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神眷西班牙-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恰好,阿方索最近搞了水泥。于是,他决定——先开发巴拿马。至于具体开发办法——就是先在巴拿马地峡修建一条水泥路,供应西班牙运宝队通行。当然,是要收过路费的。至于水泥的解释——就说是古罗马水泥,是撒丁岛和西西里岛的特殊矿物。只要自己不公布配方,以17世纪的欧洲人的破烂科学水平,也别想仿制出来。即使模仿出来,也得几十年后了。比如威尼斯的玻璃镜子技术,就一直保守到了1660年代,直到法国花了很大代价派人收买了一名威尼斯工匠。

    而在巴拿马地峡,每年,西班牙人把秘鲁的金银,先用船装运到太平洋沿岸的巴拿马城,然后,用车队通过巴拿马地峡那地形复杂、泥泞不堪的热带雨林地区。

    因为巴拿马多雨,一旦下雨,运宝车队就会被困在雨林里。因为运宝车很重,里面装满了金银。一下雨,泥土地面就变得泥泞,车轮就容易陷入泥土中。有时候,运宝车队中途突然遇到暴雨,可能被困上十几天。

    如果修建成功一条水泥路的话,绝对可以极大地方便运宝车队。这年头,马车重量有限,能装个几吨货物就了不得了,不可能出现几十吨的重卡。所以,水泥路只要铺设一个20厘米厚的乡村水泥路的标准就可以。弄一条80公里长(巴拿马地峡宽度),4米宽,20厘米厚的乡村级水泥路,绝对方便运宝车队。而这么条水泥路,总共才用到64000立方混凝土。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沙子和石子,水泥用量每立方不过550千克左右,总共只要3。5万吨水泥。而阿方索在撒丁岛的几十个水泥窑,每天就能生产几百上千吨,3。5万吨,也就一两个月的产量。

    有了水泥路,运宝车队就可以无视天气情况,日夜不停地运送货物。甚至,不止是宝物,其他货物也能方便运输。

    马车在水泥路上,可以快速前进,毫无阻碍。而不像在泥土路上那样,泥泞、不平的地面,会极大地降低运输速度。

    把水泥路建立起来,在一些关隘地区,设立几个收费站,绝对是一个包赚不赔的生意,而且绝对长期稳定。因为,西班牙一直到19世纪初拉美独立前,一直在利用巴拿马地峡运送秘鲁的金银,时间长着呢。直到21世纪了,秘鲁还是产银大国……

    而且,从菲律宾马尼拉,有一条从马尼拉通向墨西哥的海上商路。可惜的是,马尼拉大帆船把从大明采购的珍贵货物运到墨西哥的阿尔普尔科后,需要从陆路,要经过几百公里的陆路,才能运到加勒比海岸,转运西班牙。而且,那几百公里陆路,还要经过高原地区,很是难走。

    如果巴拿马修建了一条水泥路,将会非常方便把货物从太平洋沿岸运抵加勒比海岸,然后装船运回西班牙。

    届时,马尼拉大帆船,也许就会直接选择巴拿马水泥路来通过了。到时候,又是一笔稳定的过路费……

    实际上,如果不走苏伊士运河,从华夏出发,绕道好望角去欧洲,和穿过太平洋,过巴拿马运河去欧洲的话,距离差不太多。

    举个简单的数据:上海—巴拿马是8570海里,而科隆(巴拿马)—直布罗陀,是4330海里,加起来是12900海里;而广州—达喀尔(塞内加尔首都)是10700海里,达喀尔—直布罗陀是500海里,而上海—广州,也有上千海里。加起来的话,差不多也有12000多海里。

    所以,走太平洋路线和走好望角路线,其实是差不多的。而且,因为荷兰人在马六甲海峡和非洲海岸捣乱,走太平洋路线反而安稳些。因为,荷兰人没有把势力扩展到太平洋上。

    只不过,西班牙在马尼拉的殖民者,因为愚蠢,在万历年间屠杀了一次华人。因此,西班牙和大明关系彻底闹僵。不像葡萄牙人,比较灵活,获得了唯一的在大明陆上经商的权利,尽管只限制在澳门。

    阿方索之所以要经营巴拿马,就有以后插手和大明的丝绸、瓷器等贸易的打算。要知道,大明丝绸和瓷器的贸易,都是超暴利的。

    比如,荷兰人后来在台湾,以每磅4荷兰盾的价格收购生丝,而拉到欧洲的话,则可以卖到16。8盾。价格翻了四番。而实际上,在大明国内,丝绸每磅有2荷兰盾就不错了。因为,荷兰人也和大明打过仗,把关系闹得很僵,只能高价从走私商手里收购。

    很简单的一个数据,荷兰人在台南收购生丝的价格为140——160两白银每担。但在大明,最顶级的湖州丝,也才卖100两银子每担。至于荷兰人收购的那种普通生丝,在大明卖60两也就不错了。算起来,价格差别达两倍以上,这也是为什么大明有很多走私商愿意走私丝绸给荷兰人的原因。

    实际上,那些个荷兰人不懂,西班牙人也不懂。身为穿越者的阿方索,却很明白。尼玛!这帮猪,不知道想要和大明建立外交关系,只要“三叩九拜”,拜个大哥就可以的吗?

    西班牙人受不了这种侮辱,所以一直不肯屈服,也就损失了很多利益。葡萄牙人只是贿赂广东当地官员,贸易份额获得的其实也不算多。

    至于荷兰人,倒是最后悟了,在康熙年间才肯三叩九拜拜大哥。但是,经过明清战争,江南地区遭到严重破坏,丝绸生产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那时候拜大哥,其实获利也不多了。而且,满清禁海比明朝严格,荷兰人那时收购到的丝绸,数量还没明末走私的多。

    阿方索对于面子并不是特别在意,尼玛大明皇帝要拜大哥就拜呗。反正,他们也算得上自己的老祖宗了,拜一拜也没啥。而且,到时候,阿方索安排几个很会演戏的手下去大明朝贡,把大明朝廷哄好了,多拿些丝绸,就是暴利啊。

    按照荷兰人的利润,要是按照大明的价格的话,每磅2荷兰盾也就能收购到了。到欧洲卖16。8盾,就是说赚了7。4倍的利润——尼玛,三叩九拜算毛啊?

    西班牙国王碍于面子,不肯称臣拜大哥,老子一个小公爵,拍一个皇帝的马屁不算丢人。我干了……

    很快,阿方索开始组织大规模生产水泥,并用飞剪船运往巴拿马。同时,阿方索还问葡萄牙人订购了几千黑奴,用于铺路建设。

    飞剪船横渡大西洋只要13天,从撒丁岛到直布罗陀只要2天不到,横穿加勒比海也只要3天。也就是说,从撒丁岛装运水泥到巴拿马,单程只需要18天……

    尼玛呀!西班牙运宝船从巴拿马到本土,需要航行几个月,而自己的飞剪船只要18天,差距也忒大了吧……

    而且,自从应用了柠檬酸保存淡水的技术,阿方索的船队,不再储备烈酒给水手喝,成本也下降了很多。

    不过,飞剪船速度太骇人了,阿方索在黎塞留的建议下,把飞剪船的母港设立到了加那利群岛上,但不在拉斯帕尔马斯港,避免引起西班牙舰队的注意,而是放到了一个偏僻点的大岛上。

    而撒丁岛的货物,每次也是先用长得像盖伦船的“飞剪——盖伦”船舷运到加那利群岛,然后转运巴拿马。

    “飞剪——盖伦”船模样不引人注目,速度虽快,但快得不是特别惊人。因此,不容易引起他人注意。而飞剪船把母港设立到加那利群岛,那里本来欧洲人就不关注,再设立到一个偏僻点的岛上,更没人关注了。

    然后,飞剪船走的是南加勒比海的航线,和主流的西班牙运宝队从加勒比海上面的古巴和海地经过的航线不一致,更难以引人注目。而且,阿方索特意在加勒比海岸边的科隆港东边100公里外,修建了一个隐蔽的小港湾,专门停靠飞剪船。

    “我的地盘我做主!”巴拿马是阿方索的领地,他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想不让别人发现他的秘密,那还不简单?

    况且,飞剪船就就算看到了又能怎样?就能仿造出来了?那空心船头的设计和水下流线型的现代化设计,不亲自捕获一条飞剪船,是看不出来的。而飞剪船跑得飞快,谁能追的上啊?

    在采用了转道加那利群岛的计划后,飞剪船不能跑完全程,比如,从撒丁岛到加那利群岛,用“飞剪——盖伦”船的话,需要5天左右。这样,从撒丁岛到巴拿马,总共就需要21天了。但这和传统船只动辄四个月左右的航行时间相比,还是快太多了。总之,就是非常的效率!

    撒丁岛因为气候较为干旱,加上开发早,所以树木不是很多,木材也少。而巴拿马,属于热带雨林地区,还没有被开发,森林密布。

    阿方索打算,在修好水泥路后,那几千黑奴,一部分安排去开垦出一批农场出来,有的种植粮食,有的种植甘蔗。而另一些人,则安排去伐木。这个时代,制造船只是需要大量的木材的。听说巴拿马那边珍贵的木材,如柚木、红木、雪松等名贵木材,在欧洲很好卖。因此,去伐木也是很有前途滴。

    注:1荷兰盾=0。33杜卡特,就是1杜卡特=3荷兰盾。

第43章 炼钢很困难() 
不提荷兰的战局,在德意志地区,因为法国提前赞助新教联盟。所以,新教联盟有钱雇佣到了足够的军队,没有如原本历史一般快速败退。

    在德意志中部地区,有了足够军队的新教联盟,挡住了蒂利伯爵率领的帝国军队的步伐,也陷入了胶着之中。但总体来说,帝国军队携大胜之威,士气高昂,而新教联盟军队,则苦苦支撑,仅能勉强自保。

    阿方索明知这和原本历史不符,却暂时没啥心思干预。为啥呢?因为眼下他自己陷入了烦恼。为啥?虽说弄出了水泥,但在搞炼钢时,阿方索却傻眼了……

    身为一个穿越者,尼玛不炼钢,绝对是给广大穿越者丢脸。炼钢都不懂,你也好意思穿越?

    阿方索是懂炼钢的,起码在很多穿越小说里读过原理。转炉和电炉没条件;平炉虽然懂大概原理,但需要专业人才帮忙研究;但起码,阿方索知道,最简单的坩埚炼钢法的。

    英国人洪兹曼在1742年发明的坩埚炼钢法,需要器材简单,操作手法简单,绝对是居家旅行、穿越重生的必备知识。

    其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将渗碳铁料切成小块置于封闭的黏土坩埚中,在坩埚外面加热,铁料继续吸收石墨中的碳而熔化成为高碳钢水,浇铸成小锭后锻打成所需的形状。钢在坩埚中熔化时,石墨碳还能起还原剂作用,发生以下还原反应:

    C+FeO=CO+Fe

    2C+SiO2=2CO+Si

    钢中氧可以去除,各种夹杂物也能从液态钢中上浮去除,所以钢工具钢的质量优于当时的各种金属材料,可用来制造加工金属材料的工具。坩埚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生产液态钢的方法。但是生产量很小,单位耗煤量很大,成本很高。

    不过管他呢,现在首先要解决的,是有或无的问题,而不是成本问题。

    此外,在炼钢中,阿方索还加入了生石灰(CaO),以及少量的高纯度铁矿石(作为氧化剂),用于去除钢水里可能含有的硫和磷。其原理是:

    铁水中的氧化钙(生石灰)、硫和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化钙、铁和一氧化碳气体;而磷和氧化铁(铁矿石)又生成铁和五氧化二磷,而五氧化二磷又被氧化钙(生石灰)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矿渣并浮到铁水表面。同样,因为密度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