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神眷西班牙-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了,造船用的木材,是需要风干一到两年,才能用于造船的。说起来,莫比尔砍伐下来的大量木材,眼下还都不能造船。

    但阿方索辖下的莫比尔,木材太多了,每天能砍伐上千棵直径很大的木料,造船几乎都用不完。

    所以,阿方索有那个底气,去拿出一批橡木,给大明工匠们练练手,先制造一两艘西式帆船先……

    至于造船用的铁钉、油漆、胶水、帆布和帆索等东西,自然还是需要从撒丁岛运过去的。当然,还有给船只自保用的火炮和火药等……

    阿方索估摸着,眼下第一批大明工匠,已经抵达巴拿马了,再下来就要到加勒比海上了。

    去巴拿马拦截已经来不及,于是,阿方索派出一艘速度快的快艇,直接去加那利群岛的中转站。阿方索名下的所有船只从巴拿马回欧洲,都是要走加纳利群岛的偏僻的中转站的。所以,去那边拦截正好。阿方索的意思,就是让那几百匠户,直接再登上飞剪船,去莫比尔安家落户。同时,阿方索会送一大批生活物资给他们,好让他们安心住下来。

    莫比尔城以及港口和造船厂,估计要几个月才能修好。加上木材需要至少一年的风干期,所以,阿方索也不急着那边的造船厂开工。

    为了运输大明来的工匠,阿方索又调派了几艘船,去台湾运送大明的工匠和他们的家属。为了让那些大明工匠们快点抵达,阿方索派出的,全是速度非常快的飞剪船。至于运输途中的晕船等不适问题,阿方索直接不考虑。为啥?这些都是造船匠啊,又都是福建沿海人,基本没有不适应坐船的。

    再派船的同时,阿方索还让人带信给法瑞亚,让他再想法搞来1500名大明造船匠,使得莫比尔的造船匠数目能达到3000人。这样,莫比尔的造船厂,就可以很顺利地开造大批的战船了。

    阿方索要在海上称雄,必然会和荷兰人争锋。阿方索的战船虽然比荷兰船要优秀,但是,架不住荷兰人船多啊!荷兰人的武装商船,总共加起来有两千艘左右。真要和荷兰人海上决战,荷兰人用数量都能堆死阿方索麾下的那些船。

    所以,阿方索急需要大量的战船,好应对荷兰人的威胁……

    阿方索不是不想在欧洲招募熟练的工匠,但是,欧洲工匠太贵了。制造一艘千吨级的战船,光是支付给造船匠的工资,就高达4万杜卡特左右,制造个100艘战船,光薪水就要支出400万杜卡特——这个代价太吓人了。

    所以,阿方索才会想到工资只有欧洲工匠三分之一的大明工匠。而把大明工匠,放到木材的原产地,那时最方便的。

    毕竟,造船最重要的物资就是木材了。运输中,最麻烦的也是木料的运输。用船把木材运回欧洲,其实成本也花费了不少,不太经济。

    所以,在莫比尔就地造船,是最经济的。至于铁钉、油漆什么的,重量轻,量也少,和木料根本无法比。一艘船,可以装运制造多艘船需要的铁钉、油漆、船帆等物资。

    而且,阿方索早就想开发土地肥沃的北美了,此次正好借机在莫比尔扎根,然后把手伸进北美内陆地区……

第100章 一〇八 伯明翰钢铁中心(上)() 
因为要和荷兰人争夺海上霸权,所以,阿方索需要很多很多的战船,但是,普通的战船,在混战时,容易被铁球炮弹砸坏甚至砸沉。所以,铁甲舰是阿方索的第一选择。

    不过,造一艘铁甲舰成本太高了。根据估算,建造一艘1000多吨的普通战舰,成本在七万多杜卡特的样子。而如果采用铁板装甲的话,成本高达15万杜卡特以上。

    至于为什么成本这么高,阿方索派人调研,得出的结论是——进口英格兰的生铁,成本太高。来自英格兰的生铁,一般是以铁锭的形态贩卖过来的,价格本身就不低。运到撒丁岛后,还要用坩埚熔化掉,并用生石灰去除硫和磷,并按比例放入石墨,炼制成需要的钢材。

    坩埚炼钢成本很高,需要耗费大量的燃煤,出产的钢水却很少。而煤炭,撒丁岛也不出产,主要也是从英国进口的,价格也很高。

    煤铁都要进口,坩埚炼钢耗费本来就大。所以,制造一艘铁甲舰,成本哗哗地往上涨,达到了恐怖的15万杜卡特一艘。

    在阿方索的计划里,铁甲舰的数量是至少要达到100艘以上的。每艘造价15万杜卡特的话,100艘的造价,就高达恐怖的1500万杜卡特——这相当于西班牙帝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了。

    阿方索虽然钱多,但是,因为大搞移民,钱也花了差不多了。毕竟,移民花费是很惊人的。别的不说,那些个难民,都需要食物养活。而欧洲粮食这么贵,阿方索这个大财主也吃不消。

    到1626年底的时候,阿方索已经移民100万人了,以后还要增加。100万移民,足足花费了阿方索4000万杜卡特,吓得阿方索只吸冷气……

    不过呢,折算起来,其实这花费也不高。每个移民,除了需要大量的食物,还需要给他们置办足够的衣服和棉被,还要帮他们盖房子。平均下来,100万移民,每人才花费40个杜卡特金币。以欧洲的高物价,已经算很便宜的了。

    要不是南非大草原上的动物资源和南非西海岸的渔业资源很丰富,可以很大程度地代替粮食的消耗,阿方索光是养活这些移民就要破产……

    现在,不算那5家银行的资金,阿方索手里仅剩下1000多万杜卡特的存款——地主也要没有余粮了……

    想到还需要大造战船,阿方索也是很头大——到处都需要钱啊!

    突然,阿方索对开发北美期待起来。毕竟,莫比尔造船厂投入使用的话,造船成本将大大降低。别的不说,使用大明造船匠的话,光原本占成本一半的工匠工资,就能节约掉三分之二。

    另外,造船用的珍贵木材,是在北美就地砍伐的,成本非常低。不像在撒丁岛,所有木料都是进口的。

    而造船的原料,耗费最大的就是木料了。所以,在原材料成本上,大约也能节约三分之二——也就是说,莫比尔的造船厂,造船的成本,可能只有欧洲造船的三分之一……

    想到这里,阿方索非常开心,一艘船的成本,造出3艘船来,绝对超级划算啊!

    只不过,如果想制造包裹铁板的铁甲舰,成本还是低不下来啊!

    “唉,要是自己有个钢铁中心就好了!”阿方索唉声叹气。

    原本,他是打算在南非建立钢铁中心的。但是,他忽然想起了一个细节——在炼钢中,需要的不仅是铁矿石和燃煤,还需要焦炭。

    南非铁矿丰富,煤炭储量也很大——但是,南非的煤炭,基本是燃煤,能够用来炼焦的炼焦煤却很少。

    炼焦煤就是高等烟煤,可以隔绝空气加热,转化成焦炭和炼焦煤气。焦炭可以投放入高炉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煤气,在平炉炼钢中很重要。

    转炉炼钢是最高效且低成本的,但是,转炉炼钢需要强力的机械手,还有大量的纯氧气。这两样东西在17世纪都得不到,所以,还是平炉炼钢比较现实点。

    之前,阿方索之所以搞成本很高的坩埚炼钢,就是因为没有煤气。平炉炼钢的蓄热室内,需要燃烧燃油或煤气。燃油就算了,这年头,开采石油不现实。所以,只能考虑煤气。

    而煤气,多半是在炼焦中附带生成的,很是方便。因为,无论是炼焦产生的焦炭,还是煤气,都是炼钢所需要的。

    但是,阿方索记得,世界上焦炭的产地,主要分布在华夏的山西、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以及澳大利亚东南部的煤矿区。

    实际上,南非也是有高级烟煤(也就是炼焦煤)的,但是,比例很少。而且,17世纪的工匠,也不认识什么炼焦煤和普通煤啊。

    阿方索以前看过一篇文献,说“1709年,英国人亚伯拉罕·达比(AbrahamDarby,1678-1717)尝试以廉价的焦炭代替当时在英国已日益匮乏的木炭用于高炉炼铁。达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但提高了生铁的产量,降低了成本,还大大提高了生铁的质量。”

    也就是说,欧洲18世纪才开始使用焦炭。而之前,一直采用木炭或煤的。明朝人因为用初级的焦炭(焦化时温度不够,技术不过关),所以,炼出的生铁质量较差,还不如使用木炭炼出的英国铁和日本铁。

    但使用焦炭的话,据说不仅能使得成本降低,还能使得钢铁的质量提高。至于具体的原理,阿方索前世是地理学专业的,让他认个矿还行,至于炼钢的具体知识,他也不懂。反正,他只要知道焦炭比木炭好就行了。而且,成本还低。

    南非地区的铁矿,阿方索前世看过地图,知道是在南非共和国的北部山区,而煤炭,却在东北部地区,也是在山区。

    南非国土面积在百万平方公里以上,地图上看着小,其实很大。真要跑到南非内陆去采矿,想运到海边来,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那个成本,绝对低不了。而且,当地有很多非洲黑人土著,安全性也不好。

    阿方索为此很是头疼,到底在哪建立钢铁中心呢……

第101章 一〇九 伯明翰钢铁中心(下)() 
闲下来的时候,阿方索开始根据回忆,描绘世界地图。阿方索对地图的感觉非常好,能记得很多地名。甚至,地图册上不少矿产资源分布图,他也能记得,并描绘出来。

    在描绘美国地图时,阿方索先考虑了美国第一个钢铁中心——匹兹堡。匹兹堡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边上,附近煤矿非常丰富,也靠近美国最大的铁矿产区——五大湖区。

    五大湖区的铁矿,不仅储量很高,而且品位也很高(很大一部分高达70%以上)。那些铁矿被运到匹兹堡,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形成了北美第一个钢铁中心。

    看了看地图,阿方索想想还是摇了摇头。匹兹堡离英国人殖民的弗吉尼亚和荷兰人经营的纽约(新阿姆斯特丹)很近。如果被他们知道自己在附近不远的匹兹堡建立了钢铁中心,还不被他们袭扰啊?

    而且,匹兹堡深处内陆,离五大湖区的铁矿也很远。现在的北美,可不是后世交通发达的地区,而是一大片的原始森林。想把铁矿石从五大湖区运到匹兹堡地区,也很不方便。在后世,美国人是修建了铁路,开凿了运河,才方便了匹兹堡钢铁工业的发展的。

    阿方索继续画地图,当描绘到南方地区的亚拉巴马州时,阿方索愣住了——因为他画到了一个叫伯明翰的城市……

    “伯明翰!哎呀,我怎么把它忘了!”阿方索猛拍自己的脑袋。

    英国的伯明翰,因为一支叫伯明翰的前英超球队,加上它的华人老板,所以被很多人熟知。而伯明翰,也是英国的钢铁中心,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而美国的亚拉巴马州,也有一个叫伯明翰的城市,貌似还不小,同样也是美国的钢铁中心。

    美国的伯明翰建立于1871年,至于为何在此地建立一个钢铁中心,这其中有一个比较传奇的故事——

    据说,当初美国的探矿工程师们,在南北战争结束后,开始勘探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在后世的伯明翰附近,他们惊奇地发现,后世伯明翰所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