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10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聪争辩道:“可是……”

    库俊靡打断了刘聪,断然道:“没有可是,就算这一仗真的败了,族人毕竟还是要活下去的,总得有人主持大局!如果我错了,那就按你说的做,休养生息,等下去!等到大唐和贵霜、安息、罗马那些大帝国交战,把汉人的血流尽,等到唐军这些英雄死光,等到大唐都是曾经的世家子做主……乌孙人的时代,就不远了,明白了的话,就走罢!”

    半晌,刘聪回应到:“……如您所愿,父王!”

    ………………

    最严峻的考验已经到来,连绵的号角声中,乌孙大军发动了全军突击!

    狭长的地形限制了兵力的展开,前方混乱的战局同样是个障碍,但库俊靡谋定而动,却也有着妥善的应对之法。

    他将大军分成前后五个攻击批次,自己带着最强的亲卫,打着代表乌孙王威严的金狼旗冲在了最前面。

    每个攻击序列之间,都留出了数百步的间隔。最前方的队列,成密集突击阵型;次队展开成锋矢阵。

    以此类推,依次展开。如果从天空看下去。就会发现,乌孙军的整体阵势,就像是个金字塔,由尖到平,由细到粗。

    一万五千胡骑化成了一把巨大的尖锥,带着漫天的烟尘和杀气,以比特克斯河的湍流更猛烈的势头,恶狠狠的砸向唐军。

    首当其冲的,正是杨再兴率领的四千轻骑!

    “皇上!”还没接战,声势便已是骇人之极,大唐中军的一众文武幕僚无不色变。

    大家都知道皇上的计划,也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放任胡骑在整个战场上机动,避强趋弱,过程可能不会这么惊天动地,但结果同样很可怕。西域联军可没有唐军这么精妙的配合,若被胡骑缠上,只能饮恨收场。

    不过,当真正面对胡骑山崩海啸般的攻势时,众人还是在心里捏了一把汗。

    杨再兴能行吗?

    “当然能行,因为他是杨再兴,浑身是胆的杨再兴!”李翊很镇定的说道,话语里十足的信心也很有感染力,但他给出的理由却没什么说服力。

    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中,李翊并不多说。他所了解的杨再兴在另一个时空的表现就不说了,更具有说服力的是,召唤系统给出的杨再兴在统帅、武力和智谋三方面的评值:统帅88,武力99,智谋78,这绝对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才能具备的能力。

    先前的绕背攻击,就是他擅长指挥骑兵的明证之一。表面上看来,杨再兴在诱敌,指挥包抄的是曹纯和曹真,但实际上,连这个战法是他自己提出来的。

    李翊在军议上要求的,只是让他设法避过敌军的锋芒,趁着援军和被围的败兵撞在一起的时候,发动反击而已。

    现在乌孙全军杀来,压力当然更大,但既然是杨再兴在指挥,又有什么可担心的?

    ………………

    “王上来了,缠住他们,缠住他们!”看到援军杀来,一直被压着打,伤亡惨重,甚至连主将都丢了的安伊糜军兴奋起来,将士们将弯刀举过头顶,大叫大嚷。

    唐军的骑兵实在太狡猾了,总是能避开正面的锋芒,绕着圈子到身后,到侧面,去攻击自己的薄弱环节。若非如此,两支实力差不多的骑兵,怎么可能打成这种一边倒的局面?

    王上来了,这些唐军居然又想故技重施的跑开,呸,想的美!这次一定要让你们自食恶果!

    士气大振的胡骑拼命冲上,宁可受伤,也要缠住面前唐军。唐军骑兵的队列相对整齐,想全缠住不太可能,但唐军很重视战友,不会轻易抛下战友退走的。

    就和唐军围攻自己一样,绑架人质,咱们乌孙人也会。

    ………………

    “轰,轰,轰……”乌孙主力越冲越近,眼看着已经到了三百步的距离上,唐军骑兵却始终无法彻底摆脱,一旦被优势敌人前后夹击,结果恐怕不堪设想。

    乌孙人越来越兴奋,眼中闪着血红,嘴张得老大,露出了白森森的牙,就像是一群凶残的狼。

    千钧一发之际,白马银枪的身影出现在了战事最激烈的地方,长弓所向,无不披靡,清朗的喝令声随之传来:“放箭!无差别射击,全力放箭!”

    这样残忍的命令,乌孙人倒是经常用,以他们的习性,只要不是同部落,有血缘关系的人,都被他们视为外人,都可以被牺牲。如果战局需要,放箭将敌人和自己人一起杀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别看大伙儿现在折腾得欢,等王上的大纛出现后,照样得往两边逃窜,马蹄和弯刀可不长眼。骑兵最重要的就是速度,没了速度会怎么样,之前的战事已经很好的验证了。这种时候,谁敢挡在王上马前,可没人管你是不是自己人,挡路的都是敌人。

    乌孙人习惯了这种逻辑,但唐军却很少采用,他们对袍泽之情是很重视的。突然来了这么一出,胡骑大为不适应,连反应都慢了一拍,很致命的一拍。

    唐军对主将的命令毫无异议,当下开弓曲射,长箭如雨般落下,毫无差别的将缠战中的双方笼罩其中。

    激战骤停。

    反应不及的胡骑只能仰天狂呼,像是在质问长生天,汉人为什么会和变得跟胡人一样,这不合情理。

    长生天默然,大唐骑兵则给出了最好的回答。

    箭雨落下的一刹那,骑兵们纷纷伏倒在马上,手中的骑盾还不忘护住马头。他们身上有甲,不过这种甲跟普通的甲不同,因为它既不是用兽皮制成,更不是用钢铁制成,而是用纸制成。

    这种纸甲是唐军最装备的,主要是用于装备轻骑兵。制作纸甲的纸是特制的,具有柔韧结实,耐破度高,能承受较大拉力和压力不破裂的特点。这种纸被武德皇帝称为牛皮纸,本来是下面的人发明用来防水包装用的,但是在被李翊知道后,反倒是将其用来制成了纸甲。

    这次李翊前来西域的时候,就下令将已经完工的五千套纸甲给带上了。主要是在西域以及中东地区,都非常干燥,十分适合纸甲。尽管制成纸甲的牛皮纸耐水,但如果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还是容易坏掉的。

    最擅长挡箭的纸甲,无差别的弓箭攻击,对他们来说构不成致命的杀伤,唯一的顾虑,只有战马而已。

    不走运,因战马受创而落马者当然会有,但只是少数人而已,比起被胡骑缠住,遭受胡骑主力的冲击,孰轻孰重,还是很容易分辨的。

    “撤!”银枪指向北方,杨再兴毫不拖泥带水的指挥骑兵转进,库俊靡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敌军在面前退走。

    一个部落首领驱马走到库俊靡身边,开口询问道:“王上,咱们追不追?”

    库俊靡向北望了一眼,鲜卑军已经和大唐御林军战成一团了,和智郁筑鞬夹击御林军固然不错。可那样做的话,这场仗就变成自己的独角戏了,无法达成消耗鲜卑人的目的。

    何况,敌人最大的威胁——那些刀斧手还在发动攻击,如果转向,就是将自己的侧面暴露在对方的刀下,再加上那支滑溜无比的轻骑……太危险了!

    他迅速做出了决断,弯刀直的指向东方:“不要追!继续向前,先冲垮唐军的刀斧手!”

第1281章 惨烈() 
大唐刀斧手很强,正面与骑兵对撼也不落下风,可他们的强大有两个条件:一是骑兵的速度不能太快,阵型也不能太密集,否则刀斧阵就会承受不住冲击而断裂,顶都顶不住,更别提反扑了。

    第二就是体力,没有人能身披重甲,挥舞重达数十斤的刀斧鏖战几个时辰。打到现在,两次发力猛攻,他们应该已经很疲惫了,用最强的势头,击溃这支强军,才是最佳的策略。

    “长生天保佑大王!”感受到了库俊靡的决心和战意,提问的胡将猛然振臂高呼。

    “大王!大王!大王!”数万胡骑齐声呐喊。

    “当苍狼重现世间,地面上长出红色的野草!喝狼奶长大孩子们,可曾记得你祖先的荣耀……”先前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的祭祀们又钻了出来,以古怪的语调高声吟唱,“我们是苍狼的子孙,骏马是我们的翅膀……”

    骑兵大潮汹涌澎湃,挡在路上的胡人纷纷退开,让出了一条笔直宽敞的大道,宁可从背后挨上唐军一刀,也不肯继续奔逃,阻碍大军的冲锋。

    狂澜之下,皆成齑粉!

    精骑退避,重步兵力疲,谁能迎难而上,力挽狂澜?

    激昂的号角声响起,唐军阵列再变,刀斧手停下了脚步,后排的长矛手大踏步而前,无数声呐喊,化成了时代最强的音符!

    胡骑锋芒所指,一个密集的方阵迅速成形,长矛如林而立,勇士视死如归!

    无坚不摧的矛,撞上坚不可摧的盾,结果将会如何?

    这个问题,就连问题的提出者,大师韩非都没能给出答案。

    事实上,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答案。

    狭路相逢勇者胜!无坚不摧还是坚不可摧,光靠嘴巴说是没用的,只有用尽全力,正面碰撞过,才知道到底谁的称号名副其实!

    “冲啊,我们是苍狼的子孙!”

    库俊靡没有回避,敌军结阵太快,刚好拦在了他的面前。在那之前,他已经完美的控制好了节奏,两军交战的一刹那,战马的速度刚好达到极致。

    无法避让,也没必要避让!他是苍狼的子孙,有长生天的眷顾,没有任何敌人值得他回避!

    “轰!”洪水撞上了堤坝,刹那间,战号声和嚎叫声都被湮灭,天地之间充斥着的,唯有不尽的轰鸣声。

    仿佛求死一般,最前列的胡骑用弯刀挡住了战马的眼睛,在到达矛林之前,纵马飞跃!

    他当然知道自己死定了,可为了实现祖祖辈辈的理想,为了将全天下变成牧场,他毫不畏惧,用最英勇的姿态拥抱死亡。

    面对扑面而来的危险,御林军将士同样毫不畏惧,训练有素的举矛刺击。

    一支长矛刺入马身,鲜血飞溅,人马的冲势毫无减弱的迹象。反倒是矛杆承受不住压力,弯成了半弧。持矛者毫不动容,坚定的握着手中的长矛,没什么可担心的,袍泽的支援很快就会到来。

    第二支长矛准确的找上了马上的骑士,与第一柄长矛互为犄角,互为依靠,飞马的冲势顿时一缓。

    垂死的骑士不甘心决死一击就这么终结,奋起最后的力量挥舞着弯刀,试图砍断矛柄。

    然而,第三支,第四支……十支以上的长矛,从不同角度刺了过来,牢牢的顶住了巨大的冲击力。

    决死一击化为无形,勇猛的骑士颓然垂下了手臂,人已死,手中却仍然牢牢的握着弯刀。

    跟进的骑士没有被这一幕吓到,事实上,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观察的余裕。不论是否如第一名勇者一样勇猛,身在全速行进的骑兵大潮之中。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向前,向前,向前!

    不是自己撞个粉身碎骨,就是把敌人踩成肉泥。

    骑兵的前赴后继的冲了上来,有人纵马飞跃,更多的人放马直冲;不管敌人怎么做。御林军的回应始终如一,攒刺!

    一支长矛挡不住一匹飞奔的战马。一支不够就两支,两支不够就四支!

    胡骑的列阵方式,注定了骑兵的冲势只会越来越猛,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