天启朝这边还有额外一笔人头税。起征点是年满十五岁到四十五岁的壮丁。老人妇人跟小孩是不用交人头税的,但家中闺女若是年满二十岁没嫁人依旧留在家中,就要额外掏这笔人头税了,而且还是双倍人头税,直到年满三十岁为止。当然为家中长辈守孝的不在此征税范围内。要说这个设置还是挺人性化的,一个女孩子真到了三十岁还没嫁人的,估摸着也是确实困难,着实难嫁出去了。(这一条若是搁到李君苒前世所生活的现代,最起码有一半女孩子要上交双倍人头税了。)
这李琼花是李正清的老闺女,许是身上所继承的李牛氏那些基因太彪悍了。长得虽说比李牛氏浓缩了一些。可到底还是比周边同龄的孩子要高大不少。其实长得高大壮实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老一辈眼里那屁股大的还更会生儿子呢。而且长得壮实了也不容易生病,属于好养活类型。光是好生养这一条其实已经足矣无视李琼花从李牛氏那儿继承到的极有李牛氏特色的冲天牛鼻子。
可惜,李琼花的运气着实差了一点。
就在李琼花已经找好了婆家。即将行笈礼然后准备出嫁的时候。李来寿潇洒走一回。驾鹤西去了。亲祖父嘎嘣了,作为孙女自然要守孝。李琼花那寓意着成年的笈礼也在守孝中简单得草草结束了。原本男方就是子嗣比较困难人丁不怎么兴旺的人家,之所以选择李琼花也是看上她屁股大好生养这一点。要说李琼花所找的那户人家也算是厚道。知道李来寿这是喜丧,虽然心急可到底还是表示愿意等李琼花守完孝。
谁曾想只过了一年,李来寿那填房,也就是李大夫那亲娘也甩甩帕子走人了。李大夫那亲娘虽说是填房,也是正了八经八抬大轿抬进门的。李琼花作为晚辈,自然得给这位没多少感情的继祖母守孝。这下,李琼花那未婚夫那边不乐意了,原本他们之所以选李琼花就是指望着进门后开枝散叶,最好是三年抱俩,不,一年抱俩。现在可好,别说三年抱俩了,连人都没娶进门。总不能旁人家的娃都能满地跑了,自个儿家这边就这么了了无期地跟着等下去吧,而且还是等完一回继续再来一次。即便作为孙女给亲祖父继祖母只要守一年半就可以了,两个人加起来不就是实打实的三年了嘛。(天启朝这边,为父母,包括嫡母生母虽说守孝三年,实际上只有二十七个月,为祖父母守孝时间虽说减半,但是实打实的十八个月。)
于是,李琼花的未婚夫果断选择了退婚。不愿意退婚的李牛氏知道后立马单枪匹马地上门去闹,谁曾想路上却出了意外。在去男方家里的路上,因为走得急,不小心从田坎上摔了下去,当场就摔晕了过去。当时附近恰巧没人经过,而李牛氏又是面朝下摔倒的,水田里的水又整好没过了李牛氏嘴鼻。
于是李琼花还没来得及为她那个继祖母守完孝,还得为自己个儿的亲娘李牛氏守孝三年。这下本就一心想退婚的男方立马以子嗣艰难,耽搁不起为由,上报自家这边的里正。李家屯这边,饶是有心为自家堂侄女做主的李正书知道前因后果后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李琼花那未婚夫家里是五代单传,就这么一根独苗了,身体还不怎么健壮。将心比心总不能真让人家跟着李琼花等六年吧,到时候李琼花都二十多了,还能不能生出娃来,都是个问题了。
李琼花最终到底还是被男方给退了亲。最让李正清不满的并不是自家闺女让人给退了亲,而是不知何时开始,周边这一片竟然传出一些对自家闺女名声很不利的谣言,说李琼花命硬,会克母克夫。事后,李正清多番打探后才知道,这谣言竟然是李琼花前头定亲的那户人家让传出来的。至于原因嘛,李琼花那前任未婚妻退亲后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一场风寒翘辫子了。那户人家断了嗣后,便将这笔账算在了李琼花头上。在那户人家的人看来,若不是李琼花克死了李来寿,而是顺顺利利地行完笈礼,然后年底前嫁进门。一年多的时间不说将儿子生下来吧,也好歹能留个种。若是最初是立马退亲,也能另外找个好生养的儿媳妇回家不是?结果这么一耽搁不要紧,生生将自家的根给耽搁没了。现在既然他们家儿子没了,那么李琼花就别想平平安安地守完孝,然后幸幸福福地成亲嫁人。
何况李琼花本就不是什么天香国色的美人儿,甚至按着当前主流的审美观,还能划分到丑女那一类里头。当然,老百姓娶妻向来就那么几个标准,不求倾国倾城是个绝色大美人。美貌什么的还是排在“好生养勤劳能干温柔贤惠”的后面。偏偏李琼花作为李正清唯一的宝贝女儿。从小深受李正清跟李牛氏的宠爱,并不擅长做家务,最要命的脾气也不是很好,像李牛氏。虽说被人退婚对于女子的名声而言很是不利。可毕竟是因为给家中长辈守孝的关系。饶是守完孝这年纪都过了二十。影响其实也不算太大,可若是因此背上个克母克夫之名
坏了名声的李琼花因为这事一直没能清仓出门,自然交了好些年的双倍人头税。连带着脾气也比没退婚前更古怪些,可以说是喜怒无常。深受刺激的李琼花最是见不得那些个容貌出众的年轻小女生在她面前晃悠,可惜李君苒在遇到李琼花之前并不知道这事。
前两天李琼花拿着加工好的粉条上里正家出售,就粉条品质问题跟里正家的大儿子起了小争执。偏偏好巧不巧的,李君苒跟翠花两个人手拉手地也来里正家上交自家加工好的粉条。且不说二房跟米花婶子家加工的那些个粉丝跟粉条所使用的添加剂是李君苒特意从自家庄园里偷梁换柱出来的面粉改良剂,光是制作手艺上,两房人也比其他人家熟练许多,所出来的粉丝粉条成品自然品质更好一些。这品质高了,收购价自然也高。
因为负责验货称重的里正家小堂哥将李君苒跟翠花所带来的粉条判定为优质,这让李琼花很是不高兴。之后当李琼花看清楚翠花,尤其是看清李君苒的容貌时,李琼花又开始犯病了。李君苒虽说在此之前从未见过李琼花,可在场的其他人都是清楚李琼花本性的。结果,在场的那些人又看了回李琼花在那里丢人现眼。
李正清知道这事后,很是生气。尤其在知道这事还是因为李君苒跟翠花俩丫头引起后,对李君苒越发没什么好感了。要说之前在四房发生的那些事,李正清并没在场,可之后也是陆陆续续地从屯里其他人那儿知道了前因后果。对于李君苒,李正清第一印象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比较糟糕。
在李正清看来,李君苒这个黄毛小丫头真的太不孝顺了。四房他那四叔李平海即便再有不是,他那个明子堂弟身为四叔的三儿子,怎可以心存不满?要知道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他那个明子竟然嫌贫爱富地过继给了二房,成为早仙游多年的二叔的嗣子不说,还搭上了七叔祖,变成七叔祖家孙子。现在这个不孝的明子堂弟还将原本属于四房的加工配方给偷了出来,鼓动他那个头脑从来就没清楚过的大堂哥(也就是里正李正书),让整个李家屯的李氏族人一道学做粉丝跟粉条卖钱。
他那个明子堂弟果然是养不熟的白眼儿狼啊,生出来的闺女那个七柳也是个不懂得规矩,不知道孝道的野丫头!更可恨的是,这个没教养的野丫头竟然跟那个五叔家的翠花那疯丫头,一起欺负他那可怜的琼儿。
万幸的是,李君苒并不知道李正清心里头是如何看待她还有她家包子爹了。也亏着李君苒并不知道,要不然准会被李正清那奇葩脑回路给吓一大跳。尼玛,这还能好好沟通不?
李君苒敏锐地从李正清那张并不友善的面孔里捕捉到了一些明显敌意。对于那些对自己有着明显敌意的,李君苒从小就被李家长辈反复洗脑,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而且在没绝对把握前,必要的低调与示弱是必须的。若是一旦出手,那么就绝对不可以心慈手软
所以当李君苒听到李琼花嚣张地叫嚣时,只是淡淡地看了李琼花一眼,随后便将目光转向一旁的里正跟李五爷爷,掷地有声地开口道:“不怎样。柳儿虽说确实只是个黄毛小丫头。但事关柳儿名声,清族老身为堂堂李氏族老,如此草率便如此断定,柳儿不服!相信整个李家屯但凡家中有同龄幼女的李氏族人都不服!”
“那柳丫头你想怎样?”李五爷爷幽幽地开口问道。
“既然清族老之前说柳儿‘没家教不懂尊卑不知孝道’,那么烦请清族老一一指明柳儿哪里‘没有家教’‘不懂尊卑’‘不知孝道’了?”
咬文嚼字什么的李君苒从来就没怕过,虽说出来天启朝这边时语言不通,当了大半年的哑巴。可在此之前,她也算小有名气的伶牙俐齿了。尤其偷换概念什么的,可谓信手拈来。旁的不说,李正清想要在没家教问题上是做不得什么文章的。要知道这儿可是李家屯,大部分居住的都是李氏族人。说她李君苒没家教,岂不是在说李氏族人?一支笔可写不出两个“李”字来!(。。)
ps: 差点把自己害死小黑屋定错了时间
214()
李君苒其实还是蛮庆幸的,怎么说呢。她现在所用的小身板虽说先天不足了一些,而且还是个低人一等连最基本的自由什么的都没有的奴婢。可有个好名声啊,为筹钱给自家包子爹还有同胞哥哥瞧病卖身为奴。天启朝打从开国始皇帝那会儿起,便是主张以“仁孝”治天下。这般有情有义的孝举,不说上报朝廷拿个忠孝的牌坊,最起码也不能将“不孝”的帽子就这么直接扣在李君苒的头上。
李君苒有十成十的把握,四房不敢将当年小七柳为何会卖身给程府为奴为婢十年的真相说出来,即便这事并没确切证据,当初也只是李徐氏无意间偷听到而已。可谁让有些人做贼心虚咧,再者也怕事情闹大了,会影响儿子继续考功名。要说也是李徐氏不懂天启朝的相关法律条文,关心则乱,其实像李小冯氏这样的填房,俗称继母,是没有权利处置发卖前头原配所生的嫡出子女的,包括李平海这个再娶填房男主人也是没权利处置。之所以如此规定,自然是为了保护前头原配所生的嫡出子女。若是灾荒之年,真若是生活艰难要卖儿卖女,也得按着先庶出后嫡出,先填房后原配的顺序。
更何况李小冯氏根本就算不得填房,不过是个地位比小妾高上那么一丁点儿的平妻而已。
李君苒也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