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时空之门1640-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在澳洲出生,从小受到澳洲的教育,即便是父母从大明来的,但对于大明也不过是记忆中的一个故乡,澳洲才是他们真正的家。

    要想鼓励生育,首先就要有适龄的年轻夫妇,以及人群,经过多次的人口比例调整,澳洲的男女比例最终为二比一,也就说每两个男人就有一个可以娶到媳妇。

    为此民政局特意设立了一个部门,对单身男女青年进行撮合,将他们组成家庭,也算是对国家人口比例不均的一种应对方法。

    民政局除了撮合做媒人之外,他们还肩负着劝说年轻夫妻生育的工作。

    其实这个工作根本不用做什么,对于生活稳定的夫妻来说,一旦生活稳定了肯定就会想要孩子,而且澳洲这个地方相对和平没有战争,吃饱穿暖并不是什么难事。

    每月做工除了给钱之外,还给他们提供免费的住处,当然你也可以自己选择购房,政府除了会给与你一定补贴之外,银行还会贷款给你。

    只要你自己愿意就行,在澳洲的生活一切都比大明要好的多,他们没有理由不要孩子,即便是政府不劝说他们也会要。

    当然随着鼓励生育政策的出台,估计生孩子的会越来越多,这项政策可以说相当好,也就说你生孩子,除了政府给予你一定的津贴之外,从幼儿园到中学都将实行免费的教育。

    免费读书,这对于泥腿子出身的农民来说那简直就是天大的事情啊,能读书的都是有钱人,至少在他们看来,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在澳洲这个地方也一样,读书不但能做官,还能挣钱。

    至于说怎么能挣钱,就是你成绩好可以获得奖学金,原本这个事情并没有太多人知道,直到某一天某个移民家的孩子获得了一笔不菲的奖金后,他的父母才知道,这是学校奖励的。

    他们的孩子成绩好,不但获得了名次,还拿到了奖金,这做父母的难免都会有点儿显摆的心思,所以不可避免的就会对周边的邻居或者工友说,自己家孩子得了什么什么。

    于是乎有同龄孩子就倒霉了,每天回家都会被父母过问成绩,然后就会拿别人家的孩子都能做到你咋就不能来说事,很长一段时间内澳洲的父母都沉浸在将自己孩子培养成学霸而努力,直到教育部出面干涉之后,他们才没有继续进行下去,否则澳洲的孩子可能会备受他们父母的折磨。

    现在听说政府对生孩子还给补贴后,这些大明移民们别说有多高兴了每天一下班,吃了饭,天黑之后就能听到各个夫妻房内传出枝丫枝丫的摇船响动声。

    这让很多单身汉们一到了晚上备受煎熬,只能听着干着急,到了白天对那些单身女性就更加殷勤了起来,一切都是为了解决自己个人生理和传宗接待问题。

    为了避免出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民政局对于这些单身汉也是尽力撮合他们,只要他们的要求不太高,基本上都能找到媳妇。

    鼓励生育这个政策目前还只是局限于本土,对于海外领并没有实施,因为每年光是这样一笔钱投出去就非常大。

    政府也需要考虑自身的承载问题,而且鼓励生育计划目前只是在长安镇实施,即便是澳洲本土的其他镇也没有完全推广。

    这个政策虽然是好的,但他投入的资金太大,如果完全实施的话,就意味着对其他方面的投入将会减少,这可不是大伙想要看到的。

    当然这也和其他地方的条件不支持有关,除了长安镇各项条件允许,其他地方包括香港在内,它的医疗条件和教学条件都不支持这项政策。

    如果要完全实施这项政策的话,那就必须对这些地方加大投资,光有投资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对人才进行引进,从长安镇派人员对这些地方进行支援是肯定的。

    为了减少这样的投入,执委会最终决定还是在长安镇实施,这也是作为首都居民所享受到了一定的福利。

    当然也有人并没有看出这样的好处,而要求前往其他城镇定居的,毕竟有些城镇开出吸引移民的条件极为诱人,除了提供住房之外,还给他们提供土地,一个人提供两亩地,一家人可能就能分发到十几亩,这样的诱惑相比于生育政策上的免费也小不了多少。

    并且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才是长远的,有了土地就有了根基,将来那些东西都会有的,对于这样想法的人,政府自然不会去劝说,毕竟其他城镇同样需要移民建设,不能把所有人都集中在首都,这对于其他城镇是极为不公平的。(未完待续。)

第182章 原住民的想法() 
进入到1642年五月,怎个长安镇的扩建工程却是一直没有停留下来,除了不断扩大的城市之外,各项基础设施的修建也没有停止,按照去年底的规划,今年十月,长安镇的规模将要扩大一倍,从原有的三千人居住小镇朝着万人居住小镇扩建。

    实际上,怎个长安镇目前的常住人口已经突破了一万,如果算上土著劳工的话,已经突破到了三万五千的居住规模,但按照澳洲的法律,只有真正的归化的土著,才能获得身份证,同时享受国民应有的待遇。

    超过两万多的土著人口,实际上能获得居民身份证,并且加入澳洲国籍的少之又少,虽然他们并不知道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却还要申请加入国籍是怎么回事,但生活上的不变,让一些聪明的土著意识到,必须加入澳洲国籍,成为这些外人之中的一员,他们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澳洲的土著其实处于原始社会时期,一般来说他们的生活基本上依靠收集野果或者捕捉猎物为主,生活上可以说处于相当原始的社会时期,人口也不多,也没有发展出文明出来,这充分说明他们的智商其实不高。

    所以想要从土著中培养出一些技术工人的话,难度有点儿大,这些人除了听指挥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其他什么技能,只能处于社会底层,做一些苦力,基础建设的工作基本上由土著完成。

    虽然土著们偶尔也有逃跑的,但穿越众并不会去将他们抓回来杀了示众,毕竟穿越众来自于文明社会,这种残忍的事情肯定不会做,而且影响也不好,在加上国内有些人权主义者经常监督,这种事情基本上在澳洲不会出现。

    只不过土著们对于现在的生活其实也是满足的,已经归化的土著对于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以前他们根本不知道肉还能用火铐起来吃,味道居然这么好,住在那种房子里比住在茅棚里要舒服多。

    这些外来人虽然对他们有些凶,但其实他们带来了不少好的东西,这一点不能否认,他们在吃和住上面带来的影响可谓不小,现在没人在愿意吃生食,有一次澳洲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为了试验土著是否已经接受现在的生活,特意弄了一些生的食物给土著们吃。

    让人惊讶的是土著居然吃了没几口就不吃了,这种现象出现在了怎个土著劳改大营之中,他们大多数人已经不在习惯吃这些生的食物,甚至吃了之后还会生病。

    所以事实证明,人一旦过上了好的生活就不愿意在过差的,包括土著在内,别看他们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但享受过了好的东西之后,他们肯定不愿意在继续过以前茹毛饮血的生活。

    其实对于给土著人权问题上,执委会一直也有过讨论,是否大范围的给他们人权,还是小范围的给,这个问题一直都在讨论之中,主要在于土著们的语言上和大家伙不通,让他们学会普通话,完全和普通人交流没有个一年恐怕是不行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还必须强制性的要求他们,否则能学会的基本上少之又少,土著的天性就是如此,想要让他们学会勤劳并且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的话,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毕竟一群平均智商不高的人,少有的才会出现几个智商高的,对未来有想法,想要通过自己的手去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土著除了语言上的交流不通之外,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们不学习,不爱学习怎么可能成为归化民,即便是人权主义者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为此民政局的同志建议,既然大人不愿意学习,完全可以从小孩子抓起,小孩子总是应该会受到影响的。

    于是乎,长安镇出现了一场奇异的景观,那就是土著小孩不用干活,他们可以享受到国民一样的待遇,每天可以到国民小学上学,吃免费的午餐,接受语言和文字的教育。

    其实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一切都是充满好奇的,环境是可以影响到一个人成长的,包括土著在内,从小生活在优质的生活之中,他们必然对于曾经的生活会感觉到厌恶,当然也有可能会对于以前父辈那样的生活感觉悲哀。

    不过最重要的是,澳洲政府希望土著年轻一代之中,能够培养成真正的国民,毕竟穿越众是属于外来者,他们做不到像英国人最初统治美洲的时候一样,将印第安人残忍的杀害。

    除了在生活上对于土著小孩的优待之外,政府还特别给他们建设了一栋住房供他们居住,每周回一次土著劳营看父母。

    要说土著劳改大营的生活条件其实也不差,虽然住房不是钢筋混凝土的,但通风和卫生却是相当好,这是必须要求的,每天都会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和搞卫生。

    所以生活居住条件上还是相当不错,除了做工比较累之外,平时没啥自由外,他们一切都很好,遇到生病的时候也不用去做工,这一点澳洲政府有明确规定。

    不管是任何厂矿还是单位都必须尊重这一点,这种人性话的管理,也让部分土著愿意在这里待下去,除了个别几个之外,想着逃跑,其实大多数人还是不愿意跑的。

    要不然他们所有人都想的跑的话,机会有那么多,但都没有选择跑掉,主要是这里的生活比较好,他们已经适应了,并且看着自己的孩子过上了和这些外来人孩子一样的生活,这让土著们非常高兴。

    也可以说他们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即便是处于原始社会时期,但对于孩子的期望和文明社会的父母都是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可能对孩子成才上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他们只希望孩子过的好,吃的好,这些简单的要求,其他的他们并不会多想,也想不出那么多高级的东西。

    (未完待续。)

第183章 技术学校() 
其实对于澳洲来说,要想建立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发展国家,需要的工人将会非常多,但依靠原有的穿越众和部分的移民其实还是远远不够的。

    培养专业的技术工人,已经成为了各家厂矿所急需的,原本最应该转换成技术工人的土著,他们从一开始就进入到各家厂矿学习做工,但经过一年多下来,并没有什么起色。

    用一句话来说,土著和大家不处于一个平行线下,智商不在一个档位,这么说并不是看不起他们的意思,而是真正的他们并不适合这个工作。

    技术工作要说难也不难,要说简单也不简单,主要在于自己的理解能力也要有,才能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土著们的做法是,完全听命于别人的指挥,他们自己并不会单独思考怎么做。

    土著和大明移民以及欧洲移民的之间的明显区别已经呈现了出来,在同等工作的环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