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被苏军俘虏-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便被沙俄士兵用刺刀捅死。一位参加屠杀的俄国士兵这样地描写说:‘人群象雪崩一样被压落入黑龙江的浊流中去。人群发狂一样喊叫,声震蓝天,有的想拼命拨开人流,钻出罗网;有的践踏着被挤倒的妇女和婴儿,企图逃走。这些人或者被骑兵的马蹄蹶到半空,或者被骑兵的刺刀捅翻在地。随即,俄国兵一齐开枪射击。喊声、哭声、枪声、怒骂声混成一片,凄惨之情无法形容,简直是一幅地狱的景象。’与此同时,沙俄又另派出军队扑向江东六十四屯,对中国居民举行了多次扫荡。俄兵把各屯的居民驱赶在一个大屋中,举火焚烧,将屋里人活活烧死。俄兵又沿村放火,毁尽房屋,枪杀居民,仅博尔多屯一地就杀害了上千人。最后俄军将未及过江者,不分男妇老幼,农夫工匠,负贩商贾及民间各行等业一同逼入江中,通共浮水得生者不过六七十人,其余均被逼溺死江中,浮尸蔽江者数日不绝。直到21日,俄军将中国居民的村庄全部捣毁。这次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又夺去了二千余名中国居民的生命。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大屠杀之后,沙俄立即以这两地为基地,开始对中国东北地区举行野蛮的征服。
讲述完这段悲惨的历史,指导员用更加沉重的口气对大家说,‘**说了,新沙皇比老沙皇的野心更大。现在的苏联是一个超级军事强国,不但在欧洲有几百万驻军,光是在我国边界上就有150多万的军队,坦克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也有四、五十个。各种飞机有四千多架。他们养这多的军队是干嘛的?难道只是为了吓唬别人吗?不是,他是想步老沙皇的后尘,去侵占更多的领土。’
接着,指导员又说,‘不管是沙俄还是当今苏联,他们的民族性格本身就具有贼与匪的双重性格。贼的性格使他们贪婪而惶恐,能抢就抢,不能抢就偷。偷了别人的东西,又怕索还,就想办法把物主杀掉。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曾经欠下中国人民累累血债的殖民头子、警察、流氓、骗子和无赖个个被他们奉为民族英雄。以示后人要继续象他们那样为俄国再继续扩张侵略。’
指导员讲到这里,语气进一步加强着说,‘狗改不掉吃屎,狼改不了吃人。既然苏联人亡我之心不死,在我国边界陈兵百万,虎视眈眈,随时想对我国进行闪击突袭,对此,我们必须要保持高度的革命警惕,随时做好准备打仗的准备。以我们的生命与热血,誓死保卫**,保卫我们的祖国人民。’
听完指导员的讲话,大家对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丑恶本质看得更清了,对苏修的侵略扩张的本质也看得更透了,心中充满着对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深仇大恨和万丈怒火,于是,当即战士们就纷纷表态,要把对苏修的深仇大恨化为强大的动力,站在对苏斗争的最前线,保家卫国,随时痛击敢于来犯的苏修侵略者。”
第二章:巡逻边界线()
第二章:巡逻边界线
“这天早上,学习一完,站长派郭玉峰排长带五人去边境线上去巡逻,我也在其中。我们做好准备,全副武装,在篮球场上排好队,在郭排长的带领下,从铁丘东面坡下顺着小路朝南行驶,绕过钢管山北角,便来到了中苏边界线我方一侧。眼前是一片二三十公里开阔的戈壁荒漠,甚至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位于苏联境内的阿拉湖。
郭排长指着几百米开外铁列克提河边的苏方一侧38号界点到39号界点,对我们两位新兵说,‘苏方的边界线本来是在几十里外的大戈壁的另一端,可是,六十年代之后,苏军便开始频频靠近和进入我方边界,甚至在争议地区建立起简易工事。后来,才确定了38、39和40号界段为双方的边界线。
不一会,我们顺着巡逻路线来到了一个很大的石块面前。这石块有1。5米高,两米长,一米多宽,是一块四四方方平平展展的大石块。岁月的风化和风雨的浸蚀使它变得光洁而平滑,就象是被艺术家雕饰过了一样。
郭排长指着无名高地北边的一个豁口对我们说,‘这就是被苏军从西边无名高地旁边移到这边的独立石。’啊,这就是那块独立石。我细细地看着它。它就象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默默地诉说着历史的苍桑,诉说着苏军的恣意与无赖,诉说着我边防军人的屈辱和愤恨。本来它是屹立在中苏已经划定的边界线上,可现在却被霸道的苏联人移到了这里。由于它的移动,原来中苏的边界线也随之向东推进了2公里,向南北延伸了10公里。使我国又失去了一大片的国土,使得无名高地也成为了争议地区。
正是因为这块独立石被苏军移动后,军区才把我们派到了这里。我深知我们的到来,就是为了保卫这块独立石,保卫祖国的领土和尊严不被侵犯。可是,这么大一块石头至少也有一二十吨重,苏军要把它从高地上搬到这坡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见苏联人是费了心思,下了功夫的。如果让我们现在再把这块大石头移到山上的原位,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那边已经设立了苏军的前沿哨所。有了苏军的前沿哨所,我们原来巡逻的路线也不能再走了,因为那样很容易与苏军发生军事冲突。
据说从沙俄到苏联时期,它的国家每年要有‘领土收入’。这种‘收入’的方式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一是将沙俄强加给我们的以某山脊、某河流为界,推到我国领土上的某山脊、某河流;二是利用每年在平原的疏松地带,动用军队和直升机枪杀和驱赶我牧民和羊群;三是在边界上私设界标。过去,他们曾侵占了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这些领土相当于六个英国,三个法国和十二个捷克的面积。可是,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已不能再象过去那样继续明目张胆地侵占我国的领土了,可是,他们却采取偷偷摸摸的方式来改变边界线,或是以武装人员强占或限制当地农民出入的方式继续蚕食我国的领土。来到边防站后,经常听到苏俄侵犯我国领土的犯罪事实,我们当兵的早就义愤填膺了。过去,我们没办法,现在我们也有强大的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还要忍受这种屈辱?
于是,我就慷慨激昂地对郭排长说,‘作为祖国的军人,保卫领土是我们的神圣职责。眼看着独立石被苏军移动,我们的领土被苏军侵占,我们为什么不去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地把它从被苏军的手中夺回来?’
郭排长想了想,说,‘这件事情军区首长早就知道了,要不,怎么会把你们这多人都派过来?我想军区首长肯定会有考虑的。’
离开了独立石,我们一路朝前走着。郭排长继续给我们讲着铁列克提边界的历史,说过去这里属于中苏和平边界,不分彼此,双方都不设巡逻和哨卡,也不存在武装冲突。边界线几乎靠近苏联那边的山边,也就是说在戈壁荒漠的另一边。那是当时俄国人三十年代划分的边界线。可是,到了六十年代,中苏关系破裂,边界开始不安宁了。因这里有苏联的铁路线,为了保护铁路,苏军开始在这里设立哨所,并把哨所设在了中苏实际控制线我国领土一侧。使得中苏边界线一下子向东扩张了数百米,将眼前这片二三十公里的戈壁平川的三分之一划在了苏联一方。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国也开始在这里设立了铁列克提边防站,守护着边防线不被苏军侵占。到了66年,苏军又将中苏边界线向东推进到戈壁荒漠的中间地段,仅过了一年,也就是67年,苏军再次把边界线向东推进数百米,将戈壁荒漠的三分之二面积归入苏联境内,并以此为边界线,与中方一侧的戈壁边沿之间划了一个中间线,来确定为双方的边界线。这一划线又将中方数百米宽度的领土划入苏联的境内。这也是中苏近些年来比较明确的一条边界线,是由中苏双方的武装军人各自站在本国的边界上,用东方红拖拉机在中间犁出的一条直线。这条线今年是我们犁,明年是他们犁。之后,我们就在每公里的地方筑起一米高的石堆,泼上石灰水。其中38、39、40号界点就是这条边界线上的界标。可是,到了69年5月2日之后,苏军通过偷移界碑和改变边界线的方式,把中方的边界一下子挤压在戈壁荒漠的东侧,丘陵石山的坡下,使得铁列克提小河边上的38号界点,离阿拉湖只有数百米的39号界点和离苏联铁路线只有数十米40号界点,全部划入苏联的境内。一个月前,我方的巡逻分队还走在戈壁平川之中的边界线上的我方一侧,可现在我们只能走在丘陵石山下的坡路上。而且,他们还在争议地区的山坡高地上建立起观察哨所和简易工事,并在我巡逻分队通过的一些险要地方,挖出了许多掩体和坑道。为了保持边界的安定,我方巡逻队只能从已被改变过的边界上进行巡逻。
过去,在政治学习中我们常听说苏俄侵占我国多少多少的领土,气得咬牙切齿,现在眼睁睁地看着我国的领土被人家一片一片地侵占,真是让人气得肚子都要爆炸了。我就想不通,我们有着七亿人民七亿兵,有着用战无不胜的**思想武装起来的几百万军队,为什么还要忍得下这口气,受得了这种屈辱?
此时,太阳已经升高,风轻气凉,晴空万里。从这里朝山上看去,山上光光秃秃,寸草不生。而眼前这片被苏联人侵占的开阔平展的戈壁荒漠显得格外地荒凉清冷,凄婉苍桑,那美丽的阿拉湖也象是在暗自落泪,黯然凄伤,在用依恋的目光期盼着重回祖国母亲的怀抱。可是,她们何时才能真正回到祖国母亲的怀中?
但我也知道我国虽然在珍宝岛上占了点便宜,但在许多地方都吃了大亏。听说苏军在中国边境布署了150多万人的军队,有坦克14300多辆,飞机达4200多架,整天对着我国虎视眈眈,亡我之心不死。还听说苏军坦克集团军要在飞机的掩护下,从蒙古草原长驱直入闪击北京,要用三天时间攻占北京。而我军的人数虽然也不少,可是,武器却比人家差得太远。我们的部队差不多都是步兵,武器大多还是班用轻机枪,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由于全国都在搞特殊时期,搞三支两军,搞政治挂帅,军事基本上还处在业余训练的水平上,别的不说,就说我是骑兵营的,参军半年了,到现在还都没骑过马。如果跟人家真打起来,打打游击战还说得过去,要是真正硬碰硬地跟人家打起阵地战,肯定是要吃大亏。而且,听说北京、东北、华北和西北的一些大城市都在进行战备疏散,准备应对苏联的进攻。
我们沿着新近规定的巡逻路线,走过一段坡地,一直走到了靠近40号界点的我方实际控制线一侧。这里不但可以看到几十米开外的苏联铁路线,还可以看到苏军的两个哨所就立在我们的眼前,几乎靠在我方的边界线上。这时,郭排长要我们做好战斗准备,因为我们的巡逻队常常会在这里遭遇苏军的阻拦。于是,我们把子弹上膛,关上保险,警觉地顺着我方的巡逻线朝前走着。
果然,还没等我们走到苏军哨所前面,就见十多名苏联士兵,戴着大盖帽,在一位指挥官的带领下,突然从哨所里涌了出来,荷枪实弹地在我们要通过的路上站成一排,对我们喊着叫着,不允许我们通过。巡逻线路比较宽,可以过上一辆卡车,可让他们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