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被苏军俘虏-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当工人的,也有当干部的,一波波地把她家的门坎都给踏破了,可是,硬是让她没看上一个。气得父母不住地唉声叹气,骂她蠢气,骂她怪气,但是,却也对她没得一点办法。
可是,玉秀的运气就是好。她生在映山红开得最艳最盛的茶岭大队。她家门前就是罗江的江堤,屋后是产碧罗春茶的茶山。在茶山与罗江之间有一片一两里宽,十多里长的沃野平川。茶岭大队的十几个生产队就是沿着这条沃野平川依山傍水地生活着。这里不但山青水秀,而且物产丰富,粮食年年增产,人们吃穿不愁,特别是这里的妹子,更是红花公社的一绝。要不,人们都说临江妹子数红花,红花妹子数茶岭。作为大队广播站的广播员,那可是整个大队里最轻松和最让人羡慕的职位。所以,风光占尽的玉秀怎能不把眼头抬得高高的,把心气鼓得旺旺的?
可是,她这种平静如水,无忧无虑的心境终久是要被人打破的,但这一天却来得是这样地突然。
那天和平常一样,雨一直在下着,而且下得很大。整个下午,玉秀都坐在大队部广播室里,捧着那本刚买来的《革命歌曲大家唱》,在小声地学唱着那支《映山红》歌曲。这支歌是新近八一制片厂出品的《闪闪的红星》中的一支插曲,歌曲感情真挚,曲调深沉,有很强的抒情性。玉秀非常喜欢这支歌,这些天一有空就照着歌本在学唱。
到下午四五点钟时,天色就已经有些暗了下来。她就考虑着晚上是不是要回家一趟,取两件单薄一些的衣服。因为春分已至,燕子也从别的地方飞了回来,天气就要慢慢地暖和了。
这时,大队的水书记从隔壁的办公室朝她喊道,“秀妹子。”
“么子事?”她赶忙进到水书记的屋里。她看到一个知青模样的后生一手拿着斗笠,一手拿着扁担,身穿着蓑衣,站在水书记的面前。扁担的一边捆着锄头和耙子等几件农具,另一边是一个旧木箱。因为是刚冒雨过来,所以,他站在的地方,滴下了一片雨水。
水书记从办公桌前站了起来,对她说,“这是从公社茶场来的陈杰。我要回家,你带他去食堂吃饭。”
玉秀说,“晓得了。”就对那位知青伢子说,“我们去吃饭。”
那知青朝她直直地看了一眼,点头说,“好的。”便放下扁担和斗笠,开始脱下身上的蓑衣。
玉秀不习惯站在陌生人的面前,就走到屋外门前等着。这时,水书记走过来,小声对她说,“茶场黄书记说陈杰伢子不蛮听话,所以,就把他下放到生产队里劳动锻炼,接受教育。”说完,便冒雨走了。
玉秀当然懂得下放这个词的含意,就是遭贬的意思。她也知道公社茶场有三四十位从县城下来的知青,去年在公社文艺汇演时,还与他们同台演出过,只是平时与他们少有接触,也不熟悉。但是,这个陈杰被黄书记下放到生产队里,肯定是因为不服管教,不好好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要不,茶场那多的人,怎么会把他一人给下放到队里?
她见陈杰出来,就带着陈杰顺着走廊走到最东边的食堂。因春插就要开始。大队部的人都下队了,所以,来食堂吃饭的只有他们两人。炊事员徐爹从大铁锅里给陈杰盛了一碗米饭,打了一小盘青菜,放在了他面前的桌上。玉秀拿了双筷子递给他,便坐在他的对面吃着饭。
食堂里的灯光很暗,但她还是能很清楚地看着他。他穿着一件黄军衣,是两兜的。个头在1。75米以上,剃着城里高中生的那种分头,相貌不但端庄,甚至还有些英俊和文气。这让她想起了毛主席诗词中的那两句话“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可不,城里的人跟乡下的人真是不一样。尽管红花公社的妹子远近闻名,可是红花的伢子却很是一般,别说见不到这样书生意气的英俊少年,就连个头都差着半截子,哪有象他这样地帅气高大?
因为对他有了一些好感,再看着他,玉秀就觉得这知青伢子哪象个不听话的人。但她也知道人的外表与本质有时是不一样的。她见他吃饭吃得很香,很快就把一碗饭吃完了,就想他可能走了二十多里的山路,饿坏了,所以,不等他吃完,就拿起他的碗,又给他添了一大碗饭,还给他加了一些菜。这时,她看到他用很感激的表情朝她微微地笑了笑,那笑容明媚灿烂,把人心一下照得透亮。
(请关注张宝同的签约作品《诗意的情感》纪实著,精短散文、生活随笔和中短篇,正在上传《赌运》(上))
岭上开遍映山红2。红花的妹子()
岭上开遍映山红(中篇)张宝同2016。1。2
吃过饭,天就黑了下来。玉秀回到广播室,打开电唱机和扩音器,播放了几支流行的革命歌曲,便宣布红花公社茶岭大队当天的广播节目到此结束,然后,坐在床边开始继续学唱着那支《映山红》的歌曲。也许是她的歌声引起了他的注意,她见他走到她的门前,停了一会,从半开的门缝朝屋里看了看,然后,就走到大门前停下,象是在听着她唱歌。
她开始只是小声在唱,可是,当她唱到“若要盼得呦红军来,岭上开遍呦映山红”时,感情禁不住地有些陶醉,便放声地高唱起来。玉秀从上小学起就是茶岭大队有名的采茶歌手,中学时还代表学校参加过县里的演出。她的歌声深情明亮,意境深远,不论是用乡音,还是用官腔,都能象夜莺一般,唱出明丽醉人的歌声。
她一连把这首歌唱了好几遍。好象这支歌就是有意唱给他的。因为她已经有好久没有这样放声地唱过歌。但是,马上,她就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了:自己为何要在一个陌生人面前这般动情和冲动?这让她感到既幼稚又可笑。自己幼稚可笑道没啥,可是让人家会怎么想呢?
一会,她听到脚步声停在了门前,她想他一定是想进来,好跟她聊天说话,因为在这漆黑的雨夜,他没处可去,甚至连大队部都出不去。她也很想让他进来,因为她也无事可做,想跟他聊天话说。心心相通则心心相悦,而心心相隔则会孤单寂寞。
她赶忙把屋里简单地收拾了一下,把床上的被子整理了一下,把床上放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还用抹布把桌上的扩音器、电唱机和麦克风擦了一遍。作为妹子,玉秀最岂讳让别人说她邋里邋遢。等一切收拾停当,她就坐在床边,一边着着那本歌本,一边等着他进来。
她想他会敲门或直接推门进来,可是,他既没有敲门,也没有推门进来,只是在门前站了一会,就朝通道里面走去,进到了她隔壁水书记的屋里。
玉秀等了一会,见隔壁屋里没有动静,就想他肯定不会来了,就开始洗脸洗脚,然后把外面的大铁门一关,把自屋的房门虚掩着,上到床上坐着,拿起了那本放在枕边的《农村医学简略》看了起来。这是公社计生办发给赤脚医生黄月琴的培训教材。
她翻着翻着,就看到计划生育这一章,其中包括如何预防怀孕和打胎。里面的内容还没看上一眼,她心里就突突地跳了起来,脸上发臊发烫。她觉得自己还是一个纯洁少女,不该看这样让人难为情的事情。于是,她把书一下子丢到了桌子上。然后,下床关上屋门,脱下衣服,往被子里一钻,熄灯睡觉。
第二天,天才刚微微亮,窗外树上的鸟儿便叽叽喳喳地把她吵醒了。她拉开灯,穿好衣服,下了床,打开广播,播放了一段《东方红》乐曲,就对着话筒说,“红花公社茶岭大队广播站第一次播音现在开始。”然后开始通报全大队十三个生产队昨日春耕春插的生产进度。
播完稿件,开始播放革命歌曲。这时,她打开了屋门和外面的大铁门,开始洗脸梳头。正当她对着窗台上的镜子梳头时,感觉有人在瞅着她。她扭过身子,见陈杰站在门前,朝着她直直地凝望着。那目光好象不是在看一个人,而是在审视一件文物。被她回头一看,陈杰象偷了人似地,脸色一下子通红起来,赶忙把头一低,快步走到门外。
他如此缅腆害臊,让她觉得好笑。在她的印象中,城里人好象蛮开朗的,怎么还有这等害羞的伢子?她一边梳着头,一边来到门前站着,好奇地朝他望去。晨光之中,他身材硕高,线条突出,耸立挺拔的背影呈现出一种男人特有的美感,越看越觉得让人喜欢。她见过许多年轻后生,还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
被人观赏和喜欢是有感应的,而且,她早就注意到他看她的眼神。她喜欢别人用这种眼光看她,因为男人倾慕的目光就是对女人最好的赞赏。
她回到窗前,再次把目光投向镜子,细细地端详自己。晨光柔和地照在她的脸上。她的容貌端庄,肤色娇嫩,红唇微闭,眉目清明,整个容貌就象一朵雨后初放的荷花。她心里不觉一惊:过去她只知道自己长得漂亮,却未发现竟是如此漂亮。她想是不是因为有了他的欣赏,她才变得如此漂亮。
她有一种与他亲近的冲动。于是,她走到门前,一边梳着头,一边对他说,“小陈伢子,起得好早。”
陈杰转过身来,说,“你起得更早。”
“我要开广播,自然要起早。”玉秀说着,又问,“小陈伢子,岁数好大了?个头蛮高。”
陈杰说,“十八岁了。其实我的个头也不算太高,只有一米七五。”
玉秀就说,“城里伢子生活好,营养丰富,个头就是比我哩乡下人长得高。”
陈杰说,“也不全是这种原因,主要是我们铁路工程处大多是北方人,身材本身就高。不像你们本地人,个头都比较低。”但他马上纠正说,“不过,你道是蛮高。”
玉秀说,“是的,我们当地的妹子和伢子都长得不高。我身高一米六三,还算高一些的。”
陈杰说,“你们这里的伢子长相一般,身材不高;可妹子们却一个个长得水灵水鲜,清明秀丽。你们这里的水土只养妹子,不养伢子。”
玉秀笑了,说,“我们这里的妹子可是临江一宝,要不,好多在县城工作的人都跑到我们茶岭找妹子。不知道你有没有喜欢的人,如果没有,我帮你说一个?”
陈杰听着这话,脸一下红了起来,赶忙摇了摇头。
这时,九队的生产队长黄爹来了,要带他下队。他回屋担起那副担子,从屋里出来,走到她的面前,说,“谢谢你的关照,我要走了。”
见他要走,她说,“有空过来玩。”
他点了点头,便担着东西,一摇一晃地跟着黄爹出了大队部。
(请关注张宝同的签约作品《诗意的情感》纪实著,精短散文、生活随笔和中短篇,正在上传《赌运》(下))
岭上开遍映山红3。姐妹们的议论()
岭上开遍映山红(中篇)张宝同2016。1。2
玉秀早上回了趟家,有人给她介绍了一个在县木材厂工作的伢子,二十一岁,人不高不低,不胖不瘦,找不出么子缺点,也说不上有么子优点。见父母满心欢喜,她也没有表示同意,也没有表示不同意,只是她觉得自己年龄还小,等上一两年再谈不迟。因为茶岭妹子嫁到县城的人很多,而她是红花公社出了名的妹子,要想在县城里随便找个人家实在是不算啥。
见过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