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征天下-第4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如玉米,那些奴隶告诉朱由检,这种作物虽然喜高温,但水分同样得跟上,如果过于缺水,就结不出棒子来。所以朱由检特意叮嘱工人们,要向对待盆栽植物一样精心呵护玉米种子,时刻观察土壤的水分情况。
说到盆栽,其实朱由检也想到过利用盆栽育种。花盆可以随意搬动,天气好了搬出来,不好了再搬回屋内,应该成活率较高。但是盆栽毕竟和大面积种植不同,在花盆里长得好,真正种到地里,各种环境肯定不尽相同,还不如直接种到地里,如果能够顺利成活,说明这个品种在新环境下就有生命力,值得大范围。至于盆栽,朱由检也投入了少量种子,准备以后用于培育新品种。
除了玉米之外,另外两种重要的作物就是番薯和马铃薯,也就是前世俗称的红薯和土豆。不过这两种作物相对生长期较长,而且土豆还不太耐高温,所以朱由检也只播种了一小部分,其余种子保留到明年春季再播种。
在这个月份栽下去,红薯和土豆肯定是长不好的。朱由检也不图它们能有多少产量,只要能结出块茎和块根就行。因为红薯和土豆既可以有性繁殖,也可以无性繁殖,到了温度适宜的月份,把红薯的块根和土豆的块茎切成小块栽到地里,一样可以成长,这一批栽培就相当于是育种了。
玉米、番薯和马铃薯,这是朱由检最寄予厚望的三种高产作物。在历史上,马铃薯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养活了全欧洲的人。而明末天灾频仍,各地粮食普遍减产甚至绝收,也是明朝灭亡的一个直接原因。
如果这块试验田能顺利种植并收获这三种作物,那困扰朱由检已久的秦兵和泾阳百姓的粮食问题,就会立刻迎刃而解。而且黄海商帮也不用再费劲从外地高价购进大米,省下来的银子,可以立即投入其他重要的事业中去,可谓是盘活全局最重要的一步棋。
除了这三种作物以外,像西葫芦、番茄、辣椒、花生、向日葵等作物,朱由检也试种了一些。尤其是花生和向日葵,因为可以榨油,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
至于烟草、可可、菠萝等作物,要么气候条件不符合,要么这种作物本身不宜,朱由检只选取少量种子进行了盆栽,就算是做农业科研了。
播种工作完成以后,朱由检一连四五天都住在田边的临时小窝棚里。每天天不亮,他就到地里巡视,直到深夜才罢。明知种子发芽需要时间,他还是幻想着这些作物能立刻就破土而出。看到点种子的位置没什么变化,朱由检不禁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生怕这些种子出了什么问题无法发芽,那自己的满怀希望可就要全部落空了。
终于在第六天清晨,朱由检发现很多玉米种子都发芽了。那两片新生的绿叶虽然弱小,却承载着他,以及所有辛勤劳作的人们的无限希望!
第627章 入城接旨()
尽管播种的时间不太适宜,但在几百名工人的精心呵护下,以玉米、红薯和土豆为主的新大陆作物还是达到了九成的发芽率。
接下来的事就简单了,因为这些工人都是伺候庄稼的老手。新大陆的作物也一样是作物,阳光水分是缺少还是过量,这些人从作物的状态一看便知。朱由检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叮嘱他们对每一株作物编号,做好各种记录,充分采集生长数据。
因为这些作物只是试种,他还打算收获以后进一步育种,培养出更高产的新品种。这可是个撞大运的工作,也许很快就有收获,也许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得到真正适合本地生长的品种。当然朱由检等不了那么久,从下一季作物开始,就必须和科研并重了,因为毕竟这几种作物普遍高产,就算再不济,产量也比谷子、小麦等传统作物高多了。
田间的试种工作刚刚步入正轨,西安就传来消息:朝廷的圣旨又来了!
按理说,朱由检的王府既然在泾阳,传旨的官员也应该直接到王府中宣旨。可不知为何,这次却让朱由检到西安的镇守太监府接旨。
朱由检顿时警觉起来,心想这别是魏忠贤这老小子又玩阴的,想借机干掉自己吧?要知道那新任西安镇守太监李钦可是魏忠贤的干孙子,之前还派了很多东厂番子秘密来秦王庄打探消息,对自己肯定不怀好意。万一这是魏忠贤矫诏把自己诓进去,然后来个关门打狗,自己岂不是交代了?
但是如果不去,朱由检又没这个胆子。毕竟那是圣旨,代表了当今万岁!如果谁胆敢抗旨不接,那就等于公开造反。朱由检既不想造反,也没有那个实力,所以真是左右为难。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朱由检还是决定去西安接旨。因为他判断魏忠贤之所以能为所欲为,还是仗着天启赐予他的权力,说白了就是狐假虎威。也许随着权势越来越大,魏忠贤真如皇后所言,逐渐产生了不臣之心,但在明面上,他还不敢瞒着天启假传圣旨,否则他大可以直接派东厂番子来秦王庄抓自己,而不必煞费苦心地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暗杀。
所以这道圣旨应该是真的,如果不去接旨,反而会落下口实,给魏忠贤一个整治自己的机会。但圣旨的内容是吉是凶,朱由检却无法确定。天启虽然对他一直恩宠有加,但有道是伴君如伴虎,谁知道这位木匠皇帝会不会被魏忠贤的**汤灌醉,突然要惩处自己呢?
不过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即使圣旨真要对他不利,朱由检也绝不会逆来顺受、束手待毙了。因为他的命已经不单属于他自己,还关系到所有亲人、秦兵、秦王庄百姓,甚至是天下苍生!为了让他们不再遭受历史上的极大苦难,朱由检必须为他们负责,保护好自己的性命!
因此,朱由检对此行做了周密的准备。首先,以燕凌为首的特战队贴身卫队全部伪装成普通随从,跟随朱由检一起去镇守太监府接旨。他们身上都带着不到一尺长的短刀,从外面看根本看不出来。一旦发生危险,凭借他们的身手,镇守太监府内即使有几百东厂番子,也可以掩护着朱由检夺路而出。
而解胜亲率第一团警卫连和刘全忠的一营,共计七百余人,全部化装成老百姓,提前偷偷地混入西安城,在北城门内外和镇守太监府周围埋伏下来。他们的装备更加齐全,人手一支鸟铳,还有长枪和单刀,都夹杂在运货的大车中送了进去。万一事有不测,这支奇兵就可以打守城军一个措手不及,掩护自己退出城去,对此朱由检有充分的自信。
至于第一团余下的七个营,除了留一个营在秦王庄守城外,其余六个营也悄悄地像西安移动,准备随时接应。别看第一团里有很多新兵,可武器装备已经大大地优于西安的官军,真要火并起来,吃亏的也只能是对方。
在全部准备妥当后,朱由检乘着王府的大轿,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地从秦王庄出发了。其实他最不喜欢摆这种排场,但既是迎接圣旨,也不得不做个样子,以显示自己与那些养尊处优、醉生梦死的藩王没什么不同。
一路之上倒是很顺利,很快朱由检的大轿就进了西安城,直奔刚刚竣工不久的镇守太监府。
这座镇守太监府位于原来的秦王府东侧,虽然是新建,占地也比王府略小,却修得富丽堂皇,排场比王府有过之而无不及。相比之下,三边总督府、陕西巡抚衙门以及西安府衙这类官署,简直就跟贫民窟差不多了。
朱由检心中暗叹:李钦不过是个太监,又是临时派驻于此的,居然也有这么大的派头。如此逾制建府,满城官员居然一个敢吭声的也没有,可见阉党的气焰是何等嚣张。而且建这座府少说也得花个十几万两银子,不用问,李钦是不会自掏腰包的,这个沉重的负担最后必然又落在了百姓头上。
到了府门外,镇守太监李钦倒是不敢托大,亲自在此迎接。朱由检原以为他是魏忠贤的干孙子,应该年龄不大,最起码和管宁差不多。孰料李钦已经是五十开外,两鬓头发已经花白,看样子比魏忠贤还显苍老。
见朱由检的大轿落地,李钦满脸谄笑地跑上前去,一边大礼参拜,一边用尖尖的嗓音唱道:“奴才西安镇守太监李钦,恭迎秦王殿下!”
朱由检一见太监,就有种说不出的厌恶。尤其知道这李钦对自己不怀好意,心里就更加感到反胃。但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李钦既然给他施礼,朱由检也不好托大,忙从轿中钻出,双手相搀道:“久闻李公公大名,今日方得相见。”
李钦本来已经站起来,一听这话重又跪下道:“王爷恕罪,前些日公主华诞,奴才就该亲至王府道贺的。无奈城防至重,奴才奉了万岁与督主大人的严命,不敢擅离职守。”
朱由检知道他说的是秦王庄为小媺娖降生大排盛宴之事,倒也没放在心上,心说你不去最好,谁稀罕你个死太监的道贺。不过他说“公主华诞”,这是什么意思,王爷的女儿不应该是郡主么?
正思量间,李钦似笑非笑地往大门里一让道:“王爷,传旨官员已经在府中恭候多时了,您往里请吧!”
第628章 长平公主()
黑洞洞的镇守太监府大门,宛如一张血盆大口,要将从这道门进去的人永远吞噬。在那一刻,朱由检产生了片刻的犹豫,心想难道这里面真有重重埋伏,自己进去就出不来了?
但看到身边的燕凌和特战队员,朱由检豪气顿生。他的这些精锐手下,是绝对不会让自己那么轻易就死掉的。而且提前进城的解胜和刘全忠从昨夜就在严密监控这里,既然他们没有新的消息传来,说明府中的兵力不足以威胁自己。于是他潇洒地一抖袍子,在扮做仆役的燕凌保护下,大踏步进了镇守太监府。
里面果然是戒备森严,说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亦不为过。不过朱由检一看便知,这些人只是普通的官军,因为缺乏最基本的训练,连站都站不直溜,身上也只有佩刀,并无火器。
朱由检顿时放下心来,快步走进议事厅,见这里早有一大票身着官服的官员恭候了。三边总督洪承畴也赫然在列,不过也只是坐在侧座上。主位有两名官员长身而立,其中一人年近半百,瘦小枯干,脸上挂着高深莫测的笑容;另一人不过三十岁左右,生得儒雅俊朗,却是满身傲气,对厅中诸官不屑一顾。
见朱由检来到,诸官皆起身肃立,那年长官员高声喝道:“秦王朱由检接旨!”
朱由检也只好双膝跪倒,对那人手上捧的圣旨行三跪九叩之礼,口中高呼道:“臣朱由检,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年长官员脸上露出了一个不易察觉的笑容,徐徐展开圣旨,朗声读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五弟,你小子行呀!朕大婚这许多年,虽然也有几个子女,但不幸都早夭。这两年后宫再无生养,朕闲时也觉得凄凉。你成婚刚一年,就有了千金,可见你比朕有能耐!不过只有一个女儿还不够,你还得多多地生,再生上十几个儿女,朕才高兴!朕已给宗人府传旨,五弟的妃子,俸禄比照宫中皇妃发放;侧妃包玉怜特封为德妃,赏银一万两;朱媺娖封为长平公主,赏银五千两。”
朱由检听到此处,心里猛地咯噔了一下。当然这道圣旨必是出自天启皇帝朱由校之口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