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征天下-第8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斓搅似脚炎髡健B笊崭磁沓恰⑺锎スハ滦乱爸螅坏貌煌O伦坊鞯慕挪剑钭猿伞⒄畔字业攘髟粢苍诤焙湍现绷ヒ淮性匠∩弦虼顺鱿值亩淘莸钠骄病

    前线的将士可以休息,朱由检却不能放松,因为打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打的就是补给,尤其是以火器为主的部队,补给更是重中之重。即使戚显宗不上奏,朱由检也想到了北海舰队的弹药消耗问题。事实上,从北海舰队离开登州起,朱由检就一直与登莱巡抚孙元化密集地飞鸽传书商议,并很快决定组织一支补给舰队,去长江支援戚显宗。

    这支舰队以留守登州的定远舰为旗舰,负责运输的则是平时往来于登州和皮岛之间的商船队,共有十艘。运输的物资以弹药为主,但登州的军工厂刚刚投产,尽管没日没夜地赶工,一时也生产不出来那么多弹药。朱由检只得从京师的军工厂运一批弹药过去,因为渤海封冻,辎重车队走陆路到登州一千二百里,最快也得二十天左右。再加上船队行驶的时间,与北海舰队会合,怎么也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了。

    除了战事以外,还有一件事特别牵动朱由检的神经,那就是藩国贡使入贡。在这个时代,中国皇帝和官员普遍以“天朝上国”自居,相对于这种心态,朱由检对外交更为重视。去年甫一登基,朱由检便命礼部晓谕所有藩属国、藩属部落,要求各国遣使朝贺。

    但是由于明朝一贯以“上国”自居,极少向外国派遣使节,传递消息往往需要通过做贸易的商人,或是该国留在中国的臣属,所以消息自然传递得很慢。又由于这些年明朝国力持续衰落,一些藩属国本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见明朝如此,便不再来朝贡。再加上去年一年战争不断,有些藩属国派出了使臣,却被战乱阻路,直到最近才抵达京师。

    由于外交院已经成立,现在一切有关外国的事宜全部从礼部划归外交院处理。工部尚书兼外交院院长近日上奏,言多国使臣已经抵京请求陛见,请皇帝定夺。

    不过所谓的“多国”,其实只有寥寥三家,包括暹罗国、苏禄国和叶尔羌。廷臣对这些贡使也多不以为然,新任首辅李标就上奏说:“夫夷狄入贡,乃彼之利,假贡乞封,仰伏天威,以警服其邻国。其地其人疏,物产贫瘠,故多行谲诈,无事则废朝贡而自立,有事则假朝贡而请封,实于我无益矣。况朝廷正在四处用兵,国库空虚,军饷尚且不济,更无厚赏外夷而致百姓饥馑之理。再者藩使卑贱,陛下见之则礼遇太过。不如由有司职官接见,谢其使而归其国可也。”

    朱由检看罢哭笑不得,心想这些高官的见识,恐怕还不如未来的一个小学生。见他是一定要见的,不过最让他遗憾的就是朝鲜这个曾经事明最恭的属国拒绝遣使朝贺,看来李倧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和满清穿一条裤子了。

第1365章 会见使臣(1)() 
    尽管有不少廷臣反对,但朱由检还是决定亲自接见三国使臣。此时朱由检刚刚对内阁进行了“大换血”,再加上战场上连战连捷,君威正盛,众臣也不敢太过忤逆圣意,只得应允。

    不过钱龙锡又提出一个折衷意见,即皇帝统一接见三位使臣,使臣行过君臣大礼、上过国书以后,皇帝稍微勉励几句,展示上国威仪之后便命退下。至于具体的封贡赏赐等事,依旧例应由礼部处理,现在既有了外交院,由礼部和外交院参酌办理也就是了。

    朱由检听罢暗笑,心想钱龙锡说的不还是过去那一套么。如果真按他说的这么来,那还真就如李标所说,除了炫耀一番“天朝上国”,满足一下大明君臣的虚荣心以外,还真没什么实际好处,最后还少不得丰厚赏赐。有很多小国也确实只是奔着赏赐来的,这种赔本的买卖他朱由检可不会做。

    于是朱由检做出“圣断”,由他亲自分别接见三位使臣,依次是叶尔羌、暹罗和苏禄。接见规格要高,每次接见都要有五位阁臣陪同,朱由检也是想让这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大臣们知道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外交。

    朱由检的行事风格一向是雷厉风行,头一天下诏,第二天朝会后便在乾清宫先接见了叶尔羌使臣阿鲁不花。其实这位也是朱由检的老熟人了,在秦王庄时他们就没少打交道。当然阿鲁不花在内地经商多年,算是个中国通,很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行完三跪九叩的君臣大礼后,他规规矩矩递上国书,仍然恭谨地跪倒垂首等候朱由检发问。这一举动让李标、钱龙锡等大臣很是满意,心道这番邦使臣倒也粗知礼义。

    朱由检接过用熟羊皮制成的“国书”,见上面全是不认识的文字,便问徐光启:“这是什么文?”

    “回陛下,此乃回回文。”徐光启答道,“凡信者,皆用回回文,因此回回文使用甚广,不惟叶尔羌等西北诸番,即南洋、西洋等处多国亦通行无碍。”

    “徐尚书也通晓回回文么?”朱由检笑问。

    “臣并不懂回回文。”徐光启如实答道,“不过回回人善于经商,自唐宋以来,回回人有的从海上乘船至广州、泉州,有的从河西穿越大漠至西安、洛阳,渐渐定居繁衍,虽仍信,已为我中华百姓矣。蒙元入主中原后,颇重用回回人,尤其是财赋大权,更多掌于回回人之手。我朝太祖龙兴,亦多用回回人,开国功臣中多有信者。因此我朝民间不乏回回人,外交院中也有回回教师。”

    朱由检听罢沉吟片刻,一字一顿地道:“信仰和民族不可混为一谈。信者多矣,可皆归于回回一族乎?户部尚书成基命尚未回京,李标、钱龙锡,你们二位且替他劳烦一番:命户部今后清查户籍时,要增设民族一项。”

    几位阁臣登时一愣,半晌李标才沉吟道:“陛下,自古只有华夷之分,凡属朝廷治下皆为汉人。即或有少许夷狄之属居于汉地,一则数量极少,二则皆受官府管束,若敢滋事生乱,朝廷剿灭其族易如反掌,因此不足为虑。故而臣以为,似乎并无划分民族之必要。”

    朱由检心中冷笑,口中却道:“这又是一篇大文章,朕本来也想和诸位臣工细议,刚才不过是看到回回文国书,又想起来而已。不过朕现在正在接见使臣,此事容后再议吧。徐尚书,请翻译进殿现场译出这道国书,并与使臣核对。”

    外交院的翻译早就在乾清宫外恭候多时了,此时便进殿翻译,并与阿鲁不花核对。其实阿鲁不花的汉话说得很好,不过外交程序该走还是要走的。

    须臾翻译完成,并誊写成中文呈给朱由检。朱由检细看时,见这道国书是叶尔羌汗阿不都拉提甫写给自己的。信中除了阿谀奉承的客套话之外,主要提出三点:

    一,过去叶尔羌汗国已经奉大明为宗主国,不过封贡关系时断时续。现在大汗再次表明愿奉大明为宗主国,保持封贡关系。具体事宜,由使臣阿鲁不花全权处理。

    二,现在叶尔羌汗国发生内乱,东部的吐鲁番总督阿不杜拉自立为汗。大汗恳请大明与叶尔羌联合出兵攻打吐鲁番,平定吐鲁番叛乱。

    三,准噶尔部对叶尔羌的威胁越来越大,其首领巴图尔珲台吉正式称汗,已将叶尔羌汗国从天山以北彻底逐出,并大有越过天山,进犯王庭莎车之势。大汗恳请大明皇帝主持公道,出兵击退准噶尔部,最好能把其部灭掉,从此一劳永逸,西北再无边患,永享安宁。

    朱由检看罢国书多时,面有难色地道:“贵使臣,尔主书甚谦恭,朕心甚悦。不过嘛我大明皇明祖训早有训示: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朕以诚孝治天下,岂可违背祖训,擅自在叶尔羌用兵呢?”

    这番话大出几位阁臣意料之外,他们都没想到,这位一向“刚愎自用”的年轻皇帝,居然也有循规蹈矩的时候,嘴上不说,心中着实大为受用。

    可是阿鲁不花的脑门却当即见汗。现在的叶尔羌汗国内外交困,此次出使,实在是把大明当成了救命稻草。如果朱由检见死不救,那叶尔羌搞不好就亡国了。而阿鲁不花认为自己过去和新任大明皇帝打过交道,这个年轻人很好说话,而且出手阔绰,所以才争当这个使臣。

    阿鲁不花心里清楚得很,此一时彼一时,过去朱由检对他承诺过的诸如派出秦兵助叶尔羌对付准噶尔部之类的话,现在能不能算数,那可全看这位小皇帝的心情。他本想巧舌如簧地鼓动朱由检出兵,没想到朱由检上来就把“祖制”抬了出来,等于彻底封死了这条路,阿鲁不花心里登时凉了半截。

    孰料朱由检话锋一转,故意蹙眉说道:“除非除非叶尔羌不是国!”

第1366章 会见使臣(2)() 
    朱由检一说“除非叶尔羌不是国”,阁臣钱龙锡最先反应过来。见其他几位阁臣及阿鲁不花一脸茫然,便侃侃而言道:“陛下所言极是。对叶尔羌之来龙去脉,臣亦略知一二。其地古称西域,早在西汉张骞通使之后,便设立西域都护府,屯兵车师,即今吐鲁番地,自此汉之号令班西域,西域遂为我中华疆土。后虽战乱不止,多有反复,但唐有安西四镇,元时察合台汗国亦受朝廷遥制。

    “察合台汗国后又因内乱分裂,其东之吐鲁番主受封威武王。我朝开国后,威武王先贡后叛,故太祖发兵破其城。其继主复又入贡,永乐年间先后获封忠顺王、忠义王。成化年间,正式置哈密卫,封其主为左都督。卫所为我大明军制,既置卫于哈密,则哈密一带为我大明疆土无疑了。再加上此前设立的安定、阿端、曲线、罕东、罕东左、沙洲、赤斤蒙古七卫,合称关西八卫。”

    朱由检频频颔首,接过话茬道:“彼时其地名为大明之地,首领又受封大明官职。若无事时,一年一贡,各安其位一旦有变,大明理合调停乃至出兵,维护该地安宁。”

    “可惜正德年间,吐鲁番复又叛乱。”钱龙锡接着道,“嘉靖年间,适逢大礼议之争,甘肃巡抚陈九畴受牵连论罪。陈九畴本力主收复哈密卫,获罪之后就此搁置,从此官军止步于嘉峪关。”

    “贵使臣,你听明白了吧。”朱由检故意慢条斯理地对阿鲁不花道,“尔主所据之地,本来就是我大明疆土,朝廷置卫封官,让你们自己管理,并不过多干涉。你们安宁了,我们内地自然安宁,大家相安无事却不是好?至于封贡,就不用朕多说了吧,更是于你们大大有利。无奈你们总是互相攻伐,事大明反复无常,甚至发兵扰边,故此朝廷才弃置不理。若尔主心口如一,事朕以诚,朕自当发天兵以安尔境,又何患区区准噶尔乎?”

    阿鲁不花此时已经完全听明白了,叩首问道:“还请陛下明示,叶尔羌需要怎么做,朝廷便肯发兵讨伐准噶尔。”

    “很简单。”朱由检目光炯炯地道,“旧例俱在,尔主对朝廷要取消汗国称谓,朝廷在西域复置卫所,封尔主为左都督。封贡一定,便有君臣之分,朕便有理由派兵助尔主守土。击退准噶尔后,尔主既为朕之臣属,自当为朕守护疆土,世世受封,代代通好。”

    这番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你叶尔羌想要大明帮忙,那就必须承认大明对叶尔羌的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